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1 T 3104-2019 中国蛤蜊苗种繁育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479975       资源大小:470.5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1 T 3104-2019 中国蛤蜊苗种繁育技术规范.pdf

    1、ICS 65.150 B 51 DB21 辽宁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104 2019 中国蛤蜊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ctra chinensis seedling culture 2019 - 01 - 30 发布 2019 - 03 - 01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 3104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丹东市质量技术监督

    2、局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 农业农村厅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丹东永明食品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涛、宋浩、李永明、李朝辉、杨靖华、胡博、杨红生、周毅、张立斌。 DB21/T 3104 2019 1 中国蛤蜊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蛤蜊( Mactra chinensis)苗种繁育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以及亲贝 选择、催产孵化、幼虫培育、采苗、稚贝培育、出池、中间培育、商品苗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地区中国蛤蜊苗种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3、。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线绞合幼虫 又 称 D形幼虫,壳长 70 m 80 m。 胚体两侧覆盖 2片透明的贝壳,在背部有直线的绞合,有口前 纤毛轮形成的面盘,形成前、后闭壳肌,依靠面盘进行浮游生活。刚 形成的 直线绞合幼虫消化道 未形成, 不能 摄食 ,以卵黄颗粒为营养, 形成消化道后开始摄食。 3.2 匍匐幼虫 幼虫足发达,具有缩肌,能够伸缩做匍匐运动。匍匐幼虫初期面盘仍存在,幼虫时而借助面盘游动, 时而匍匐。

    4、3.3 商品苗 壳长 5 mm、壳色显现的双水管稚贝 。 4 环境条件 4.1 水源 DB21/T 3104 2019 2 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 4.2 培育用水 水质符合 NY 5052的规定。水温 20 25 ,盐度 24 32, pH 7.8 8.3。 5 亲贝选择 5.1 规格 壳长 30mm。 5.2 感官 感官应符合表 1要求。 表 1 亲贝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形态 贝壳略呈三角形,壳较坚厚。壳长略大于壳高,两壳大小 相等。壳面膨胀,无放射 肋,但由壳顶至腹缘有宽度不等的浅黄色与黄褐色相间的放射带或放射条纹。壳面 同心状,生长纹明显,愈近腹缘生长纹愈粗大。壳顶稍突出,

    5、略高出背缘,位于背 缘中央稍偏前方,向内弯曲,不接触。小月面及楯面宽大。壳前后缘均圆形,背腹 缘呈弧形。 壳面 无畸形,洁净,光滑,无附着物 健康状况 壳无破损,闭壳迅速,性腺饱满 5.3 采捕 在繁殖季节,当野生亲贝性腺成熟时,性腺覆盖内脏团的 2/3,性腺颜色明显可见,雌性为紫红色, 雄性为黄白色。轻轻挤压生殖腺,可见卵子或精液流出。手工采捕亲贝,严禁使用机械采捕。 5.4 运输 运输过程保持稍低温度,建议 低于 18 。禁止加冰或培冰急剧降温。 6 催产孵化 6.1 催产 催产池采用消毒过的水泥池,池子体积在 10m3 30m3。 对临产状态下的亲贝进行阴干 0.5 h 5 h、 流水刺

    6、激 10 min 30 min,然后将其放入盛有新鲜海水的水泥池中, 2 h 3 h后亲贝开始产卵排精。 6.2 孵化密度 受精卵密度控制在 10 粒 /mL 20 粒 /mL。 6.3 充气 DB21/T 3104 2019 3 连续微量充气,保持受精卵悬浮。 7 浮游幼虫培育 7.1 选优 受精卵发育至直线铰合幼虫时,用 300目筛绢收集浮游于上层水体的活泼健壮的幼虫,投放在育苗 池里进行培育。 7.2 光照 500lx以下。 7.3 培育密度 4 个 /mL 6 个 /mL。 7.4 日常管理 7.4.1 投饵 受精卵孵化至直线铰合幼虫时,投喂金藻为 开口饵料 。第 1天日投喂量 0.5

