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586 2019 大豆大垄高台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cultivation for soybean planting on wide and high ridge 2019-01-18 发布 2019-04-18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1586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备耕 . 2 5 种子准备 . 2 6 播种 . 3 7 施肥
2、. 3 8 中耕 . 3 9 灌溉 . 4 10 化学除草 . 4 11 病虫害防治 . 4 12 机械收获 . 4 DB15/T 1586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包立华、孟德、黄金平、平翠芝、李金龙、原显冬、聂丽娜、融晓萍 、秦世宝、 王丽君、张喜权、 高杰、马日亮、刘复伟、 吴卿 。 DB15/T 1586 2019 1 大豆大垄高台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
3、豆大垄高台栽培的备耕、种子准备、播种、施肥、中耕、灌溉、化学除草、病虫草 害防治和收获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耕地土层深厚、产量稳定达到 200 kg/667m2以上的大豆主 产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 2部分:豆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 8321.4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 8321.6
4、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 8321.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 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垄高台栽培 planting on wide and high ridge 借鉴 传统垄三栽培的垄上双行播种原理 ,增加垄宽与垄高,实现 垄上三 行增密栽培。 用专用大垄高 台起垄机起垄,将垄 底 宽 由 65 cm增加为 110 cm, 垄顶宽由 24 cm增加为 65 cm, 垄高 由 15 cm 18cm增 加为 18 cm 20 cm, 各行苗带间距
5、为 24 cm,米间落粒 13 16 粒,保苗 数 2.3 万株 /667m2 3.0 万株 /667m2。(见图 1) DB15/T 1586 2019 2 图 1 大垄 高台栽培与垄三栽培对比示意图 4 备耕 4.1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集中连片、保水保肥较好的玉米、小麦等适宜茬口的地块。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GB 15618规定。 4.2 整地 4.2.1 深翻、深松 前茬作物秸秆量大、土层深厚的地块,秋收后 将秸秆和根茬粉碎还田, 隔年 深翻 30 cm以上;秸秆 量大、不适宜深翻的地块,秋收后将秸秆和 根茬粉碎 旋耕 还田 ,隔年 深松 30 cm以上 。 4.2.2 耙地 深松、 深
6、 翻后 , 适时耙地, 达 到地平土碎,深浅一致,土块直径 4 cm以下 。 4.3 起垄 用大垄高台专用起垄机秋起垄,垄沟 宽 45 cm,垄 顶宽 65 cm,垄高 18 cm 20 cm,垄距 110 cm,垄 体饱满。 5 种子准备 5.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 有效 积温条件 , 选用优质、高产、耐密、抗倒、 抗逆、 脂肪含量 21%以上或蛋白质含量 40 % 以上 的优良品种 。所选品种 不得 越区种植。 5.2 种子精选 播前进行机械或人工精选,剔出破粒、病斑粒、虫食粒和其他杂质,精选后的种子籽粒饱满,纯度 98 %以上,净度 99 %以上,发芽率 85 % 以上,含水量不高于 1
7、3.5 %,达到 GB 4404.2的规定 。 65cm 45cm 18cm-20cm 65 cm 24cm 24cm 65cm 110 cm 24cm 24cm 65cm 15cm-18cm 12cm 24cm 12cm 24cm 41cm 65cm 15cm-18cm 18cm-20cm 110 cm 大垄高台栽培 垄三栽培 DB15/T 1586 2019 3 5.3 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精选后的种子用大豆专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药种比一般 1:70 1:80,包衣后阴干 。 种 衣剂符合 GB/T 8321.4、 GB/T 8321.6。 6 播种 6.1 播期 5月上、中旬, 当耕层
