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40 B 05 备案号: 57039-2017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290 2017 霸王 育苗 造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seedling and afforestation for Zygophyllum xanthoxylom 2017 - 12 - 25 发布 2018 - 03 - 2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5/T 1290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育苗 . 1 4 造林 . 3 5 抚育管理
2、. 4 6 档案管理 . 4 DB15/T 1290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王晓江、李爱平、 海龙、 张雷、洪光宇、李卓凡、高孝威 、 王云霓 、李红颖 、 李梓豪 。 DB15/T 12902017 1 霸王育苗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霸王育苗、造林、抚育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霸王 育苗 和 造林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
3、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15/T 389-2003 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技术规程 DB15/T 967-2016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3 育苗 3.1 播种育苗 3.1.1 种子采集 具体如下: a)母树选择 。 选择 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的成年 单株 作为母树 ; b)采种时间 。 在 7月底 8月 中下旬 , 蒴果 泛黄即可采集 ; c)种子 调制和 贮 藏 。 采集到的种子放在室外晾晒 , 轻轻揉搓 , 去除蒴果的宽翅和杂质后 ,入袋贮 藏, 防潮、防虫。 3.1.2 种子 要求 成熟 , 种仁饱满 , 无病虫害 且千粒重大于 15.0 g、 发
4、芽率大于 90 %的种子 。 3.1.3 种子 催 芽处理 将处理干净的种子用 5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溶液浸泡 4 h,然后用清水洗净,再用清水浸种 10 h后, 捞出置于室内催芽,温度应保持 20 25 。每天翻动 2次 3次,喷水保湿。当 1/3左右的种子吐白时 即可播种。 3.1.4 育苗地选择、整地和作床 具体如下: a)育苗地选择 地势平坦 , 光照充足 ,土壤 透水性好 , 灌溉便利,避风的沙壤土或黄绵土 地块 ; b)整地 DB15/T 12902017 2 培育裸根苗 苗床秋季深翻 25 cm;第二年早春施入腐熟的有机肥 2.0 t/666.7 m2 2.5 t/666.7 m
5、2,翻入 土内,深度 20 cm; c) 作 床 裸根苗播种床 采用高床,床面方向为南北向 , 长 5 m 7 m、宽 0.8 m 1 m。 3.1.5 播种时间 在 4月 下旬 到 5月初 土壤 表层 温度稳定在 10 以 上 进行,需注意晚霜危害。 3.1.6 播种方法 及 播种量 播前一周 , 将苗床灌足底水。沿苗床方向在畦内开行距 30 cm、 幅宽 3 cm 5 cm、深 1 cm 2 cm的 播种沟 , 播种量参照 DB15/T 967-2016中 7.6播种量 执行 , 混沙条播, 覆土与床面平。 3.1.7 苗期 管理 苗期 尽量少灌溉, 雨季注意苗床排水,忌水浸,及时松土 除
6、草 。 土壤冻结前灌足冻水。 3.2 容器育苗 3.2.1 容器袋规格 可选择径、高 8 cm 12 cm, 底面打孔塑料薄膜 (或可降解材料) 圆筒袋 。 3.2.2 基质配制 具体如下: a)方法一 :当地土壤 腐 熟的有机肥 蛭石 (体积比 )=3 1 1; b)方法二:采用耕作土( pH值 8.0左右)和河沙以 2 1的比例拌匀, 再 混和腐熟的有机肥,其比例 为 2 1拌匀 ; c)将 配置好的基质土用 福尔马林、硫酸亚铁、高锰酸钾等进行消毒。 3.2.3 装袋 将基质过筛后装入容器袋, 装满 压实。 3.2.4 播种时间 4月底 5月初。 3.2.5 播种 将容器袋浇透水, 12
7、h 24 h后播种 , 每袋 1粒 2粒 , 播 深 0.5 cm 1 cm。 覆沙 1 cm, 喷水 。 3.2.6 苗期管理 保持 基质 湿润,适时少量多 次喷水 , 干旱时 增 加 喷水 ,但不宜过多。苗高 10 cm左右进行间苗。及 时除草 。 3.3 苗木出圃 3.3.1 起苗 一 年生苗即可出圃。 DB15/T 12902017 3 春季土壤解冻后,萌芽前起苗 , 也可 秋季幼苗落叶后起苗 , 起苗前 1 d 2 d要灌一次透水。 裸根苗 起苗深度应在 30 cm以上,根幅在 20 cm以上,保持根系完整。 容器苗起苗时要保持容器袋完整 , 可根据造林季节出圃。 3.3.2 苗木分
8、级 根系 发达完整无伤痕, 苗 干通直,梢端完全木质化,无病虫害 , 合格苗据苗高 、 地径和根系 分为 2 级 : 一级苗:苗高 35 cm以上,地径 0.3 cm以上, 主根长 25 cm以上 , 侧 根 5条 以上 ; 二级苗:株高 25 cm 34 cm,地径 0.2 cm 0.3 cm, 主根长 20 cm 25 cm, 侧 根 2条 4条 。 3.3.3 包装 对苗木分级包装,将一、二级苗木分别以 50株 100株为一捆,根系蘸泥浆后 运出或 分 级就地 假植 。 秋季起苗后如当年不能出圃,应将苗木进行沙藏假植处理。 4 造林 4.1 植苗造林 4.1.1 整地方式 参照 DB15
9、/T 389-2003中 11整地执行。 4.1.2 造林时间 裸根苗在 4月 5月。容器苗 在 5月 9月 。 4.1.3 苗木选择 选用一、 二级苗木。 4.1.4 苗木处理 栽植前剪去苗木断根、伤根,并用 50 mg/kg浓度的 GGR6#生根粉进行蘸根处理 2 h;或 ABT3#25 mg/L 溶液中浸泡 1 h;或用 ABT3#25 mg/L溶液和成泥浆,苗根蘸泥浆造林。 4.1.5 造林密度 按 2 m2 m或 2 m3 m的行株距造林。 4.1.6 栽植方法 将苗木放置穴中心,扶正,使根系舒展,采用 “三埋两踩一提苗 ”的方法, 回 填土时要低于 地 面 2 cm 3 cm。 4
10、.2 直播造林 4.2.1 整地 按本标 准 4.1.1执行。 4.2.2 种子处理 DB15/T 12902017 4 参照本标 准 3.1.3执 行 ; 处理好的种子用 10 %“硫化锌 ”拌种。 4.2.3 播种时 间 雨季直播。 4.2.4 造林密度 参照本标准 4.1.5执行。 4.2.5 播种方式与播种量 将播种穴土块整碎,拣净石块、草根,每穴的播种量为 3粒 5粒。播种后覆土 3 cm 5 cm, 踏实 。 4.2.6 补苗 缺苗穴应及时移苗补栽或补种。 5 抚育管理 造林 后 及时灌透水 , 7 d 10 d后再灌一次 。每年 松土 除草 1次 2次。禁牧。 6 档案管理 参照 DB15/T 389-2003中 15造林技术档案 和 DB15/T 967-2016中 19苗圃档 案 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