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05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457 2019 代替 DB15/ 457-2009 林西直穗鹅观草认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ertification of Roegneria turczaninovii (Drob.) Nevski cv.Linxi 2019-11-14发布 2019-12-14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457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15/ 457 2009 林西直
2、穗鹅观草认定技术规程。与 DB15/ 457 2009 相比,除 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部分(见第 1章); 增加了“品种名”并包含“中文名”和“学名”(见第 2章, 2009年版的第 2章和第 3章); 修改了“品种来源”部分(见第 3章, 2009年版的第 4章); 修改了“株型”(见 4.1, 2009年版的 5.1); 修改了“颖果”为“果实”(见 4.5, 2009年版的 5.5); 修改了“物候期认定”部分(见第 5章, 2009年版的第 6章)。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修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M/TC 34
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农 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 区划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草原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雅、那亚、李峰、徐丽君、柳茜、魏晓斌、赵淑芬。 DB15/T 457 2019 1 林西直穗鹅观草认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林西直穗鹅观草的植 物学特征认定和物候期认定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林西直穗鹅观草的品种认定。 2 品种名 2.1 中文名 林西直穗鹅观草。 2.2 学名 Roegneria turczaninovii (Drob.) Nevski cv.Linxi。 3 品种来源 林西直穗鹅观草是采用一次混合选
4、择法,以内蒙古林西县的野生直穗鹅观草( Roegneria turczaninovii (Drob.) Nevski)为材料,从野生群体中选出优良单株,经过多年人工栽培驯化而成。 2007年 11月经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 会审定登记为野生栽培品种(品种登记号: 344)。品种原种由中国 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保存。 4 植物学特征认定 4.1 株型 多年生疏丛禾草,基部分蘖 3 7个,成熟株高 100.0 cm 120.0 cm。 4.2 根系 须根系,具短根茎。 4.3 叶 叶鞘长 13.0 cm 16.0 cm,上部无毛,下部常具倒毛;叶舌长 0.05 cm 0.10 cm,膜质,白色, 有时
5、缺;叶片长 20.0 cm 24.0 cm,宽 0.8 cm 1.0 cm, 质软而扁平,上表面被细纤毛,下表面无毛。 4.4 花序 花序长 13.0 cm 15.0 cm,穗状,直立,花序轴棱边粗糙;小穗长 1.5 cm 2.2 cm,常偏于一侧, 黄绿色或微带青紫色,小穗数 12 14个;颖披针形,先端尖,第一颖长 0.8 cm 1.0 cm,第二颖长 1.0 cm 1.2 cm;外稃长 0.9 cm 1.1 cm,长披针形,先端具粗糙反曲的芒,长 2.0 cm 4.5 cm,内稃与 外稃近等长或稍短。 DB15/T 457 2019 2 4.5 果实(种子) 果实为颖果,长 0.8 cm 1.0 cm,宽 0.15 cm 0.18 cm,披针形,浅黄色,具小毛刺;腹沟较深, 中央具一条明显紫红色条纹 ;背面呈拱形,具有 3条明显突起的棱;千粒重 4.8 g 5.3 g。 5 物候期认定 原产地 5月下旬播种, 6月中旬苗齐,生长季结束时仍处于营养生长期;从第 2年开始,每年 4月 初返青, 4月底至 5月初为分蘖期, 5月中旬进入拨节期, 6月上旬至中旬为孕穗期, 6月底至 7月初开 始抽穗开花, 7月底至 8月初种子成熟;生育期 100 d 120 d。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