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1 T 1588-2019 数字林业数据库省级图像库建设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79829       资源大小:774.1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1 T 1588-2019 数字林业数据库省级图像库建设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 B 65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 DB21/T 1588 2019 数字林业 数据库 省级图像库建设技术规程 2019 - 02 - 28 发布 2019 - 03 - 28 实施 辽宁省 市场监督管理 局 发布 代替 DB21/T 1588-2008 DB21/T 1588 2019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 引用文件 . 1 3 省级图像库建设的基本流程和主要内容 . 1 4 资料准备和资料预处理 . 1 5 图像数据处理流程 . 2 6 数据库的建立 . 4 7 数据库成果的预检与验收 . 5 参考文献 . 6 DB

    2、21/T 1588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 依据 GB/T1.1 给出 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21/T 1588-2008数字林业 数据库 省级图像库建设技术 规范 。 本标准 与 DB21/T 1588-2008 相比 ,除编辑 性修改 外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 GB/T 1.1 的 要求对标准的格式和体例进行了修改, 增加 了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见 2) ; 修改了第 4 章 名称 (见 4, 2008 版 的 3) ; 增加了影像的选取要求,增加了表 1-影像图平面位置中误差表(见 4, 2008 版的 3.1); 删除了数据库系统及网络设置、图像库存储空间、维护计算机安全

    3、 ( 见 2008 版 的 3.2-3.4); 增加了 高分 1 号 、高分 2 号 、资源 3 号 等 卫星影像 相关内容 , 修改 了 数学 基础( 见 5.1, 2008 版 的 4.1) ; 删除了 2008 版 的 表 1-卫星数据源一览表 、表 2-遥感影像几何纠正控制点残差、表 3-遥感影 像几何纠正精度、表 4-遥感影像几何纠正接边限差表 , 增加 了表 2-不同比例尺遥感影像所需卫星遥感 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表 3-控制点残差、表 4-景与景间数据镶嵌限差, 删除 了影像 选择 的 相关内容 ,修 改了 影像 配准、影像融合、影像正射纠正 的相关内容 (见 5.3, 2008

    4、版 的 4.3); 修改了 DEM 数据 处理 精度,删除了 按度分秒划分的格网单元间距, 增加 了 数据取位 , 删除了 地 形图数字化方法生成 数字高程模型的相关内容 (见 5.4, 2008 版的 4.4); 修改了 图像 的 命名和分层 存储 规则 , 删除了 2008版 的 表 9- DOM命名和分层存储规则、表 10-DEM 命名和分层存储规则、表 11-DRG 命名和分层存储规则,将 DOM、 DEM、 DRG 数据的命名和分层存储规则 整合成表 9-图像数据命名和分层存储规则 ( 见 6.1, 2008 版的 5.2-5.4) ; 更新了参考文献(见参考文献, 2008 版的参

    5、考文献 )。 本 标准 由 辽宁省林 业 和草原 局 提出并归口 。 本 标准 起草 单位: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 监测 院 。 本 标准 主要起草人: 先文娟、熊静、刘璐、刘姝颖、佟丽文、王铠、孙艳蓉、景淼、李雪峰、赵雪 磊、肖尧、姜黎黎、姜佳晔、夏志光、张鸿宇、王立明、于凤梅、柴鹏凯、杨子健、孙术桓、张强、赵 玉勇、刘立国、胡伟平、邢合龙 。 本标准所 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21/T 1588-2008 DB21/T 1588 2019 1 数字林业 数据库 省级图像库建设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化工作中省级森林资源图像库建设的建库前期准备

    6、工作、图像数据处理流程 、数据库建立、数据库成果的预检与验收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 全省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化工作中省级林业部门进行森林资源图像库建 设的技术工作,也适用于以森林资源数据为本底的图像数据库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对于 本文件的应用 是 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 引 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 本文件。 LY/T 2189 森林 资源数据处理导则 CH/T 9009.4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 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

