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40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772 2019 草甸草原放牧退化定量评估方法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method of grazing grassland degradation in meadows steppe 2019-12-05发布 2020-01-0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1772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修复标准化技术委员
2、会( SAM/TC 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规划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瑞瑞、辛晓平、高娃、卫智军、沈贝贝、张宇、陈宝瑞、乌仁其其格、杨胜 利、张勇娟、常书娟、宋向阳、图力古尔、齐晓荣。 DB15/T 1772 2019 1 草甸草原放牧退化定量评估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甸草原放牧退化分级指标和定量评估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草甸草原放牧退化程度评估及动态趋势的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
3、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 695 土壤 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 -非分散红外法 NY/T 1121.4 土壤检测第 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草甸草原 meadow steppe 温带半湿润地区地带性的天然草地类型,它主要由中旱生多年生丛生禾草及根茎禾草和中旱生、中 生杂类草组成,并或多或少混生中旱生小灌木。该类草原在内蒙古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山地及其岭西、 岭东的高平原、低山丘陵地上。主要分布于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的东部地区;兴安盟、通辽市和赤 峰市的西北部地区。 3.2 草原退化 grassla
4、nd degradation 天然草原植物群落出现稀疏低矮、地上生物量下降、物种数减少和土壤板结及生境恶化现象。 3.3 地上现存量 aboveground standing biomass 单位面积多年生植物地上部分的干重 。 3.4 盖度 coverage 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地表面积的比例。 DB15/T 1772 2019 2 3.5 平均高度 average height 草群的平均自然高度。 3.6 多年生物种数 perennial species 单位面积多年生植物的数量。 3.7 枯落物量 litter biomass 单位面积地上立枯物和地面凋落物的总量。 3.8 退化
5、指示植物 degenerate indicator plant 具有指示天然草地质量下降的植物。 注 : 草甸草原放牧退化的常见指示植物一般包括冷蒿 ( Artemisia frigida)、 糙隐子草 ( Cleistogenes squarrosa)、 星毛委陵菜 ( Potentilla acaulis)、 二裂委陵菜 ( Potentilla bifurca)、 寸草苔 ( Carex duriuscula)、 狼毒 ( Stellera chamaejasme)、 披针叶黄华 ( Thermopsis lanceolata) 等。 4 草甸草原放牧退化定量评估指标体系及测定方法 4.
6、1 定量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草甸草原退化定量评估的综合指数( EI)反映草甸草原放牧退化的整体状况。指标体系包括群 落的地上生物量、盖度、平均高度、多年生植物种数、枯落物量、退化指示植物比例、土壤容重、土壤 有机碳共 8 个指数。 4.2 测定方法 4.2.1 时间 草原放牧结束的隔年,当地植物生长旺期,一般在 7 月 20 日至 8 月 10 日测定 。 4.2.2 样地设置 4.2.2.1 样地要设置在有代表性的地 段,每个样地代表面积以不小于 100 hm2。 4.2.2.2 采用定位、目视判断和访问调查方法进行描述。草甸草原放牧退化分级样地基本 特征描述方 法按照 NY/T 1233 2
7、006中的 附录 D执行 。 4.2.3 样方布设 在样地内代表性地段设置样线,沿样线以 50 m的间隔布设 5 7 个样方,样方为 1 m2。草甸草原放 牧退化分级样方测定表参见附录 A记录。 DB15/T 1772 2019 3 4.2.4 指标测定 4.2.4.1 地上现存量 各样方内全部植物按退化指示植物、其它植物分别齐地面剪割,称取鲜重,取 500 g装袋,鲜重不 足 500 g的应全部收获带回,带回的样品经 65 烘干 24小时至恒重。按样方数据计算样地单位面积现存 量干重。 4.2.4.2 盖度 样方内分植物种用网格法估测 1 m2样方内的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单位面积的百分
8、比。 4.2.4.3 平均高度 样方内测定从地面至草群顶部的自然高度,每个样方内随机测定 7 10次,计算平均值。 4.2.4.4 多年生物种数 样方内计数多年生植物,计算平均值 。 4.2.4.5 枯落 物量 收集各样方内全部枯落物,称取 鲜重,取 500 g装入袋内,鲜重不足 500 g的应全部收获带回, 带回 的样品经 65 烘干 24小时至恒重。按样方数据计算样地单位面积枯落物干重。 4.2.4.6 退化指示植物比例 按 4.2.4.1测定的全部植物地上现存量,计算退化指示植物地上现存量占全部植物地上现存量的百 分比。 4.2.4.7 土壤有机碳含量 选择 5个样方,植物地上现存量剪割
9、后,将取样面修理平整,用土钻按 0 10 cm采集土壤有机碳样 品,重复采样 10次混合取 500 g装入自封袋。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按 HJ 695执行。 4.2.4.8 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测定按 NY/T 1121.4执行。 DB15/T 1772 2019 4 5 计算方法 草甸草原放牧退化定量评估的综合指数按式( 1)计算。 EI=0.2X1(100/AX1)+0.15X2(100/AX2)+0.15X3(100/AX3)+0.1X4(100/AX4)+0.1X5(100/AX5)+0.1 100-X6(100/AX6)+0.1X7(100/AX7)+0.1100-X8(100/AX8)
10、. .( 1) 式中: EI 综合指数; X1 地上现存量 测定值; X2 盖度 测定值; X3 平均高度 测定值; X4 多年生物种数; X5 枯落物量测定值; X6 退化指示植物比例; X7 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值; X8 土壤容重测定值; Axn 各指标参考最大值(表 1)。 表 1 草甸草原放牧退化定量评估指标参考最大值 指标 Axn 地上现存量 ( kg/hm2) 3400 盖度( %) 87 平均高度( cm) 75 物种数 (种 /m2) 50 枯落物量( kg/hm2) 2600 退化指示植物比例( %) 90 土壤有机碳含量( g/kg) 45 土壤容重( g/cm3) 1.3
11、5 6 草甸草原放牧退化程度分级 根据草甸草原放牧退化定量评估的综合指数( EI),将草甸草原放牧退化程度划分为四级,即:未 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见表 2。 DB15/T 1772 2019 5 表 2 草甸草原放牧退化程度分级 退化程度分级 综合指标指数( EI) 未退化 EI 65 轻度退化 50 EI 65 中度退化 35 EI 50 重度退化 EI 35 DB15/T 1772 2019 6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草甸草原放牧退化分级样方测定表 草甸草原放牧退化分级样方测定表按表 A.1记录。 表 A.1 草甸草原放牧退化分级样方测定表 样地样方号: 行政区划名称: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样方大小: m2 记录人: 经度: 纬度: 海拔: m 样方全景照片编号: 样方垂直照片编号: 草原类 : 草地型: 草群自然高度: cm 草群总盖度: % 植物名称 平均自然高度( cm) 分盖度( %) 物候期 鲜重( g/m2) 干重( g/m2) 全部植物地上现存量 其中:退化指示植物现存量 枯落物量 土壤有机碳( g/kg) 土壤容重( 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