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 T 16292018 水地冬小麦壮苗技术规程 2018 - 01 - 10发布 2018 - 03 - 10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4/ T 1629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播前准备 . 1 5 品种选择 . 2 6 播种 . 2 7 冬前管理 . 3 8 春后管理 . 3 DB14/ T 1629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临汾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 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裴雪霞、张晶、董娟兰、党建友、闫翠萍、程麦凤、王姣爱、武雪萍。 DB14/ T 16292018 1 水地冬小麦壮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地冬小麦壮苗的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冬前管理及春后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水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的冬小麦种植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
3、.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671 主要农作物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 851 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 在同一个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一年内播种小麦和玉米,并能成熟收获的种植方式。 3.2 蒙头水 播种后0 cm40 cm土层相对含水量低于60%,种子不能发芽或已发芽但顶不出土时而进行的灌水。 4 播前准备 4.1 土壤条件 耕作活土层即耕层厚度20 cm以上。
4、土壤环境条件符合NY/T 851的要求。 4.2 秸秆还田 玉米收获后,立即采用80马力以上拖拉机牵引秸秆还田机械粉碎秸秆,秸秆长度应小于5 cm,且均 匀覆盖地面,无压倒未粉碎秸秆。 DB14/ T 16292018 2 4.3 播前造墒或灌蒙头水 玉米收获前1520 d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灌串茬水造墒,播前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70%时灌底墒水,播种后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灌蒙头水;每666.7 m2灌水量40 m350 m3。灌 溉水质量应符合NY/T 851的要求。 4.4 整地 旋耕播种田块播前旋耕1遍,旋耕深度12 cm15 cm;连续旋耕播种的田块23年应耕翻
5、或深松一 次,深耕翻深度不小于25 cm,深松深度不小于30 cm。深耕翻后耙压,深松后旋耕、耙压。 4.5 施用底肥 整地前每666.7 m2施用腐熟有机肥4 000 kg5 000 kg或精制(商品)有机肥200 kg300 kg,纯N10 kg11 kg,P2O5 7 kg8 kg,K2O 4 kg5 kg。所用肥料按照NY/T 496的规定执行。 4.6 土壤处理 地下害虫重发区,每666.7 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250 mL,对水1 kg2 kg,拌 细砂土25 kg制成毒土,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2.5 kg3 kg,拌细砂土15 kg20 kg,耕地前均匀撒施
6、地表面,随旋耕翻入土中。全蚀病重发区,播种前每666.7 m2用50%福美双,或70%甲基硫菌灵,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 kg3 kg,拌细砂土20 kg30 kg,均匀撒入地表面,翻耕入土。农药使用按照NY/T 1276的规定执行,土壤处理药剂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5 品种选择 5.1 选择品种 选用稳产、高产、抗病、抗倒伏、抗逆性强,通过国家或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宜 在我省水地一年两熟区种植的品种。种子质量按照GB 4404.1的规定执行。 5.2 种子处理 5.2.1 种子包衣 播前选种,去除秕粒、杂粒,晒种12 d,用种衣剂进行处理。种子包
7、衣按照GB/T 15671的规定执 行。 5.2.2 拌种 腥黑穗病、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等发生较重地块,用2.5%咯菌腈悬浮剂10 mL、12.5%硅噻菌胺 悬浮剂4 mL、或25%的灭菌唑悬浮剂15 mL,对水0.3 kg0.4 kg,喷洒到15 kg20 kg麦种上,搅拌均 匀,晾干;地下害虫发生较重地块,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1%0.2% 拌种,堆闷4 h6 h播种;病、虫混发地块,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 mL+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 mL, 对水0.3 kg0.4 kg,拌种15 kg20 kg,待表面水分晾干后即可播种。拌种药剂按照GB/
8、T 8321(所 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6 播种 DB14/ T 16292018 3 6.1 播期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北片在10月1日10月5日播种,南片在10月5日10月10日播种。 6.2 播量 条播,每666.7 m2播量12.5 kg15.0 kg;撒播,每666.7 m2播量15.0 kg17.5 kg。 6.3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3 cm4 cm。 6.4 播种方式 等行距窄幅条播,行距18 cm20 cm,播幅3 cm5 cm;等行距宽幅条播,行距22 cm26 cm,播 幅6 cm8 cm;撒播,可人工撒播和机械撒播。 6.5 播后镇压 随播随压或播种后用专用镇压器镇压1遍。
9、 7 冬前管理 7.1 化学除草 小麦冬前36叶期,日均气温高于5 无风晴天进行化学除草。冬前以阔叶杂草为优势种的麦田, 每666.7 m2用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4 g5 g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 g,喷雾防治;以禾本科 杂草为优势种的麦田,每666.7 m2用3%甲基二磺隆油悬剂20 mL25 mL;以节节麦为优势种的麦田,每 666.7 m2用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20 mL30 mL,喷雾防治;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麦田,每 666.7 m2用3.6%甲基碘磺隆甲基二磺隆水分散剂15 g25 g,对水20 kg30 kg,喷雾防除。化学除 草按照GB/T 8321(
10、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7.2 浇越冬水 小麦3叶期后至冬前昼消夜冻时灌越冬水,每666.7 m2灌水量30 m40 m。 7.3 中耕耙耱保墒 灌水后耕层0 cm10 cm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70%时,中耕划锄或耙耱保墒。 8 春后管理 8.1 耙耱镇压 早春顶凌耙耱,返青至起身期划锄镇压。 8.2 灌水追肥 8.2.1 返青期 小麦总茎蘖数每666.7 m2小于60万,日均气温达3 5 时灌返青水,每666.7 m2灌水30 m40 m,结合灌水追施纯N 2.5 kg3.0 kg。 DB14/ T 16292018 4 8.2.2 拔节期 返青期未灌水施肥麦田,拔节期每666.7 m2灌
11、水50 m60 m,结合灌水追施纯N 4 kg5 kg。 8.3 化学控旺 返青期每666.7 m2总茎蘖数大于100万的麦田,起身期前后每666.7 m2用20%壮丰安乳油30 mL40 mL, 对水25 kg30 kg喷雾。所用药剂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8.4 除草 小麦拔节前中耕除草,或阔叶杂草为优势种的麦田用苯磺隆或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禾本科 杂草为优势种的麦田用甲基二磺隆化学防除;节节麦为优势种的麦田人工拔除;拔节后麦田杂草必须采 用人工拔除。 8.5 预防春季冻害 小麦进入拔节期,晚霜来临之前及时灌水预防冻害,发生冻害麦田及时灌水追肥。每666.7 m2灌水 30 m340 m3,追施纯N 2.5 kg5.0 kg,或叶面喷施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