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5 T 1081-2016 绿色食品(A级)薄皮甜瓜大棚生产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78136       资源大小:625.5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5 T 1081-2016 绿色食品(A级)薄皮甜瓜大棚生产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20 B31 备案号: 52142-2017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081 2016 绿色食品( A 级)薄皮甜瓜大棚生产技术规 程 Green food(GradeA):Technical of Oriental melon cultivation in plastic-covered shed 2016 - 12 - 15 发布 2017 - 03 - 1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 质量 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5/T 1081 2016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产地环境 .

    2、 1 4 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 1 5 生产技术 . 1 5.1 茬口安排 . 1 5.2 品种选择 . 1 5.3 培育壮苗 . 2 5.4 定植前准备 . 3 5.5 定植 . 4 5.6 田间管理 . 4 5.7 植株管理 . 4 6 病虫害防治 . 5 6.1 防治原则 . 5 6.2 主要病虫害 . 5 7 采收 . 6 8 包装及运销 . 6 9 生产档案 . 6 DB15/T 1081 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起草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园艺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园艺研

    3、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荣富、梁莉、甄煜、董志宏、张三杰、赵胜利、 魏玉海、钟延平、 张丽、高 培德、尚凯、王丽君 DB15/T 1081 2016 1 绿色食品( A 级)薄皮甜瓜大棚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 A级)薄皮甜瓜大棚生产的产地环境选择、 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 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 、贮运与包装及 生产档案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地区绿色( A级)薄皮甜瓜大 棚种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4、)适用于本文件。 GB 16715.1 瓜菜作物种子 第 1部分:瓜类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427 绿色食品 西甜瓜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3 产地环境 应符合 NY/T 391的规定,宜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排灌 水方便、土层深厚 ,肥力中等, 通 气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4 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肥料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的种类等按 NY/T 394

    5、 的规定执行。农药使用的 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等按 NY/T 393的规定执行。 5 生产技术 5.1 茬口安排 早 春 茬一般 4月上中旬定植, 6月中下旬收获完成;秋延后茬 7月中旬定植, 9月中下旬收获完成。 5.2 品种选择 选择 抗病虫、早熟 、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种子质量 应 符合 GB 16715.1 二级以上标准。 DB15/T 1081 2016 2 5.3 培育壮苗 5.3.1 育苗方法及时间 采用常 规穴盘育苗方法。 早 春 茬 3月上中旬育苗,秋延后茬 6月下旬育苗,一般苗龄 25天 30天 。 5.3.2 育苗容器 选用 50

    6、孔或 72孔穴盘。 5.3.3 育苗基质 育苗基质可使用草炭和蛭石配置,草炭和蛭石的比例为 2:1,添加适量的腐熟农家肥;亦可使用商 品育苗基质,具体理化性状和成分含量等相关指标 应 符合 NY/T 2118 的规定。 5.3.4 播种前准备 5.3.4.1 育苗设施消毒 播种前 7天 10天 ,对育苗棚室进行清园消毒处理。 棚室用硫磺粉 3 kg/亩 5 kg/亩 或其它高效低 毒的熏蒸剂 , 密闭熏蒸, 24小时 后通风。 5.3.4.2 育苗基质处理 同步进行育苗基质预湿与消毒。在 1 m用来预湿基质的水中加入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 70 %甲基 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200g,或 30

    7、 %恶霉灵水剂 100 g均匀拌入育苗基质中消毒。预湿后的育苗基质含水量 40 %左右,即用手紧握基质,可形成水滴,但不形成流滴,放置 2小时 3小时 后装盘。 5.3.4.3 育苗基质装盘 把处理好的育苗基质装入育苗穴盘中,使每个孔穴都充满基质,刮平育苗穴盘表面,装盘后各个格 室应能清晰可见。 5.3.4.4 浸种与催芽 将种子用 凉水浸泡 , 捞出控净水 ,再放 3倍 4倍于种子量的 55 60 的温水里 , 边泡边搅拌 , 待水温降至 30 时 ,再浸泡 4小 时 6小时 ,洗净种子表面黏液并沥干水后,用干净潮湿的棉麻布包好, 放在 28 30 的恒温条件下催芽,待 80%的种子露白时即

    8、可挑选发芽种子播种。 5.3.5 育苗 5.3.5.1 播种 每穴 1粒,播种深度为 1 cm 1.5 cm,播后覆盖基质,并均匀浇水,水量约为饱和持水量的 80 %, 然后覆 1层地膜 保湿、保温,待 80 %种子出苗 时揭掉覆膜。 5.3.5.2 温度管理 苗期温度管理掌握“两高两低”的原则,即出苗前温度略高,出苗后适当降低;子叶展开真叶长出 后适当提高温度促进生长,移栽前适当降低温度进行炼苗。具体苗期温度管理参照表 1。 DB15/T 1081 2016 3 表 1 薄皮甜瓜苗期适宜生长温度 时期 白天适宜温度() 夜间适宜温度() 播种至出苗 28 30 18 20 出苗至 1 片真叶

