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05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698-2019 甜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in pests control in sweet corn 2019-10-25发布 2020-01-2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1698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呼伦贝尔申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M/TC 2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呼伦贝尔申
2、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扎兰屯职业学院、 扎兰屯市龙翔现代农业科技 发展有限 公 司 、内蒙古国华农业科技集团、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申宽、闫任沛、庞龙、周忠学、林国华、任珂、常顺强、杜明华、刘 玉良、 弓仲旭、乌力吉。 DB15/T 1698 2019 1 甜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标准规定了甜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对象、防治技术、常见虫害、病害及防治 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甜玉米生产中主要病虫的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
3、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7997 农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 3 术 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合格农产品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s 农产品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 3.2 绿色防控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reen 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
4、病虫害的植物保护措 施。目的是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4 防治对象 4.1 病害 甜玉米丝黑穗 病、甜玉米瘤黑粉病、甜玉米顶腐病、甜玉米大斑病、甜玉米小斑病、甜玉米纹枯病。 4.2 虫害 玉米螟、双斑萤叶甲、蚜虫、地老虎、金针虫。鳞翅目类害虫孵化 50 %,蓟马成虫与若虫比例为 1: 3,鞘翅目类害虫已出现危害,作为防治指标。 DB15/T 1698 2019 2 5 防治技术 5.1 植物检疫 应加强植物检疫执法,凭植物检疫证书方可调入种子、种苗。 5.2 农业防治 5.2.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抗虫、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
5、5.2.2 种子晾晒 种子应进行晒种处理,在早春季节将种子晾晒 1 d 2 d即可 。 5.2.3 合理轮作 宜与水稻、豆科作物或马铃薯轮作,降低病虫草 害的发生和危害。 5.2.4 深耕土壤 在播种前深翻 20 cm 25 cm,深埋病虫残体,减少病虫发生。 5.2.5 清洁茬后田园 清除杂草、秸秆、减少病虫源。 5.3 物理防治 5.3.1 杀虫灯诱杀 按 2 hm2 2.67 hm2安装一盏频振式或太阳能杀虫灯,安装高度 1.8 m 2 m,在害虫发生期开灯,诱 杀地老虎、玉米螟、黏虫等趋光性害虫成虫,及时处理所诱捕虫子。 5.3.2 糖醋毒液诱杀 将糖:醋:酒:水 =1: 4: 1:
6、16的比例加杀虫剂配制成糖醋毒液,诱杀地老虎及其它害虫成虫,及 时清理害虫,一周更换一次糖醋毒液。 5.3.3 色板诱杀 挂 20张 25张 /667m2黄 色粘虫板,挂放高度以高于生长期玉米 30 cm左右为宜,诱杀有翅蚜虫、蓟 马等有翅成虫,注意观察粘虫情况,并及时更换粘虫板。 5.3.4 信息素诱杀 在成虫羽化初,按高于作物 30 cm,挂放 1个 /667m2玉米螟信息素诱捕器,诱杀雄成虫, 30 d更换一 次诱芯,及时处理诱捕的虫子,并更换粘板和水盆加水。 5.3.5 铺设银灰地膜 覆盖地膜,可保墒、提温、降低田间湿度、降低发病率,促进早熟。银灰地膜反射的光线对蚜虫有 趋避作用。 D
7、B15/T 1698 2019 3 5.3.6 网棚栽培 用纱网隔离,可以避免害虫危害。 5.3.7 高脂膜喷洒 利用高脂膜在玉米茎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或减轻病 菌附着和小型害虫侵害。 5.4 生物防控 5.4.1 释放蜂卡 在玉米螟产卵期,释放赤眼蜂蜂卡以寄生玉米螟卵块, 4 块 /667m2 6 块 /667m2,分 2次 3次(间 隔 10 d左右)挂于甜玉米叶片背面。 5.4.2 使用生物制剂防治 使用 BT、阿维菌素、井冈枯芽菌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部分推荐生物农药参见附录 A表 A.1。 5.5 化学防治注意事项 5.5.1 化学防治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和 G
