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40 B 05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855 2020 蒙古莸造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afforestation Caryopteris Mongolica 2020-02-25 发布 2020-03-2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1855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M/TC 18)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 林业科学研究 院。 本标准主要起
2、草人: 季蒙、郭中、杨跃文、邢钰坤、曹恭祥、王志波、张海东、李银祥、史爱君。 DB15/T 1855 2020 1 蒙古莸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蒙古莸造林区域、适用林种、立地选择、整地、栽植密度、栽植、栽植后 管理、有害 生物防治、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蒙古莸人工植苗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15/T 389 内蒙古自治区 造林技术规程 3 造林区域 适宜在内蒙古半干旱、干旱和
3、极端干旱地区造林。 4 适用林种 可用于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风景林。 5 立地选择 适宜在石质山地、黄土丘陵、沙地、平原等排水良好的立地,适生土壤为 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 沙土等,土壤呈中性或微碱性。 6 整地 6.1 整地时间 春季栽植,应在前一年雨季前整地;雨季栽植,应在春季整地;沙地栽植时边整地边栽植。 6.2 整地方法 6.2.1 穴状整地 规格为直径 30 cm 40 cm、深 25 cm 30 cm,适宜于坡地和平地穴状栽植。 6.2.2 全面整地 采用人工或机械深翻 25 cm 30 cm,适宜于栽植地被和花镜。 DB15/T 1855 2020 2 6.2.3 开沟
4、整地 规格为沟宽 40 cm 50 cm,沟深 25 cm 30 cm,适宜于栽植绿篱。 6.3 苗木选择 选用 1 年生或 2 年生合格裸根苗或容器苗。 6.4 苗木保护和处理 具体如下: a) 起苗后,苗木根部蘸泥浆,打捆包装,捆扎不应过紧,每捆株数为 30 株或 50 株; b) 运输前采用保水透气材料对苗木进行包装,保持根部湿润。苗木运输途中不得重压、日晒,保 持苗木通气透风,途中应洒水降温、保湿,苗木运达后,应立即栽植或在阴凉处假植; c) 栽植前对根系进行修剪,根幅 20 cm,去除损伤和过长的根系,及时进行栽植; d) 容器苗起苗前进行适量灌水,运输途中保持容器和基质的完整。 7
5、 栽植密度 7.1 防风固沙林和水土保持林栽植密度 密度为 834 10000 株 /hm2,株行距为 1 m 2 m 3 m 6 m,采用品字形配置。 7.2 苗木保护和处理 具体如下: a) 地被和花镜株行距为 0.3 m 0.5m 0.3 m 0.5 m; b) 绿篱采用双行栽植,密度株距 20 cm,行距 25 cm 30 cm; c) 观花株行距为 2 m 3 m。 8 栽植 8.1 栽植时间 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容器苗也可在雨季栽植。 8.2 栽植方法 防护林每穴 1 2 株,地被和花镜每穴 1 株,观花每穴 3 5 株,栽植时将苗木放置于穴中心,使根 系舒展,扶正,踏实,覆
6、土至苗木原土痕以上 3 cm 5 cm。容器苗栽植时去除非可降解容器。 9 栽植后管理 9.1 灌溉 裸根苗栽植后及时灌足水,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 。 9.2 松土除草 适时松土除草,第一年松土除草 2 3 次,第 2、 3年各松土除草 1 2 次。 DB15/T 1855 2020 3 9.3 修剪平茬 9.3.1 修剪 风景林在每年放叶初期修剪干枯枝条。 9.3.2 平茬 防护林每隔 5 a 6 a春季平茬 1 次,留茬高度 5 cm 10 cm。 10 有害生物防治 虫害主要为介壳虫,用浓度为 500 10-6的马拉硫磷乳油喷施 1 次 2 次。病害主要为叶斑病,选用 浓度为 2000 10-6代森锌喷施 1 次 2 次,或浓度为 1000 10-6多菌灵喷施 1 次 2 次。 11 档案管理 依据 DB15/T 389执行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