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1 T 3162—2019 玉米滴灌工程技术与管理规程.pdf

    • 资源ID:1479945       资源大小:972.36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1 T 3162—2019 玉米滴灌工程技术与管理规程.pdf

    1、ICS 93.160 P 57 DB21 辽宁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162 2019 玉米滴灌工程技术与管理规程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Drip Irrigation of Maize 2019 - 06 - 30 发布 2019 - 07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 3162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 定义 . 1 4 总体布局 . 2 5 水源工程 . 2 5.1 水源工程水量 . 3 5.2 水源工程水 质 . 3

    2、 6 管网布置 . 3 6.1 干管布置 . 3 6.2 支管布置 . 3 6.3 毛管 布置 . 3 7 设备选型 . 3 7.1 水泵选型 . 3 7.2 过滤器选型 . 3 7.3 施肥(药)装置选型 . 4 7.4 控制、量测和保护设备选型 . 4 8 附属建筑物确定 . 4 8.1 井房 . 4 8.2 阀门井与泄水井 . 5 8.3 镇墩 . 5 9 设备现场验收 . 5 9.1 管材 . 5 9.2 滴灌带 . 6 9.3 过滤器 . 7 9.4 施肥(药)装置 . 8 10 施工与试运行 . 8 10.1 水源工程 . 8 10.2 管线施工 . 8 10.3 管道冲洗和试运行

    3、 . 8 11 设备操作与运行管理 . 9 11.1 水泵机组 . 9 11.2 施肥(药)装置 . 9 DB21/T 3162 2019 II 11.3 过滤器 . 9 11.4 控制设备 . 9 12 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 10 12.1 一般规定 . 10 12.2 水源工程 . 10 12.3 首部枢纽 . 10 12.4 管 网 . 11 13 水 肥 管理 . 11 13.1 用水计划 . 11 13.2 灌溉管理 . 11 13.3 施肥管理 . 11 DB21/T 3162 2019 III 前 言 本规程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

    4、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辽宁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王健、 朱志闯 、 邵子玉 、 孟维忠 、 葛岩 、 张丹 、 郭铭 、 张立坤 、 李维雨 、褚丽 妹、谢楠、 王铁 、 张 野 、 朱春荣 、 张更元 、 孙会堂 、 孔祥军 、 张通 、贾国威、金飞、刘文铮、姜 熙 、陈 伟、严 玮辰 、吕子超、赵健、朱淼淼、王彦卓 。 DB21/T 3162 2019 1 玉米滴灌工程技术与管理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滴灌工程操作规程的要求,包括 总体布局、水源工程、 管网布置、设备选型、建 筑物确定、设备现场验收、施工与试

    5、运行、设备操作与运行管理、系统的维护与保养,用水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滴灌工程系统运行管护与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规程 。 GB/T 10002.1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 (PVC-U)管材 GB/T 13663 给水用聚乙烯 (PE)管材 GB 50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625 机井技术规范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DB21/T 2383 玉米膜下滴

    6、灌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首部枢纽 control head 集中布置的加压设备、过滤器、施肥 (药 )装置、量测和控制设备的总称。 3.2 土壤湿润比 percentage wetted area 在计划湿润层内,湿润土体与总土体的体积比。通常用地表下 20 30cm深度的湿润面积与总面积的 比值表示。 3.3 灌水定额 water quota of each irrigation 单位灌溉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或灌水深度。 3.4 筛网过滤器 screen filter DB21/T 3162 2019 2 用筛网对灌溉水进行过滤的设备。 3.5 砂过滤器 sand filter

    7、 用砂粒对灌溉水进行过滤的设备。 3.6 叠 片过滤器 disc filter 用叠在一起的表面具有细线槽的塑料片对灌溉水进行过滤的设备。 3.7 旋流水砂分离器 centrifugal separator 利用旋流使水和砂粒分离的设备,也称离心过滤器。 3.8 沉淀池 drain trap 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 3.9 施肥(药)装置 fertilizer (chemical) devices 用于向灌溉水内加入肥料(药)的装置。 3.10 压差式施肥(药)罐 differential pressure tank 利用水的压差使肥料(药)与灌溉水混合,并将肥料(药) 溶液