8、B/T 17997的规定。 5.5.2 不得使用附录 C中的农药品种,推荐使用附录 B表 B.1中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 5.5.3 对于气传病害和活动范围较大的害虫,应采取 临近区域联防联治。 5.5.4 防治病虫要兼顾田间杂草和其它有害生物的防治。 5.5.5 喷药作业应和叶面施肥相结合。 5.5.6 兑药采取二次稀释法,使用弥雾式喷雾器,应做到喷雾均匀周到,不重不漏。 5.5.7 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用药。 5.5.8 中后期施药,应做到精准作业。 6 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6.1 玉米螟 6.1.1 生物防治 6.1.1.1 在大喇叭口期在田间释放赤眼蜂,用 2万头 /667m2
9、,分 2次 3次释放。 6.1.1.2 用 BT可湿性粉剂( 16000国际单位 /mg) 50 g/667m2,兑水稀释成 2000倍液浇灌心叶。 6.1.1.3 用 BT粉剂 100 g/667m2 200 g/667m2,按 1: 30比例混细 砂土施入心叶。 6.1.1.4 用 70亿 /g左右活孢子的白僵菌粉 400 g/667m2,按 1: 10的比例混细沙土施入心叶。 6.1.2 化学防治 6.1.2.1 在没有使用赤眼蜂的情况下,大喇叭口期可用 90 %晶体敌百虫 50 g/667m2、 20 %氯虫苯甲酰 胺悬浮剂 20 ml/667m2精准喷雾。 6.2 地老虎 6.2.1
10、 农业防治 在甜玉米出苗前铲除杂草,有效压低害虫基数。 DB15/T 1698 2019 4 6.2.2 诱杀 利用诱虫灯和糖醋液诱杀成虫,减少第一代幼虫数量;傍晚用 90 %敌百虫晶体 800倍喷于切碎的嫩 草或菜叶上置于田间,诱杀幼虫。 6.2.3 化学防治 在幼虫三龄前用 20 %杀灭菊酯乳油 15 g/667m2 45 g/667m2,兑水 50 kg喷雾,或用 5 %甲氰菊酯乳 油 30 ml/667m2 50 ml/667m2, 10 %吡虫啉乳油 25 ml/667m2 35 ml/667m2喷雾。 6.3 甜菜夜蛾 苗期常有甜菜夜蛾危害,可用 20 %米满悬浮剂 25 ml/6
11、67m2 35 ml/667m2喷雾。 6.4 蚜虫 用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5 g/667m2喷雾。 6.5 双斑萤叶甲 6.5.1 农业防治 及时铲除田边、地埂杂草,秋季深翻灭卵,均可减轻受害。 6.5.2 化学防治 每百株玉米达到 50头以上开始防治 ,选用 50 %辛硫磷 乳油 35 ml/667m2或 5 %高氯吡虫啉 乳油 25 ml/667m2喷雾 。 7 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7.1 甜玉米丝黑穗病 7.1.1 农业防治 7.1.1.1 应 与 大豆、 高粱、谷子、 马铃薯 等作物,实行 3年以上 合理 轮作 。 7.1.1.2 选择抗病品种 , 调整播期 、控制播深、
12、提高播种质量 。 7.1.1.3 苗期和生长期症状明显时或生长后期 , 病穗未开裂散出黑粉(冬孢子)之前,及时割除发病 株并携出田外深埋 。 7.1.1.4 有机 肥料 应 充分腐熟后施用, 不应 用带病 的 秸秆 作 积肥 , 减少土壤病菌来源 。 7.1.1.5 清洁田园 , 处理田间病株残体,同时秋季进行土地深翻,减少病菌来源,减轻病害发生。 7.1.2 化学防治 7.1.2.1 玉米播种前用种衣剂按说明包衣 。 7.1.2.2 用 种子重量 0.3 % 0.4 %的三唑酮乳油拌种或 40 %拌种双或 50 %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按种子 重量 0.7 %拌种或 12.5 %速保利 可湿性粉
13、剂用种子重量的 0.2 %拌种,采用此法需先喷清水把 种子湿润, 然后与药粉拌匀后晾干即可播种 。 7.1.2.3 用种子重量 0.7 %的 50 %萎锈灵 可湿性粉剂 、 50 %敌克松 可湿性粉剂或 0.2 %的 50 %福美双 可湿 性粉剂拌种。 DB15/T 1698 2019 5 7.2 玉米顶腐病 7.2.1 选择抗病品种 选用抗性强的品种。 7.2.2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选 用 58 %甲霜灵锰锌 可湿性粉剂 100 g/667m2; 50 %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60 g/667m2; 病除康 2号 20 ml/667m2或病除康 3号 ( 高纯乙蒜素加增效剂 ) 10 ml/6
14、67m2或 杀菌剂混合用药,隔 10 d防一次, 连续防治 2 次 3 次 。 7.2.3 剪除病叶 对玉米心叶已扭曲腐烂的较重病株,可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处 理。 7.3 玉米大斑病 7.3.1 选 用 抗病品种 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 抗病品种。 7.3.2 药剂防治 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 , 喷洒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 g/667m2、 50 %甲基硫菌灵 可湿性 粉剂 50 g/667m2、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40 g/667m2、 25 %苯菌灵 乳油 40 ml/667m2、 40 %克瘟散 乳 50 ml/667m2、 农用抗
15、菌素 120水剂 150 ml/667m2,隔 10 d防一次,连续防治 2 次 3 次。 DB15/T 1698 2019 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生物农药名称及使用方法 表 A.1 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生物农药名称及使用方法 有害生物名称 防治指标 (适期) 生物农药及用量 ml( g) /667m2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 d 红黄蜘蛛 叶螨叶率达 10 % 2.5 %浏阳霉素悬浮剂 33 ml 50 ml、 2.5 %华 光霉素可湿性粉剂 120 g 180 g. 0.6 苦参 碱水剂 50 ml 100 ml。 叶片正反面 喷雾 7 玉米螟 卵孵
