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27.140 P 57 备案号:50049- 2016 DB15 内蒙古自治区 地方标准 DB15/T 10162016 草原矿区排土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程 2016 - 06 - 30 发布 2016 - 09 - 30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5/T 10162016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要求 . 2 5 排土场周边拦挡措施 . 2 6 排土场平台措施设计 . 2 6.1 排土场台阶高度 . 3 6.2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要求 . 3 6.3 平台植被恢复 . 3 7 排土
2、场边坡措施设计 . 3 7.1 排土场边坡坡度 . 3 7.2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要求 . 3 7.3 边坡植被恢复 . 3 8 植物种选择 . 4 9 养护与管理 .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草原矿区排土场适用植物种类以及适用区域 .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水土保持林、草栽培技术 . 6 I DB15/T 1016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京丽、邢恩德、珊丹、梁占岐、郭建英、尹瑞平、杨志勇、荣浩、李锦荣、 刘艳萍、田秀民、吴永胜、刘铁军、张
3、欣、刘静。 II DB15/T 10162016 草原矿区排土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原矿区排土场治理一般要求、排土场周边拦挡措施、平台治理措施、边坡治理措施、 植物种选择、养护与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半干旱草原矿区排土场水土保持措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453.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 GB/T 16453.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4、 GB/T 20465 水土保持术语 GB 50197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 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 50421 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 GB 5043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UDC-TD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 DB15/T 535 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50421和GB/T 20465界定的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其中 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排土场 waste dump 堆放剥离物的场所,也称废石场,是指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剥离物是指
5、剥离出的覆盖 岩土、围岩和目前尚无利用价值的矿石及开采损失的矿石,也称废石或岩土。 GB 50421 2007,术语 2.0.1 3.2 台阶 bench 排土场内的剥离物,通常划分为一定高度分层进行排土堆置,也称阶段。 GB 50421 2007,术语 2.0.8 3.3 1 DB15/T 10162016 排土场平台 waste dump platform 草原地区排土场多采用多台阶覆盖式,由下而上水平分层覆盖,留有安全平台,即台阶平台,排土 场台阶顶面达到设计标高不再排土时形成的平台叫顶部平台。排土场平台由台阶平台和顶部平台组成。 3.4 排土场边坡 waste dump slope 由
6、排土台阶平台和排土台阶坡面组成的边坡。 3.5 水土保持措施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工程、植物和耕作等技 术措施与管理措施的总称。 GB/T 204652006,术语2.1.10 3.6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engineering measure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应用工程原理,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改的工程设施。 GB/T 204652006,术语5.1.1 3.7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 vegetable m
7、easure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在水土流失地区,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所采取造林、种草及封禁育保护等 生产活动。 GB/T 204652006,术语5.2.1 4 一般要求 4.1 排土场在建设前对排土场所占压的区域表土进行剥离,表土剥离厚度应不小于20 cm,并进行单 独堆放,不能及时铺覆到排土场上的,应选择适宜的场地进行堆存,并采取围挡、苫盖等措施防止水土 流失。 4.2 合理安排岩土排弃次序,将大块的岩土堆放在深部,易风化、细碎的岩土堆放在上部,剥离的表 土层覆盖在排土场顶部或表层。 4.3 排土场覆土按UDC-TD要求执行
