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5 T 1059-2016 平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78129       资源大小:50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5 T 1059-2016 平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20 B 31 备案号: 51188-2017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059 2016 平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Efficien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Procedures for Pleurotus ostreatus 2016 - 09 - 25 发布 2016 - 12 - 2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5/ 1059 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内蒙古 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归口。 本

    2、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庞杰、孙国琴、王勇、张立华、王海燕、解亚杰、康立茹、于静、孟虎、 乔慧蕾、李亚娇。 DB15/ 1059 2016 1 平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平菇( Pleurotus ostreatus)栽培相关的品种、场地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及采收等技术。 本 标准 适用于 具有遮阳设备的 温室、塑料 大 棚 及 专用菇房内的平菇栽培。也适用于该属的紫孢侧耳 ( Pleurotus sapidus)、小平菇( Pleurotus cornucopiae)、凤尾菇( Pleurotus pulmonariuss)

    3、、 佛罗里达平菇( Pleurotus florida)等栽培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3189-2008 平菇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平菇 pleurotus ostreatus 平菇,隶属于担子菌门( Basiduomycota)、层菌纲( Hymenomycetes)、伞菌目( Agaric

    4、ales)、 侧耳科( Plenrotaceae)、侧耳属( Pleurotus) 的木腐菌 。 GB/T 23189-2008,定义 3.1 3.2 菌种 spawn 通过生产试验验证具有特异性、均一性和稳定性,丰产性好、抗性强的平菇菌株或品种,生长在适 宜基质上具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3.3 固体菌种 solid spawn 以富含木质纤维素 和淀粉 等天然 有机物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有机氮源和无机盐类,具一定水分 含量的培养基培养的纯菌丝体。 DB15/T 1059 2016 2 3.4 液体菌种 liquid spawn 指采用与母种营养成份相同不加琼脂的液体

    5、培养基培养而得到的纯菌丝体,菌丝体在培养基中呈絮 状或球状,液体菌种可以作为原种或栽培种直接接种在培养袋中。 3.5 熟料 sterilized substrate 经 常压或高压灭菌处理 的 平菇栽培 基质。 3.6 熟料栽培 cultivation on sterilized substrate 培养 基质 经过 高温 灭菌处理后接种进行菌丝体培养 和出菇管理的 栽培 方式。 4 品种选择 高温型 : 子实体最低分化温度 26 ,最高分化温度 36 ,最适分化温度 25 30 。 中温型 : 子实体最低分化温度 15 ,最高分化温度 25 ,最适分化温度 16 23 。 低温型 : 子实体

    6、最低分化温度 5 ,最高分化温度 20 ,最适分化温度 7 15 。 广温型 : 子实体最低分化温度 10 ,最高分化温度 32 ,最适分化温度 15 28 。 夏季栽培应 选择 高温型 品种 ,春秋季 选择 中温型和广温型 品种 ,冬季 选 低温型和广温型 品种 。 5 场地 及厂房要求 5.1 场地 要求 平菇生产 选择 交通 运输便利,地势较高,有充 足的水源和电源,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 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 平菇生产选择地势高,通风良好,排水通畅,交通便利 的场所 。 300 m之内无酿造 厂、无食用菌栽培场、集贸市场 、 规模养殖的畜禽舍、垃圾和粪便堆积场,无污水、废气、废

    7、渣、烟尘 和粉尘等污染源 。 5.2 厂房 要求 平菇 生产厂 应 有各自隔离的摊晒场、原材料库、配料分装库。配套有配料室、搅拌室、装袋(瓶) 室、灭菌室、接种室、 出菇 棚(室) 等。接种室 应 有 环境 净化设施。 出菇室 应 有配套的 水源 、通风和遮 阳设备。 6 生产设备 平菇生产 应有 粉碎机、电子秤、搅拌机、装袋(瓶)机、高压 灭菌 锅或常压灭菌锅、冷却室、接种 室、离子净化器、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培养架、摇床、液体菌种灌、冰箱、显微镜等 设备 。 7 栽培技术 DB15/ 1059 2016 3 7.1 培养料 7.1.1 配方 见附录 A。 7.1.2 拌料及装袋 将选用的主

    8、要干培养料(木屑、柠条粉、麦麸皮等)按比例混拌 2遍 3遍 ,其它辅料如石膏、过磷 酸钙等溶于水中,分批加入到主要干培养料中,搅拌 2遍 3遍 ,水分含量达到( 60 2) %。 采用的栽培袋( 21 25) cm( 50 55) cm( 0.025 0.035) mm的聚乙烯塑料袋 。 装袋采用专门 的装袋机或手工装袋, 手工装袋需在出菇袋的一端中间打孔,直径 1 cm 1.5 cm,孔深度 15 cm 20 cm。 菌袋一端扎紧,另一端采用专用菌环封口 , 每袋装干料 2 kg 2.5 kg。 7.1.3 装袋灭菌 常压灭菌时,在 3 h内使菌堆的温度达到 100 ,保持 100 1 2

