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934 2020 日光温室辣椒越冬 -大茬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Overwintering-cultivation of Pepper in Sunlight Greenhouse 2020-07-30发布 2020-08-30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1934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果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M/
2、TC 2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宁城县经济作物工作站、赤峰市松山区农牧局。 本标准 主要起草人:张晓梅 、 王秀芝、崔聪聪、曲宝茹、孟令强、李杰、刘汉宇、李春峰、 胡玉珍、宋庆成、马玉军、袁大鹏、 郑伟、 苏敏莉、邢俊 。 DB15/T 1934 2020 1 日光温室辣椒越冬 -大茬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日光温室辣椒越冬一大茬栽培的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后田间管理、病 虫害防控、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地区日光温室辣椒生产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3、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3416.2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第 2部分:茄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DB15/T 1154 辣椒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越冬一大茬 overwintering crop 8月上中旬育苗, 9月下旬至 10月上旬定植, 11月末至 12月上旬开始采收,采收延续到翌年 6月末至 7月上旬。 3.2 蹲苗 seedling training 采取通风降温和控制水肥抑制幼苗茎叶徒长、促进根系
4、发育的技术措施。 4 栽培技术 4.1 品种选择 选用抗逆性强、生长势强、 连 续结果性好、高产优质的辣椒品种 。 4.2 育苗 参照 DB15/T 1154 执行 。 DB15/T 1934 2020 2 4.3 日光温室消毒 4.3.1 高温闷棚 在 7 月份前茬作物采收结束后进行。闷棚前,清除作物残体、杂草,每 667 m2均匀铺撒粉碎的玉米 秸秆 1 000 kg 3 000 kg和腐熟有机肥 15 m3 20 m3于土壤表面 ,施入 6 kg 8 kg腐菌酵素,深翻 25 cm 35 cm,灌水至土壤充分湿润,土壤含水量 85 %左右,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关闭风口。在密闭环境 下,
5、保持温室内高温高湿状态 10 d 15 d。 4.3.2 烟剂熏棚 定植前每 667 m2用 20 %异丙威烟剂和 30 %百菌清烟剂各 300 g 400 g熏 棚 12 h,然后通风排除烟气 。 4.4 施基肥 定植前 3 d 5 d,每 667 m2施入 64 %磷酸二铵 40 kg、 51 %硫酸钾 20 kg或复合肥( N:P2O5:K2O = 18: 18: 18) 50 kg,将各种肥料均匀撒施后起垄。 4.5 起垄覆膜 南北向起垄,垄距 1.2 m 1.3 m,垄宽 70 cm 80 cm,垄高 20 cm 25 cm,每垄铺设两根滴灌管覆膜。 4.6 定植 4.6.1 定植时
6、间 9月下旬至 10月上旬选择晴天上午进行。 4.6.2 穴施枯草芽孢杆菌 每 667 m2 用 10 亿 /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1 kg 2 kg拌细沙土撒于定植穴。 4.6.3 定植方法 双行定植,行距 40 cm、株距 40 cm,定植深度以种苗培养基与土壤表层保持水平为宜,封苗穴后浇 定植水。 4.7 定植后田间管理 4.7.1 温湿度管理 缓苗期白天温度 28 30 ,夜间温度 18 20 ,相对湿度 80 % 90 %;缓苗后至开花前降 低温度进行蹲苗,白天温度 25 28 ,夜间温度 15 18 ;开花坐果期白天 25 30 ,夜 间 15 18 ,相对湿度 60 % 70
7、 %。冬季温室内最低温度不低于 8 ,地温保持 15 以上。 12月至翌年 1月 中旬以保温增温为主,温度超过 30 放风,只放顶风,不放底风;随着大气转暖 逐渐加大通风量。 4.7.2 光照管理 冬季适当早揭晚盖 保温被 ,延长光照时间;及时清除膜面上的灰尘,保持膜面清洁,增加光照强度。 DB15/T 1934 2020 3 4.7.3 肥水管理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496标准的要求。 定植水后 5 d 7 d浇缓苗水。缓苗水后适当蹲苗,控水促根。门椒长至 3 cm 5 cm时,开始浇第一 水,结合浇水进行第一次施肥。每 667 m2冲施平衡型 ( N:P2O5:K2O=20:20:20
8、) 水溶肥 5 kg。 坐果期要保持水肥供应均衡。前期每 10 d左右浇 1次水,并随水冲施水溶肥;中期 12月下旬至翌 年 2 月初每隔 15 d 左右浇 1 次水,浇水应选择连续晴天的“暖头”进行,同时应追施适量的氨基酸、 黄腐酸类冲施肥或生物菌肥;后期 8 d 10 d浇水肥 1次,以 高钾型( K2O30 %)水溶肥为主 ,以 平衡型 ( N:P2O5:K2O=20:20:20)水溶肥为辅; 每次每 667 m2冲施 7 kg 10 kg。 每隔 15 d 喷施中微量元素叶面 肥 1次。 4.8 植株调整 4.8.1 抹芽 门椒坐果后及时抹去下部腋芽。 4.8.2 吊蔓 在栽培垄上方横
9、拉吊蔓铁丝,在每株辣椒的吊蔓铁丝上悬吊蔓绳 ,每根吊蔓绳系一个分枝,并将分 枝绕在吊蔓绳上,牵引枝条。整个生育期绑蔓 3次 4次。 4.8.3 整枝 采用 3 干 4 干整枝。待四门斗坐果后,根据植株长势留 3 个 4 个主干,主干椒保留;每干再分 枝,分枝再保留 1 个椒后留 2 片叶掐尖,分枝椒采收后去掉分枝,以此类推。及时摘除植株下部的病残 叶、黄叶、衰老叶。 整枝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每次整枝后要喷施 50 %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或 40 %嘧霉胺悬浮剂,防止病 菌侵染;阴雨天严禁整枝打杈。 5 病虫害防治 5.1 农业防治 选用多抗品种,合理轮作,培育壮苗,合理密植, 加强水肥管理。 5.2 物理防治 在放风口 设置 40 目以上 防虫网;每 667 m2悬挂黄板 20 片 25 片、蓝板 10 片,悬挂高度在植株上 方 15 cm 20 cm处。 5.3 生物防治 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粉虱,用捕食螨防治红蜘蛛。 5.4 化学防治 DB15/T 1934 2020 4 符合 GB/T 23416.2和 GB/T8321.9的规范要求。 6 采收 门椒适当早采,对椒以后果实达到商品标准时即可采收。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