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20 B 25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814 2020 内蒙古草原基准牧草产量 Normal herbage yield of Inner Mongolia steppe 2020-01-03发布 2020-02-03实 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1814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3 基准牧草产量的确定 . 2 参考文献 . 3 DB15/T 1814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气
2、象局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规 划院、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存厚、赵杏花、杨丽萍、王明玖、杨勇、张立伟。 DB15/T 1814 2020 1 内蒙古草原基准牧草产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蒙古不同类型草原基准牧草产量。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草原牧草产量的监测、预测、评价与服务。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中温型草原 mediate temperate steppe 以旱生丛生禾草 光芒组和羽针组等多种针茅以及根茎型禾草所建群的草原。主要分布在 阴山山 脉以北,土壤以
3、黑钙土、栗钙土和棕钙土为主。 2.2 暖温型草原 warm temperate steppe 以旱生丛生禾草 光芒组和须芒组建群的草原。主要分布在阴山山脉以南,土壤以褐色土、黑垆 土和灰钙土为主。 2.3 草甸草原 meadow steppe 由中旱生或广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建群种,经常混生大量中生或旱中生的杂类草以及根茎禾草和 丛生苔草。土壤以黑钙土和暗栗钙土为主。 2.4 典型草原 typical steppe 由典型旱生和 /或广旱生植物,尤其是以丛生禾草为建群种,可伴生不同数量的中旱生杂类草及旱 生根茎苔草,有时混生旱生灌木或半灌木,居于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之间。土壤以栗钙土和淡黑垆土为
4、 主。 2.5 荒漠草原 desert steppe 由强旱生丛生禾草为建群种,常混生大量强旱生小半灌木。在基质较粗时,旱生灌木在群落中也起 一定的作用,是草原和荒漠的过渡类型。 DB15/T 1814 2020 2 2.6 沙地草原 sand grassland 在草原区,由于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的地表被沙丘(或沙)覆盖的特殊草原景观, 通常以固定或半固定沙丘为主。植被以沙生植物为优势种。当处于不同的草原区域内,会表现出不同的 植物群落特征。 2.7 地上部分生物 量 aboveground biomass 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植物地上部分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干物质总量。 注: 单位
5、为克每平方米。 2.8 牧草现存量 standing crop 牧草生物量减去各种因素消耗后而剩余的绿色部分量;在利用条件下指的是原生草剩余量和再生草 的量。 注: 单位为克每平方米。 2.9 牧草产量 herbage yield 单位面积草原上,植物群落年内累计地上生物量最高时期的牧草现存量。 注: 单位为克每平方米。 2.10 基准牧草产量 normal herbage yield 在不同草原类型下,牧草产量 空间尺度上 50年( 1961-2010年)的算术平均值。 注: 单位为克每平方米。 3 基准牧草产量的确定 基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计算的 50年牧草产量数据,将不同草原类型牧草产
6、量 50年算术平均值作 为内蒙古草原基准牧草产量值,见表 1。 DB15/T 1814 2020 3 表 1 内蒙古草原基准牧草产量表 单位:克每平方米 草原类型 基准牧草产量 草甸草原 中温型 245 典型草原 暖温型 190 中温型 210 荒漠草原 暖温型 150 中温型 95 沙地草原 中温型 230 注: 基准牧草产量为干物质重量,不包括可食灌木和乔木的产量。 DB15/T 1814 2020 4 参 考 文 献 1 内蒙古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内蒙古植物志(第二版)第一卷 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8 2 任继周 .草业大辞典 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3 张英俊 .草地与牧场管理学 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4 张存厚 .内蒙古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 D.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