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64 备案号: 51321-2017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042 2016 柄扁桃育苗造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seedling and afforestation for Amygdalus pedunculata 2016 - 08 - 01 发布 2016 - 11 - 01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5/T 1042 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 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
2、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王晓江、张文军、张雷、李爱平、王晶莹、海龙、张微、洪光宇、张宏武、李卓凡、 王平平、高孝威。 DB15/T 1042 2016 1 柄扁桃育苗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柄扁桃育苗、造林、抚育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柄扁桃适生区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15/T 389 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技术规程 DB15/T 967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3 育苗 3.1 播种育苗 3.1
3、.1 种子质量 当年成熟、种仁饱满 、 无病虫害 且 千粒重大于 600 g的种子。 3.1.2 种子发芽处理 春秋两季种子处理 , 参照 DB15/T 967执行。 3.1.3 育苗地选择、整地和作床 3.1.3.1 育苗地选择 地势平坦、光照充足 ,土壤 结构疏松、透水性好 , 灌溉便利,且避风的沙壤土或黄绵土 的 大田作为 育苗地。应避免重茬。 3.1.3.2 整地 提前一年秋季深翻 25 cm;早春施入 有机 肥 30 t/hm2 37.5 t/hm2,翻入土内,深度 20 cm。基肥应在 前一年秋冬季沤制。 3.1.3.3 床作 采用高床,床面方向为南北向 , 参照 DB15/T 9
4、67执行。 3.1.4 播种时间 采用春播或秋播。春播在土壤解冻后进行 , 秋播在土壤 封冻 前进行。 DB15/T 1042 2016 2 3.1.5 播种方法 播种前一周 , 将苗床灌足底水。沿苗床方向在畦内开行距 30 cm、深 4 cm 5 cm的播种沟,每隔 5 cm 6 cm播一粒种子,做到摆种(种子侧放),覆土与床面平。 3.1.6 播种量 参照 DB15/T 967执行。 3.1.7 苗期管理 3.1.7.1 间苗 当幼苗高 10 cm 15 cm 时,应及时间除弱苗、病苗,保持株距 10 cm 12 cm,每亩产苗 2 万株 3 万株。 3.1.7.2 浇水 应少浇水 。 如
5、果旱情严重,仅可 喷壶喷水或喷灌,切忌大水漫灌;夏季多雨时,应注意排水。 3.1.7.3 除 草 幼苗出土时应进行一次 人工 拔草。 之 后 在 一个生长季内 除 草松土 2次 3次。 3.1.7.4 追肥 幼苗生长前期 6月 7月,追肥 1次 2次,以氮肥为主; 8月追施磷、钾肥 1次 2次 。施 用量为 150 kg/ hm2 225 kg/hm2。 9月后 应 停止追肥。 3.1.7.5 越冬 土壤冻结前灌足冻水。 3.2 容器育苗 3.2.1 容器规格 选用 10 cm15 cm的塑料(或可降解材料)容器。 3.2.2 圃地选择与床 作 3.2.2.1 圃地选择 参照本标准 3.1.3
6、.1执行。 3.2.2.2 床 作 育苗床采用宽 1 m 1.2 m,长视育苗地而定,步道 (埂)高 20 cm,宽 25 cm的规格,并辅以排水沟。 3.2.3 基质配制 当地土壤:羊粪等牲畜粪 熟化 的农家肥:蛭石 (体积比 )=3: 1: 1。 3.2.4 装袋 将基质过筛后装入容器,压实。摆放在苗床内,挤紧,四周培土。 DB15/T 1042 2016 3 3.2.5 播种 将着床的容器浇透水,静置 12 h 24 h,在 容器的 基质 中央播种,播种深 2 cm 3 cm, 播种量 1 粒 /穴 2 粒 /穴。在容器上面加盖 1 cm厚细沙,浇透底水。 3.2.6 播种时间 在 3月