    8、注入灌水管道中的设备。 3.11 进排气阀 air release valve 向管内补气和排除管道内空气的设备。 4 总体布局 4.1 滴灌 系统 应包括水源工程、 首部枢纽、 管网工程、灌水器、 建筑物 等 。 4.2 滴灌系统首部枢纽宜与水源工程布置在一起。 4.3 管网布置形式应根据水源位置、地块大小、形状,用户对管线布置和运行管理方式意愿等进行布 置,因地制宜选择“一”字形、“ T”字形、“工”字形等管网布置形式。 4.4 种植模式 宜 按 照 DB21/T 2383 的 要求 执 行 。 5 水源工程 DB21/T 3162 2019 3 5.1 水源工程 水量 5.1.1 滴灌工

    9、程必须对水源水量进行分析,并确定设计供水能力。 5.1.2 滴灌工程以水量丰富的江、河、水库和湖泊为水源时, 应 进行年内水位变化分析。 5.1.3 滴灌工程以小河、山溪 、 塘坝 、方塘 为水源时,应根据 已有水文 资料并参考地区水文手册,分 析 确定 供水能力。 5.1.4 滴灌工程以井为水源时,应根据已有水文质地资料分析确定供水能力。无资料时,应通过抽水 试验,或调查附近已有水源井工程,分析、计算确定供水能力。 5.2 水源工程 水质 5.2.1 滴灌工程必须对水源水质进行分析。 5.2.2 滴灌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84 的有关规定。 6 管网布置 6.1 干管布置 6.1

    10、.1 干管级数应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宜超过两级。 6.1.2 在地形平坦情况下,干管宜采取双向分水布置形式。 6.1.3 干管布置应顺直,总长度最短,减少转折。 6.1.4 应避免穿越障碍物,并应避开地下电力、通讯、油气等设施。 6.2 支管布置 6.2.1 宜垂直于植物种植方向布置, 长度应因地制宜确定。 6.2.2 管径 应 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计算确定 。 6.3 毛管布置 6.3.1 宜 垂直于支管 双向直线布置,毛管长度应按压力偏差选择。 6.3.2 灌水器应根据土壤质地、种植模式、灌溉制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 灌水器流量不应形成地表径流。 6.3.3 地形起伏较大地区宜选用压力补偿式灌水器

    11、。 7 设备选型 7.1 水泵选型 7.1.1 滴灌系统所选水泵的扬程和流量一般应与系统的总扬程和流量相匹配。水泵型号应根据系统总 扬程 H 和最不利轮灌组的流量 Q 进行选择。 扬程 按 照 GB/T 50485 规定 计算。 7.1.2 水源设计水位或最低水位与水泵安装高度(泵轴)间的高度差超过吸程以上时,宜选用潜水泵。 7.1.3 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应尽量使所选水泵在其设计(额定)工况点附近高效区范围内工作。 7.1.4 应选择系列化、标准化和更新换代的节能型产品。 7.2 过滤器选型 7.2.1 过滤器应根据系统设计流量、工作水头、水质及灌水器尺寸等要求进行选择。 DB21/T 316

    12、2 2019 4 7.2.2 在地下水或水质较好的水源条件下,宜采用一级过滤器;在水质条 件较差或应用地表水为水源, 宜在系统首部安装两级过滤器。 7.2.3 过滤器的选择应考虑水中污染物类型及滴头对水质的要求,过滤器应能滤掉灌水器最小尺寸 1/10 1/7 的杂质。 过滤器类型及组合方式 可参考 表 1 选择 。 表 1 过滤器选型 水质状况 过滤器类型及组合方式 无机物 含量 10mg/L 宜采用筛网过滤器(叠片过滤器)或砂石过滤器 +筛网过滤器(叠片过滤器) 粒径 100mg/L 宜采用沉淀池 +筛网过滤器(叠片过滤器)或沉淀池 +砂石过滤器 +筛网过滤器 (叠片过滤器) 粒径 500m

    13、 有机物 含量 10mg/L 宜采用拦污栅 +砂石过滤器 +筛网过滤器(叠片过滤器) 7.3 施肥(药)装置选型 7.3.1 施肥(药)装置应根据设计流量大小、肥料和化学药物的性质及满足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要求 进行选择。 7.3.2 施肥(药)装置应耐腐蚀,容量大小应与轮灌组控制灌溉面积、施肥罐中肥料溶液的浓度、单 位面积的施肥量相匹配。 7.3.3 施肥(药)装置应配备必要的人身安全防护措施。 7.4 控制、量测和保护设备选型 7.4.1 控制设备选择时应注意尺寸大小和连接方式。 7.4.2 量测设备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压力表、水表的量程宜为系统设计最大量程工作参数的 1.3 1.5 倍;

