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 52666-2017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121 2017 棉花全苗早发技术规程 Technology regulation for full stand and early seedling of cotton 2017-01-15 发布 2017-04-1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5/T 1121 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播前准备 . 2 5 播种 . 2 6 播后管理 . 3 DB15
2、/T 1121 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提出 。 本标准由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阿拉善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额济纳旗农业技术推 广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磴口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大学。 本标准 主要起草人:咸丰、路战远、张建中、程玉臣、杨建强、 陈立宇、李文才、李亚兵、王国平、 李鹏程、姜晓平、 张德健。 DB15/T 1121 2017 1 棉花全苗早发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棉花全苗早发技术所要求 棉花播前准备、播种、播后
3、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 内蒙古西部棉花种植区域 ,其它地区可以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4254-1 农业机械 安全性 第 1部分:通用要求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7.1 经济作物种子 第一部分: 纤维类 GB/T 832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九) GB 10395 农林机械 安全 第 9部分:播种机械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3.1 内蒙古西部棉花种植区域 cotton production region in West Inner Mongolia 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西南部和鄂尔多斯市西南部等适宜种植棉花的区域。 3.2 全苗早发 full stand and early seedlings 通过选择良种、精细整地、合理造墒、覆膜播种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棉花出苗早、苗齐、苗壮, 出苗达到目标苗数。 3.3 化学除草 chemical weed control 利用化学除草剂,采用土壤处理、茎叶喷雾等方法,防治田间杂草的技术。 DB15/T 1121 2017 2 3.4 化学调控 chemic
5、al regulation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茎叶喷雾、随水灌施等方法,调节作物生长发育,塑造合理株型和群体 结构的技术。 4 播前准备 4.1 土壤准备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土壤肥力中上等、平整的地块。耕翻前,应进行前茬作物秸秆还田或灭茬作 业;耕松土壤后,耙磨平整 ,耕层土壤应达到地平、土碎、墒足、无残茬杂物、上虚下实的标准。 4.2 施足基肥 应结合土壤肥力状况,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基肥应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化肥。一般结合耕 翻入施有机肥 3000 kg/亩 4000 kg/亩、磷酸二铵 20.0 kg/亩 30.0 kg/亩、尿素 5 kg/亩 10 kg/亩、 硫酸钾或氯化
6、钾 5.0 kg/亩 10.0 kg/亩。施用肥料的具体要求可参照 NY/T 496的规定执行。 4.3 棉田造墒 一般进行冬灌或春灌。 冬灌在 土壤封冻前,地表昼夜冻融交替时 进行 , 每 亩灌水 60 m3 100 m3, 冬 灌要注意灌匀灌透,春季做好耙耘保墒 即可播种 。 春灌在播种前 5天 7天进行, 每 亩灌水 80 m3 100 m3。 4.4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 、 适宜当地种植的早熟或特早 熟棉花品种。 种子应脱绒包衣,纯度应达 到 99%以上,发芽率应在 90%以上,含水率低于 12%。 棉花 种子质量 其它指标 应符合 GB 4407.1的规定 。 4.5
7、 播前化学除草 播前每亩喷施 33%二甲戊灵乳油 150 ml 200 ml。药剂的使用方法可参照 GB/T 8321.9与 GB 4285的 规定执行。 4.6 播种机械准备 播种机应按各项技术指标调试到位,应安装好铺设滴灌毛管装置,达到安全使用状态。播种机质量 与使用应符合 ISO 4254-1和 GB 10395的规定。 5 播 种 5.1 播种方式 覆膜、铺管、施种肥、播种和覆土一体化机械播种。应选择厚度为 0.01 mm的地膜,铺膜时要平展 压实。 5.2 种植模式 采用大小行距为( 66+10) cm的机采棉种植模式,播种密度为 1.8 万株 /亩。播种时需接行准确,便 于机械化采
8、收。 DB15/T 1121 2017 3 5.3 播种技术 在 5 cm地温稳定通过 12 时即可覆膜播种,适宜播种时间一般为 4月中旬至 5月上旬。精量或半精 量播种,播种量为 2.0 kg/亩 4.0 kg/亩。播种适宜深度为 2.5 cm 3.0 cm。 6 播后管理 6.1 放苗定苗 播种后及时查苗,严重缺苗断垄棉田应及时进行催芽补种。出苗后,当子叶由黄变绿,晴天及时放 苗封土,防止烫伤幼苗和发生 草害。遇雨及时破除板结土。 棉苗出齐后及早进行间苗,去弱留壮。 3 片 4 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单株。 6.2 中耕 苗期的中耕次数要因地制宜,一般 2 次 3 次,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深度
9、宜先浅后深,首次深度 2 cm 3 cm,现蕾前可达 15 cm 18 cm。中耕深度应做到不铲苗、不埋苗、不拉膜、不拉沟、不留隔墙、 不起大土块,达到行间平、松、碎的质量要求。 6.3 化学调控 坚持促控结合、因苗调控和 “ 早、轻、勤 ” 的原则,促进棉花根系下扎,降低果枝始节。苗期于 4 叶 1心进行第一次化控,喷施 98%甲哌鎓 0.2 g/亩 0.4 g/亩。 甲哌鎓 的使用方法 可 参照 GB 4285的规定 执行。 6.4 水分管理 底墒充足的棉田,不需灌出苗水。底墒不足或干播湿出的棉田,播种后应立即安装好棉田滴灌带, 待气温回升,持续稳定,立即灌出苗水,灌水量 20 m3/亩 30 m3/亩 。苗期一般不灌水, 以蹲 苗 为主 。 6.5 病虫害防治 及时做好苗期病虫害调查与防治工作,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可参照 GB 4285的规定执行。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