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05 备案号: 52656-2017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111 2017 马铃薯黑痣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he standard rule of intergrated control of potato black scurf 2017 - 01 - 05 发布 2017 - 04 - 0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5/T 1111 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 区农牧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归口。 本标
2、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春梅、 王晓娇、 逯春杏、 许飞、刘秉琦。 DB15/T 1111 2017 1 马铃薯黑痣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以种薯处理、土壤处理、苗期药剂防治为核心的马铃薯黑痣病综合防控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8 农药合理使用 准则 GB/T 8321.9 农药合理使用 准则
3、 3 播前准备 3.1 品种选用 选择抗(耐)病、适合本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经国家或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 会审 (认 )定的马铃薯品种。 3.2 土地选择 选择前茬为禾本科或豆科轮作的地块。与非寄主植物轮作 2 年 3 年以上 ,忌连作。不能轮作的重 病地应进行深耕改土,以减少病害发生。 3.3 整地 马铃薯田块秋天要进行深翻晾晒杀菌,翻深 35 cm40 cm,春天种植前 10 d 再进行旋耕耙平。 3.4 选择种薯 选择 无病留种田的种薯,播种前淘汰带黑痣病菌薯块。 3.5 催芽 将种薯放置于温暖环境中( 18 20 )散射光下催芽,待芽长至 0.5 cm0.7 cm 左右
4、后切块。 3.6 切种 50 g 以下小薯可整薯播种; 51 g100 g 薯块,纵向一切两瓣; 100 g150 g 薯块,一切三开纵斜 切法,即把薯块纵切三瓣。每个切块带 2 个健全的芽眼。刀具 要进行消毒( 75 %的酒精或 0.5 %高锰酸 钾水溶液 ),一刀一沾。 DB15/T 1111 2017 2 3.7 种薯处理 切好的薯块或者小整薯选用 24 %氟唑菌苯胺悬浮剂 6.3 ml/100 kg 种薯拌种; 2.5 %咯菌腈悬浮剂 200 ml/100 kg 拌种 ; 20 %甲基立枯磷乳油 20 ml/100 kg 拌种 ; 240 g/L 噻呋酰胺悬浮剂 20 ml/100 k
5、g 拌种 ,或者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 g+5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25 g/100 kg 拌种 。切块后 30min 内处理,液体药剂用喷雾器均匀喷洒薯块;粉剂可与滑石粉按比例拌匀。 4 播种 采用机械播种,根据土壤质地及墒情,一般播深 8 cm10 cm 为宜。 土温达到 10 以上进行播种 , 避免早播,缩短幼苗出土时间,减少病菌侵染幼芽的机会。 5 沟施药剂 5.1 播种时进行沟 施处理,可以选择药剂处理或者药肥混配处理。 5.2 药剂处理 25 %嘧菌酯悬浮剂 40 ml/亩 60 ml/亩、 240 g/L 噻呋酰胺悬浮剂 100 ml/亩 133.3 ml/亩进行
6、垄 沟喷施。 5.3 药肥混配处理 农用水质优化剂 10 ml/亩 +微肥 5 克 /亩、氨基酸水溶肥 50 ml/亩、 80 %福美双 80 g/亩、 50 %甲 硫百菌清悬浮剂 80 ml/亩沟施 6 合理密植 根据地力、品种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商品薯生产田 3000 株 /亩 3800 株 /亩。合理密植,注 意通风透光。 7 施肥 7.1 底肥 60 kg/亩马铃薯复合肥与 20 kg/亩微生物菌剂(胶冻样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混匀后,撒 施或者垄沟条施。 7.2 追肥 苗期中耕带马铃薯复合肥 20 kg/亩。现蕾期结合灌溉追用马铃薯专用水溶肥 40 kg/亩。 7.3 微肥
7、现蕾期后选用专用中量元素(钙镁) 10 kg/667 m2、专用微量元素 5 kg/667 m2,每隔 10 d 叶面喷 施 1 次,共喷施 3 次。 8 中耕培土 DB15/T 1111 2017 3 苗高 10 cm 左右,中耕培土 3 cm4 cm;现蕾期进行第二次培土, 8 cm10 cm 以上,促进匍匐茎形 成和膨大。 9 药剂防治措施 苗期叶面喷雾或者灌根处理,叶面喷施 20 %甲基立枯磷 乳油 1200 倍液 , 240 g/L 噻呋酰胺悬浮剂 40 ml/亩 60 ml/亩; 20 %甲基立枯磷乳油 200 ml/亩随滴灌灌根,整个生育期用药 2 次 3 次。 10 清除病残体 收获后将病残体集中处理清洁田园,以减少病原菌侵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