    14、压力表精度应不低于 1.5 级,水表应阻力损失小、灵敏度高、量程适宜。 应选用水头损失小、精度较高、量度范围大、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价格低廉的压力表和水 表。选择时,应了解水表的规格型号、水头损失曲线及主要技术参数等。 根据设计流量的大小,选择额定流量大于或接近设计流量的水表,不宜单以输水管管径大小来 选定水表口径。 7.4.3 保护设备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各类阀门及保护设施规格应与所在管段管道的规格相匹配,并且应止水性好、操作灵活。 进排气阀、安全阀、调压装置、逆止阀、泄水阀的额定参数应大于或等于系统设计工作参数。 8 附属建筑物确定 8.1 井房 8.1.1 井房布置应根据灌溉工程总体

    15、布置要求和地 质条件,机电设备型号和参数,进、出水管道,电 源进线方向及有利于井房施工、机组安装与检修和工程管理等,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DB21/T 3162 2019 5 8.1.2 井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满足机电设备布置、安装、运行和检修要求。 满足结构布置要求。 满足通风、采暖和采光要求,并符合防潮、防火、防噪声、节能、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等技术 规定。 注意建筑造型,做到布置合理、适用美观,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8.1.3 安装在机组周围的辅助设备、电气设备及管道、电缆道,其布置应避免交叉干扰。 8.1.4 井房顶部应设置吊装孔,其位置应与机井在同一垂线上,吊装孔的尺寸宜按吊运的最

    16、大部件或 设备外形尺寸 各边加 0.2m 的安全 距离确定。 8.1.5 井房宜采用砖混结构,基础应采用浆砌石或者混凝土圈梁,井房尺寸不宜过大。 8.1.6 井房墙体应抹砂浆,砂浆标号宜为 M7.5。 8.1.7 井房屋面排水坡度应根据屋顶结构形式、材料性能及当地气候条件确定。平屋面的坡度宜为 3% 5%,卷材屋面的坡度宜为 10% 25%,当坡度大于 25%时,应采取固定和防止滑落的措施。 8.2 阀门井与泄水井 8.2.1 阀门井与泄水井布置应在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安全、可靠和经济性基础上确定阀门 井 与泄水井的位置、形式和施工方法。 8.2.2 阀门井与泄水井应具有稳定性和密封性,

    17、并便于检修和维护。 8.2.3 应在地下管道的阀门安装处布置阀门井,其尺寸大小以便于人工操作。 8.2.4 泄水井应设置在管道低处或管道末端。 8.2.5 阀门井与泄水井外观应符合下列规定: 井盖、井圈完整、无破损,且井盖上方无占压。 应保持干净、整洁、无杂物、无塌陷、无积水。 无渗水现象。 8.2.6 阀门井与泄水井的井体可采用混凝土管,地埋管道处应设预留孔,井盖可采用注塑井盖。 8.2.7 阀门井与泄水井的直径宜为 0.8m 1.5m,深度应低于地埋管道底部 20cm。 8.2.8 阀门井与泄水井底部应设置滤水层,滤水层厚度不应少于 20cm,滤料可采用砂滤料。 8.3 镇墩 8.3.1

    18、管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镇墩: 管内压力水头大于等于 6m,且管轴线转角大于等于 15。 管内压力水头大于等于 3m,且管轴线转角大于等于 30。 管轴线转角大于等于 45。 管道末端。 8.3.2 镇墩宜采用结构简单、管道受力较好、稳定可靠的封闭式镇墩。 8.3.3 镇墩应设在坚实的地基上,用混凝土构筑,管道与沟壁之间的空隙应用混凝土填充到管道外径 的高度,镇墩的最小厚度应大于 15cm,并应有规定的支撑面积。 9 设备现场验收 9.1 管材 DB21/T 3162 2019 6 9.1.1 塑料管材的内外表面应洁净、光滑、平整,无明显划痕、凹陷,不应有分解变色线和影响性能 的其他缺陷,

    19、管材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 9.1.2 管材的长度允许偏差为 -0.2% 0.4%。 9.1.3 硬聚氯乙烯( PVC-U)管材平均外径不应有下偏差, 上偏差应 符合 表 2 规 定。 表 2 平均外径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外径 允许偏差 63 +0.3 75 +0.3 90 +0.3 110 +0.4 125 +0.4 140 +0.5 160 +0.5 9.1.4 聚乙烯 (PE)管材平均外径不应有下偏差, 上偏差应 符合 表 3 规 定。 表 3 平均外径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外径 允许偏差 32 +0.3 40 +0.4 50 +0.5 63 +0.6 75 +0.7 90 +0

