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05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781 2019 马铃薯氮素营养 SPAD诊断及精准施肥技术 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Potato Production with Precision Fertilization of Nitrogen Nutrition on SPAD Diagnosis 2019-12-05发布 2020-01-0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1781-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农业大学
2、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M/TC 20)归口。 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正丰马铃薯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内蒙古民丰薯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明寿、秦永林、贾立国、 于静 、陈杨、 石晓华 、 苏亚拉其其格 、 李利、陈俊 辉、张子义、李发虎、 张剑锋。 DB15/T 1781-2019 1 马铃薯氮素营养 SPAD诊断及精准施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氮素营养 SPAD诊断及精准施肥技术规程的 术语 、定义、播种与养分管理技术等 内容。 本 标准 适用于内蒙古 具备灌溉条件的马铃薯种植区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
3、本文件 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 。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15/T 1166-2017 马铃薯非充分灌溉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氮素营养 SPAD诊断 nitrogen nutrition with SPAD diagnosis 利用便携式 SPAD仪在田间快速无损的测定植株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诊断植株氮素营养状况。 3
4、.2 实时 SPAD诊断精准施肥 real-time precision fertilizer with SPAD diagnosis 利用 SPAD诊断体系建立的推荐追施氮肥模型,在田间实时获取氮素营养 SPAD诊断参数,计算当前应 该施入的氮肥用量而进行的施肥。 3.3 马铃薯倒 4、 8叶位 the 4th and 8th compound leaf from apex of potato 马铃薯主茎生长的顶端完全展开叶,依上而下第 4片、第 8片叶子。 4 播前准备 4.1 整地及施肥 种植地块 环境条件 符合 NY/T 5010 的土壤及灌溉水条件规定, 前茬以麦类、豆类茬口为宜,避
5、免重 茬和茄科作物茬口。收获后及时秋耕耙地保墒,春耕时 结合耕翻,施腐熟农家肥 1000 kg/667 m2 1500 DB15/T 1781-2019 2 kg/667 m2, 及时耙磨保墒 。 4.2 种薯选择与处理 4.2.1 品种选择 种薯 采用 质量符合 GB 18133 的原种( G2)、一级种薯( G3)。 4.2.2 催芽切种 播种前 10 d 15 d 将出窖的种薯 放在 14 16 的室内晒种催芽, 每 3 d 5 d 翻一次,芽长 达到 0.4 cm 左右切种。 切刀一薯一消毒, 用 75 %酒精 浸 蘸,或用 3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6 min 8 min, 每隔 4
6、h 更换消毒液 。 每个薯块重量 30 g 50 g, 保留 1 个 以上 芽眼,小于 50 g 的整薯直接播种。 4.2.3 药剂拌种 切好的 薯块按每吨 用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kg 2 kg 加 72 %农用硫酸链霉素 30 g 与 滑石 粉 3 kg 5 kg 混匀后均匀拌种,或用 2.5 %咯菌腈 50 ml 兑水 2 L 均匀喷雾拌种, 阴干后装袋 。 5 播种 5.1 播种时间 0 cm 10 cm土层 地温达到 7 8 时 适时 播种。 5.2 播种密度 根据马铃薯不同品种,商品薯生产 播种密度 3000 穴 /667 m2 3500 穴 /667 m2,种薯生产
7、播种密度 4000 穴 /667 m2 4500 穴 /667 m2。 5.3 播种深度 机械开沟深度 8 cm 10 cm,覆土厚度 10 cm 12 cm。 6 养分 管理 6.1 氮肥管理 6.1.1 基施氮肥管理 根据土壤 NO3-N含量范围,马铃薯氮肥基施用量参照表 1。 表 1 0 cm 40 cm土壤 NO3-N含量 不同分级马铃薯氮肥 基施用量 土壤 NO3-N 含量 mg/kg 基肥 N 推荐量 kg/667 m2 30 0 3.0 DB15/T 1781-2019 3 6.1.2 追施氮肥管理 6.1.2.1 SPAD诊断 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使用叶绿素仪 SP
