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1.040 Y75 备案号: 34195-2012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15/T 506.20 2012 蒙古族 服饰 第 20部分 : 四子部 服饰 2012 - 06 - 01发布 2012 - 08 - 01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15/T 506.20 2012 I 前 言 DB 15/T 506 -2012蒙古族服饰分为二十九部分: 第 1部分:术语; 第 2部分: 巴尔虎 服饰; 第 3部分: 布里亚特 服饰; 第 4部分: 呼伦贝尔厄鲁特 服饰; 第 5部分: 扎赉特 服饰; 第 6部分: 扎鲁特 服饰; 第
2、7部分: 科尔沁 服饰; 第 8部分: 奈曼 服饰; 第 9部分: 敖汉 服饰; 第 10部分: 阿鲁科尔沁 服饰; 第 11部分: 巴林 服饰; 第 12部分: 翁牛特 服饰; 第 13部分: 喀喇沁 服饰; 第 14部分: 克什克腾 服饰; 第 15部分: 乌珠穆沁 服饰; 第 16部分: 浩齐特 服饰; 第 17部分: 阿巴嘎 服饰; 第 18部分: 苏尼特 服饰; 第 19部分: 察哈尔 服饰; 第 20部分: 四子部 服饰; 第 21部分: 达尔罕 服饰; 第 22部分: 茂明安 服饰; 第 23部分:土默特服饰; 第 24部分 : 鄂尔多斯 服饰; 第 25部分: 乌拉特 服饰;
3、第 26部分: 阿拉善和硕特 服饰 ; 第 27部分: 土尔扈特 服饰 ; 第 28部分: 阿拉善信仰伊斯兰教 蒙古人 服饰 ; 第 29部分:喀尔喀服饰。 本部分为 DB 15/T 506 2012的第 20部分。 本标准的编制依据 GB/T 1.1-2009的规定。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院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 参加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服饰协会 、 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 内蒙古汇展 文化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兰英、牧仁高娃、王娟、斯日古楞、额登塔娜 。 DB 15/T 506.20 2
4、012 II 本部分于 2012年 6月首次发布。 DB 15/T 506.20 2012 1 蒙古族服饰 第 20部分:四子部服饰 1 范围 DB 15/T 506-2012的本部分规定了蒙古族四子部服饰的设计原则、号型规格、服饰款式(包括头饰、 帽子、长袍、坎肩、佩饰、靴子等)。 本部分适用于蒙古族四子部服装设计、生产、科研、教学、贸易及其相关领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35 服装号型 GB/T 2703 鞋类 术语
5、 GB/T 5296.4 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GB/T 15557 服装术语 FZ/T 80008 缝制帽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2703、 GB/T 15557、 FZ/T 80008和 DB15/T 506第 1部分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设计原则 以清代末期至 20 世纪 50 年代前后普遍流行的款式为主。 5 号型规格 5.1 号型设置按 GB/T 1335的规定使用。 5.2 成品主要部位规格按 GB/T 1335的有关规定自行设计。 6 服饰 款式 6.1 服饰 效果图 见图 1。 DB 15/T 506.20 2012 2 图 1 服饰效果
6、图 6.2 头饰 样式 见图 2, 由 脑后 饰、 额顶 饰、 额 网帘 饰、额箍、 鬓侧 饰、 发箍 、 发箍流苏 、 耳挂饰 等 组成 。 图 2 头饰 DB 15/T 506.20 2012 3 6.3 帽子 6.3.1 男子帽子 春秋季戴圆顶立耳帽 , 样式 见图 3, 帽顶有吉祥结, 4个帽耳可以上下翻动,帽耳可 缝制 貂皮或水獭 皮,帽后垂有两条 飘带 ; 冬季戴风雪帽。 图 3 圆顶立耳帽 6.3.2 女子帽子 春秋季戴圆顶立檐帽,样式见图 4。 图 4 圆顶立檐帽 6.4 长袍 6.4.1 男子长袍 6.4.1.1 款式: 见图 5, 方形 立领, 可有 小对襟, 右衽 大襟
7、, 袖长过膝, 平袖或 马蹄袖 , 宽 下 摆 , 左 右开衩或 不开 衩 。 领边、领 口、小对襟 和 大襟 镶 窄 边 ,领边面料颜色与袍服颜色有明显对比。 缀 库锦 或 绸缎 扣袢 ,钉 银、铜 或 库锦 扣子 , 裁剪图 例 见附录 A中图 A.1。 实物图见附录 B中图 B.1。 6.4.1.2 面料 : 以 棉布、暗花 缎 、 丝绸 和 动物毛皮 为主 。 6.4.1.3 颜色 : 多为 蓝 色、 棕 色 和 青色。 6.4.1.4 腰带:长 5 6m,绸缎面料, 颜色 多为 桔黄 色 、紫红 色 、淡绿 色 和 淡蓝 色 。 6.4.1.5 分类: 单袍、夹袍、棉袍 、吊面皮袍、
8、白茬皮袍和熏皮袍 。 注: 单袍和夹袍主要为夏季穿,棉袍主要为春秋季节穿, 吊面皮袍、 白茬皮袍 和熏皮袍主要为冬季穿。 DB 15/T 506.20 2012 4 图 5 男子长袍 6.4.2 女子长袍 6.4.2.1 款式: 见图 6, 立领, 可有 小对襟, 右衽 弧形大 襟 , 平 袖 或 马蹄袖 , 袖口窄, 宽 下摆 ,左右 开 衩或不开衩 。 袍服 周边 及领口镶 库锦缎 边 。 领边面料颜色与袍服颜色有明显对比。 缀 库锦 或 绸缎 扣袢 , 钉 银、铜 或 库锦 扣子 。 裁剪图 例 见附录 A中图 A.2。 实物图见附录 B中图 B.2。 6.4.2.2 面料: 参照 6.
