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5 T 822-2015 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则.pdf

    • 资源ID:1479527       资源大小:1.27M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5 T 822-2015 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则.pdf

    1、ICS 91.140.90 Q 78 备案号: 44530-2015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822 2015 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则 the safety assessment rule of existing lift 2015-01-15 发布 2015-04-1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5/T 822 2015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3 术语和定义 . 3 4 基本原则 . 4 5 安全评估程序 . 4 6 电梯安全评估的内容 . 4 7 风险辩识 . 5 8 安全评估方式

    2、 . 5 9 风险等级评定 . 6 10 降低风险的方式 . 6 11 安全评估综合结论判定原则 . 6 12 安全评估报告 . 6 13 安全评估结论 .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 风险辩识与降低风险措施举例 .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电梯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项目及内容 . 8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安全评估方式 . 12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风险等级评定 . 3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曳引式客梯安全评估报告 . 4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报告 . 7 参考文献 . 10 DB15/T 822 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 G

    3、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院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炯、李纵华、高俊、梁峻平、李斌、纪学军、徐洪涛、 赵志刚、赵伟 。 DB15/T 822 2015 3 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老旧 电梯安全风险技术评估(以下简称安全评估)的基本原则、安全评估范围、 评估程序、内容、风险辩识、风险等级评定、降低风险方式、综合结论的判定原则、安全评估报告等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用曳引式电梯以及自动扶梯

    4、和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以下简称为电梯),不适用于 强制驱动电梯、液压电梯、杂物电梯、防爆电梯的安全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024 电梯、自动扶 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 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10058-2009 电梯技术条件 GB/T 16899-2011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20900-2007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 GB

    5、24804-2009 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 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TSG T7005-2012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3 术语和定义 GB/T 7024、 GB/T20900-2007和 GB 7588-2003界定的及下列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在用电梯 existing lift 已投入使用的电梯。 3.2 安全评估 safety assessment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由专业机构和人员依照相关程序,对电梯潜在的安全隐患进 行安全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达到设备安全运

    6、行的过程。 3.3 保护措施 protective measure 用以降低风险的方法,包括借助于本质安全设计、保护装置、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和安装的信息及培 训来降低风险。 DB15/T 822 2015 4 4 基本原 则 电梯安全评估过程应遵循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评估结论应遵循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兼顾大 修、改造、更新成本合理性原则。 4.1 安全评估范围 4.1.1 电梯使用年限达到 15 年时; 4.1.2 电梯使用年限未达到 15 年的,电梯产权所有委托进行安全评估; 4.1.3 政府下达安全评估指令的; 4.1.4 因其他原因需要对电梯进行安全评估的。 4.2 安全评估周期 安全

    7、评估的周期是上一次安全评估周期的 1/2。 5 安全评估程序 5.1 委托单位提出申请 委托单位应当在电梯安全评估前与有安全评估能力的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 任、权利和义务。 5.2 成立安全评估小组 电 梯安全评估协议签订后,安全评估机构应当成立安全评估小组,安全评估小组至少由 2 名具有 从事电梯检验 5年以上,取得国家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电梯监督检验资格证的检验师组成,或 电梯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组成安全评估流程 5.3 安全评估机构应当按照安全评估流程进行电梯安全评估: a) 确定对象、收集资料、明确安全保护措施、准备评估仪器、确定评估人员; b) 根据评估对象确

    8、定风险部位、划分评估单元; c) 通过定性、定量、多层次等安全评估方式:辨识风险来源,对可能发生伤害的概率等级和严重 程度合理性评估; d) 根据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和严重程 度评定出风险等级和风险类别; e) 从技术和(或)管理方面提出降低风险措施:根据风险等级评定的结果确定消除或降低风险的 方法; f) 确定风险要素,提出安全保护措施,形成安全评估意见; g) 出具安全评估报告。 6 电梯安全评估的内容 DB15/T 822 2015 5 6.1 电梯使用年限 电梯使用年限达到 15 年的,电梯安全评估的内容应当至少包含:电梯设备本体状况、电梯运行状 况、电梯使用管理情况、电梯维护保养情况、

