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1.080C 50 DB14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T 201220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出入境航空器消毒技术指南 2020 -03- 17发布 2020- 03-17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20122020 I 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消毒对象 .26 消毒方法 .27 消毒人员 .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消毒作业人员个人防护要求 .4参考文献 .6 DB14/T 20122020 II 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
2、人民共和国太原海关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太原海关口岸门诊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红、李君萍、杨玉、乔玫、丁三寅、王文娟、闫鸿、李晓宾、杨永前、颜娜、穆贝莉、康杰、魏斌、郝新敏、张碧琪、吉俊伟。 DB14/T 20122020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入境航空器消毒技术指南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入境航空器消毒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消毒对象、消毒方法及消毒人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入境航空器的消毒,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流行适用时也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
3、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SN/T 1268 入出境航空器消毒规程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3.2 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3.3 随时消毒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
4、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3.4 终末消毒 DB14/T 20122020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3.5 染疫人指正在患检疫传染病的人,或者经卫生检疫机关初步诊断,认为已经感染检疫传染病或者已经处于检疫传染病潜伏期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国务院3.6 染疫嫌疑人指接触过检疫传染病的感染环境,并且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国务院4 总则4.1 消毒工作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SN/
5、T 1268 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的相关要求。4.2 出入境航空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建议每次航后对驾驶舱、客舱、厨房、盥洗室、机组休息区的小桌板、杯托、地板/吸尘地毯、舱门、壁板等进行一次彻底清洁。4.3 建议航后做每日预防性消毒。4.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染疫航空器或染疫嫌疑航空器应实施终末消毒。4.5 当航空器客舱被具有传染风险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液体污染时,应随时消毒。4.6 消毒人员消毒完毕后均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消毒剂品名、消毒剂浓度、消毒时间、操作者等。 5 消毒对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正常运行的出入境航空器,包括:驾驶舱、客舱、厨房、盥洗室、
6、机组休息区的小桌板、杯托、地板/吸尘地毯、舱门、壁板、出风口以及染疫人或染疫嫌疑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和呕吐物等。6 消毒方法6.1 预防性消毒6.1.1 出入境航空器应先釆用湿式法进行清洁,清洁完成后,再对航空器进行消毒处理。通道区、盥洗室及厨房等重点区域应做到抹布和拖把专区专用,并以不同颜色加以标记,避免交叉污染。6.1.2 预防性消毒建议使用获得适航批准的航空器清洁消毒产品。使用复合季铵盐、双链季铵盐等消毒产品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执行。使用过氧化氢进行喷洒消毒时,浓度不高于 3%,作用时间 20min。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时,有效氯浓度应为 250mg/L
7、500mg/L,作用时间 10min。在达到作用时间后,按照常规进行清洗,防止消毒剂长时间作用对机舱产生腐蚀。6.1.3 对通道区、盥洗室及厨房等重点区域消毒前,应先对地面区域由前往后喷雾一次。 DB14/T 20122020 3 6.1.4 通道区按照由外向里,由上至下的原则,依次消毒顶板、行李架、阅读灯、出风口、侧壁板、舷窗、座椅(小桌板、扶手、旅客控制组件、装饰板)、储物柜/衣帽间、隔板及书报夹、乘务员座椅等区域。6.1.5 盥洗室按照由高污染区到低污染区的原则,依次消毒马桶、垃圾箱、洗手池、盥洗室壁板及顶板、盥洗室门组件(门表面、门把手、烟灰缸(如安装)、锁扣)等区域。6.1.6 厨房
8、按照由上到下,由外到里的原则,依次消毒顶板、烤箱、烧水器、咖啡机、厨房本体、储物柜/储物抽屉、垃圾箱等区域。6.1.7 待客舱消毒完毕后,再对地面区域从后向前喷雾一次。6.2 终末消毒6.2.1 发现该航空器承载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染疫人或染疫嫌疑人时,该航空器应执行终末消毒。6.2.2 环境空气:所有人员完成下机后,通知机组人员关闭飞机出口和舱门,将通风量调至最大,使 航空器座舱至少进行一次完整换气。对机舱内空气进行消毒,可使用获得适航批准的航空消毒气雾剂或 季铵盐含量为 5000mg/L的消毒液按 20ml/m 3 的用量消毒,消毒方法按 SN/T 1268执行。6.2.3 物体表面及
9、地面:对客舱内染疫嫌疑人所在座位的前后各三排座位(共 7 排)的设施、使用过的洗手间等重点部位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可使用获得适航批准的含氯消毒剂或季铵盐含量为 2000mg/L的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作用 30 min 后,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的消毒液,防止消毒液长时间作用后对机舱产生腐蚀作用。6.2.4 染疫人/染疫嫌疑人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使用获得适航批准的有效氯 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或 3%的过氧化氢消毒液常量喷雾法进行消毒。6.2.5 客舱废弃物:客舱废弃物移下航空器后,固体废弃物用含有效氯 5000mg/L的消毒液喷洒消毒后焚烧处理。液体废弃物用有效氯 1000