    20、.9 110 +1 125 +1.2 140 +1.3 160 +1.5 9.1.5 管材壁厚不应有下偏差,上偏差不应大于 0.1 倍公称壁厚 +0.2mm,上偏差值取小数点后一位, 小数点后第二位大于 0 时进一位。 9.1.6 直径大于 25mm 的塑料管宜随抽样进行耐压和密封性能试验。 耐压和密封性能试验按 GB/T 10002.1, GB/T 13663 规定执行。 9.2 滴灌带 9.2.1 滴灌带 包装标签应包含型号、公称直径、壁厚、长度、滴头间距、额定流量、额定工作压力等, 并注明生产日期、制造厂名称和地址。 9.2.2 滴灌带应不透光、色泽均匀一致,表面光滑,不应有明显的未塑化

    21、物、气泡、杂质。 9.2.3 滴灌带 公称外径、壁厚及其极限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翼迷宫滴灌带应符合表 4、表 5规定。 DB21/T 3162 2019 7 表 4 公称外径及其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外径 12 16 18 20 极限偏差 +0.30 -0.30 表 5 公称壁厚及其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 壁厚 0.14 0.16 0.18 0.20 0.22 0.24 0.30 0.40 极限偏差 +0.04 -0.02 内镶式滴灌带应符合表 6、表 7规定。 表 6 公称外径及其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外径 8 10 12 16 20 极限偏差 +0.30 -0.30 表 7

    22、 公称壁厚及其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 壁厚 0.12 0.16 0.18 0.20 0.25 0.30 0.35 0.40 极限偏差 +0.02 -0.01 +0.04 -0.01 +0.05 -0.02 +0.06 -0.03 压力补偿式滴灌带应符合表 8、表 9规定。 表 8 公称外径及其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外径 12 16 18 20 极限偏差 +0.3 0 表 9 公称壁厚及其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 壁厚 0.4 0.6 0.8 0.9 1.0 1.1 1.2 极限偏差 +0.06 -0.03 +0.08 -0.05 +0.15 -0.05 +0.30 -0.10 9.2

    23、.4 滴水孔间距偏差率应在 5%范围内。 DB21/T 3162 2019 8 9.2.5 随机抽取 25 个灌水器进行流量均匀性试验,在额定工作压力下灌水器平均流量与额定流量的偏 差不应大于 10%;补偿式滴灌带,在工作压力范围内,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与额定流量的偏差不应大于 15%。 9.3 过滤器 9.3.1 过滤器外壳应有清晰、耐久的水流方向标识。 9.3.2 金属材质过滤器壳体内外应 有 防锈处理 ,防锈层 应无损伤 ,焊缝 表面应无 明缺陷。 9.3.3 塑料材质过滤器壳体表面应色泽均匀,内外壁应平整,无裂纹 和 明显的凹陷、沟纹等,浇口及 溢边应平整。 9.3.4 网式和叠片式过滤

    24、器 内芯应 平整、均匀、 光洁、无损坏 。 9.3.5 过滤器应有 滤料级配、 网孔或相当于网孔基本尺寸的标识。 9.3.6 在额定流量下,水头损失不 应大于制造厂声明值的 10%。 9.3.7 在最大工作压力下 运行 60min,各部件应无损坏、永久变形和渗漏。 9.4 施肥(药)装置 9.4.1 施肥装置应有清晰 、 耐久 的标识 ,宜 包括制造厂商名称 、 规格型号 、 主要技术参数 、 生产日期 、 水流方向 等 。 9.4.2 金属材质 施肥装置内外 应有防锈处理,防锈层应无损伤 。 9.4.3 塑料材质施肥装置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超出设计规定的突起、凹陷及其他缺陷。 10 施工与

    25、试运行 10.1 水源工程 10.1.1 机井施工 应 按 GB/T 50625 规定执行。 10.1.2 蓄水池施工 应 按 GB 50141 规定执行。 10.1.3 方塘施工 应 按 GB/T 50625 中大口井规定执行。 10.2 管线施工 10.2.1 施工放线 应符合下列规定: 施工现场应设测量控制网,并保留到施工完毕。 施工放线应从管网进水口开始,按照干管、分干管、出地装置、支管顺序进行,并每隔 30m 50m 设一 标桩。 施工放线应标出主要建筑物和管线主要部位具体位置。 10.2.2 管沟开挖 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沟开挖应按施工放线轴线和沟底高程进行。 干管顶端埋深应大于