    9、使用环境情况;法规、安全技术规范( 安全评估内容见 附录 B)。 电梯使用未达到 15 年的,电梯安全评估机构可根据委托单位的委托项目,适当调整相应的安全评 估内容。 委托单位、维保单位提供的电梯运行情况相关资料,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供的检验报告,以及 安全评估小组的询问记录可作为安全评估的参考资料。 6.2 电梯设备本体状况 电梯设备本体状况应包括设备性能和参数、制造、安装、改造、日常维护保养情况及设备状态。 曳引式电梯: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 安全保护装置、性能试验等。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驱动系统、自动扶梯桁架、梯级、踏板、胶带状

    10、况、扶手带、驱动链条、 电气控制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整机性能情况等。 6.3 电梯运行状 况 电梯运行状态应包括:运行记录、使用环境、使用频率等。 6.4 电梯使用管理情况 电梯使用管理情况应包括: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情况、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应急救援预案及 演练等。 6.5 电梯维护保养情况 电梯维护保养情况应包括:日常保养情况、故障情况、维修情况等。 6.6 电梯使用环境情况: 电梯使用环境情况应包括:粉尘浓度、腐蚀性气体、空气湿度、高温。 7 风险辩识 安全评估机构应当对本标准第 6.1 条所列的设备本体内容的风险因素进行辩识。 对标准 GB24804-2009 第 4.1 条表 1

    11、 中所列的主要风险,应当按照其对应的要求进 行风险辩识; 不在该表范围内的项目,应当按照 GB/T20900-2007 第 4.4 条的要求进行风险辩识( 辩识方法示例见 附录 A)。 8 安全评估方式 安全评估机构可以根据评估现场情况选择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或多层次分析等方式对第 6 章中 所列的安全评估内容进行安全评估 (安全评估方式见附录 C)。 DB15/T 822 2015 6 9 风险等级评定 安全评估机构应当对各安全评估项目进行风险等级评定。风险等级评定应根据伤害发生的严重程度 和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组合形成不同的风险等级,得出相应的的 I、 II、 III类风险类别 (风险等

    12、级评 定见附录 D) 10 降低风 险的方式 降低风险可根据风险等级选择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a)改善电梯使用环境、强化安全管理、加强维护保养、规范使用方法; b)维修(含更换,下同)零部件; c)改造、更换(或报废)电梯整机。 11 安全评估综合结论判定原则 安全评估机构可以按照下列判定原则进行安全评估: a)该电梯涉及类和类风险类别的项目时,整机综合安全评估结论为不可以继续使用; b)该电梯无类、类和风险类别的项目存在的,整机综合安全评估结论为可以继续使用; c)该电梯无类和类风险类别的项目存在,但存在类风险类别的项目 ,且整 机安全级别评定 为甲级或者乙级的,整机综合安全评估结论为可以继续

    13、使用,但应当建议委托单位对存在类风险类别 的项目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风险扩散; d) 该电梯存在类或类风险类别项目或该电梯无类和类风险类别但整机安全级别低于丙 级的,安全评估结论建议维修或改造; e)该电梯的曳引系统、控制系统、门系统同时安全评估为类风险类别的或者维修或改造的费用 较高时,安全评估结论建议报废更新。 12 安全评估报告 安全评估报告主要内容至少包括电梯设备概况、安全评估依据、仪器设备、电梯运行情况分析、电 梯本体状况分析、使用单位安全 管理情况分析、维保单位维保情况分析、综合分析与降低风险的措施、 安全评估综合结论等。电梯使用年限未达到 15 年的,安全评估报告可根据委托单位的委

    14、托项目作相应 调整。安全评估报告主要内容见附录 E、 F。 13 安全评估结论 13.1 经安全评估,该电梯无不可接受的风险,可以使用;建议按照 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 与维护保养规则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电梯的使用管理及维护保养工作; 13.2 经安全评估,该电梯需要采取降低风险的保护措施,对某系统进行更新、维修、改造或其他措施; 13.3 经安全评估,该电梯整体综合风险高且降低风险措施成本 高,报废。 13.4 报告结论具有时效性,如果各种原因未按评估结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而继续使用电梯,电梯使用 单位应充分考虑不可预知而产生的新风险,在改造或大修前,采取消除或降低新风险的措施。

