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5 T 446-2008 科尔沁尖叶胡枝子牧草生产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79140       资源大小:3.74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5 T 446-2008 科尔沁尖叶胡枝子牧草生产技术规程.pdf

    1、 ICS 65.120 B 25 备案号: 233312008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4462008 科尔沁尖叶胡枝子牧草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Forage Production of Lespedeza hedysaroides(Pall.)Kitag. cv. Keerqin 2008-08-20发布 2008-10-01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5 DB15/T 4462008 I 前 言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提出,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

    2、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和林西县草原工作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启忠、韩建国、玉柱、王赟文、赵淑芬、乔玉梅。 DB15/T 4462008 1 科尔沁尖叶胡枝子牧草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科尔沁尖叶胡枝子(Lespedeza hedysaroides(Pall.)Kitag. cv. Keerqin)的特 征特性和生产性能,规定了牧草生产的种植、田间管理和刈割利用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在全区干旱、半干旱的地区生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

    3、。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30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DB15/ 448 科尔沁尖叶胡枝子种子质量评定技术规程 3 品种特征特性 3.1 品种来源 以内蒙古林西县的野生尖叶胡枝子为材料,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采用一次混合选择法, 从野生群体中选出优良单株,混合收种,经过多年引种驯化培育而成。 3.2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状半灌木,直立,株型呈帚状,开花期株高 85cm100cm。直根系,为表 层聚积型,主要分布在20cm土层内。1年生枝条基部粗0.5mm以下。2年及2年生以上主 枝基部粗1.3mm3.5mm,分枝为27个;主枝中下部侧枝较多,为1558个,长度

    4、25 cm 48cm,与主枝呈2535夹角。羽状3出复叶,个别植株羽状45出复叶,托叶刺芒状, 叶片条状长圆形,小而密,开花前叶色呈黄绿色,花后稍暗。顶生小叶较大,椭圆状或长矩 圆状披针形,长20mm25mm,宽6mm7mm。叶脉伸出呈短刺尖,主叶脉凹陷。总状花 序腋生,长于叶片,每花序 35 小花,小花较小,部分小花直接生于叶腋处。总花梗和小 花梗较短。花冠蝶形白色,旗瓣中央和龙骨瓣顶端为紫色。萼浅杯状,披针形,顶端渐尖, 较萼筒长。荚果包于萼内,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有宿存花柱,腹缝线略长于背缝线,伏生 白柔毛,内含种子1粒。种子形状椭圆形或卵形,黄色、紫色或具紫色、淡紫色斑纹,千粒 重1.

    5、57g1.84g。 3.3 品种特性 中旱生植物,抗旱、抗寒性强,在干旱寒冷区能安全越冬,耐瘠薄土壤,人工栽培条件 DB15/T 4462008 2 下未见病虫害发生,利用年限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中性、微酸、微碱性土壤,粘土、沙 壤土、黄土丘陵及坡地均能正常生长。适宜在内蒙古年降雨量250mm以上的地区旱作栽培。 生育期115d120d。 4 生产性能 早春播种,当年产干草950kg/hm2以上;生长1年后产干草5500 kg/hm26000kg/hm2; 灌溉条件下产干草 12000kg/hm2以上。开花初期粗蛋白质 15.01 %,粗脂肪 2.5%,粗纤维 27.31%,无氮浸出物44.

    6、1%,粗灰分3.87%,钙1.35%,磷1.02%,胡萝卜素25.85mg/kg, 茎叶比为1:1.7。 5 种植 5.1 地块选择 可以在坡度为25以下的各种地形和多种土壤中生长,最适宜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中性和偏碱性的壤土或沙壤土上生长。 5.2 地块清理 主要是清除淘汰林地的树桩和树根,退化草地和荒地的灌木丛、杂草,沙地和耕地表面 的石块、塑料膜和作物根茬等,尤其是多年生杂草的根系必须彻底清除。前茬杂草较多地块, 应采取措施进行杂草防除。对影响机械作业的凸凹不平的地段要进行平整。 5.3 整地 深翻,耙耱,使地表平整,土壤松紧适度。有条件的可在播种前施农家肥 15t/hm2 22.5

    7、t/hm2,灌足底水。 5.4 播种 5.4.1 种子质量 应符合DB15/ 448规定的三级以上种子。 5.4.2 种子处理 硬实种子应采取晾晒 2d3d或用机械处理擦破种皮等办法,少量种子可用浓流酸浸种 3min,浸种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有条件可包裹根瘤菌、肥料、抗旱剂等使之丸衣化。 5.4.3 播种期 春播、夏播或晚秋寄籽播种均可。在春季土壤水分适宜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宜春播; 旱作可在雨季或雨后抢墒播种,但最晚不能迟于7月下旬。晚秋寄籽播种要注意播种时间不 宜过早,防止种子萌发冻死。 5.4.4 播种方式与播种量 以条播为宜,播种量9 kg/hm211.25kg/hm2,行距30cm

    8、35cm。 5.4.5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1.0cm1.5cm,播种后应适度镇压;墒情差时,可深开沟浅覆土,起垄15cm DB15/T 4462008 3 左右,播种后稍覆土或直接镇压12遍,覆土厚度1.0cm1.5cm。 6 田间管理 6.1 破除板结 播种后出苗前,如有降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坚硬而板结的土层,可用短齿耙或具有短 齿的圆形耙来破除。 6.2 杂草防除 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出苗后,幼苗高度5cm10cm时,应清除杂草,株高15cm20cm 时中耕1次。每次刈割后应及时进行中耕锄草。 6.3 灌溉与施肥 每年应进行23 次灌溉,春季土壤解冻后返青前灌溉一次;秋季封冻前灌溉一次;每 次刈割后应进行灌溉。 施肥可以撒施、条施或穴施,并且最好是结合中耕培土及灌溉施用。在幼苗期施用氮肥 75kg/hm2;在分枝期至现蕾期前以及每次刈割后可施用过磷酸钙150kg/hm2300kg/hm2,施 硫酸钾或氯化钾45kg/hm275kg/hm2。施肥亦可安排在降雨前进行。 6.4 秋季管理 每年的10月中旬前后进行秋季培土,厚度5cm10cm。 7 刈割利用 大部分地区每年可刈割 2 次,第一次刈割可在现蕾至开花初期进行,留茬高度 5cm 10cm。夏季刈割后可用于青饲、青贮或调制干草。草地也可以进行放牧。


    注意事项

    本文(DB15 T 446-2008 科尔沁尖叶胡枝子牧草生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