    7、数字栅格地图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3 省级图像库建设的基本流程和 主要内容 3.1 省级图像库建设的基本流程 a) 资料准备和资料预处理 ; b) 图像数据处理流程; c) 数据库的建立; d) 数据库成果的预检与验收。 3.2 省级图像库建设的主要内容 a) 1: 25万、 1: 5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 b) 全省 SPOT5、高分 1、 高分 2、 资源 3等 卫星 影像 图像数据库 ; c) 数字栅格地图 数据库 ; d) 其它。 4 资料准备和资料预处理 a) 准备工作底图 1) 地理 底图 ; 2) 影像数据 要求 : 云量 覆盖面积少于 5%,

    8、且不能覆盖主要工作区 ; 相邻影像之间应有不少于影像宽度 4%的 重叠; 影像 清晰、 层次 丰富 、 色调均匀、反差适中; 数据 接 收 的 侧视角 一般应小于 15 ,平原地区不超过 25 ,山区 不超过 20 ; 数据不存在条带、斑点噪声、行丢失等现象; 数据等级为没有经过 几何 校正的 1A级产品 ,并且能提供 进行 影像 正射纠正 所需的 RPC 文件或轨道参数、传感器参数 ; 按调查目的确定遥感数据接收年份,按工作区森林植被生长季节确定数据接收月份, 选择森林植被信息齐全饱满、色调真实可辨的遥感数据 。 3) 卫星遥感 影像 图地物 点 相对于 附近野外 控制点的点位 中误差 ,

    9、不得大于表 1的 要 求。 DB21/T 1588 2019 2 表 1 影像图 平面位置中误差 比例尺 平地、 丘陵地 (m) 山地 (m) 1:5000 2.5 3.75 1:10000 5.0 7.5 1:50000 25.0 37.5 1:100000 50.0 75.0 b) 各级行政区界、林地权属资料准备 : 1) 民政部门行政区域勘界资料; 2) 林地权属资料。 c) 搜集调查区内省级测量控制网点坐标和有关资料; d) 搜集不同数据源的卫星影像数据。 5 图像数据处理流程 5.1 图像数据的设置 a) 图像数据调用的比例尺范围 省级图像库数据调用基本比例尺为 1:10万,不同影像

    10、调用比例尺不同 : 1) 1:5万 DEM调用比例尺范围为 1:10-1:5万; 2) SPOT5、高分 1、高分 2、资源 3等 影像调用比例尺范围为 1:10-1:1万; 3) 数字栅格地图调用比例尺范围为大于 1:1万。 b) 数学基础 本标准采用 经纬度坐标系统, 2000国家 大地坐标 系 , 1985国家 高程基准 。 5.2 生成投影信息文件 影像数据 入库 时 需 生成投影信息文件,采用 LY/T 2189规定的格式。 5.3 影像数据处理 5.3.1 卫星遥感数据源 根据不 同比例尺影像图的成图精度要求,按照表 2的 要求选择相应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数据。 表 2 不同 比例

    11、尺遥感影像所需卫星 遥感 影像的空间分辨率 比例尺 1:5000 1:10000 1:50000 1:100000 影像 空间分辨率 1m 2.5m 20m 30m 5.3.2 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主要包括影像的配准、融合、正射纠正和镶嵌等,均在 专业 图像软件平台上进行。如果 单 景全色与多光谱数据 为同步接收 ,图像预处理可采用先配准融合、后纠正的顺序。 5.3.2.1 影像配准 以景为配准单元,为粗纠正后 的 全色 数据选取控制点。 采用 双线性内插 法 对 多光谱数据进行重采样, 采样间隔 与 全色数据的空间分辨 率大小一致 。任意选择配准后全色与多光谱数据上的同名点,要求配准 误差平原

    12、和丘陵地区不超过 1个像元, 山区适当放宽 1/2个像元。 5.3.2.2 影像融合 影像融合 是 指 全色 数据 与多光谱数据的融合。 融合前须对影像进行适度的色调调整 。 当具有多景数据时,须进行全局色调匹配。 融合后 的 影像 宜 采用线性拉伸、分段线性拉伸、亮度对比度等方法进行色调调整, 以 最大限度保留融合数据的光谱信息 和空间信息 。分景融合影像应 进行色调归一化调整。 融合后的 影像要求无模糊和重影现象。 5.3.2.3 影像正射纠正 利用地面控制点和数字高程模型,对影像进行几何校正 。 DB21/T 1588 2019 3 a) 控制点选择及其精度 控制点 应 选择地理 位置没