    26、120cm,管沟应平整顺直,并应按设计规定进行放坡。 遇岩石等槽低,超挖深度不应小于 10cm,并用细土回填夯实至槽底设计高程。 10.2.3 管道回填 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在管段无接缝处先覆土回填,并水压试验检查管道质量合格后全面回填。 (不成熟不写 ) 有砌体的管沟应待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凝固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回填。 回填土中不应含有尖利的石块和废弃物。管壁周围 10cm 内不应含有直径大于 2.5cm 的石块和 直径大于 5cm 的土块。 DB21/T 3162 2019 9 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分层回填,且两侧压实度相同,并预留沉陷超高。 10.3 管道冲洗和试运行 10.3.1 管道冲洗

    27、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道冲洗应由上至下逐级进行,支管和毛管应按轮灌组冲洗。 干管冲洗,应先打开待冲洗干管末端阀门,关闭其他阀门,启动水泵并缓慢开启干管控制阀, 对干管进行冲洗,直到干管末端出水清洁。 支管毛管冲洗,应先打开若干条支管进口阀门和支管末端阀门,以及毛管末端堵头,关闭干管 末端阀门,直到 支管末端出水清洁,再关闭支管末端阀门,直到毛管末端出水清洁。 10.3.2 系统试运行 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运行前应对主管道进行试压,安装好试压仪表,认真检查被测管道系统设备是否安全,进、 排气阀是否通畅,安全阀、给水栓是否启闭灵活。 试压水压力应不小于管道设计压力的 1.25 倍,并保持稳定 l0m

    28、in,试压时认真检查系统的渗 漏情况,并做好标记和记录。 试压后应对管道、接头、管件等渗水、漏水处进行处理,渗漏严重的应重新安装,直到合格为 止。 系统试运行应按设计要求,分轮灌组进行,并实测各轮灌组流量,计算各轮灌组平均流量和灌 水均匀度。 11 设备操作与运行管理 11.1 水泵机组 11.1.1 启动前应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潜水泵机组应检查机械水封是否有水。 11.1.2 开启前应 关闭水泵出口阀、 打开灌溉系统阀门,待 水泵 运转正常后,逐渐 开启水泵出口阀 到工 作开度。 11.1.3 电动机启动后电流和电压应在铭牌规定范围内,有异常声音及震动应立即停机。 11.1.4 不应频繁启动

    29、电动机,停机后再启动,应间隔 5min 以上。 11.2 施肥(药)装置 11.2.1 施肥(药)装置可安装在滴灌首部枢纽处或轮灌组的首部位置,其下游应设置过滤器,上游应 设置防回流装置,施肥(药)装置的废水不得排入原水源中。 11.2.2 施肥(药)装置应按要求配置各种阀门和进排气阀。应根据设计流量大小选择肥料和化学药物。 11.2.3 施肥(药)时,宜选择可充分溶解的肥(药)。 11.2.4 肥料应先溶解后再倒入施肥装置里。 11.2.5 滴灌施肥(药)时,先开压差式施肥(药)装置出水球阀,再打开其进水球阀,稍后缓慢关闭 两球阀间的闸阀,使其前后压力表差比原压力差增加约 0.05MPa,通

    30、过增加的压力差将罐中肥料带入系 统管网之中。 11.2.6 滴灌施肥(药)应在 每个轮灌小区滴水 1/3 时间后滴施,并在滴水结束前半小时停施。 11.3 过滤器 11.3.1 运行过程中,不应打开网式过滤器的桶盖;维修清理时,应停机后进行维修或清理。 DB21/T 3162 2019 10 11.3.2 过滤器的上下游都应安装压力测量装置,运行中应注意压力表读数变化,砂石过滤器进出口压 差超过额定值 0.03MPa 时,应进行反冲洗;网式过滤器超过 0.02MPa 时,应用清水配合软毛刷冲洗清理。 11.3.3 每次施肥完毕后,应对过滤器进行冲洗。 11.4 控制设备 11.4.1 有水流方

    31、向标识的阀门必须按标识方向安装。 11.4.2 系统运行时,应经常检查压力表等量测设备读数,保证系统在正常压力和量测范围内运行。 11.4.3 根据轮 灌方案,打开相应分干管闸阀及相应支管的球阀和对应灌水小区的球阀,当一个轮灌小 区灌溉结束后,先开启下一个轮灌组,再关闭当前轮灌组,先开后关,严禁先关后开。 11.4.4 宜经常检查支管和毛管上控制阀的运行情况,如有漏水先开启邻近一个控制阀,再关闭上级控 制阀后再进行维修或更换。 12 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12.1 一般规定 12.1.1 设备出入库时,必须按照章程办理交接手续。 12.1.2 设备入库保管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养,更换已损坏