9、4.1.2。 6.4.2.3 颜色 : 多为 天蓝 色 、浅蓝 色 、深绿色、粉红色 和 浅红色 。 6.4.2.4 腰带 1):长 5m左右,绸缎面料, 颜色多为 桔黄、桔红、淡绿 和 淡蓝色。 6.4.2.5 分类:参照 6.4.1.5。 图 6 女子长袍 6.5 坎肩 6.5.1 男子坎肩 6.5.1.1 款式: 见图 7, 巴图鲁 短坎肩, 圆形凹 领, 一字 襟, 左右开 衩 , 坎肩周边 库锦缎镶边。 裁剪 图 例 见附录 A中图 A.3。 实物图见附录 B中图 B.3。 6.5.1.2 面料: 以 绸、缎 为主 。 1) 主要为未婚女子系。 DB 15/T 506.20 2012
10、 5 6.5.1.3 颜色: 多为 蓝色 和 紫色。 图 7 男子 短 坎肩 6.5.2 女子坎肩 6.5.2.1 款式: 实物图见附录 B中图 B.4。 分为 两种: a) 短 坎肩 : 凹 领, 右衽大 襟 或 对襟 , 缀 库锦 缎 或 绸缎 扣袢, 钉铜或银质扣子 ; b) 长坎肩 2): 见图 8, 圆形凹 领 , 对襟 ,前后 左右 开 衩 , 坎肩周边镶 库锦缎或彩绦 边 , 腰部有 分 割 结构 , 腰接口两侧 有 腰贴 装饰。 裁剪图 例 见附录 A中图 A.4。 6.5.2.2 面料: 参照 6.5.1.2。 6.5.2.3 颜色: 多为 蓝色、绿色、粉红色 和 紫红色。
11、图 8 女子 坎肩 6.6 佩饰 6.6.1 男子佩饰 3) “ 陶 海” 4)、火镰、镶银鞘 蒙古 刀、褡裢、鼻烟壶、 烟 荷包、烟口袋、金银戒指、扳指、银三饰或 银五饰等。 6.6.2 女子佩饰 金银戒指、手镯、 “ 孛勒 ” 5)、 绣花荷包 、 鼻烟壶等 。 2) 主要为已婚女子穿。 3) 佩戴方法:腰带右前侧挂银质“陶海”、蒙古刀、火镰;腰带左前侧挂褡裢,内装鼻烟壶、烟荷包等。 4) 蒙古语音译名,一种银挂饰。 DB 15/T 506.20 2012 6 6.7 靴子 6.7.1 男子靴子 布靴,有圆头和翘尖两种 ,样式 见图 9。 6.7.2 女子靴子 绣花布靴,样式见图 10,靴
12、 靿 和靴帮上绣制花卉等图案。 图 9 男子 翘尖布靴 图 10 女子绣花布靴 5) 蒙古语音译名,一种华贵的腰侧银质装饰。 DB 15/T 506.20 2012 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四子部 服饰 裁剪图 例 图 A.1 男子长袍裁剪图 例 DB 15/T 506.20 2012 8 图 A.2 女子长袍裁剪图 例 DB 15/T 506.20 2012 9 图 A.3 男子坎肩裁剪图 例 DB 15/T 506.20 2012 10 图 A.4 女子坎肩裁剪图 例 DB 15/T 506.20 2012 11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四子部服饰实物图 图 B.1 男子长袍实物图 图 B.2 女子长袍实物图 DB 15/T 506.20 2012 12 图 B.3 男子坎肩实物图 图 B.4 女子坎 肩实物图 DB 15/T 506.20 2012 13 参 考 文 献 1 那仁夫 , 杨劲 . 蒙古族服饰 图 鉴 M. 呼和浩特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2007. 2 卢彬 . 蒙古族服饰研究 D. 天津工业大学 , 2010.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