10、mg/L消毒剂,按 1:10(消毒剂:液体废弃物)的比例混和均匀作用 2h以上消毒。染疫人/染疫嫌疑人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后按照常规处置流程进行处置。 6.3 随时消毒当航空器客舱被具有传染风险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液体污染时,应做好随时消毒,消毒方法按本标准6.2.4执行。7 消毒人员7.1 消毒人员应经过培训,掌握消毒剂配制、消毒器械操作和不同消毒对象的消毒方法, 遵守操作规程和消毒制度。7.2 实施消毒前,消毒人员应进行个人防护。随时消毒人员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做好个人防护。预防性
11、消毒和终末消毒作业人员防护用品穿脱程序参见附录 A。7.3 加强手卫生管理,避免交叉污染,可用有效的含醇速干手消毒剂。特殊条件下,也可使用含氯或过氧化氢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然后消毒,洗手方法按照 WS/T 313执行。 DB14/T 20122020 4 AA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消毒作业人员个人防护要求A.1 预防性消毒个人防护要求在一般区域仅进行预防性消毒,应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工作服,戴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外部戴长袖加厚橡胶手套。使用刺激性消毒药品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时应佩戴防护眼镜。 A.2 终末消毒个人防护要求及防护用品
12、穿脱程序A.2.1 防护要求进行终末消毒作业时,应穿戴工作服、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工作帽、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防护面屏、长筒胶靴、一次性防水靴套、防水围裙或防 水隔离衣。处置有可能发生喷溅的液体废物时,有条件的可使用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使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时,根据消毒剂种类选配尘毒组合的滤毒盒或滤毒罐,做好消毒剂等化学品的防护。A.2.2 防护用品穿戴程序A.2.2.1 按规定进行手卫生。A.2.2.2 戴一次性工作帽。戴帽子时注意头发不能外露,双手不能接触面部。 A.2.2.3 戴医用防护口罩,应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
13、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并检查气密性。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A.2.2.4 戴内层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以下简称内层手套)。A.2.2.5 戴防护眼镜,手不接触面部。A.2.2.6 穿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如选择佩戴防护面屏,则在穿好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后戴在防护服外;如此步骤选择在防护服外佩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则不必佩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屏,佩戴时需检查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的电力;手不接触面部)。A.2.2.7 穿一次性防水靴套并用纸胶带固定于内层衣物(非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裤腿。A.2.2.8 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A.2.2.9 穿长筒胶靴,
14、注意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裤腿置于长筒胶靴靴筒外,并完全覆盖胶靴上口。A.2.2.10 戴外层长袖加厚橡胶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围裙或防水隔离衣袖口外部,拉伸调整确保手套覆盖袖口。 A.2.3 防护用品脱卸程序A.2.3.1 脱个人防护物品前,先踩入浸有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的消毒垫,确保靴底被消毒液完全浸润后离开消毒垫。A.2.3.2 使用75%酒精或5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外层长袖加厚橡胶手套进行消毒。A.2.3.3 使用1000mg/L(以下喷洒消毒浓度相同)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全身喷洒消毒。 DB14/T 20122020 5 A.2.3.4 脱去外层长袖加厚橡胶手套,置于含氯消毒液中
15、浸泡,并戴上新的外层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以下简称外层手套)。A.2.3.5 使用75%酒精或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以下步骤的手套消毒按此浓度)进行外层手套消毒。A.2.3.6 脱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放入黄色医疗废弃物垃圾袋中,对脱下的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进行喷洒消毒。A.2.3.7 再次进行全身喷洒消毒,并进行外层手套消毒。A.2.3.8 脱去防护面屏(选择佩戴时),并进行外层手套消毒;如选择佩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在本步骤脱去,脱去前应使用75%的酒精或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再次进行外表面喷洒消毒。A.2.3.9 脱去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将反
16、面朝外,从上往下边脱边卷,连同长筒胶靴、外层手套一起脱下,将脱下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外层手套放入黄色医疗废弃物垃圾袋中进行喷洒消毒,长筒胶靴置于含氯消毒液中浸泡消毒,并进行内层手套消毒。 A.2.3.10 反面朝外脱下一次性防水靴套,放入黄色医疗废弃物垃圾袋中,并进行内层手套消毒。A.2.3.11 脱去医用防护口罩和防护眼镜(选择佩戴时)。先摘口罩下松紧带,后摘上松紧带,拉过头顶摘下(挂耳式的用双手同时摘除),将口罩放入黄色医疗废弃物垃圾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并进行内层手套消毒。A.2.3.12 脱一次性工作帽。将手轻拉工作帽外部,脱下后放入黄色医疗废弃物垃圾袋中。A.2.3.13 脱去内层手套。A.2.3.14 手卫生。A.2.3.15 清水洗手。 DB14/T 20122020 6 参 考 文 献1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11年1月8日.2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年10月15日.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2019年3月2日.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2020年3月7日.5 口岸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卫生检疫操作指南.2020年2月28日.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