    15、 DB15/T 822 2015 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风险辩识与降低风险措施举例 A.1 安全评估、评定 安全评估及风险评定考虑伤害的严重程度及概率等级可能因为对象、过程、结果等因素不同而不同, 评估要充分考虑事故、伤害事件的记录与统计数据,评估的目的是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范围。 作为示例,此次例举动力驱动门无保护装置或保护装置失效不符合要求所引起的风险。考虑最不利 的情 况,用手去阻挡正在关闭的门,防夹人保护装置失效,手被门夹住,电梯关门(门回路调整不到位)后 开始运行,手臂没有收回造成肢体剪切的严重程度为高 1,发生的概率极少 D,风险等级为 1D,得出风险 类别

    16、为 I;乘客正在进入轿厢,防夹人保护装置失效,关门力太大,撞击乘客造成夹伤乘客的严重程度 为中 2,发生的概率极少 D, 风险等级为 2D,得出风险类别为 II;乘客正在进入轿厢,防夹人保护装置失 效撞击乘客未造成伤害的严重程度为低 3,发生的概率偶尔 C, 风险等级为 3C,得出风险类别 II。 表 A.1 降低风险措施 序 号 情节 风险要 素评估 风 险 类 别 风险降低措施 实施保护措施后 备 注 风险状态 伤害事件 风险要素 风险 类别 原因 后果 S P S P 1 大质量的 自动门快 速关闭时 产生大的 动能。 老年人进 出轿厢 当人员 处在门 路径上 时,门 关闭 门以大的动

    17、能冲击老人 2 D 降低门的速度使冲击时的 动能降低到不会将虚弱的 人员撞倒在地板上的程 度。 2 F 将老人撞倒 在地板上 2 D 提供可靠的感应装置,当人员处在门路径任何位置 时,停止关闭或再打开门。 2 F 老人的臀部 骨折 1 D I 2 F 2 乘客正在 乘坐自动 扶梯 因为不 适当的 尺寸或 制造缺 陷,主 驱动链 断裂 自动扶梯加 速下行。 乘客在下端 站倒下,导 致损伤。 2 D 方案 1:设计变化,用齿 轮代替链条传动驱动力 2 F 方案 2:使用附加制动器 直接作用在梯级主驱动上 2 F 方案 3:使用双排链,且 抗破断力的安全系数为 5 2 E S 伤害的严重程度: 1

    18、高; 2 中; 3 低; 4 可忽略。 P 伤害出现的概率等级: A 频繁; B 很可能; C 偶尔; D 极少; E 不大可能; F 几乎不可能。 DB15/T 822 2015 8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电梯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项目及内容 表 B.1 电梯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项目及内容 序号 项目 评估内容 1 曳引系统 电动机的温升、振动、异响、绝缘、平稳性、轴承磨损及润滑情况;电动机参数与电梯匹 配情况;电气控制装置设置情况 曳引轮、导向轮的防跳、挡绳、轴承与润滑、表面硬度、磨损、振动、响声情况 减速器(若有时)中蜗轮蜗杆磨损与啮合、 齿轮(蜗轮、

    19、蜗杆)磨损,齿面、齿侧间隙、 齿廓等部位损坏、异常声响、轴承磨损、 润滑油油量、漏油、润滑油温升情况 钢丝绳等悬挂装置断丝、断股、磨损、变形、 畸变、绳芯挤出、扭结、部分压扁、弯折、 锈蚀 、 张力、 扭曲以及绳头组合张紧、固定情况 制动器各零部件联接、磨损、老化、 制动器机械部件装设、制动轮与闸瓦间隙、温升 情况 联轴器(若有时)联接、 固定 、 振动、冲击、异响、联轴器挡圈、柱销等组件完好 情况 2 导向系统 导轨垂直度、变形、刚度、 锈蚀、间距、润滑、 联接与固定、磨损情况 3 轿厢 轿厢架、轿厢体的固定、锈蚀、变形、损坏、 轿内紧急照明装置、报警开关 轿厢面积、装修、 电气照明、照度

    20、情况 4 门系 统 层门、轿门的运行、变形、锈蚀、导向情况; 层门锁紧元件最小啮合 情况 门机运行及传动装置的变形、磨损、锈蚀情况 层、轿门机电联锁保护、门锁变形、磨损、氧化及锈蚀情况 门刀、门锁滚轮、滑块变形、磨损、锈蚀情况 门刀与滚轮、门刀与层门地坎、门扇与门扇间的间隙情况 门机及传动装置运行平稳、撞击 情况 层门、轿门运行不应卡阻、脱轨或在行程终端时错位 情况 层门自动关闭层门装置 情况 门锁锁钩、锁臂及动接点动作灵活 情况 5 重量平衡系统 对重固定、损坏情况 补偿装置的固定、磨损、断丝、断股情况 对重(或者平衡重)的运行区域刚性隔障保护 情况 对重架、对重块固定、对重架变形 情况 重