8、。 4.4 排土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包括排土场边坡、平台及周边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 5 排土场周边拦挡措施 草原矿区排土场应该先拦后弃,先设置拦挡措施,然后再排弃,拦挡工程主要有浆砌石挡墙、干砌 石挡墙和土挡墙等形式。拦挡措施设计应按照GB 50433标准执行。 6 排土场平台措施设计 2 DB15/T 10162016 6.1 排土场台阶高度 草原矿区排土场台阶高度视排弃物组成、运输排弃方式等确定。以土、砂为主的排土场台阶高度应 小于14 m;以软岩为主的排土场台阶高度14 m16 m;以中硬岩为主的排土场台阶高度20 m;以坚硬岩 为主的排土场台阶高度30 m;排土场规格应符合G
9、B 50197的要求。 6.2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要求 排土场顶部平台达到设计标高时,及时进行土地复垦,应采取网格式分块拦蓄,拦蓄的径流可为植 物生长提供水源。挡水围埂可采用土质围埂,围埂设计应符合GB 16453.3、GB 50433等标准要求。 6.3 平台植被恢复 6.3.1 排土场平台植被恢复前,覆盖剥离的表土,覆土厚度应在30 cm以上,对于自然条件较差的荒 漠草原区等,应同时增施适量氮肥、磷肥,以达到满足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 6.3.2 年均降水量大于280 mm的草原区,选择耐旱、耐瘠薄的草(树)种,有灌溉条件,排土场平台 植被恢复可采取乔灌草混交模式。 6.3.3 年均降水量小于
10、280 mm的草原区,选择耐旱、耐瘠薄的草(树)种,排土场平台植被恢复可采 取灌草结合模式。 6.3.4 自然条件较好、土壤熟化程度较高的草原矿区排土场,平台植被恢复可采用经济林模式。 6.3.5 土壤沙化严重草原区,排土场平台应营造网格沙障,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形式,沙障内种植灌 草。沙障设置应符合DB15/T 535的要求。 7 排土场边坡措施设计 7.1 排土场边坡坡度 草原矿区排土场边坡坡度视排弃物组成确定。以土、砂为主的排土场边坡稳定系数为1.21.5,边 坡坡度应小于25度;以软岩为主的边坡稳定系数为1.31.5,边坡坡度应小于20度;以中硬岩为主的边 坡稳定系数为1.5,边坡坡度应
11、小于20度;符合GB 50197的要求。 7.2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要求 7.2.1 排土场应设置完整的截排水系统,从顶部平台开始,自上而下沿平台的边缘修筑挡水埂,台面 呈倒坡,内侧设排水沟,平台排水沟应布设在道路内侧,将降水汇集后排放至排土场外安全处,确保排 土场平台及边坡安全稳定。排水沟设计要求符合GB 16453.4、GB 50433等要求。 7.2.2 排水出口处修建消力池。截、排水沟按其断面形式采用矩形、梯形,浆砌石结构,截、排水沟 洪水标准按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标准设计。 7.2.3 排土场边坡坡度大于30度或排土场台阶高度大于15m且边坡比小于1:1.5,排土场边坡应采 取工程措
12、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护措施,应采取浆砌块石骨架或钢筋混凝土骨架护坡两种形式。两种 护坡设计应符合GB 50433要求。在降水量极少且植物灌水无法保证的情况下,边坡防护应采取砌石护 坡模式,包括干砌石护坡和浆砌石护坡两种形式。砌石护坡设计应符合GB 50433要求。 7.3 边坡植被恢复 3 DB15/T 10162016 7.3.1 草原矿区排土场采用骨架措施护坡,骨架内撒播种草。 7.3.2 草原矿区排土场岩土混合边坡或薄层覆土边坡,沿等高线栽植的灌木,以小型灌木为主,豆科、 禾本科混播后行间撒播,形成草带,构成灌草结构。栽植技术详见附录B。 7.3.3 土壤沙化严重的边坡,应采取网格状沙
13、障护坡模式,利用适生灌木营造防风固沙网格沙障,沙 障内种草防护,草种选择耐旱、沙生植物种;沙障设置符合DB15/T 535的要求。 8 植物种选择 8.1 草原矿区排土场植被恢复应以过渡性的先锋植物、性状优良、耐旱耐贫瘠的乡土物种为首选,条 件适宜时可引进外来速生品种,符合适地适树,遵循草地自然生态系统发展规律。植物种选择详见附录 A。 8.2 乔灌草应科学配置,有机结合,提高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的同时,有效控制排土场水土 流失。 8.3 形成的人工植被应尽量与周边自然草原景观相协调,严禁使用外来有害植物种。 9 养护与管理 9.1 草原排土场边坡和平台上植物措施应采取人工灌溉措施保证植
14、被成活,按照GB/T 50485、GB/T 50363执行,采用微喷、滴灌方式灌溉。 9.2 种植后加强抚育管护,根据生长情况可适时浇灌、施肥,第二年对缺苗地方及时补播补植。 9.3 严格边坡检查,发现边坡上有裂陷可能滑落时,采取可靠措施处理。 4 DB15/T 1016201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草原矿区排土场适用植物种类以及适用区域 表A.1 草原矿区排土场适用植物种类及适用区域 适用植物 适用区域 乔木 松科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云杉(Picea
