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 34 备案号: 58651-2018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361 2018 西辽河灌区玉米秸秆过腹还田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rn straw livestock manure fertilizer in the West Liaohe River irrigation region of Inner Mongolia 2018 - 03 - 30 发布 2018 - 06 - 30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5/ T
2、 1361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通辽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提出。 本标准由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 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通辽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标准 主要起草人: 纪凤辉 、 姚锦秋 、 葛海峰 、 刘桂华 、 古成祥 、 舒遵静 、 王雅君 、 李姝沂 、 包长春 、 白昊。 DB15/ T 1361 2018 1 西辽河灌区玉米秸秆过腹还田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西辽河灌区玉米秸秆的处理方法、过腹还田的技术途径等。 本标准适用于西辽河灌区玉米秸秆过腹还田,其他 玉米种植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
3、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 525 有机肥料 DB15/T 34 青贮饲料技术规程 DB15/T 364 玉米青贮饲料 DB15/T 1085 耕地地力保持与提 升技术规范 DB15/T 1089-2017 玉米秸秆黄贮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黄贮 ensiling straw 将收获籽实后的植物茎叶置于密封的青贮设施中并调节水分含量,在厌氧环境下进行的以乳酸 菌为 主导的发酵过程,
4、导致酸度下降抑制微生物的存活,使秸秆饲料得以长期保存的饲草加工方法。 3.2 青贮 ensiling 将青绿秸秆切碎置于密封的青贮设施中,在厌氧环境下进行的以乳酸菌为主导的发酵过程,导致酸 度下降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繁殖生长,使青绿饲料得以长期保存的饲草加工方法。 3.3 秸秆过腹还田 Corn stalk returning to the field DB15/T 1361 2018 2 秸秆转化为饲料饲喂动物,其排泄物经生物发酵腐熟处理做为肥料施入土壤还田。 4 玉米秸秆处理 技术途径 4.1 玉米秸秆转化饲料的处理方法 4.1.1 青贮,参照 DB15/T 34、 DB15/T 364执行。
5、 4.1.2 黄贮,参照 DB15/T 1089-2017 执行。 4.2 过腹 4.2.1 青贮、黄贮玉米秸秆适用于饲喂反 刍动物,如牛、羊等; 4.2.2 饲喂量以占日粮 干物质的 1/2 1/3 为宜。 4.3 还田 4.3.1 粪肥腐熟 4.3.1.1 将圈肥起出来集中堆在平坦的场地上, 堆成宽约 2 m, 高约 1.5 m 2 m 左右为宜; 在堆垛底 部铺设通风管道。 4.3.1.2 堆肥过程中水分一般保持在 55 % 65 %;发酵中如发现物料过 干,应及时在翻堆时喷水; 水 分过高应翻堆晾晒 。 4.3.1.3 调节 碳氮比:堆肥碳氮比 调整到 30 40:1;通过补加含碳量高
6、的物料(如秸秆)来调整碳氮 比。 4.3.1.4 温度调节:通过在堆肥中添加水分及盖严等措施使高温期温度保持在 50 60 。 4.3.1.5 翻倒:堆肥温度超过 60 ,立即翻堆,可用机械或人工翻堆 。 4.3.1.6 腐熟标准:发酵后的粪肥无蛆虫、无生粪便,为黄褐色或灰褐色,无恶臭味、有较淡氨气味, 用手可搓碎部分辅料。 4.3.2 粪肥还田 4.3.2.1 还田方法 播种前结合耕翻做基肥施入,采用深耕深松机进行深耕、深翻作业,翻耕入土,深度 30 cm 35 cm。 4.3.2.2 还田量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 2000 kg/亩 3000 kg/亩,低产田 4000 kg/亩 6000 kg/亩, 盐碱地 6000 kg/亩 8000 kg/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