    32、或影响性能的零部件;对报废损 坏严重或无法修复的设备应报废。 12.1.3 根据产品说明书,设备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进行日常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12.1.4 水井工程应定期检查淤积情况,必要时进行洗井、清淤。 12.1.5 设备入库保管时,设备应有明显标记,并根据品种、型号、规格分别保管。 12.1.6 设备应存放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和远离热源的地方;在泥土地上存放时,应避免与地面直 接接触。 12.1.7 塑料管道、微灌灌水器及电缆线等应防止鼠、蚁危害。 12.2 水源工程 12.2.1 定期对蓄水池内沉积物、泥沙等进行清淤处理。 12.2.2 当灌溉季节结束后,应排放掉蓄水池内存水 。

    33、12.2.3 使用机井过程中 , 应注意观察水量及水质的变化 ,如果出现水量减少,水中含砂量增大等异常 情况,应及时查清原因,妥善解决 。 12.2.4 机井在停止灌溉期间 , 每间隔 1-2 月应 进行 1 次养护性抽水,抽水时间不应少于 4h。 12.3 首部枢纽 12.3.1 水泵的维护与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水泵每次停止工作后,应擦净表面水迹,防止生锈。 用机油润滑的新水泵运行 100 小时后,应及时清洗轴承体内腔,更换润滑油。用黄油(钙酸脂) 润滑的水泵,每年运行前应将轴承及轴承体清洗干净,运行期内定期(宜为四个月)给电动机轴承加黄 油;用机械密封的水泵,应及时补充润滑剂。 离心水

    34、泵运行超过 2000 小时后,应拆卸检查所有部件,清洗、除锈、去垢、修复或更换损坏 零件,必要时可更换轴承,机组大修期一般为一年。 在灌溉季 节结束时,应打开泵壳下的放水塞,把水放净。 DB21/T 3162 2019 11 12.3.2 施肥装置的维护与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次施肥之后, 应对施肥装置进行保养 , 并检查进 、 出口接头的连接和密封情况 。 灌溉季节后,应对施 肥装置各零部件进行全面的检修,清洗污垢, 更换损坏和被腐蚀的零部件, 并对易蚀部件和部位进行处理。 12.3.3 过滤器的维护与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网式过滤器应视水质情况对介质进行不定期彻底清洗,定期对过滤器外表进

    35、行防锈处理;定期 检查密封圈及密封垫情况;冬季来临时,要排净过滤器内的积水,以防止锈蚀和冻坏。 砂石过滤器应及时检查各连接部件是否松动 ,密封性能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应随时处理。灌溉 季节后,应进行全面检查,若滤砂结块或污物较多,应彻底清洗滤砂,必要时补充新砂。 叠片过滤器应在灌溉季节后清洗过滤元件,并对其他部件进行保养并更换已损坏的零部件。 12.4 管网 12.4.1 灌溉季节结束后,应对整个管网系统进行清洗,打开轮灌组阀门,开启水泵,依次打开支管的 末端堵头,将管道内积攒的污物冲洗出去,然后把堵头装好,将毛管弯折封闭。 12.4.2 在冬季来临前,应将支管上的排水阀打开,将管道内的水排净,

    36、将各级阀门置于开的位置。 13 水肥管理 13.1 用水计划 13.1.1 平水年,玉米全生育期灌 4 次水,播种期、苗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各灌 1 次,每次灌水 12m3/ 亩 15m3/亩,总灌水量 48m3/亩 60m3/亩。 13.1.2 干旱年,玉米全生育期灌 8 次,播种期、拔节期各灌 1 次,苗期、抽雄期、灌浆期各灌 2 次, 每次灌水 12m3/亩 15m3/亩,总灌水量 95m3/亩 120m3/亩。 13.2 灌溉管理 13.2.1 应根据设计灌水定额和灌水周期,历年运行经验,当年作物种植状况及气象预报与水源供水等 情况,编制年用水计划。 13.2.2 每次灌水前,应根据作物年用水计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和调整作业计划。灌水时应按 作业计划进行, 并做好记录。 13.3 施肥管理 施肥管理宜 按 照 DB21/T 2383 的要求执 行 。 1


    注意事项

    本文(DB21 T 3162—2019 玉米滴灌工程技术与管理规程.pdf)为本站会员(orderah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