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1 T 3057-2018 规模猪场伪狂犬病净化技术.pdf

    • 资源ID:1479847       资源大小:561.5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1 T 3057-2018 规模猪场伪狂犬病净化技术.pdf

    1、ICS 11.220 B 41 DB21 辽宁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057 2018 规模猪场伪狂犬病净化技术 Techniques for Eradication of Pseudorabies in intensive pig farms 2018 - 10 - 30 发布 2018 - 11 - 30 实施 辽宁省 市场监督管理 局 发布 DB21/T 3057 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净化条件 的基本要求 . 2 5 野毒感染调查 . 2 6 轻度感染场的净化 . 3 7 中度感染场的

    2、净化 . 3 8 重度感染场的净化 . 4 9 净化标准 . 4 10 生物 安全措施 . 4 DB21/T 3057 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辽宁省畜牧兽医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省动物医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作丰、兰德松、魏园园、张鑫、周维、吴运谱、于长泳、王克才。 DB21/T 3057 2018 1 规模猪场伪狂犬病净化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净化的术语和定义、净化条件的基本要求、野毒感染调查、轻度 感染场的净化、中度感染场的净化、重度感染场的净化、净化标准、生

    3、物安全措施等技术 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境内规模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其他类型的猪养殖场、户的伪狂犬病净化可参 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635 动物防疫 基础术语 GB/T 18641 伪狂犬病诊断技术 GB/T 35911 伪狂犬病病毒荧光 PCR检测方法 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541 兽医诊断样 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 NY/T 678 猪伪狂犬病免疫酶试验方法

    4、 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农医发 2010 33号)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 2017 25号) 辽宁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 2011年 1月 17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 250号) 辽宁省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备案管理办法(辽动卫发 2007 119号) 省畜牧局关于饲养场等场所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的补充通知(辽牧发 2011 160号) 3 术语 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规模猪场 intensive pig farms 指具有独立的生产场所,符合畜牧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条件,达到省政府规定的 生猪

    5、存栏量 500 头以上 的村屯居住区以外的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养殖单位。 3.2 猪伪狂犬病 porcine pseudorabies 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猪的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新生仔猪主要表现为神 经临诊症状,还可侵害消化系统。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系统 临诊症状,无奇痒。公猪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 系统临诊症状。本病也可以发生于其他家畜和野生动物。 3.3 净化 eradication DB21/T 3057 2018 2 对某病发病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达到消灭和清除传染源的目标。 4 净化条件的基本要求 4.1 猪场未用伪狂犬病病

    6、毒疫苗或使用 gE 基因缺失疫苗。如果使用全基因疫苗 (如常规灭活苗 ),应 换成 gE 基因缺失疫苗 ,半年后开始净化。 4.2 猪场猪伪狂犬病 gE 抗体阳性率 30%。 4.3 猪场应建立和健全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并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4.4 应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兽医专业技术人员。 5 野毒感染调查 5.1 抽样 抽样数量根据猪场的养殖规模和养殖结构而定。可 按照种母猪群数量的 10%、种公猪 100%比例采血, 若猪群种母猪少于 300头,至少采集 30头母猪,种母猪不足 30头的全采;对于有 2年以上无伪狂犬病的猪 场,采集全部种猪的血液,检测 gE抗体。病原学检测采集样

    7、品,活猪采集鼻腔分泌物,病死猪、活体送 检并处死的猪或流产胎儿等采集大脑、三叉神经节、扁桃体、肺脏等组织。样品的采集、保存与运输按 NY/T 541执行。 5.2 血清学检测 5.2.1 猪伪狂犬病病毒 gB( PRV-gB)抗体检测 分离猪血清,按照 GB/T 18641中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血清样品中的 PRV-gB 抗体,结合 免疫情况,评估免疫抗体水平。 5.2.2 猪伪狂犬病病毒 gE( PRV-gE)抗体检测 分离猪血清,按照 NY/T 678中的 E糖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gE-ELISA)方法,检测血清样品中的 PRV-gE抗体。 5.3 病原学检测 按照 GB/T

    8、18641中聚合酶链反应( PCR )方法或按照 GB/T 35911中荧光 PCR方法检测样品中的猪伪 狂犬病病毒核酸。 5.4 合格免疫抗体判定标准 5.4.1 个体免疫抗体合格标准 按照 GB/T 18641执行。 5.4.2 群体免疫抗体合格标准 群体 PRV-gB 抗体阳性率应在 85%以上, CV 值 40%。 5.4.3 病原学检测结果判定 DB21/T 3057 2018 3 PCR 检测结果按照 GB/T 18641 中规定执行;荧光 PCR 检测结果按照 GB/T 35911 中规定执行。 5.5 分级 根据野毒感染阳性率的高低进行分级 , 分重度感染场 (野毒感染阳性率

    9、20%)、中度感染场 (野毒 感染阳性率在 10% 20%)、轻度感染场 (野毒感染阳性率 10%)、阴性场 (野毒感染阳性率为 0)。 6 轻度感染场的净化 采取“检测淘汰”和“监测维持”的净化措施。采取血清学普 查 ,对种猪群逐头采样检测,对后备 种猪可在 5月龄和配种前 1个月进行检测,其它猪进行抽检。如 gE抗体阳性,直接淘汰感染猪;对可疑样 品,可再间隔 10 14天后再次检测复核,如仍为可疑或阳性,判为阳性,直接淘汰。完成“检测淘汰” 阶段 1年后,转入“监测维持”阶段,对猪群所有种猪逐头检测,其它猪进行抽检,进行 gE抗体检测, gE抗体阳性猪直接淘汰 。 7 中度感染场的净化