    9、 23 25 13 15 1 片真叶至 2 片真叶 25 28 15 18 定植前 7d 20 25 10 15 5.3.5.3 湿度管理 播种后覆地膜 (厚度 0.01 mm以上) ,待 80 %以上种子 出苗 时揭掉覆膜,空气湿度保持在 80 %左右。 5.3.5.4 光照管理 春 季 育苗时, 出苗后加强光照。当幼苗真叶展露后,如遇 3天以上阴雪天时,应进行人工补光。遇 到连阴骤晴天气时,应用遮阳网遮住强光,使幼苗逐步接受弱光,以适应 强光,恢复生长。夏 季 育苗时, 出苗前覆盖遮阳网遮荫降温,出苗后晴天 15时后至次日 10时前和阴雨天要揭去遮阳网。 5.3.5.5 肥水管理 浇水量和

    10、浇水次数视育苗期间的 天气和秧苗生长情况而定,在穴盘表面的育苗基质缺水时补充水 分。基质 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 %以上;育苗后期缺肥或苗龄延长可用 0.2 %三元复合肥( N: P2O5: K2O=15: 15: 15)溶液适当补肥。 5.3.5.6 炼苗 春季育苗时,定植前 7天 控制浇水,以秧苗不萎蔫为度,并加强棚内通风、透光,适当降温。起苗 前浇一次透水 ,以便从穴盘内提苗,并施用一次广谱性杀菌剂。 5.3.6 壮苗标 准 秧苗整齐一致,具 2片 3片真叶,叶片肥厚,叶色浓绿,茎粗壮,节间短,子叶完整,根系发达, 无病虫害。 5.4 定植前准备 5.4.1 建棚扣膜 早 春茬

    11、建棚扣膜时间与定植时间 , 要相距 30天 以上密闭增温。 5.4.2 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秋茬)及时深翻土地,增施有机肥,每 亩 施腐熟有机肥 5000 。定植前 30天 进 行整地,每 亩 施磷酸二铵 30 kg和硫酸钾 20 kg或不含氯三元复合肥 50 kg、油渣 300 kg作底肥,肥料施 入后应深翻土地。 5.4.3 起垄覆膜 定植前 按 中至中 1.5 m开沟,沟深 30 cm,开口宽 60 cm,垄背宽 90 cm,可选 择幅宽 1.3 m的地膜覆 盖。一般采用膜下暗灌或“龟背型”垄膜下滴灌。 5.4.4 棚室消毒 DB15/T 1081 2016 4 早春 茬定植前 7

    12、天 10天 , 棚室用硫磺粉 3 kg/亩 4 kg/亩 ,拌上锯末,分堆点燃,密闭熏蒸, 24 小时后通风。经放风 , 无味时再定植。 秋延后茬上茬收获后,清除棚中的所有杂物并施有机肥 ,浇大水, 将所有通风口密闭,高温焖棚 20 天 后打开通风口 3天 5天 ,散出有害气体。 5.5 定植 5.5.1 定植时间 棚内 白天 气温稳定在 15 以上,夜温不低于 10 , 方能定植。 5.5.2 定植密度 薄皮甜瓜双行种植,一般大行距 90 cm,小行距 60 cm,株距 35 cm 40 cm,每 亩 定植 2223株 2540 株 。 5.5.3 定植方法 先按株距开穴 , 将秧苗从穴盘移

    13、入后覆土浇水 。 5.6 田间管理 5.6.1 温度管理 春季生产以保温为主,秋季生产以降温为主,当温度高于 35 或相对湿度大于 60 %时应及时通风。 具体温度管理参照表 2。 表 2 大棚薄皮甜瓜适宜生长温度 时期 白天适宜温度() 夜间适宜温度( 缓苗期 25 28 15 伸蔓期 25 30 13 20 开花坐果期 23 27 15 18 果实膨大和成熟期 25 33 13 5.6.2 光照管理 选择防老化、无滴效果好、透光率高的 EVA(乙烯 醋酸乙烯聚物)薄膜,同时亦可内吊一层内膜 , 选择含有无滴剂超薄膜。在保证棚内温度的条件下 , 应 及时逐层撤掉棚内张挂保温用的内膜。 5.6

    14、.3 肥水管理 灌溉方法以膜下暗灌和滴灌为主。苗期尽量少浇水,伸蔓期浇第一水即促蔓水;当瓜坐稳后,幼瓜 长到鸡蛋大小( 4 cm 6 cm)时,浇第二水即膨瓜水,以浅浇、轻浇为原则;采收前 7天 10天 停止浇 水。 施肥以底肥为主,苗期一般不追肥;伸蔓期每 亩 随水冲施不含氯三元复合肥 5 kg,或硫酸钾型复合 肥 5;膨瓜期结合浇水每 亩 追施不含氯三元复合肥 10 kg,或硫酸钾型复合肥 10 ;膨瓜期 如需叶面 肥,则以钾肥为主,可用 0.2 %的磷酸二氢钾喷施。 5.7 植株管理 DB15/T 1081 2016 5 5.7.1 整枝与留瓜 定植后植株 5片 7片真叶时 , 用胶丝绳