    13、有发生改变的、干扰信息少且具有明显标志的同名 地物 点, 如 铁路、 公路或 河流 交叉点等。 控制点个数与纠正模型有关。 大于 20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控制点数为 每幅 1:50000图幅 至少选择 1个 点; 5m-20m分辨率 的遥感影像,控制点数为每幅 1:50000图幅 至少选择 2 个 点;小于 5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控制点数为每幅 1:10000图幅 内至少选择 1个 点;山地适量增大 点 地密度。 控制点残差一般不超过表 3的规定 , 纠正精度误差不得超过表 1的规定 。 表 3 控制点残差 地形类型 控制点 残差 (像素 ) 平原、丘陵 1.0 山地 2.0 制作 DOM时,

    14、尽可能利用 DEM数据采用数字微分 方法进行正射纠 正,纠正后 图面控制点 的 点位中 误差不大于 0.5毫米。 b) 数字高程模型 (DEM)选择 1) 对于平原地区和只有少量或零星山系余脉的卫星影像,可以不引入 DEM数据,以免造成地 形异差。 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影像的正射纠正,必须严格控制纠正控制点的布设方法和布点 数目 。 2) 对于丘陵和低山区, 可 根据情况利用低一等级的 DEM进行正射纠正。 3) 对于中、高山区, 根据 影像控制点,应用严密物理 或 有理函数模型 并 引入 DEM数据进行 几 何 纠正 , 对影像重采样 , 获取正射影像。 在有条件的地区,除了使用国家尺度的 DE

    15、M数据 外,可直接引入地方级大比例尺的 DEM数 据,以得到较好的纠正效果。 5.3.2.4 影像镶嵌 当涉及多景数据时,应对重叠带进行严格配准,镶嵌误差不低于配准误差。镶嵌影像应保证色调均 匀、反差适中,重叠带没有明显的模糊或重影。 制作影像图时,景与景之间的镶嵌限差原则不超过 2个 像素,按成图比例尺景与景影像镶嵌限 差 见表 4。 表 4 景与 景间数据镶嵌限差 比例尺 平地、 丘陵地 (m) 山地 (m) 1:5000 2.5 4.0 1:10000 5.0 8.0 1:50000 25.0 40.0 1:100000 50.0 80.0 5.4 DEM 数据处理 5.4.1 采样间隔

    16、 对于 1: 50000 比例尺采用 25 米采样间隔;对于 1: 10000 比例尺,采用 5 米采样间隔。 5.4.2 精度 5.4.2.1 格网单元间距 与 数据取位 数字高程模型格网单元间距按表 5 规定执行。根据需要可从两种合适尺寸中选取一种。 表 5 数字高程模型格网间距 与数据取位 比例尺 格网单元间距 (m) 数据 取位 (m) 1: 10000 5 0.1 1: 50000 25 1 5.4.2.2 高程精度 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 见 表 6。 DB21/T 1588 2019 4 表 6 不同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 图比例尺 平地 (m) 丘陵地 (m) 山地 (

    17、m) 高山地 (m) 1: 10000 1.0 2.5 5.0 10.0 1: 50000 10( 5) 10 20 20 格网点高程中误差应不大于表 7 所列数值。 表 7 格网点高程中误差表 比例尺 平地 (m) 丘陵地 (m) 山地 (m) 高山地 (m) 1: 10000 0.65 1.65 3 6.5 1: 50000 6.5 6.5 13 13 5.4.2.3 接边精度 相邻数字高程模型接边不应出现漏洞,两数字高程模型间相邻行(列)格网点平面坐标应连续且 符合格网间距要求,高程应符合地形连续的总体特征。 5.4.2.4 最大限 差 高程中误差的两倍规定为格网点高程的最大限差。 5.