8、5 cm土壤温度稳定通过 7 8 时即可播种。 6.2 播种方法 选用大豆大垄高台垄上三行专用精量播种机播种。 6.3 播种密度 耐密品种、积温较低地区播种 2.7 万粒 /667m2 3.0 万粒 /667m2; 普通 品种、积温较高地区播种 2.3 万粒 /667m2 2.8 万粒 /667m2。 6.4 播种深度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墒情,镇压后播种深度 3 cm 5 cm。 7 施肥 7.1 基肥 有条件的地区,结合整地施 用 优质有机肥 1500 kg/667m2以上。 7.2 种肥 根据测土配方 施肥成果, 播种时每 667m2施 用 磷酸 氢 二铵 8 kg 9 kg、尿素 3 k
9、g 4 kg、硫酸钾 2 kg 3 kg或用大豆专用肥(总养分 40 %) 16 kg 19 kg,种肥必须做到种下侧深施或种下分层施。肥料施 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 7.3 叶面追肥 开花期亩用尿素 0.3 kg+芸苔素内酯 20 ml+多元素叶面肥 20 ml,对水 15 kg;结荚期亩用尿素 0.3 kg 0.5 kg +磷酸二氢钾 0.2 kg,对水 15 kg进行叶面喷施。 若出现药害、冻害、涝害、雹灾等,可用“赤 吲乙芸苔” 2 g 3 g,兑水 7 kg 10 kg进行叶 面喷施,视药害程度可间隔 7 d喷施 1 2次。 8 中耕 苗齐后进行垄沟深松放寒,作业深度
10、 20 cm;封垄前进行中耕培土,作业深度 15 cm 20 cm。 DB15/T 1586 2019 4 9 灌溉 根据土壤墒情,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在大豆开花期和结荚期,及时灌水 1 2次, 尽可能采取高效节水 灌溉方式, 每次灌 水 量为 20 m3 27 m3。 农田灌溉水质符合 GB 5084规定。 10 化学除草 在春季土壤墒情和气候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采取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应使用大型高效喷雾机 械和扇形喷头,每 667m2用 96 %异丙甲草胺 100 ml 150 ml+75 %噻吩磺隆 2 g 2.5 g, 对 水 10 kg 12 kg 喷施。 除草剂使用符合 GB/T
11、8321.2、 GB/T 8321.4、 GB/T 8321.6、 GB/T 8321.7要求。 春旱宜采用苗后处理,在杂草 3 4 叶期 ,选择 气温 13 25 ,空气湿度大于 65 %,风速小于 4 m/s的 晴天, 每 667m2用 20.8 %氟 烯乳油 125 ml 150 ml, 对 水 7 kg 10 kg, 或 48 %异噁草松 50 ml+25 % 氟磺胺草醚水剂 100 ml +15 %精稳杀得 50 ml(或 30 %烯草酮 20 ml) 对 水 7 kg 10 kg,在上午 6 10 时 或 下午 16 20 时进行 叶面喷施。 11 病虫害防治 11.1 防治要求
12、应采取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并采用大型高效施药机械和专用喷头作业。 11.2 孢囊线虫病 用 35 %多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 1:70拌种。 11.3 灰斑病 在结荚初期和鼓粒期 每 667m2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40 %多菌灵胶悬剂 500 1000倍液 15 kg喷 雾。 11.4 大豆食心虫 在 产卵 盛期用 赤眼蜂防治,每 667m21次放 1卡( 15000 20000 头),隔 7 d 10 d再放 1次。 11.5 双斑萤叶甲 及时铲除田边、地埂、渠边杂草,破坏 成虫 生存环境 。 在大豆花荚期, 选用 20 %氰戊菊酯 乳油 2000 倍液、 25 %氰戊辛硫磷 乳油 1000 1500倍液或 2.5 %氯氟氰菊酯乳油 喷施 ,间隔 5 d 7 d再喷施一次 。 严禁在高温时间作业。 12 机械收获 在大豆 完熟期(俗称摇铃期), 叶片全部脱落、豆粒归圆、豆粒水分在 15 % 16 %时适时 机械联合 收获 。 田间损失不超过 5 %,破碎粒不超过 3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