    9、h 15 h; 高压灭菌 时 , 在 121 123 ( 0.12 MPa 0.13 MPa) 维持 2.5 h。 7.2 接种 接种前采用食用菌专用熏蒸药剂 或离子器 对接种 室、工具、衣服、菌种、菌袋 进行消毒处理 , 5 h 以后开始接种 。 出菇袋 温降至 30 以下时, 在晴朗天气迅速 将出菇袋转移至洁净接种室。 平菇菌种可分为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 在洁净环境中将 菌种 接入 出菇袋 两端。 液体菌种每袋 25 ml 40 ml,每侧 10 ml 20 ml左右; 固体菌种每袋 50 g左右 ,每侧 25 g左右 。 接种完成后立刻封闭菌袋。 7.3 发菌管理 发菌可分为地摆式和层架

    10、式。 地摆式是 将接种后的 出菇袋 均匀的摆放在发菌室内,夏季菌袋摆放高度 5层 6层,冬季发菌菌袋摆 放 7层 8层,行距 30 cm 50 cm。 层架式是将 接种后的 出菇袋 均匀的摆放在发菌室 的层架上 ,层架高 2 m 2.5 m,每层高 60 cm,每层 摆放 2层 3层。层架间距 50 cm 60 cm。 发菌要求黑暗通风, 发菌室 温度 控制在 23 25 , 20 d 25 d菌丝发满菌袋, 培养期间出菇袋 袋间温度不超过 28 。 7.4 出菇管理 控制昼夜温差和光照,一般白天和夜间温差需求 6 10 ,光照要求 200lx 300lx,适当通风, 菌袋两端纵向开口,空气湿

    11、度控制在 80 % 85 %。 菌盖长大到 1.5 cm 2 cm时,空气湿度提高到 85 % 90 %,光照强度 300 lx 500 lx, 根据市场需求, 子实体边缘近平时及时采收 。 冬季或早春 出菇 码垛 8层 10层, 夏季 码垛 4层 5层。 采收后,清理菇脚并打扫场地,停水 3 d 5 d养菌。以后再按照上述管理,直到出菇 3 5潮 结束。 8 病虫害防治 DB15/T 1059 2016 4 8.1 病虫害防治总原则 遵循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的方针,优先选择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出菇期不宜使用 化学农药。 按 GB/T 8321和 NY 5099的 规定使用

    12、农药 。 8.2 平菇常见病虫害 8.2.1 病害 种类:木霉、青霉、毛霉、根霉、鬼伞、细菌性褐斑病等。 防治措施:接种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接种室、养菌室等区域的灭菌工作, 养菌期间发 现轻度污染菌棒可灭菌后重复使用, 重度 污染菌棒要远 离菌 棒 生产区域 并深埋 。 木霉、青霉、毛霉、根霉 可用 150倍菌绝杀可湿性粉剂液侵洗菌袋或直接撒施覆盖病区;鬼伞一旦 出现要立即拔除;细菌性褐斑病发现及时清除病菇,再向料面喷施 5 %石灰水澄清液,也可喷施链霉素 液 500倍 1000倍 液喷施。 8.2.2 虫害 种类:眼菌蚊、菇蝇、螨类等。 防治措施: 生产中常用物理方式进行前期防治,

    13、常用的有黄板、诱虫灯等。发生虫害要及时采用化 学防治措施进行防治, 眼菌蚊 可 诱虫灯 或 25 %菊乐脂 2000倍液 或阿维菌素 500倍 1000倍液喷施 ; 菇蝇 出菇前大量发生可向菌块喷施 1 %的 氯化钾或氯化钠溶 液,出菇后可采用鱼藤精、除虫菌脂、烟碱等低 毒农药; 螨类 可喷洒锐劲特、菇净等 。 9 采收 根据市场及用途,确定采收标准,适时采收,现场分级,直接包装或冷藏, 尽量 减少 菇体 损伤。 DB15/ 1059 2016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平菇生产常见培养 基质配方 A.1 木屑 78 %、 麦麸或细米糠 20 %、 石膏 1 %、 过磷酸钙 1 %、 石灰调节 pH值到 8.0 8.6。 A.2 柠条粉 60 %、 玉米芯 20 %、 麸子 18 %、 石膏 1 %、 过磷酸钙 1 %、 石灰调节 pH值到 8.0 8.6。 A.3 豆秸粉 60 %、 玉米芯 20 %、 麸子 18 %、 石 膏 1 %、 过磷酸钙 1 %、 石灰调节 pH值到 8.0 8.6。


    注意事项

    本文(DB15 T 1059-2016 平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proposalcash3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