    21、块断裂 情况 反绳轮挡绳 情况 6 电气控制系统 轿厢内与层站召唤、层楼指示装置可靠性情况 呼梯系统、显示系统 情况 门机及传动装置运行平稳、撞击 情况 层门、轿门运行卡阻、脱轨或在行程终端时错位 情况 开关门速度 情况 DB15/T 822 2015 9 表 B.1 (续) 序 号 项目 评估内容 6 电气控制系统 电路回路完好、性能可靠,各电气安全装置动作灵敏情况 电气元件动 作灵敏情况 制动器的电气控制装置设置情况 控制柜内主要电气元器件氧化、粘连、磨损、烧蚀情况 电气控制线路的老化、破损、绝缘、连接情况 7 安全保护系统 限速器动作速度、封记、各零件的连接运转情况 限速器钢丝绳的断丝、

    22、断股、磨损、变形情况 限速器轮的硬度、磨损情况 限速器应有标明其工作速度、动作速度、制造单位、型号等内容的铭牌并与电梯相匹配的 情况 限速器运转应平稳,动作速度整定封记应完好情况 如果安全钳释放后,限速器未能自动复位,则在限速器未复位时,一个符合规 定的电气安 全装置应防止电梯的启动的情况 轿厢上行超速的保护装置,动作情况;该装置动作时,电气安全装置动作情况 安全钳与限速器的匹配情况 安全钳与导轨的间隙情况 安全钳及其传动机构的动作灵活性情况 安全钳选型应符合要求,楔块不应锈蚀,间隙调整合适,动作灵活可靠。电气联动开关有 效,并应符合电气安全装置的要求 缓冲器的配置、行程、固定情况 聚胺脂缓冲

    23、器(若有时)压实试验后的情况 弹簧缓冲器(若有时)的变形情况 液压缓冲器(若有时)的油位、柱塞的锈蚀卡阻、复位时 间情况 缓冲器应安装垂直,牢固可靠;耗能型缓冲器油位应正确 同一基础面上的两个缓冲器顶部与轿底对应距离差情况 耗能型缓冲器复位情况 缓冲器的缓冲橡胶垫、缓冲座不得缺损 耗能型缓冲器的结构应便于检查其油位 缓冲器应无严重锈蚀、蓄能型缓冲器应无裂纹 耗能型缓冲器动作后回电气安全装置 情况 强迫减速开关与限位开关动作 情况 停止装置的安装位置、动作状态情况 8 性能试验 平衡系数 超载装置 超载功能检验 限速器 安全钳联动试验 加、减速度 及振动加速度 DB15/T 822 2015 1

    24、0 表 B.1 (续) 序 号 项目 评估内容 8 性能试验 电梯速度 上行制动试验 下行制动试验 静态曳引试验 超载运行试验 空载曳引力试验 9 整机性能 电梯启动、制动、加减速度和振动情况 曳引能力情况 制动性能情况 平衡系数情况 机房、轿厢内以及开关门噪声情况 运行速度、振动(或晃动)、异响情况 开关门运行控制情况 检修运行控制情况 10 电梯使用管理、维护 保养和使用环境情 况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 日常维护保养 工作的落实; 环境温度、湿度、供电电源、电磁干扰、潮湿腐蚀因素等对电梯安全运行的影响; 电梯对外部的影响(如振动、噪声等) 11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 行道驱动系统 电动机的

    25、温升、振动、异响、绝缘、电气控制装置设置情况 驱动链轮、梯级链轮、扶手驱动链轮、主轴及制动轮或棘轮等表面硬度、磨损、振动、响 声情况 减速器齿轮磨损与啮合情况 驱动主机地脚螺栓固定情况 制动器各零部件联接、磨损、老化情况 联轴器(若有时)联接情况 曳引系统润滑、噪声情况 驱动皮带(若有时)磨损 、老化情况 12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 行道桁架 桁架垂直度、变形、刚度情况 桁架联接与固定情况 桁架支架固定情况 桁架锈蚀、腐蚀情况 13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 行道桁架 桁架挠曲变形情况 14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 行道梯级、踏板及胶 带 梯级、踏板、胶带的固定、锈蚀、变形、损坏、老化情况 梯级、踏板、胶带的主