16、化盛期至幼 虫二龄期 2.5 %浏阳霉素悬浮剂 33 ml 50 ml、 16000 IU/mg苏云金杆菌 可湿性粉剂 100 g 150 g、 颗粒或多角体病毒、 0.6 苦参碱水剂 50 ml 100 ml定 向喷雾、 100亿孢子 /g白僵菌可湿性 粉剂 35 g制毒土撒新叶。 喷心叶 10 纹枯病 发病初期 2.5 %井冈枯芽菌 120 ml、 0.6 %苦参碱水剂 50 ml 100 ml。 病部周围喷 雾 7 穗腐病 灌浆期 2.5 %井冈枯芽菌 120 ml、 0.6 %苦参碱水剂 50 ml 100 ml。 雌 穗及下部 叶片 7 DB15/T 1698 2019 7 B B
17、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名称及使用方法 表 B.1 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化学农药名称及使用方法 有害生物 名称 防治指标 (适期)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名称及剂量 ml( g) /667 m2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 d 地老虎幼 虫 出苗和移栽 时预防 用 2.5 %氯氟氰菊脂 40 ml、 0.36 %绿植苦参碱水剂 100 ml,或 10 % 高效氯氰菊酯 乳油 25 ml, 2.5 %三氟氯氰菊酯 20 ml。 傍晚喷地 面 7 蚜虫 有虫株率达 10%时 7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5 g、 10 %烟碱乳油 25 ml 50 ml、
18、50 % 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10 g 18 g、 0.36 %绿植苦参碱水剂 100 ml, 或 10 %高效氯氰菊酯 乳油 25 ml, 2.5 %三氟氯氰菊酯 20 ml,或 50 %抗蚜威 可湿性粉剂 25 g、或 50 %啶虫脒水分散剂 6 ml; 73 % 炔螨特 乳油 12 ml 17 ml、 15 %哒螨灵 乳油 25 g 35 g、 25 % 三唑锡可湿性粉剂 25 g 50 g、 500 g/l氟啶胺悬浮剂 25 ml、 11% 的乙螨唑悬浮剂 10 g 15 g、 2 4%螺螨脂悬浮剂 8 ml 12 ml。 早期心 叶,后期 雌雄穗部 喷雾 7 10 红黄蜘蛛 叶螨率达
19、10头 2.5 %高效氯氟氰菊脂水乳剂 33 ml 50 ml、 20 %氯虫苯甲酰胺悬 浮剂 15 ml 20 ml、 25 %灭幼脲 悬浮剂 8 ml 15 ml、 20 %除虫 脲悬浮剂 5 ml 12 ml。 叶片正反 面喷雾 7 10 玉米螟 卵孵化盛期 至幼虫二龄 期 10 %四聚乙醛颗粒 200 g 400 g; 10 %苯醚甲环唑微乳剂 35 ml、 36 %烯 肟 菌胺 .氟 环唑悬浮剂 10 g、 25 %丙环唑 乳油 60 ml、 250 g/l 吡唑醚菌酯 30 ml、 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 g。 喷心 10 旱螺、蛞蝓 幼螺期 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20、100 g、 12.5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10 g 13 g; 25 %丙环唑乳油 35 ml、 250 g/l吡唑醚菌酯 30 ml、 25 %苯醚 甲环唑 乳油 25 ml 30 ml。 雨后傍晚 撒施 40 大小斑病 发病初期 25 %丙环唑乳油 35 ml、 5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 g、 2 5%苯菌灵 乳油 60 ml、 25 %苯醚甲环唑 乳油 25 ml 30 ml。 叶片喷雾 7 锈病 发病初期 用 2.5 %氯氟氰菊脂 40 ml、 0.36 %绿植苦参碱水剂 100 ml,或 10 % 高效氯氰菊酯 乳油 2 5ml, 2.5 %三氟氯氰菊酯 2 0ml; 7
21、0 %吡虫啉 可湿 性粉剂 5 g、 10 %烟碱乳油 25 ml 50 ml、 50 %抗蚜威可湿性 粉剂 10 g 18 g、 0.36 %绿植苦参碱水剂 100 ml,或 10 %高效氯 氰菊酯 乳油 25 ml, 2.5 %三氟氯氰菊酯 20 ml,或 50% 抗蚜威 可 湿性粉剂 25 g或 50 %啶虫 脒水分散剂 6 ml。 叶片喷雾 10 穗腐 灌浆期 73 %炔螨特 乳油 12 ml 17 ml、 15 %哒螨灵 乳油 25 g 35 g、 25 % 三唑锡可湿性粉剂 25 g 50 g、 500 g/l氟啶胺悬浮剂 25 ml、 11 % 的乙螨唑悬浮剂 10 g 15 g
22、、 24 %螺螨脂悬浮剂 8 ml 12 ml。 病部周围 及下部叶 片喷雾 7 DB15/T 1698 2019 8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甜玉米生产禁用使用的农药名单 甜玉米生产过程中不准许使用如下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 烷、除草醚、艾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 双、氯乙酸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 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 1605)、久效磷、磷胺、甲拌磷、三硫磷、高效磷、速胺磷、水胺硫磷、 氧化乐果、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磷化铝、克百威(呋喃丹)、涕灭 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克线丹、 401抗菌剂、敌枯霜、普特丹、 倍福朗、苏化 203和含有以上药剂的复配剂以及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其它农药。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