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1 T 3248—2020 秋子梨品质评价规范.pdf

    • 资源ID:1480002       资源大小:534.3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1 T 3248—2020 秋子梨品质评价规范.pdf

    1、 ICS 65.020.20 B 31 备案号: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 DB21/T 3248 2020 秋子梨品质评价规范 2020 - 04 - 30 发布 2020 - 05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1/T 3248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星光、曹玉芬、张莹、田路明、周腰华、齐丹、霍宏亮、徐家玉。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

    2、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 2号),联系电话: 024-23447862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省兴城市兴海南街 98号),联系电话: 0429-3598115。 DB21/T 3248 2020 1 秋子梨品质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秋子梨外观品质指标评价、内在品质指标评价、后熟期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秋子梨品质指标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

    3、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NY/T 2637 水果与蔬 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折射仪法 NY/T 2742 水果及制品可溶性糖的测定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3 术语和定义 秋子梨 Pyrus ussuriensis Maxim. 蔷薇科梨属植物 的一个种 , 抗寒力极强,能耐 -50至 -45 的低温,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俄罗 斯远东地区。我国 东北地区是重要的特色秋子梨产区,有超过 150个栽培品种,果实主要为圆形或扁圆 形,花萼宿存,肉粗,果肉石细胞含量高,绝大部分品种需后熟食用,风味浓郁。 4 外观

    4、品质指标 4.1 果实大小 在果实最佳采收期 , 选取有代表性 果实 10个,称量果实 重量,计算平均单果重,根据表 1评价果实 大小。 DB21/T 3248 2020 2 表 1 秋子梨果实大小评价标准 序号 平均单果重( g) 评级 1 50.0 小 2 50.0120.0 中 3 120.0 大 4.2 果实形状评价 在果实最佳采收期,将 果实从中间纵切,根据图 1,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果实形状。 扁圆形 圆形 长圆形 卵圆形 倒卵形 圆锥形 4.3 果皮底色 在果实最佳采收期 , 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果实底色,划分为: 黄色、 绿黄色、 黄绿色、绿色。 4.4 果 面盖色 在果实最佳采收

    5、期 , 果面盖色范围包括无着色、部分着色和全面着色;着色果实果面特征包括条红、 片红;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果面颜色, 划分为:淡红色、橘红色、粉红色、鲜红色、深红色。 4.5 果锈 在果实最佳采收期 , 选取有代表性果实 10个,观测 果锈在果实表面的位置包括胴部、萼端、梗端、 全果;观测果实表面果锈相对面积,计算相对面积平均值,根据表 2评价果锈数量多少。 表 2 秋子梨果锈数量评价标准 序号 果锈面积与果实表面积比值 评级 1 1/16 无或极少 2 1/161/8 少 3 1/81/4 中 4 1/4 多 DB21/T 3248 2020 3 4.6 果点 在果实最佳采收期 ,观测果实表面

    6、果点明显程度,根据表 3 进行评价。 表 3 秋子梨果点明显程度评价标准及参照品种 序号 果点性状描述 评级 参照品种 1 果点大而凸出,较密 明显 安梨 2 果点中等大,密度中等 中等 南果梨 3 果点较小或无,密度小,不突出 不明显 京白梨 4.7 萼片状态 在果实最佳采收期 , 观测萼片存在的状态, 根据表 4描述进行评价 。 表 4 秋子梨萼片状态评价标准 序号 萼片状态描述 评级 1 无萼片 脱落 2 萼片部分存在 残存 3 萼片完整存在 宿存 4.8 棱沟 在果 实最佳采收期 , 观察果面是否有棱沟,划分为有棱沟、无棱沟。 5 内在品质指标 5.1 果心大小 在果实最佳采收期 ,