    18、5 DRG 数据处理 DRG数据处理参照 CH/T 9009.4。 6 数据库的建立 数据库的建立是指用省级图像数据库系统软件提供的数据处理和管理功能,将经过编辑处理的图像 数据进行入库处理,建成省级图像数据库运行管理系统。 6.1 命名 原则 省级图像数据库包含的数据内容繁多,结构复杂,数据库中各类数据采用下述规则确定。 表 8 比例尺代码 代码 比例尺 A 1: 1000000 B 1: 500000 C 1: 250000 D 1: 100000 E 1: 50000 F 1: 25000 G 1: 10000 H 1: 5000 N 非比例尺 表 9 图像 数据 命名和分层存储规则 数

    19、据 名称 数据种类 行政代码或分幅号 数据分类 时间 比例尺 种类 DOM _XXXXXX _XXXXX _XXXX _X _XXX DEM _XXXXXX _XXXXX _XXXX _X _XXX DRG _XXXXXX _XXXXX _XXXX _X _XXX 注: a) 按图幅存储的 图像数据 的分幅号采用 GB/T 13989 的规定执行,共 6 个字符。 b) 按行政区域存储的 图像数据 采用行政区 划编码,共 6 个字符。 DB21/T 1588 2019 5 c) 数据分类 不超过 5 位 。 d) 时间按照 4 位 年格式。 e) 比例尺采用表 8 中的 比例尺代码中的代码规则

    20、。 如: 2004 年表示为“ 2004”。 f) 种类:“分带 +标识”。 分带: 3 度带辽宁省有 40、 41、 42 三种, 6 度带有 20、 21 两种,采用经纬度坐标带号标为“ XX”分带种 类不填。标识:图像数据标识指分带种类,分带种类只分两种即 3 度分带与 6 度分带。 示例: a) DOM_210000_SPOT_2005_G_413 表示 2005 年 辽宁省 SPOT5 数据 41 号带( 3 度分带) 。 b) DOM_210000_TM_2004_F_216 表示 2004 年 辽宁省 TM 数据 21 号带( 6 度分带) 。 6.2 数据入库 处理 后 的影像

    21、在图像处理软件中转换 为 LY/T 2189规定 的 格式导入影像库中 ,并 填写元数据。 6.3 数据库数据管理方法 为保证数据的安全和保密,在建立数据库实体时,应同时建立密码和设定权限,控制对数据库的 读、写、修改等操作。 7 数据库成果的预检与验收 7.1 自检制度 为保证省级森林资源图像库成果质量,每个阶段或重要技术环节完成后必须检查。建库承担单位应 建立作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的自检、互检以及审校人员的审核等检查制度。 7.2 预检验收制度 a) 省级森林资源图像库 的建库工作经自检后,由建库承担单位提交预检申请,并连同自检报告及 所有的数据库建设成果一并报国家级建库主管部门; b)

    22、国家级建库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组织人员成立成果预检组,按照本规程 进行预检。 7.3 预检和收 内容 a) 省级图像库及管理系统 ; b) 文字报告。 7.4 预检报告和验收意见 省级森林资源图像库建设成果经过预检和验收程序后由预检组和验收组提交预检报告和验收意见。 DB21/T 1588 2019 6 参考文献 1 GB/T 26424-2010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2 GB/T 13977-2012 1:5 000 1:10 000 地形 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3 GB/T 12341-2008 1:25 000 1:50 000 1:100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23、4 LY/T 1954-2011 森林资源调查 卫星遥感影像图制作技术规程 5 LY/T 2184-2013 森林资源数据库分类和命名规则 6 CH/T 9009.2-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 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 数字 高程模型 7 CH/T 1015.3-2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 1: 10000 1: 50000 生产技术规程 第 3 部分 数字正 射影像图( DOM) 8 CH/T 9009.3-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 5000、 1: 10000、 1: 25000、 1: 50000、 1: 100000 数字正射影像图 9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 2014)(国家林业局办资字 2014 42 号文颁布) 10 辽宁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汇编(辽宁省林业厅 2011 年颁布) _


    注意事项

    本文(DB21 T 1588-2019 数字林业数据库省级图像库建设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