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5 T 1131-2017 灵芝高效栽培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78203       资源大小:602.1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5 T 1131-2017 灵芝高效栽培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 52671-2017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1312017 灵芝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Efficien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Procedures for Pleurotus ostreatus 2017-01-15 发布 2017-04-1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15/T 1131 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场地及厂房要求 . 2 5 生产设备 . 2 6 栽培技术 .

    2、 2 7 病虫害防治 . 3 8 采收 . 4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 灵芝生产常见培养基质 配方 . 5 DB15/T 1131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静、王海燕、孙国琴、王勇、庞杰、张立华、康立茹、解亚杰、李亚娇、乔 慧蕾、杨杰。 DB 15/T 1131 2017 1 灵芝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灵芝 ( Ganoderma lucidum) 栽培相关的品种、场

    3、地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 采收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内蒙古自治区具有遮阳设备的温室、塑料大棚的灵芝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5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五) NY 5099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灵芝 Ganoderma lucidum 隶属于真菌 门、 担子菌门、层菌纲、 无隔担子菌亚纲 、 非褶菌目 、 灵芝菌科、灵芝属、赤芝种的子

    4、实体。 3.2 菌种 spawn 通过生产试验验证具有特异性、均一性和稳定性,丰产性好、抗性强的菌株或品种,生长在适宜基 质上具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包 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3.3 固体菌种 solid spawn 以富含木质纤维素 、纤维素和谷物等天然 有机物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有机氮源和无机盐类,具 一定水分含量的培养基培养的纯菌丝体。 3.4 熟料 sterilized substrate 经 过 常压或高压灭菌处理 的 灵芝栽培 基质。 DB15/T 11312017 2 3.5 熟料栽培 cultivation on sterilized substrate 培养 基质 经过 常

    5、压或高压 灭菌处理后接 入菌 种进行菌丝体培养 和出芝管理的栽培 方式。 4 场地 及厂房要求 4.1 场地 要求 生产 选择 交通运输便利,地势较高,有充足的水源和电源, 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 农业生产区域。选择地势高,通风良好,排水通畅,交通便利 的场所 。 1000m之内无酿造厂、集贸市场 、 规模养殖的畜禽舍、垃圾和粪便堆积场,无污水、废气、废渣、烟尘和粉尘等污染源 。 4.2 环境质量及厂房要求 生产厂 应 有各自隔离的摊晒场、原材料库、配料分装库。配套有配料室、搅拌室、装袋(瓶)室、 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 出菇棚(室) 等。接种室 应 有 环境 净化设施。 菇 房

    6、 应 有配套的水源、通风 、 放虫 和遮阳 等 设备。 5 生产设备 生产应有粉碎机、电子秤、搅拌机、装袋(瓶)机、高压灭菌锅或常压灭菌锅、离子净化器、超净 工作台或接种箱、培养架等设备。 6 栽培技术 6.1 培养料 6.1.1 配方 参 见附录 A。 6.1.2 拌料及装袋 将选用的主要干培养料(木屑、柠条粉、麦麸皮等)按比例混拌均匀,其它辅料如石膏、过磷酸钙 等溶于水中,分批加入到主要干培养料中,搅拌 2遍 3遍,水分含量达到( 60 2) %。 栽培袋采用( 21 25) cm( 50 55) cm( 0.025 0.035) mm的聚乙烯塑料袋 。 装袋采用专门的 装袋机或手工装袋,

    7、手工装袋需在出菇袋的一端中间 向下 打孔 或插入透气棒 ,直径 1cm 1.5cm,孔深 度 15cm 20cm。菌袋一端扎紧,另一端采用专用菌环封 口。每袋装料 3kg 3.5kg。 6.1.3 灭菌 常压灭菌时,在 3h内使菌堆的温度达到 100 ,保持 100 12h 15h; 高压灭菌 时 , 在 121 123( 0.12MPa 0.13MPa) 保持 2.5h。 DB 15/T 1131 2017 3 6.2 接种 接种前采用食用菌专用熏蒸药剂或离子 净化 器对接种室、工具、衣服、菌种、菌袋进行消毒处理, 5h以后开始接种。 栽培 袋 温降至 30 以下时, 在晴朗天气迅速将 栽培