    15、将主蔓吊好 , 并随植株生长随时在吊线上缠绕。主蔓第 4节 以下长出的子蔓全部去掉。第 1茬瓜从主蔓第 5节第 9节长出的子蔓上留瓜 4个 5个 , 瓜后留 1片 2片 叶摘心 , 主蔓长至 25片 30片真叶时去掉生长点。 5.7.2 授粉 人工辅助授粉于上午 8时 10时进行,取当天开放的雄花,去除花冠,露出花药,持花柄在雌花柱 头上轻抹即可。有条件可采用蜜蜂或熊蜂授粉。 5.7.3 选瓜留瓜 当幼瓜长至鸡蛋大小 ( 4 cm 6 cm) 时 ,进行疏瓜。疏掉畸形瓜、裂瓜, 每株留 4个 6个瓜。 5.7.4 除草 定植后及时中耕除草,结合植株管理,人工拔除植株周围的杂草。 6 病虫害防治

    16、 6.1 防治原则 6.1.1 应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态、生物等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 生和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6.1.2 优先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 、 及时摘除病叶和老化叶、 清洁田园、 高温闷棚和轮作倒茬等农业措施。 6.1.3 应 利用 黄蓝板 、性诱 剂 、防虫网等物理诱捕和隔离措施。 6.1.4 以上措施不能控制病虫害时,可以使用农药。 6.1.5 严格把握用药安 全期。 6.2 主要病虫害 6.2.1 白粉病 清洁田园,培育壮苗,合理施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加强通风,浇水后或阴天注意放风

    17、排湿。 发病初期 , 采用 25 %乙嘧酚悬浮剂 600倍 800倍液,或 25 %嘧菌酯悬浮剂 1500倍液 或醚菌脂水分散粒剂 1500倍 2000倍液喷雾。 6.2.2 霜霉病 采用地膜覆盖高垄栽培 , 采用滴灌、管灌或膜下暗灌的方式灌水,注意通风、控湿 , 防止叶面结露 , 浇水应选晴天上午 ,阴天注意放风。定植前喷药预防 , 发病前期采用保护性药剂。 植株生长后期合理施 肥 , 及时整蔓 ,保持通风透光。发病 中后期 可用 杀毒矾 或 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银发利)悬浮剂 600 倍 800倍液喷雾,喷药要均匀、周到、细致、雾滴细小。 6.2.3 蔓枯病 DB15/T 1081

    18、 2016 6 发病初期,采用 25 %嘧菌酯悬浮剂 1500液倍或 2.5 %咯菌腈悬浮剂 1000倍液或 36 %三唑酮多悬浮剂 2000倍液喷雾。发病后期也可用上述杀菌剂中任意一种兑少量水成糊状抹在病部。 6.2.4 细菌性病害 发病时 , 采用无机杀菌剂、抗菌素类杀菌剂等喷雾防治 , 如氧化亚铜、农用硫酸链霉素等。 6.2.5 蚜虫 用黄板诱杀。使用生物农药喷雾防治 , 如 0.5 %印楝素乳油 600倍 800倍液喷雾。使用低毒杀虫剂 喷雾防治 , 如每 亩 使用 10 %吡虫啉可溶性粉剂 20 g,稀释 1500倍喷雾。 6.2.6 白粉虱 用黄板诱杀成虫。培育无虫苗 , 要防止随

    19、苗将白粉虱带入 大棚。以虫治虫 , 以丽蚜小蜂控制白粉虱 的危害 , 当白粉虱成虫数量达每株 1头 3头时 , 按白粉虱成虫与寄生蜂 1:2 4的比例 ,每隔 7天 10天 释放丽蚜小蜂 ,共放蜂 3次。使用低毒杀虫剂喷雾防治 ,每 亩 使用 3 %啶虫脒 20 g,稀释 1000倍喷雾。 6.2.7 美洲斑潜蝇 使用低毒杀虫剂喷雾防治, 0.2 %阿维虫清乳油 1500倍或 25 %灭幼脲号 1000倍液或每 亩 使用 48 % 乐斯本乳油 30 g,稀释 1500倍喷 雾防治。 7 采收 当地销售的瓜 9成熟可采摘,采摘时间以清晨为好; 长途运输的瓜 8成熟采摘,宜于傍晚进行。 薄皮 甜瓜

    20、皮薄,摘的瓜要轻拿轻放,防碰撞挤压,随即装箱。 产品质量标准应符合 NY/T 427的要求。 8 包装及运销 薄皮甜瓜贮藏与运输适宜温度在 10 12 ,空气相对湿度在 85 % 90 %。采收后加帖标签,用 软纸包装入箱运往销售地。包装材料应符合 NY/T 658的要求;贮运设施及条件应符合 NY/T 1056的要求。 9 生产档案 设施生产操作过程应及时、详尽的记录 档案。记录内容包括品种名称、生产者、生产地点 、种植面 积; 生产过 程中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以及投入使用、停用的日期; 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 肥料的施用;从种植到收获所有生产管理活动的日期等,记录的内容由操作人记录并签名存档。 记录档 案保存 2年以上,以备查阅。


    注意事项

    本文(DB15 T 1081-2016 绿色食品(A级)薄皮甜瓜大棚生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