    10、采取免疫、“检测淘汰”(部分清群)和“监测维持”的净化措施。 7.1 免疫 7.1.1 疫苗选择 选择经农业部批准 ,适合当地 (场 )流行毒株的 gE 基因缺失疫苗。免疫接种时 ,一个猪场只能使用同 一种毒株的 gE 基因缺失疫苗 ,不能使用两种或多种毒株的 gE 基因缺失疫苗。 7.1.2 免疫程序 7.1.2.1 仔猪 对同一批仔猪在 50 日龄、 60 日龄和 70 日龄时分别进行 gB 抗体检测,每个阶段抽样 30 份,采集 10 窝,每窝 3 头,保证采样分布均匀性。以群体 gB 抗体阳性率达 85%作为制定仔猪首免时间的参考依 据,采用肌肉注射方式进行免疫。如果产房仔猪和保育猪出

    11、现伪狂犬病症状,淘汰出现临床症状的猪, 新生仔猪出生 48 h 内采用滴鼻免疫。 7.1.2.2 种母猪 每年普免 3 4 次,避免在分娩前 7 d 内免疫,以减少应激;在猪群感染风险大时, 母猪普免 3 次, 并在产前 3 4 w 再免疫 1 次。在配种前 1 个月和产前 1 个月各进行 1 次免疫 ,以后每 4 个月加强免疫一 次。 7.1.2.3 种公猪 每年普免 3 次。 7.1.3 免疫效果评估 仔猪免疫 3 w 后 ,按 7.1.2.1 中要求采集 30 份血清进行 gB 抗体和 gE 抗体检测。当 gE 抗体阴性时, gB 抗体 群体 阳性率达 85%以上,则认定群体免疫抗体水平

    12、合格。 DB21/T 3057 2018 4 7.2 检测淘汰 种公猪 (含后备种公猪 )应 100%检测;种母猪 (含后备种母猪 )按 10%的比例抽检;对有流产、产死 胎、产木乃伊胎等症状的种母猪 100%进行检测;商品猪定期进行抽检。对 gE 抗体阳性 或病原学检测阳 性猪,直接淘汰。母猪短期无法淘汰的,要严格限制其活动,防止其与健康猪群之间接触和人为传播。 7.3 监测维持 完成“检测淘汰”阶段后,转入“监测维持”阶段,在 1 年内对猪群所有种猪逐头检测、其它猪进 行抽检 gE 抗体。 8 重度感染场的净化 采取免疫、检测淘汰和监测维持的净化措施,分步实施。 8.1 如猪群群体 gE

    13、抗体阳性率 30%,已不能满足实施净化的条件,建议全群淘汰处理或加强免疫后 再进行净化。 8.2 免疫程序按每 4 个月免疫接种一次。每次免疫接种后抽样对猪只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对免疫抗体 水平不达标的,立即补免,持续 2 年 以上。 8.3 持续监测,当病原学检测阳性率 20%时,按中度感染场实施下一步净化措施。 9 净化标准 规模猪场达净化标准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 9.1 猪场停止使用疫苗后 (或没有使用疫苗 )两年以上,无病原学阳性病例。 9.2 猪场连续两年随机采样进行血清学检测,伪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 10 生物安全措施 10.1 检疫 10.1.1 引进猪只的检疫 按照

    14、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农医发 2010 33 号)规定引进猪只。建立专 门隔离饲养舍,严格检疫引进猪只。在种猪启运前对拟引进猪只逐头进行检测,确定 PRV-gE 抗体阴性 或猪伪狂犬 病病毒核酸阴性且 PRV-gB 抗体水平合格后方可启运引进,引进后隔离饲养 45 天,再经检测 合格后方可混群饲养。 10.1.2 外来供精的检疫 对外来供精种公猪按照 辽宁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 中相关规定 进行检疫,保证供精种猪 PRV-gE 抗体或猪伪狂犬病病毒 gE 基因检测阴性及 PRV-gB 抗体水平合格。 10.2 车辆消毒和外来人员隔离 选用合适浓度的醛类和碘类消毒剂进行车辆消毒

    15、,如有条件可采集车辆表面样品进行消毒效果验 DB21/T 3057 2018 5 证。 外出归场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生产区的饲养人员和技术人员,需在办公区或生活区隔离 2 d;外来 我员人员严禁人员 人员严禁进入生产区,确实需要进入,应隔离 2 d 后再沐浴更衣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人员严禁进入生产区,确实需要进入,应隔离 2 d 后再沐浴更衣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10.3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10.3.1 隔离消毒与淘汰 把病猪及时隔离 ,严格消毒被其污染的栏舍 , 果断淘汰有临床症状的病猪。不便淘汰时 ,需隔离专人 饲养 ,加强消毒,防止病原扩散。 10.3.2 病死病害动物及粪污无害化处理 病死猪及母猪所生产的弱仔猪、死胎、流产胎儿按农业部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农医发 2017 25 号)的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粪便按 NY/T 1168 或 GB/T 36195 的要求进行无害化 处理。 _


    注意事项

    本文(DB21 T 3057-2018 规模猪场伪狂犬病净化技术.pdf)为本站会员(livefirmly3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