7、中旬至 4月中旬进行。 3.2.7 苗期管理 保持容器 基质 土湿润,适时少量多次进行喷水。幼苗高 10 cm左右进行间苗。苗出齐后 人工 拔除杂 草,特 别干旱时可适时浇水,但不宜过多。 3.3 苗木出圃 3.3.1 起苗 l年生苗即可出圃 ; 秋季幼苗落叶后起苗 ; 春季土壤解冻后,萌芽前起苗 , 起苗前要灌一次透水 ; 起苗深度应在 30 cm以上,根幅在 20 cm以上,保持根系完整 ; 容器苗起苗时要保持容器袋完整 , 可根据 造林季节出圃。 3.3.2 苗木分级 出圃苗分为 二 级。 一级苗:苗高 50 cm以上,地径 0.6 cm以上,根系发达完整无伤痕,主干通直,梢端完全木质化
8、,无 病虫害 。 二级苗:株高 35 cm 50 cm,地径 0.4 cm 0.6 cm,根系发达无严重伤痕,梢端木质化,无病虫害。 3.3.3 包装 对苗木分级包装,将一、二级苗木分别以 50 株 100 株为一捆,根系蘸泥浆后分地块假植, 并 覆盖 遮阳。秋季起苗后如当年不能出圃,应将苗木进行沙藏假植处理,以防风干。 4 造林 4.1 整地方式 4.1.1 整地 时间 造林前一年春、秋季整地, 或造林当年雨季整地 。 4.1.2 整地 方法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采用 水平沟 、 鱼鳞坑或穴状整地。 4.2 造林时间 植苗造林在 4月 5月,或结合雨季整地适时进行容器苗造林。 4.3 苗木 选
9、择 选用一、二级苗木。 DB15/T 1042 2016 4 4.4 造林密度 根据不同立地特征 , 无灌溉条件 下,株行距为 2 m3 m或 3 m3 m,每亩株数 为 74株 111株;有灌 溉条 件 下,株行距为 2 m 2 m,每亩株数 为 167株 。 4.5 造林方法 4.5.1 苗木处理 裸根苗起苗后 使用 GGR6号 、 ABT3号等生根促进剂进行处理 ,之后根系 蘸泥浆并分地块假植,避光遮 阳保湿。 4.5.2 栽植方法 栽植前 ,在 水平沟 、 鱼鳞坑 内挖 30 cm 40 cm30 cm 40 cm的 植树 穴 ,后 将苗木放置穴中心,扶正, 并使根系舒展,采用 “ 三
10、埋两踩一提苗 ” 的方法栽植 ,踏实 。 4.5.3 栽后管理 栽植后及时灌 一次 透水, 7 d 10 d再灌一次缓苗水 , 并及时 采取 松土、除草、修枝抹芽等措施。也 可于首次灌水后 植树 穴覆膜 。 4.5.4 后期管护 幼苗期要清除附近遮 蔽灌草等,禁牧牛羊 , 防治兔鼠害。 5 抚育管理 每年除草 3次 4次。 6 病虫鼠害防治 6.1 流胶病 刮除流胶,用 5度石硫合剂进行伤口消毒。 6.2 蛴螬 在 5月底,结合灌水施入 50 %的甲拌磷 350 ml/亩。 6.3 蚜虫 发生期主要集中在 6月中下旬。可喷 布 3000倍左右 50 %的对硫磷乳油,或使用 2000倍 2.5
11、%敌杀死, 连续喷 2次。对瓢虫等蚜虫的天敌应加以保护。 6.4 金龟子 对幼树危害极大,一般突发性较强。可采取人工捕捉;或可在其成虫入土后,喷布 1000倍辛硫磷, 或每隔半个月左右在树盘内撒辛硫磷药粉,用量 20 g/株 25 g/株 ,撒后浅锄。 6.5 鼠害 DB15/T 1042 2016 5 放置鼠夹;或砷酸钙、乐果等拌种,投放在鼠洞内,进行化学毒杀。 7 检查验收 造林 3年后 参照 DB15/T 389执行 。 8 档案管理 8.1 技术档案 填写 附录 A。 8.2 经营档案 主要建档内容包括: 造林施工后信息统计 ,详见附录 B。 8.3 档案管理 档案要有专人记载,按时填
12、写, 及时立档归卷。 不能漏记和中断。 DB15/T 1042 2016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技术档案 表 A.1 柄扁桃育苗、造林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或个体名称: 育苗地行政区 : 造林地行政区: 林班号: 小 班号: 面积: 造林立地类型: 保存率: 生态环境状况概述: 权属: 二、育苗设计 播种育苗 育苗地整地方法 育苗地做床规格 做床 施工时间 播种时间 播种方法和播种量 苗期管理措施 容器育苗 育苗地做床规格 容器袋规格 营养土配制规格 播种时间 苗期管理 苗木出圃 一级苗数量 二级苗数量 三、造林设计 造林方式 整地 方法和规格 施工时间 苗木 起苗时
13、间 苗木类型 苗木规格 数量 栽植 造林密度 株 /亩 配置模式 栽植方法 栽植时间 四、抚育经营设计 田间补植 病虫害防治 松土除草 设计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DB15/T 1042 2016 7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经营档案 表 B.1 柄扁桃造林 施工后信息统计表 造林单位或个体名称: 林班号: 小班号: 面积 (亩): 行政区位置: 地理位置: 经度: 纬度: 海拔: 坡度 : 坡向: 生态环境状况概述: 造林时间: 立地类型: 整地方式: 整地规格: 造林方法: 造林密度: 配置模式: 柄扁桃种源: 苗木规格: 苗木处理情况: 其他情况: 造林投资情况: ( 1)用工量及费用: ( 2)材料费: ( 3)其他费: 记录员: 调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