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B 11 DB14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20182020旱地果园水分管理技术规程 2020-03-31发布 2020 -06-01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20182020 I 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保墒 .15 集水 .26 节水 .37 生产记录 .4 DB14/T 20182020 II 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果业工作总站。本标准主
2、要起草人:廉国武、尉亚妮、郑精杰、郭芳芳、王焕英、刘瑞宇、史丽娟、杨颖、张文军、贺光华、曹涌、孙建红、赵益荣。 DB14/T 20182020 1 旱地果园水分管理技术规程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旱地果园水分管理的术语和定义、保墒、集水、节水、生产记录。本标准适用于旱地果园的水分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NY/T 1082-2006 黄土高原苹果生产技术规程DB14/T 1467-2017 果园
3、起垄覆膜集雨保墒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3.1 旱地果园在降水和水源不足的条件下种植果树的园地、耕地或林地。3.2 集水采用简单的工程设施和物理措施,收集、存贮自然降水来进行灌溉果树的方式。 3.3 覆盖保墒在果树行间或树盘覆盖作物秸秆、地布、地膜、河沙等,抑制土壤水分蒸发的技术措施。3.4 耕作保墒通过良好的土壤耕作,调节土壤水分、养分、空气等理化和生物学性状,减少无效蒸发,达到蓄水保墒、提高土壤肥力等采用的系列技术措施。4 保墒4.1 生物覆盖 4.1.1 秸秆覆盖 DB14/T 20182020 2 以夏秋季为宜,将杂草、作物秸秆(以豆科作物秸秆为最好)切成长10左右的短节,均匀铺在树盘或
4、树行间。覆盖厚度为1020,并在秸杆上压土堆。4.1.2 生草覆盖按照NY/T 1082 规定执行。4.2 地膜覆盖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覆盖前将树下土块打碎、地面整平。新建果园采用树盘覆膜,覆盖面积0.81,把地膜直接从苗干上套下,树干在膜面中央,地膜紧贴地面,四周用湿土压实。2年以上的果园采用沿树行覆膜,地膜宽0.8m1.2m,地膜边缘垂直压入土内,深度不小于5,地膜紧贴地面,用湿土将中间的接缝压实。4.3 地布覆盖 4.3.1 覆盖时间秋施基肥后土壤封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4.3.2 选择地布幼龄果园采用幅宽0.8m1.0m的地布,成龄果园采用幅宽1.0m1.5m的地布。4.3.3 覆
5、盖方法打碎土块,平整地面,使树干处地面与地布外侧地面呈1015高差的坡度。根据树冠大小和地布宽度,用测量绳在树盘两侧拉两道直线,沿直线开深510的沟,先把地布一端铺设在地头,用土压住,然后沿着树冠两侧畦面把地布拉直绷紧铺展,边缘用土压住。果树两侧畦面的地布中间重叠35,用“U”型铁钉或铁丝连接。4.4 覆砂 地势平坦、蓄水性好、土层深厚、土质相对粘重的果园。果树定植后,将树干周围1m范围内的土壤挖松耙平,在上面覆盖一层5厚的细绵砂。以后每年在树冠外围挖宽40、深60的环状沟,施足肥料,将沟埋平,上面覆砂。这样逐年覆砂,至株间全部覆砂后,再于行间开沟施肥、覆砂,直至全园覆盖。以后每3年5年再覆盖
6、一层2.5厚的细绵砂。5 集水5.1 修筑水平沟坡度在510、坡向较一致、土层较薄、贫瘠的丘陵山区果园。按等高线开宽50、深4050的水平沟,两水平沟相距2m3m,在水平沟的外侧栽植果树。5.2 修筑水平梯田 土层深厚的山区丘陵坡地果园。根据地形沿等高线修筑带状梯田,田面平整,内低外高,梯田宽随地形而异。5.3 挖鱼鳞坑 DB14/T 20182020 3 坡度在10以上,地形复杂、土层薄的山坡地果园。沿等高线自上而下挖半月型坑,长径70150,短径60100,呈三角形排列,上下错落如鱼鳞状,坑的左右两角斜向上各开一道引水小沟,在鱼鳞坑外侧栽植果树。5.4 建集雨窖收集自然降水的山区丘陵地果园
7、。一般13332000果园配套建设一口50m 3以上的水窖。窖深5m,下面直径4m,中部直径2m,井口直径80。水窖与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设施配套。天然降水不足时,可拉水贮于窖中。5.5 起垄覆膜集雨按照DB14/T 1467 规定执行。5.6 穴贮肥水 3月上中旬整好树盘后,在树冠边缘向里0.5m处挖深40、直径2030的穴46个,将玉米秸、麦秸等捆成长35、直径1520的草把竖直放入穴中。然后将优质有机肥与土以21的比例混匀回填,随后浇水,穴埋成低于地面12成小洼,之后在上面覆盖地膜,并在地膜的中间戳个小孔,供日后浇水、追肥或承接雨水用,小孔平时要用瓦片盖严。6 节水6.1 滴灌6.1.1
8、 铺设滴灌管清除树行内杂草,沿栽植行中心起垄,两侧坡度不高于25。密植园在距中心干3080、普通果园距中心干80100的两侧分别铺设滴灌管,支管一般埋于地下不小于30处,毛管环绕树下。滴头间距0.5m1.0m,每株树周围安24个滴头,滴头位置在树冠半径2/3处,树冠大滴头数多,树冠 小滴头数少。6.1.2 灌溉水质按照GB 5084 规定执行。6.1.3 灌溉时期和灌水量灌水时期为花芽萌动期、新梢旺长期、果实膨大期、采收后和封冻前五个时期。根据土壤墒情确定灌水时间和数量,干旱年份增加灌水次数。6.2 微喷6.2.1 喷头布置沿果树行向距地面1.7 m1.8m处架设一条水管,在水管上每间隔2.5
9、 m3m垂直连接一条毛管,毛 管长约2030,喷头与毛管相连,采用雾状或小管出流,毛管悬在树行上部悬挂的铁丝上。6.2.2 灌溉水质、时期和灌水量按本标准6.1.2和6.1.3执行。 DB14/T 20182020 4 6.3 涌泉灌6.3.1 铺设涌泉灌管沿果树行向在地下2030处埋设一条支管,根据株距位置在支管上每隔3m4m打孔安装一个稳流器,稳流器的另一端接4mm微管,微管位于地面上,水流经微管以细流形式流入果树周围,最后渗入根系。6.3.2 灌溉水质、时期和灌水量按本标准6.1.2和6.1.3执行。6.4 小沟交替灌溉在树冠外围投影下方顺着果树行向,在树行两侧各挖一条深约2040、宽约2030的灌排水沟。结合秋季施肥在树盘起垄,老果园垄高1020,新建果园2030,树下高,行间低,垄 宽1m1.2m,垄上覆草或用黑色地膜覆盖。灌水时每次只灌果树一侧的小沟,在下一次灌水时,只灌上次没有灌过的另一侧沟,实行交替灌溉。7 生产记录 详细记录果园保墒、集水、节水等环节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建立生产档案。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