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29.060 K 13 DB21 辽宁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155 2019 导体横截面积测量方法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conductor cross-sectional area 2019 - 05 - 30 发布 2019 - 06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 3155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 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试验设备 . 1 4 试样的制备 . 1 5 试验程序 . 1 6 计算和结果 . 2 7 报告 . 4 DB21/T 3155 2019 II 前 言
2、 本标准的编写符合 GB/T 1.1-2009的规定。 本标准 由 辽宁省电线电缆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 省 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辽宁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沈阳北阳电缆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彭琳琳、肖杨、刘佳银、宋成伟、赵琳琳、刘伟、徐礼强、李博、马长鑫、 郝 博、 田驰 。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DB21/T 3155 2019 1 导体横截面积测量 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 实心或绞合的铜、铝及其合金金属导体材料和电阻材料的导体的横截面积。 本标准规定了导体横截面积测量方法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
3、件、试验设备、试样的制备、试验程序、 计算和结果 、 试验记录及报告 。 2 测量 设备 游标卡尺:最大允许误差 (MPE) 0.1mm; 外径千分尺:最大允许误差 (MPE) 1 m; 精密天平:分度值为 0.1mg; 温度计:最大允许误差 (MPE) 0.1; 钢直尺:最大允许误差 (MPE) 1mm。 3 试样的制备 3.1 试样取自电线、电缆成品的样品或裸导体,应去除其绝缘或护层并予校直,注意不使其拉长。试 样应无接头,试样表面应无裂纹和缺陷,横向尺寸为 1mm 及以上的试样目测 检查,小于 1mm 的试样用 不 小于 20 倍放大镜检查。试样表面应基本无斑疤、灰尘和油污。必要时,在测
4、量试样尺寸之 前应清洗干 净。 3.2 测量 单位长度质量时,试样的两端应呈平面且垂直于纵轴,试样表面应无毛刺、飞边和弧边(锯 齿状边)。 3.3 测量试样长度时,应予校直,注意不使其拉长。 4 试验程序 本部分规定两种试验方法:计算法和称重法。 用计算法测量导体的横截面积时,导体的横截面应是比较规则的形状,如杆、线、带、排等,在被 测导体的两端和中部用千分尺或者游标卡尺测定导体的 最大和最小 直径,最终的直径结果 取 6次 测量结 果的平均值。然后 按 6.1所示 公式计算导体的横截面积。 用称重法测量导体的横截面积时,通常是导体的截面比较复杂,如管材、绞合导体等 情况,试样应 置于室温,其
5、 2个端面垂直于导体的纵轴。试样应进行称重,并用导体材料的密度计算截面积。 测量过程中,质量、长度、密度等的测量误差及温度的控制误差应符合表 1规定。 表 1 允许测量误差 DB21/T 3155 2019 2 项目名称 试验误差 长度 0.10% 截面积 0.50% 使用已知试验密度: 空气中的质量 试样长度 试样密度 0.10% 0.20% 0.45% 使用流体秤重: 空气中质量 液体中的质量 液体密度 0.30( dL/dS) % 0.30dL/(dS-dL)% 0.20% 温度引起的总误差 温度控制 温度校准 0.25% 0.15%( 0.4 ) 0.15% 注: dL: 液体 的 密
6、度 ;dS:试样 的密度。 5 计算和结果 5.1 计算法 5.1.1 测量 尺寸 简单截面的试样,其截面积可以合理的从线性截面尺寸计算得出。测定尺寸时 被测导体的两端和中 部用千分尺或者游标卡尺测定导体的最大和最小直径, 或厚度、宽度的最大和最小值, 最终的 尺寸 结果 取 6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5.1.2 圆形截面试样, 按公式( 1)计算截面积。 dtA 24)( . (1) 式中: A(t) 在试验温度 t 时试样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mm2); 圆周率,取 3.1416; d 试样直径平均值,单位为毫米( mm) 。 5.1.3 扁线截面试样,按公式( 2)计算截面积。 28
7、58.0)( rbtA . (2) 式中: 试样厚度平均值,单位为毫米( mm); b 试样宽度平均值,单位为毫米( mm); r 扁线圆角 半径 ,单位为毫米( mm) 。 DB21/T 3155 2019 3 5.2 称重法 截面比较复杂的试样,当直接测量并计算出的截面积的误差不符合表 1规定时,截面积应采用称重 法测量。 5.2.1 质量测量 测量 长度为 l试样 的 质量 mA。当空气浮力影响 空气中称重的误差时,应按公式( 3) 进行 校准: )( )( Asw AwsA ddd dddmm . (3) 式中: mA 在空气中测定的视在质量,单位为克( g); dS 试样密度,单位为
8、千克每立方米( kg/m3); dW 砝码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 kg/m3); dA 空气密度, 1.2 kg/m3。 5.2.2 密度测量 当不知试样密度或试样密度误差不符合表 1规定时,应在空气中和已知密度的液体中称重测定试样 密度。可用试样直接测定,也可用于试样密度相同的试件测定。空气和液体的试验温度选择应能使对流 所引起的误差减小到最低限度。 在液体中称重时,液体温度的均匀性应保证液体密度的误差应符合表 1规定 。 在液体中悬挂试样的挂线应尽可能的细,空气中称重时,挂线的延长部分应浸入同一液体中,以消 除表面张力的影响。挂线直径超过 0.05mm时,应用直径为其两倍的挂线进行第二
9、次称重,两次称重的 质量差应不超过试样在液体中视在质量的 0.01dL/( dS-dL) %。 用水作液体时,应加入适量的浸润剂,按重量计应不超过 0.03%,并注意在称重前基本去除试样表 面的全部气泡。 试样密度按公式( 4)计算确定: )( )()( tmm dtmtdmd LA ALLAs . (4) 式中: dL(t) 试验温度 t 时的液体 密度 ,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 kg/m3); mL(t) 在液体中测定的试样视在质量,单位为克( g)。 5.2.3 计算截面积 截面积按公式( 5)计算 。 3 2 10)()()( tdtl mtA s . (5) 式中: m 试样质量,单位
10、为克( g); l(t) 试样温度 t 时的试样的总长,单位为米( m); ds(t) 试样温度 t 时的试样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 ( kg/m3) 。 DB21/T 3155 2019 4 6 试验记录及报告 6.1 试验记录 6.1.1 试验记录中应详细记载下列内容: a) 试验类型; b) 试样编号,试样类型、规格; c) 试验日期,测试时的温度; d) 测量试样的长度、密度、 质量; e) 试样的平均截面积; f) 测试仪器及其校准有效期 。 6.1.2 有特别要求时,下列事项亦应包括在试验记录中: a) 试验前的机械处理和热处理(必要时); b) 称重确定截面积时,应有试样长度、 空气中质量、液体中质量(如采用的话)、砝码密度、液 体密度、试样密度、依此计算出的截面积、测量时的温度。用别的试件测定密度时应予说明; c) 试验日期,测试时的温度; d) 横向线性尺寸的各次测量,连同每组测量用的计算截面积汇总表。 试验报告 6.2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按照 DB 21/T 1460-2013和产品标准要求。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