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16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15/T 1645 2019 向日葵抗黄萎病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dentification Of Sunflower Resistance To Verticillium dahliae 2019-05-20发布 2019-08-20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1645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培养基配制 . 1 3 接种菌株选择和培养 . 1 4 对照品种选择 . 1 5 接种材料准备 .
2、1 6 接种方法 . 2 7 病害调查及病情指数计算 . 2 8 抗性级别划分 . 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向日葵黄萎病调查表 . 3 DB15/T 1645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M/TC 2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键、赵君 、张之为、张园园、杨剑锋、贾瑞芳。 DB15/T 1645 2019 1 向日葵抗黄萎病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条件下向日葵抗黄萎病水平的鉴定方法和抗病性评价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
3、室内条件下向日葵品种(系)对黄萎病抗性水平的鉴定。 2 培养基配制 2.1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马铃薯 200 g,葡萄糖 20 g,琼脂 14 g,水 1000 mL,高压湿热灭菌 25 min,冷却备用。 2.2 麦麸培养基 麦麸,加入适量的水,使其刚好成团,装入小罐头瓶,高压湿热灭菌 30 min,冷却到室温备用。 3 接种菌株选择和培养 3.1 接种菌株选择 接种菌株选用内蒙古向日葵主栽区发病株上分离到的、鉴定为中等致病力的菌株。 3.2 菌株培养 取分离纯化后保存于甘油中的向日葵黄萎病菌( Verticillium dahliae)分生孢子液 20 L,接 种 在 PDA平板培养
4、基上活化。在 25 条件下,培养 5 d 7 d后,从菌落边缘打取直径为 5 mm的菌块 接入灭菌的麦麸培养基中促孢培养; 15 d 后,用清水冲洗麦麸培养基,经 4 层纱布过滤获得用于接种 的分生孢子液。通过血球计数板计数,将分生孢子液的浓度调至 1 107 个 /mL后备用。 4 对照品种选择 感病对照品种选择 LD5009;抗病对照品种选用食葵杂交种 JK601。 5 接种材料准备 将种子播种到装有灭菌土 13 cm 13 cm的营养钵中,每个品种种植 5 个营养钵,每钵播种 6 粒, 25 , 16 h光照 /8 h 黑暗条件下培养,设置 3个重复。种子萌发出土后,通过间苗保证每个营养
5、钵有 5 棵向日葵幼苗。待向日葵幼苗长出 4片真叶时,用于接种。 DB15/T 1645 2019 2 6 接种方法 在接种前 1 d,向日葵幼苗不要浇水。将 100 mL浓度为 1 107个 /mL的分生孢子液倒入白色托盘内, 用剪刀剪掉种有向日葵幼苗的营养钵的底部,置于托盘上,进行接种,待孢子液被全部吸干后 ,置于 25 , 16 h光照 /8 h黑暗条件下培养进行发病观察。 7 病害调查及病情指数计算 7.1 调查时间 7.1.1 当抗病品种病级达到 1-2级,感病品种病级达到 3-4级时,根据向日葵植株的发病程度按照分 级标准记录发病情况。 7.1.2 根据向日葵的发病程度,分为 0、
6、 1、 2、 3、 4级共 5个级别,其分级标准如下: 0级, 健株,无症状; 1级, 25%以下的叶片表现褪绿、黄化、萎蔫、枯死等症状; 2级, 25% 50%的叶片表现症状,植株矮化; 3级, 51% 75%的叶片表现症状,植株矮化; 4级, 75%以上的叶片表现出严重 症状,植株枯萎死亡。 7.2 病情指数计算 根据各向日葵品种接种后的发病级别,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病情指数 : DI= (各级病株数相应病级 )调查总株数最高病级 100 8 抗性级别划分 依据各品种接种后的病情指数,按照表 1对不同的向日葵品种抗性级别进行划分。 表 1 向日葵品种抗黄萎病级别的划分标准 级别 抗性类别 英文缩写 病情指数( DI)范围 1 免疫 I DI=0 2 高抗 HR 0 DI 10.0 3 中抗 R 10.1 DI 25.0 4 中感 T 25.1 DI 40.0 5 高感 S DI 40.0 DB15/T 1645 2019 3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向日葵黄萎病调查表 表 A.1 向日葵黄萎病调查表 接种 天后开始调查 向日葵品种 病级 调查总株数 病情指标 0 1 2 3 4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