    26、轮与辅轮橡胶材质老化情况 梯级、踏板、胶带的刚度及绕曲变形情况 DB15/T 822 2015 11 表 B.1 (续) 序 号 项目 评估内容 15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 行道扶手带 扶手带的运行、速度偏离、 老化、磨损、断裂情况 扶手带张紧装置的变形、磨损、锈蚀情况 扶手带转向链轮的变形、磨损、氧化及锈蚀情况 扶手带入口保护柔性原件缺失、破损情况 16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 行道驱动链条 驱动链条的固定、张紧情况 驱动链条腐蚀、锈蚀情况 17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电气控制系统 运行指示装置可靠性情况 电气绝缘情况 制动器的电气控制装置设置情况 控制柜内主要电气元器件氧化、粘连、磨损、烧蚀情况 电气

    27、控制线路的老化、破损、绝缘、连接情况 带电金属壳 体接地情况 18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全保护系统 扶手带运行、偏离、保护开关情况 梳齿板破损、磨损、保护开关情况 梯级缺失保护开关情况 检修盖板开关情况 梯级塌陷保护开关情况 制动器松闸保护开关情况 超速保护开关情况 直接驱动梯级、踏板、胶带的链条断裂或过分伸长的保护开关情况 19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 行道整机性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启动、制动加减速度和振动情况 非操纵逆转情况 附加制动(若有时)性能情况 桁架刚度、挠度情况 运行 噪声情况 各保护开关情况 检修运行控制情况 20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 行道运行状况 近半年内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事故

    28、或故障情况 事故或故障原因的汇总 零部件更换情况 DB15/T 822 2015 12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安全评估方式 C.1 安全评估方式 评估机构可以根据评估现场情况选择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或多层次分析等方式对第 6 章中所 列的安全评估内容进行安全评估。 C.2 定性分析方式 定性分析方式是对电梯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主要应用于对电梯运行状况的分析、对电梯使 用管理情况的分析、电梯维护保养情 况的分析、电梯使用环境情况的分析等。 C.3 定量分析方式 定量分析方式是根据安全状况和影响安全的重要程度,对每一个风险原因和后果进行测算,将单项 风险源量化后按照权重分配和

    29、德尔菲法计算设备安全状况总得分来量化安全状况。主要应用于对电梯设 备本体情况进行分析、等。 C.4 多层次灰色理论分析方式 根据单因素的电梯安全评估方法可以得到每个因素的风险等级,应用多层综合安全评估模型的方 法,可以将某一部件或区域所有因素的风险等级综合后得到这一部件的风险等级,将所有部件的风险等 级综合后可得到电梯系统总体的风险等级。 为了系统地 找出系统中的风险因素,在设置安全评估内容时把检查对象 电梯作为系统,把系统 分成若干个单元或层次,列出各单元或各层次的风险因素,然后确定安全评估项目,即建立一个总分式 的电梯系统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层次化模型,把各检查项目按单元或层次的组成顺序编制成

    30、表格,以避免 遗漏。 电梯多层综合评价,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的若干层次,然后用灰色理论进行综合评价,求 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权重,通过定性定量指标模糊量化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得到 系统总目标的最终量化指标。其基本步骤如下: 构建灰色理论评价 模型 a)安全评估人员组织专家对每一层次各安全评估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用多层次灰色理论 建模。对电梯整机进行综合评估。设被评估对象 X进行评估, WS为一级评价指标,记为 W1;W2Wq ; US 为二级评价指标,记为 US1,US2USns; VS为三级评价指标记为 Vsi1;Vsi2sVink (式: C.1) 构建评价所涉

    31、及因素结构图 将电梯主要的子系统 (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气控制系统, 安全 保护系统、整机性、能驱动系统、桁架、梯级、踏板、胶带状况、扶手带、驱动链条、电气控制系统 、 安全保护系统、各安全保护装置的有效性及可靠性、运行状况 )与运行试验等指标列为一级指标层。 二级指标层:一级指标中部分指标又根据实际情况分二级、三级指标。 DB15/T 822 2015 1 同理,可构造三级指标矩阵,不再赘述。 b)确定指标集合 设曳引系统一级指标为 U,则集合为 U= U11,U12,U13U1n . (式: C.2) c)确定指标权重 权重的确定通过专家评分法(经验和实际问题