    7、 104细胞 /mL 1.0 104 细胞 /mL;随着幼虫的生长,饵料投喂量逐步增加,投饵量视幼虫摄食情况而定,日投喂量为 2 104细 胞 /mL 8 104细胞 /mL。 每天投喂饵料 4次 6次, 后期可酌情添加 扁藻、盐藻和小球藻等饵料 。 7.4.2 换水 日换水 2次,每次换水 30% 50%。 7.4.3 倒池 视池底残饵 、 粪便和 原生动物 的情况进行倒池,一般每 5d 7d倒池一次。 7.4.4 吸底 每 2d 3d吸底一次。 7.4.5 充气 连续微量充气。 8 采苗 8.1 采苗时机 当匍匐幼虫比例达到 50%时,壳长 210 m 230 m时开始采苗。 8.2 采苗

    8、方式 经 40目 60目网筛选、清洗、曝晒后的细沙作为附着基,铺入池底进行采苗,沙层厚度为 0.3 cm 1.0 cm。 DB21/T 3104 2019 4 9 稚贝培育 9.1 光照 自然光照 。 9.2 密度 500000 粒 /m2。 9.3 日常管理 9.3.1 投饵 投喂金藻、扁藻、小球藻、硅藻等饵料。根据摄食量确定投饵次数和投喂量,一般为 4次 6次 /d, 日投喂量为 6 104细胞 /mL 1 105细胞 /mL。 9.3.2 换水 日换水 2次,每次换水 50%。 9.3.3 倒池 每 15 d 20 d倒池一次。 9.3.4 充气 连续微量充气。 9.3.5 底质 改善

    9、每 2天投放 1次 EM菌改善 底质 ,每次 3 ppm 8 ppm。镜检,视池底残饵、粪便和原生动物的情况适量 增减。 10 出池 10.1 出池规格 壳长 2mm。 10.2 降温 出池 前, 以 1 2 /d的幅度降温至中间培育 场地水温。 10.3 出池方法 连同细沙一同出池或用 40目 60目网筛筛除细沙后出池。 11 中间培育 11.1 水质 水源符合 GB 11607的规定,培育用水符合 NY 5052的规定。 DB21/T 3104 2019 5 11.2 培育池塘 池塘面积 5亩 50亩, 水深 1m 2m左右。 底质选取 细沙底,厚度不低于 3cm,进水和排水方便。 11.

    10、3 肥水 在稚贝下塘前 15 d,暴晒、平整池塘底部、清除淤泥、杂藻和敌害生物等。用 500 mg/L的生石灰或 30 mg/L 50 mg/L的漂白粉消毒,再先纳水 40 cm 60 cm,当水温达到 18 20 时开始肥池。施加 2 mg/L 5 mg/L和 0.2 mg/L 0.5 mg/L的氮肥和磷肥,接种人工培养的硅藻、金藻或扁藻,随后根据情 况逐渐提高水位至 1.5 m以上,并追加氮肥、磷肥。肥水要适时、适度。水色为黄褐色或黄绿色,透明 度为 40 cm 60 cm。 11.4 苗种播放 将中国蛤蜊出池苗放在塑料桶里,加海水用勺把苗和水一起舀起,再均匀泼洒在池塘中。播苗密度 以 5

    11、0000 粒 /m2为宜。 11.5 光照 自然光照。 11.6 日常管理 每天 巡池检查,测量 水温 、盐度、 pH值 和 溶解氧等环境因子;每 7 d 10 d取样检查稚贝存活和生 长情况。根据 池塘水质和饵料情况, 每 15 d 20 d换水 1次 ,每次换水 水深 5 cm 10 cm。 12 商品苗 12.1 规格 壳长 5mm。 12.2 外观要求 体型、体色正常,活力强,规格整齐,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12.3 质量要求 规格合格率 80%,畸形率和伤残率 5%,死亡率 3%。 12.4 采捕方法 利用 20目网筛进行筛苗。 12.5 运输 方法 采用塑料泡沫箱包装。气温较高时 ( 28),塑料泡沫箱内 可适当 加冰袋(或冷冻水瓶), 保持 15 20 。 用胶带封箱。 _


    注意事项

    本文(DB21 T 3104-2019 中国蛤蜊苗种繁育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