1、 ICS 65.020.01 B 60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3592019 代替 DB 22/T 2359-2015 林业地理信息数据库及系统建设管理 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forestr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managemen 2019 - 10 - 14 发布 2019 - 11 - 01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2359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22/T 2
2、359-2015 林业地理信息数据库及系统建设管理技术规范。与DB22/T 2359-201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地理空间基础数据表、数据库更新、元数据、矢量数据、大地坐标术语(见 2015 年版 的 3); 修改了第 4 章标题(见 4,见 2015 年版的 4); 删除了技术要求内容(见 2015 年版的 4.2); 增加了建设流程内容(见 4.2); 修改了第 5 章标题(见 5,见 2015 年版的 5)。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寒琳、金芳、王奇、王牧原、薛利、王公博、杨昌宇、刘玉敏、
3、程莹、朱晓 晨、李天庚、王尧、陈沿波。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22/T 2359-2015。 DB22/T 23592019 1 林业地理信息数据库及系统建设管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林业地理信息数据库及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本规范适用于林业地理信息数据库和系统建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H/T 9012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数据组织及文件命名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200
4、0国家大地坐标系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CGCS2000)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向历 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的交点;Y轴与Z轴、X 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3.2 高斯-克吕格投影 gauss-krueg er projection 一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其投影带中央子午线投影成直线且长度不变,赤道投影也为直线,并与 中央子午线正交。 3.3 栅格数据 raster data 将地理空间划分成按行、列规则排列的单元,且
5、各单元带有不同“值”的数据集。 4 建设 4.1 基本规定 4.1.1 空间参考系统 4.1.1.1 坐标系统 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4.1.1.2 投影 应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比例尺1:10000 采用 3分带,比例尺1:10000 采用 6分带。 DB22/T 23592019 2 4.1.1.3 高程系统 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1.2 数据格式 应符合: a) ArcGIS中数据格式宜采用Geodatabase; b) 栅格数据可存储为ESRI GRID、TIFF格式。 4.2 建设流程 4.2.1 需求调查 应包括: a) 用户概况调查; b) 管理需求调查;
6、c) 应用需求调查; d) 数据需求调查; e) 安全需求调查; f) 基础设施和环境需求调查。 4.2.2 需求分析 应包括: a) 明确数据类型、格式、内容、数据质量; b) 明确现有工作流程和在系统中实现的可能性; c)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系统实现的软硬件需求; d) 根据需求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汇总,找出数据、功能、用户间的关系,编写需求分析报告。 4.2.3 概念设计 应包括: a) 进行数据抽象,确定实体、属性和联系; b) 形成UML类图或E-R图。 4.2.4 逻辑设计 应包括: a) 建立数据库逻辑模型; b) 同一类数字线划图数据在同一层; c) 有明确关系的数据层建立关联
7、; d) 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建立区域索引。 4.2.5 物理设计 应包括: a)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型; b) 系统的硬件选型; c) 系统的网络设计; DB22/T 23592019 3 d) 符号库设计; e) 用户界面设计。 4.2.6 功能设计 应至少包含: a) 二三维操作、测量、缩放; b) 数据输入、输出、存储、查询、更新、删除; c) 分析统计、报表、导出图片。 5 管理 5.1 命名管理 文件命名应符合CH/T 9012 中的规定。 5.2 数据来源 地理信息数据宜从林相图、DLG、扫描地形图、卫星影像、航片等已有的资料中提取或实地采集。 5.3 检查验收 5.3.1
8、 制度 应建立作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的自检、互检以及审校人员的审核检查制度。 5.3.2 内容 应包括: a) 检查验收记录; b) 检查验收报告; c) 相关说明; d) 附图; e) 签章。 5.3.3 工作程序 5.3.3.1 对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属性数据、文字资料进行检查验收。 5.3.3.2 形成检查验收记录。 5.3.3.3 按检查验收记录对数据进行修改完善。 5.3.3.4 形成检查验收报告。 5.4 数据更新 5.4.1 一般要求 应及时进行数据更新,更新数据入库前,应做好历史数据的备份工作。 5.4.2 技术方法 可采取要素更新、区域更新。 DB22/T 23592019 4 5.5 数据备份 5.5.1 介质 可采用硬盘、磁带、磁盘阵列等大容量存储介质。 5.5.2 制度 5.5.2.1 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管理制度,规范备份数据的等级、标识、归档和销毁工作,做好备份策 略和恢复计划。 5.5.2.2 定期检查磁带等介质硬拷贝备份数据的可读性,按不同介质的保存期限,及时重新拷贝备份 数据。 5.5.3 数据恢复 数据按时间顺序进行增量备份,出现系统故障导致数据损坏时,应利用离事故发生时间最近的全备 份数据进行恢复。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