    32、确定)或层次分析法( AHP) 得权重向量 A=(a1,a2,a3as) d)确定评价样本矩阵 按照评估者的评定原则的样本矩阵 Di= D=(D1, D2, D3Dn)T (式: C.3) e)制订安全评估指标的评分等级 对于主观指标安全评估,先制定出安全评估等级和评分标准,然后组织 安全评估人员对其指标评分, 将之转化为定量指标。考虑人思维的最大可能分辨能力,根据系统安全面临的安全风险特点,将安全评 估指标的安全风险等级高低划分为 5 级,见表 C.1。 表 C.1 安全评估指标安全等级量化值与对应的语言变量 分数 e e 80 70 e 80 60 e 70 45 e 60 e 45 安全

    33、技术评估语言 好 较好 中 较差 差 f)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g)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 h)对 VS综合评价 其评价结果为 Bsi=Asi Rsi =(bsi1;bsi2;bsi3;bsi4;bsin;) i)对 US综合评价 Bs=As Rs =(bs1;bs2;bs3;bs4;bsn;) j)对 W 综合评 B=A R=(b1;b2;b3;b4;bn;) k)计算综合评价值,处理结果 各评价灰类等级值化向量为 C=( d1;d2dk) ,则整体的综合评价值为 Y,即 Y=BCT l)计算电梯系统安全状况综合安全评估得分,确定整机安全级别 DB15/T 822 2015 2 定义整机安全级别分数

    34、表如表 C-4 所示。 表 C.2 整机安全级别分数与评估结论说明表 分数 F F 80 70 F 80 60 F 70 45 F 60 F 45 安全级别 甲 乙 丙 丁 戊 评估结论 好 较好 中 较差 差 计算电梯最终综合安全评估得分 F,由表 C.2 即可确定该台电梯整机安全级别,实现定量安全评估 DB15/T 822 2015 3 D D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风险等级评定 D.1 风险等级评定 评估机构应当对各安全评估项目进行风险等级评定。风险等级评定应根据伤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和伤 害发生的概率等级,组合形成不同的风险等级,得出相应的的 I、 II、 III 类风险类别。 表

    35、D.1 概率等级 风险等级 概率等级 说明 概率等级 严重程度 1 高 2 中 3 低 4-可忽略 A 频繁 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经常发生 A 频繁 1A 2A 3A 4A B 很 可能 在使用寿命内很不可能发生 B 很可能 1B 2B 3B 4B C 偶尔 概率几乎为 0 C 偶尔 1C 2C 3C 4C D 很少 未必发生,但在使用寿命内可能 发生 D 极少 1D 2D 3D 4D E 不大可能 在使用寿命内很不可能发生 E 不大可能 1E 2E 3E 4E F 几乎不可能 概率几乎为 0 F 几乎不可能 1F 2F 3F 4F 表 D.2 严重程度 风险类别 严重程度 说明 风险类别 风险

    36、等级 采取的措施 1 高 死亡、系统损失或严重的环境损害 1A, 1B, 1C, 1D, 2A, 2B,2C, 3A, 3B 需要采取保护措施来 降低风险 2 中 严重损伤、严重职业病、主要的系统或 环境损害 1E, 2D、 2E, 3C、 3D, 4A、 4B 在考虑解决方案和社 会价值的实用性后, 确定进一步采取保护 措施是否适当 3 低 较小损伤,较轻职业病,次要的系统或 环境损害 4 可忽略 不会引起伤害。职业病及系统或环境的 伤害 1F, 2F, 3E、 3F, 4C、 4D、4E、 4F 不需要任何行动 DB15/T 822 2015 4 E E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曳引式

    37、客梯安全评估报告 E.1 封面 表 E.1 封面 报告编号: 曳引式电梯安全评估报告 委托单位: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评估日期: (安全评估单位) E.2 封二 表 E.2 注意事项 注 意 事 项 1.本报告书适用于曳引式电梯安全评估。 2.本报告应当由计算机打印输出 ,或者用钢笔、签字笔填写,字迹应当工整,修改无效。 3.本报告结论页必须有安全评估、审核、批准人员的签字和安全评估机构检验专用章或公章。 4.本报告一式二份,由安全评估机构、委托单位分别保存。 5.委托单位对本报告结论如有异议,请在收到报告书之日起 15 日内,向安全评估机构提出 书面意见。 6.本报告仅对本次的电梯安全评

