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16 DB15 内蒙古自治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920 2020 马铃薯黄萎病室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Resistant Identification to Potato Verticillium Wilt Indoor 2020-06-28 发布 2020-07-28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1920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生产与种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M/
2、TC4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东、周洪友、孟焕文、赵君、张键、马平、张力群、李社增 。 DB15/T 1920 2020 1 马铃薯黄萎病室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 马铃薯黄萎 病 室内抗性 鉴定 的材料 准备、 鉴定 方法 及 品种抗性水平 划分 等技术 内容 。 本 标准 适用于 马铃薯 品种(系 )在室内条件下对黄萎病 抗性水平 的 鉴定。 2 材料准备 2.1 培养基制备 PDA培养基:马铃薯 200 g、葡萄糖 20 g、琼脂粉 18 g,加水定容至 1000 mL; 121
3、 高压湿热灭 菌 25 min,冷却至室温备用。 麦麸培养 基 :将麦麸与 水 按质量比 1:1搅拌均匀后 , 装 入 1000 mL三角瓶中 , 每瓶 100 g; 121 高压湿热灭菌 30 min, 冷却 至室温 备用。 2.2 菌种制备 供试 黄萎病菌 : 选用马铃薯黄萎 病 菌标准菌株。 菌株活化及 培养 : 将保存的 黄萎病菌 菌株置于 PDA平板 进行 活化 。 25 下,培养 5 d 7 d后 ,用 打孔器在菌落边缘打取直径 5 mm 的 菌饼 , 取 2 3 块菌饼接入灭菌 的麦麸培养基中 ,黑暗条件下培养 15 d。 2.3 对照品种选择 抗病对照品种 克新 1号 ,感病对
4、照品种费乌瑞它。 3 鉴定方法 3.1 接种液制备 布 满黄萎病菌 的麦麸培养物 中加入无菌水 500 mL 搅拌均匀 ,经 4 层纱布过滤获得孢子悬浮液。在 显微镜下通过 血球 计数 板 计数 , 将 孢子悬浮液的浓度 调至 107个 孢子 /mL。 3.2 接种方法 选用鉴定品种的原原 种进行育苗,当幼苗长到 2 4片叶时,将幼苗取出 从根尖减掉 0.5 cm, 将根 系 浸入接种液 15 min; 然后移栽至装有灭菌土的花盆, 放置于 25 、 光照强度 4000 lx、 光暗交替 条 件下进行培养 30 d。 DB15/T 1920 2020 2 3.3 病情调查 根据马铃薯黄萎病发病
5、程度分级标准(表 1),记录室内马铃薯植株的地上部黄萎病发病情况,计 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调查表见附录 A。 发病率 =(发病总株数 /调查总株数) 100 %( 1) 病情指数 DI= (各级病株数 该病级 代表数值) /(调查总株数 发病最高级的代表数值 ) 100 ( 2) 表 1 马铃薯黄萎病发病程度分级标准 级别 发病程度 代表数值 1 健株,叶片无症状; 0 2 病株叶片 25%以下出现症状,叶肉变为淡黄色或呈不规则形的黄色病斑; 1 3 病株叶片 25% 50%表现症状,病斑颜色大部分变成黄色或黄褐色,叶片边缘略有 卷枯; 2 4 病株叶片 50%以上表现症状,有少数叶片凋落;
6、 3 5 全株叶片发病,多为褐色掌状枯斑,叶片有的脱落成光杆,以致整株枯死。 4 4 品种抗性水平划分 依据各品种的病情指数对不同来源品种抗性级别进行划分,划分标准见表 2。 表 2 马铃薯对黄萎病抗性分级标准 抗病型 病情指数 DI 免疫 Immune 0 高抗 High Resistant 0 DI 10.0 抗病 Resistant 10.0 DI 20.0 耐病 Tolerant 20.0 DI 35.0 感病 Sensitive DI 35.0 DB15/T 1920 2020 3 A A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马铃薯黄萎病调查表 表 A.1 马铃薯黄萎病调查表 马铃薯品种 0 级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病情指数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