    8、 袋转移至洁净接种室。 在洁净环境中将 固体菌种 接入出菇袋 两端, 每侧 25g左右 。 接种完成后立刻封闭菌袋。 6.3 发菌管 理 发菌可分为地摆式和层架式。 地摆式是 将接种后的 出菇袋 均匀的摆放在发菌室内,夏季菌袋摆放高度 5层 6层,冬季发菌菌袋摆 放 7层 8层,行距 30cm 50cm。 层架式是将 接种后的 出菇袋 均匀的摆放在发菌室 的层架上,层架高 2m 2.5m,每层高 60cm,每层 摆放 2层 3层。层架间距 50cm 60cm。 发菌要求黑暗通风, 温度 控制在 22 26 。 每隔 3天 4天 栽培 袋上下移动一次,以保持每袋的料 温平衡,检查杂菌污染。 6.

    9、4 出 菇 管理 6.4.1 出菇场准备 选择 晴天 翻地做畦, 畦高 10cm 15cm, 宽为 1.5m 1.8m, 长按地形 定,去除杂草、碎石 。 6.4.2 埋 棒 去掉 栽培袋的 塑料袋 、 接种碎菌块、菌皮 等 。 栽培棒 间距 5cm,行距 10cm。排好 后进行 覆土 , 覆 土 厚度以栽培棒 半露或 不露为标准。 6.4.3 出菇环境 温度 26 28 ,空气相对湿度 80% 90%,并 保持有 散射光和充足的氧气。 7 病虫害防治 7.1 病虫害防治总原则 遵循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方针,优先选择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出芝 期不宜使用化 学农药。 按 GB

    10、/T 8321.5和 NY 5099规定使用农药 。 7.2 灵芝 常见病虫害 DB15/T 11312017 4 7.2.1 病害 种类: 根霉(又称旬枝根霉,黑色面包霉)、曲霉、毛霉(俗称长毛霉)、链 泡霉(又称红色面包 霉或脉孢霉、串珠霉)等。 防治措施:接种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接种室、养菌室等区域的灭菌工作, 养菌期间发 现轻度污染菌棒可灭菌后重复使用,重度 污染菌棒要远离菌 棒 生产区域 并深埋 。 出菇期间出现污染菌棒 要及时清理并 深埋。 7.2.2 虫害 种类: 菇蝇、菇蚊、菌虱、线虫、跳虫、蛞蝓、蓟马、蝼蛄、伪步行虫、蛀板虫、四斑丽钾、白蚁。 防治措施: 生产中常用

    11、物理方式进行防治,常用的有黄板、诱虫灯等。发生虫害要及时采用化学防 治措施进行防治, 主要有 阿维菌素 1.8%乳油 500 倍 1000 倍液喷施 或 喷施 1%的氯化钾或氯 化钠溶液 等 。 8 采收 子实体采收标准为菌盖不再增大,边缘有增厚层;菌盖表面的色泽一致。 孢子粉采收标准为菌盖有大量的褐色孢子弹射并且弹射量逐渐减少时。采收方法可以采用套筒采集 法,将芝盖上的孢子粉刷下,然后将接粉薄膜上的孢子粉刷下,将收集好的孢子粉放置在干净的容器里。 DB 15/T 1131 2017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灵芝生产常见培养基质配方 A.1 阔叶 木屑 80,麸皮 18,过磷酸钙 1,石膏粉 1、石灰调节 pH值 至 7.5 8.5。 A.2 柠条粉 60%、玉米芯 20%、 麸皮 18%、石膏 1%、过磷酸钙 1%、石灰调节 pH值 至 7.5 8.5。 A.3 柠条粉 84,麸皮 15,石膏粉 1、石灰调节 pH值 至 7.5 8.5。 _


    注意事项

    本文(DB15 T 1131-2017 灵芝高效栽培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terrorscript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