    38、估有效。 7.有关检测数据未经允许,委托单位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信息。 DB15/T 822 2015 5 E.3 报告内容:第一部分 电梯安全评估 表 E.3 电梯安全评估 1.1 设备概况 电梯设备概况应当至少包括: 1)电梯基本 参数; 2)电梯安装、改造、重大维修与电梯故障、事故情况; 3)电梯使用环境情况; 1.2 评估依据 1.3 主要检验仪器 检验仪器应当至少包括:电梯运行质量分析仪、红外热成像仪、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仪、 智能化电梯检测系统、钢丝绳探伤仪等。 1.4 安全评估综合分析 根据电梯设备本体 安全评估 、电梯运行状况分析、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与维护保养情 况分析,安全评估

    39、综合分析分以下层次描述: 1)描述不满足 GB 24803.1电梯基本安全要求与 TSG T700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 检验规则 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内容,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2)描述机械运动部件磨损、电子元气件与线路老化、接线松脱等影响电梯安全运行或会 导致电梯故障率高的缺陷,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3)描述不符合强制性标准 GB24804 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 GB/T10060电 梯安装验收规范等条款的内容,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4)描述不符合因执行新检验规则 TSG 7001、新标准如 GB7588-2003 等条款要求的内容, 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5)描述电梯能效状况,提出节能措施等

    40、内容; 6)描述电梯使用安全管理状况、维保质量状况,提出电梯管理与维保建议; 1.5 安全评估结论 电梯安全评估 结论 , 可以 使用、维修、改造、报废、 下次评估时间 。 评估 :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评估机构名称 (公章或检验章) E.4 报告内容:第二部分 电梯设备本体状况 DB15/T 822 2015 6 表 E.4 电梯设备本体状况 2.1 各具体安全评估项目的评估内容、评估结果、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以及是否 需要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 2.2 各零部件的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并采用多层次灰色理论分析方式得出各零 部件 的权重及分值; 2.3 各系

    41、统(如: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气控制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整机性能等)的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并采用多层次灰色理论分 析方式得出各系统相应的权重 及分值; 2.4 采用多层次灰色理论分析方式得出整机的分值和安全级别。 E.5 报告内容:第三部分 电梯使用管理、维护保养与运行状况 表 E.5 电梯使用管理、维护保养与运行状况 3.1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情况分析 1)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 2) 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落实; 3.3 电梯的运行 状况分析 1) 近半年内电梯事故或故障情况; 2) 事故或故障原因; 3) 零部件更换的情况。 DB15/T

    42、 822 2015 7 F F 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报告 F.1 封面 表 F.1 封面 报告编号: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报告 委托单位: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评估日期: (安全评估单位) F.2 封二 表 F.2 注意事项 注 意 事 项 1.本报告书适用于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 2.本报告应当由计算机打印输出,或者用钢笔、签字笔填写,字迹应当工整,修改无效。 3.本报告结论页必须有安全评估、审核、批准人员的签字和安全评估机构检验专用章或公章。 4.本报告一式二份,由安全评估机构、委托单位分别保存。 5.委托单位对本报告结论如有异议,请

    43、在收到报告书之日起 15 日内,向安全 评估机构提出 书面意见。 6.本报告仅对本次的电梯安全评估有效。 7.有关检测数据未经允许,委托单位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信息。 DB15/T 822 2015 8 F.3 报告内容:第一部分 电梯安全评估 表 F.3 电梯安全评估 1.1 设备概况 电梯设备概况应当至少包括: 1)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基本参数; 2)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安装、改造、重大维修与电梯故障、事故情况; 3)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使用环境情况; 1.2 评估依据 1.3 主要检验仪器 检验仪器应当至少包括:电梯运行质量分析仪、红外热成像仪、智能化电梯检测系统、 自动扶梯综合测试仪等。 1.4 安全评估综合分析 根据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型道 设备本体 安全评估 、电梯运行状况分析、电梯使用单位安全 管理与维护保养


    注意事项

    本文(DB15 T 822-2015 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则.pdf)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