8、AD-502对马铃薯倒 4叶和倒 8叶两个复叶进行 SPAD值测定,每个复叶中检测的小叶为顶小叶,测定部位为小叶的顶部见图 1。每次测定植株数量至少 30 株。 图 1 马铃薯氮素营养 SPAD仪诊断的复叶、小叶以及小叶内测定点位置 6.1.2.2 氮肥追施用量 分别计算倒 4叶 叶绿素仪读数与倒 8叶叶绿素仪读数之差,即 SPAD L4-8=SPAD4-SPAD8 计算 SPAD L4-8平均值,根据 SPAD L4-8值对应的施氮量追施氮肥,参照附录 A。 6.2 磷、钾肥管理 6.2.1 磷、钾施用量 不同灌溉模式下的磷、钾肥用量见 表 2。 表 2 不同灌溉模式下的马铃薯磷、钾施用量
9、施肥 垄作 滴灌 移动式 喷灌 P2O5 kg/667 m2 K2O kg/667 m2 P2O5 kg/667 m2 K2O kg/667 m2 用量 8 10 15 20 10 12 20 22 6.2.2 施肥时期 不同灌溉模式下、不同生育时期的磷、钾肥投 入量参照 表 3。 DB15/T 1781-2019 4 表 3 不同灌溉模式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养分投入量 时期 垄作 滴灌 移动式 喷灌 P2O5 kg/667 m2 K2O kg/667 m2 P2O5 kg/667 m2 K2O kg/667 m2 基肥 0 0 5.00 6.00 6.00 6.60 苗期 1.28 1.60
10、2.70 3.60 2.00 2.40 3.00 3.30 块茎形成期(现蕾) 2.16 2.70 3.75 5.00 3.00 3.60 4.00 4.40 块茎膨 大前期(初花) 2.80 3.50 5.25 7.00 0 4.00 4.40 块茎膨大后期(盛花) 1.60 2.00 2.70 3.60 0 2.00 2.20 淀粉积累期(落花后) 0.16 0.20 0.60 0.80 0 1.00 1.10 7 田间 管理 7.1 水分管理 应符合 DB15/T 1166-2017, 6.1 的规定 。 7.2 中耕 田间出苗率达 75%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厚度 3 cm 6 cm;
11、 田间 75%的植株高度达 20 cm 25 cm 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厚度 5 cm 7 cm。 7.3 病虫草害防治 参 照 NY/T 1276 与 DB15/T 1166 的规定执行 。 8 收获 茎叶枯黄后适时收获 。 DB15/T 1781-2019 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SPAD L4-8值对应的追施氮肥用量 表 A.1 马铃薯块茎形成期与膨大期的氮肥追肥用量 生育时期 SPADL4-8 值 施氮量 kg/667 m2 块茎形成期 -8.0 -7.5 1.53 1.89 -7.5 -7.0 1.89 2.26 -7.0 -6.5 2.26 2.62 -6.5 -6.0
12、2.60 2.99 -6.0 -5.5 2.99 3.35 -5.5 -5.0 3.35 3.72 -5.0 -4.5 3.72 4.08 -4.5 -4.0 4.08 4.44 -4.0 -3.5 4.44 4.81 -3.5 -3.0 4.81 5.17 -3.0 -2.5 5.17 5.54 -2.5 -2.0 5.54 5.90 -1.8637 6.00 -1.8637 -1.5 6.00 6.26 -1.5 -1.0 6.26 6.63 -1.0 -0.5 6.63 6.99 -0.5 0 6.99 7.36 0 0.5 7.36 7.72 0.5 1.0 7.72 8.09 1.0
13、 1.5 8.09 8.45 1.5 2.0 8.45 8.81 2.0 2.5 8.81 9.18 2.5 3.0 9.18 9.54 3.0 3.5 9.54 9.91 3.5 4.0 9.91 10.27 4.0 4.5 10.27 10.63 4.5 5.0 10.63 11.00 5.0 5.5 11.00 11.36 5.5 6.0 11.36 11.73 6.0 6.5 11.73 12.09 6.5 7.0 12.09 12.46 DB15/T 1781-2019 6 表 A.1 (续 ) 生育时期 SPADL4-8 值 施氮量 kg/667 m2 块茎膨大期 -8.0 -7.
14、5 2.26 2.71 -7.5 -7.0 2.71 2.85 -7.0 -6.5 2.85 3.00 -6.5 -6.0 3.00 3.15 -6.0 -5.5 3.15 3.29 -6.0 -5.5 3.15 3.29 -5.5 -5.0 3.29 3.44 -5.0 -4.5 3.44 3.59 -4.5 -4.0 3.59 3.74 -4.0 -3.5 3.74 3.88 -3.5 -3.0 3.88 4.03 -3.0 -2.5 4.03 4.18 -2.5 -2.0 4.18 4.32 -2.0 -1.5 4.32 4.47 -1.4031 4.50 -1.4031 -1.0 4.5 4.62 -1.0 -0.5 4.62 4.77 -0.5 0 4.77 4.91 0 0.5 4.91 5.06 0.5 1.0 5.06 5.21 1.0 1.5 5.21 5.35 1.5 2.0 5.35 5.50 2.0 2.5 5.50 5.65 2.5 3.0 5.65 5.80 3.0 3.5 5.80 5.94 3.5 4.0 5.94 6.09 4.0 4.5 6.09 6.23 4.5 5.0 6.23 6.38 5.0 5.5 6.38 6.53 5.5 6.0 6.53 6.68 6.0 6.5 6.68 6.83 6.5 7.0 6.83 6.97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