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05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862 2020 科尔沁沙地苜蓿种植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Alfalfa Stand Establishment in Horqin 2020-02-25 发布 2020-03-2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1862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 修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M/TC 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2、内蒙古民族大学、阿鲁科尔沁旗农牧业局、阿鲁科尔沁旗林业和 草原局、阿鲁科尔沁旗草业办公室、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岩峰农业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阿鲁科尔沁旗绿生源草业有限公司、阿鲁科尔沁旗达布希绿业有限公司、赤峰市草原工 作站、霍林郭勒市星圣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显国、张玉霞、孙彦、孙洪仁、巴图巴根、高明文、张彩枝、周岩、石静武、 王宝、鲍青龙、刘亚玲、张跃华、李辰、田永雷、宁 亚明。 DB15/T 1862 2020 1 科尔沁沙地苜蓿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科尔沁沙地灌溉紫花苜蓿饲草种植过程中的品种选择、整地、播种、苗
3、期管理和越冬 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科尔沁沙地苜蓿播种与苗期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141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条播 sowing in drill 按一定行距一次性完成开沟 、播种、覆土的播种方式。通常使用条播播种机完成。 3.2 撒播 broadcast sowing 均匀地将种子撒在土壤表面并覆土的播种方式。通常使用撒播播种机完成。 4 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 选
4、用秋眠级 1 3级,越冬指数 1 1.5的国外育成品种,或选用抗寒高产的国内苜蓿品种。 种子质量应达到 GB 6141规定的二级及以上。种子通常不需人工接种根瘤菌;确需接种的,应使用 与苜蓿品种匹配的根瘤菌株。 5 播前准备 5.1 整地 整地的基本程序为耕翻、耙地或旋地、耱地(拖平)及镇压。耕翻深度达 25 cm 30 cm。整地应依 地势而行,土 壤紧实的地块可深松,松土深度 35 cm 40 cm。采用联合整地机可以一次性完成深松、耙 DB15/T 1862 2020 2 地、耱地(拖平)作业。整地后的土地平整度应达到播种机播幅内高低差不超过正负 3 cm。播种前应至 少镇压 1次,镇压
5、后的苗床土壤应平整坚实。 5.2 土壤改良与施基肥 结合土壤耕作时进行,将基肥与有机肥均匀施入耕作层,有机肥施用量 15 t/hm2以上。 5.3 土壤封闭 结合土壤整地进行施用土壤封闭型除草 剂。 48 %的氟乐灵乳油,施用量不超过 1500 ml/hm2,兑 水 450 L/hm2 600 L/hm2,喷药后应立即用轻型耙混土,混土深 度 5 cm 8 cm;亦可采用氟乐灵与 异丙甲草胺组合进行土壤封闭。喷 施 48 %地乐 胺乳油时,施用量不超过 2250 ml/hm2,施后立即混土 或耙耱,或喷灌一次,灌水深度 5 cm左右。施药 5 d 7 d之后即可播种。 6 播种 6.1 夏播
6、6.1.1 播种时间 通常为 6月 20日 8月 5日,最晚不迟于 8月 10日。为提高当年越冬率,宜于 7月 21日前完成播种。 6.1.2 播种方式 通常为条播,行距 10 cm 20 cm;开沟条播时,行距为 20 cm。亦可使用专用的撒播机进行撒播, 撒播后应覆土并再次镇压。 6.1.3 播种量 条播裸种子播种量 15 kg/hm2 21 kg/hm2,撒播裸种子播种量 18 kg/hm2 22.5 kg/hm2。丸粒化种子 的播种量按裸种播量和丸衣所占重量比进行换算。 6.1.4 播种深度 普通条播播种深度 0.5 cm 1.5 cm。 6.1.5 施种肥 播种时,施磷酸二铵 75
7、kg/hm2。 6.1.6 镇压 平播后立即镇压 1遍 2遍;沟播后不镇压。 6.1.7 灌水 为提高出苗率,可于播种前灌水,灌水深度达土层 30 cm,待表面干土层达到 1 cm 2 cm深时播种。 6.2 春播 DB15/T 1862 2020 3 6.2.1 春播时间与方式 春播时间通常为 4月 10日至 5月 20日。新播苜蓿地应采用保护播种和免耕播种方式;上一年新建植的 苜蓿地,如返青后植株密度低,可进行补播。 6.2.2 免耕播种 不耕翻,直接在燕麦残茬上利用免耕播种机播种;条播,行距 10 cm 20 cm,播种量 22 kg/ hm2 27 kg/hm2。可在燕麦残茬地上喷施地
8、乐胺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6.2.3 保护播种 燕麦、小麦、荞麦、糜子等均可作为保护作物。以燕麦为例,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为燕麦苜 蓿套播: 3月底或 4上旬之前播种燕麦,播种量 60 kg/hm2 90 kg/hm2。燕麦出苗后,株高至 2 cm或以上 时条播苜蓿,待燕麦生长至乳熟或腊熟期时收割一次,调制燕麦干草(燕麦为主,含少量 苜蓿)。另一 种为单纯保护播种: 3月底或 4上旬之前,免耕(燕麦残茬上)播种燕麦,播种量 90 kg/hm2。待燕麦株 高达到 12 cm15 cm,喷施拿捕净等禾本科杂草除草剂杀灭燕麦,喷药 3 d后播种苜蓿,播种量 27 kg/hm2 30 kg/hm2。
9、 6.2.4 补播 对上一年播种,返青后即进行返青情况的调查,当季返青后植株密度处于 50 株 /m2 100 株 /m2的地 块,利用免耕播种机进行作业,播种量 7.5 kg/hm2 15 kg/hm2,补播后立即灌溉。 7 苗期管理 7.1 灌溉 播种后至第一复叶期,视天气状况(风力、温度等 )进行灌溉, 先小后大,逐渐加大 , 先浅后深, 逐渐加深, 出苗期每次灌水量 4 mm 4.5 mm,以土壤表面不出现干土为准。两叶期至分枝期,表土干湿 交替,每次灌溉量逐渐从 6 mm提高至 20 mm,此期通常持续 2周 3周。 7.2 施肥 苜蓿生长至第一复叶期时施氮肥, 施用量(纯 N):
10、45 kg/hm2 75 kg/hm2。 7.3 杂草防除 7.3.1 苗后除草 苜蓿三叶期至五叶期,喷施 5 %咪唑乙烟酸水剂 1050 ml/hm2+10.8 %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 600 ml/hm2 (或拿捕净、烯草酮等专门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 7.3.2 播种前机械除 草 结合整体进行机械除草。土地平整后灌水,待杂草出苗后用圆盘耙耙地,镇压后播种。 8 越冬管理 DB15/T 1862 2020 4 8.1 夏播苜蓿地 夏播苜蓿当年不刈割,确需刈割的,刈割时间不应迟于 10月 15日。 8.2 春播苜蓿地 春播苜蓿,当根系达到 35 cm及以上时方可刈割,且当季刈割次数不超过 2次。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