    7、选取有代表性果实 10个 ,沿果实最大横径处切开,测量并计算果心横径与果实 横径的比值,计算平均值, 根据表 5评价果心大小。 表 5 秋子梨果心大小评价标准 序号 果心横径与果实横径的比值 评级 1 1/3 小 2 1/31/2 中 3 1/2 大 5.2 果肉颜色 DB21/T 3248 2020 4 在果实最佳采收期 , 将果实切开,立即进行观测,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果肉颜色,划分为 :白色、 乳白色、绿白色、淡黄色、黄色。 5.3 果肉质地 在达到最佳采收期采收 , 果实达到食用成熟度时,品尝鉴定,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其质地类型,评 价标准及参照品种见表 6。 表 6 秋子梨质地评价标准及

    8、参照品种 序号 果肉质地描述 参照品种 1 软溶 南果梨 2 软 大香水 3 脆 甜秋子 5.4 果肉粗细 在达到最佳采收期采收, 果实达到食用成熟度时,品尝鉴定,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果肉粗细,评价 标准及参照品种见表 7。 表 7 秋子梨果肉粗细评价标准及参照品种 序号 果肉粗细 参照品种 1 粗 大香水 2 中 花盖 3 细 南果梨 5.5 汁液多少 在达到最佳采收期采收, 果实达到食用成熟度时,切 取赤道部果肉,品尝鉴定, 按最大相似原则确 定 汁液多少, 评价标准及参照品种见表 8。 表 8 秋子梨汁液多少评价标准及参照品种 序号 汁液多少 参照品种 1 少 青山梨 2 中 尖把 3 多

    9、 南果梨 5.6 风味 DB21/T 3248 2020 5 在达到最佳采收期采收, 果实达到食用成熟度时,切取赤道部果肉,品尝鉴定, 按最大相似原则确 定风味,评价标准及参照品种见表 9。 表 9 秋子梨风味评价标准及参照品种 序号 风味 参照品种 1 甜 京白梨 2 酸甜 南果梨 3 甜酸 花盖 4 酸 安梨 5.7 香气 在达到最佳采收期采收, 果实达到食用成熟度时,切 取赤道部果肉,经鼻嗅或品尝鉴定, 按最大相 似原则确定 挥发性芳香气味的浓淡 ,评价标准及参照品种见表 10。 表 10 秋子梨香气评价标准及参照品种 序号 香气 参照品种 1 微香 安梨 2 香 小香水 3 浓香 南果

    10、梨 5.8 涩味 在达到最佳采收期采收, 果实达到食用成熟度时,切取赤道部果肉,品尝鉴定,依据口感划分为: 无、有。 5.9 果肉硬度 在达到最佳采收期采收, 果实达到食用成熟度时,随机选择 10个果实,果实赤道部位去皮后,硬度 计测量,计算平均值,根据表 11评价果肉硬度高低。 表 11 秋子梨果肉硬度评价标准 序号 去皮 果肉硬度 (kg/cm2) 评级 1 2.5 低 2 2.55.0 中 3 5.0 高 DB21/T 3248 2020 6 5.10 可溶性固形物 在达到最佳采收期采收, 果实达到食用成熟度时,随机选择 10个果实,四分法取果肉样品,按照 NY/T 2637-2014测

    11、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根据表 12评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低。 表 12 秋子梨可溶性固形物评价标准 序号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评级 1 13.0 低 2 13.015.0 中 3 15.0 高 5.11 可滴定酸 在达到最佳采收期采收, 果实达到食用成熟度时,随机选择 10个果实,四 分法取果肉样品,按照 GB/T 12456-2008测定可滴定酸含量,根据表 13评价可滴定酸含量高低。 表 13 秋子梨可滴定酸评价标准 序号 可滴定酸含量 (%) 评级 1 0.4 低 2 0.41.0 中 3 1.0 高 6 后熟期长短 秋子梨品种可分为需要后熟、不需要后熟两种类型。 在达到最佳采收期采收, 需要后熟品种 果实 于室温条件下 ,完成后熟过程达到最佳食用成熟度所需要的日数称为后熟期,根据表 14 评价后熟期长 短。 表 14 秋子梨后熟期长短评价标准 序号 后熟所需日数( d) 评级 1 6 短 2 612 中 3 12 长


    注意事项

    本文(DB21 T 3248—2020 秋子梨品质评价规范.pdf)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