15、 asperata Mast.)、白扦(Picea meyeri Rehder & E. H. Wilson)、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 rupprechtii Mayr)、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 Kuzen.) 平台 豆科 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L. var. japonica form. pendula Hort.)、刺 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 平台 柏科 圆柏(Sabina chinensis (L.) Antoine)、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16、 Franco)、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old & Zucc.) 平台 杨柳科 赤峰杨(Populus xiaozhuanica W. Y. Hsu & Liang)、新疆杨(Populus alba L. var. pyramidalis Bunge)、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 平台 榆科 家榆( Ulmus pumila L.) 平台 灌木 蔷薇科 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 (Lindl.) Ricker)、珍珠梅(Sorbaria sorbifolia (L.) A. Braun)、欧李(Cerasus humili
17、s (Bunge) Sokoloff)、 山杏(Armeniaca sibirica (L.) Lam.)、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 (Carri re) de Vos ex Henry)、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 (Maxim.) Ricker)、 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 L.)、黄刺玫(Rosa xanthina Lindl.) 平台、边坡 豆科 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 羊柴(Hedysarum laeve Maxim.)、胡枝
18、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小 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 平台、边坡 菊科 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 Spreng.) 平台、边坡 胡颓子科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 平台、边坡 木犀科 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 平台、边坡 柏科 叉子圆柏(Sabina vulgaris Ant.) 平台、边坡 草本 豆科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 、草木樨(Melilotu
19、s suaveolens Ledeb.)、草木樨状黄芪 (Astragalus meli lotoides Pall) 边坡、平台 禾本科 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Linn.)Gaertn.)、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 ex Griseb.)、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高羊茅 (estuca elata Keng ex E. Alexeev)、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 边坡、平台 5 DB15/T 10162016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水土保持林、草栽培技术 B.1 乔
20、灌木栽植及抚育技术要求 B.1.1 苗木要求 一般易成活的乔、灌木均采用裸根苗,常绿树及大中型苗木应用带土坨的苗木,土球应精心挖掘, 并进行包扎。灌木应有5个以上枝条,冠形丰满。常绿树应枝叶茂密,有新枝(新梢)生长,不枯膛。 B.1.2 整地方式、时间及栽植方法 根据地形、土壤条件和绿化栽植要求,乔木、灌木整地均一般采用穴状圆坑整地。常绿乔木,坑径 坑深100 cm100 cm,秋季整地,翌年春季解冻前栽植。落叶乔木,坑径坑深80 cm80 cm,灌木, 坑径坑深为60 cm60 cm,整地时间为春季,随整地随植树。 裸根苗的栽植方法:裸根苗木在栽植前先在含有生根粉和保湿剂的泥浆中蘸根。栽植前
21、栽植时应扶 正苗木入坑,用表土填至坑1/3处,将苗木轻轻上提,保持树身垂直,树根舒展,栽植后乔木填高约高 于原土痕10 cm,灌木填高约高于原土痕5 cm,回填土壤踏实。栽好后用底土在树坑外围筑成灌水埂, 及时浇灌、覆土,防止蒸发。 带土球苗的栽植方法:带土球苗木在春季土壤解冻前抓紧造林,树苗入坑、定位后,将包扎材料解 开,取出;分层填好土坑,并分层踏实;修好灌水埂,即时浇灌、覆土,防止蒸发。 所有苗木定植前,土坑内施厩肥或堆肥10 kg20 kg,上覆表土10 cm,再放置苗木定植。 B.1.3 抚育管理 造林后及时灌水2次3次,带土坨的乔木,每次每穴浇水量20 kg,不带土坨的乔木及灌木浇水量 15 kg。一般为一周浇灌一次,成活后视旱情浇灌一次。应定时整形修枝。 B.2 种草及抚育技术要求 播前人工整地,用农药拌种或用杀虫剂和保水剂等对种子进行丸衣化处理。播种时,经处理的草籽 与化肥按1:0.5的比例拌合,播种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雨季抢墒播种(最迟不超过7月10日)人工 撒播。播深一般为2 cm3 cm,播后稍镇压。播后定期进行浇水。第二年对缺苗地方及时补播。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