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4 T 1164-2015 奶牛乳腺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77518       资源大小:1.45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4 T 1164-2015 奶牛乳腺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20B 05 DB14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T 11642015奶牛乳腺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5 -12- 20发布 2016- 01-20实施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4/T 11642015 I 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诊断 .14 预防 .25 治疗 .26 牛奶的处置 .3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诊断方法 .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加州乳腺炎检测法(CMT) .5 DB14/T 11642015 II 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科

    2、学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汇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威科畜禽服务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守艳、韩一超、杨丽华、董春光、韩文儒、陈剑波。 DB14/T 11642015 1 奶牛乳腺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奶牛乳腺炎综合防治的诊断、预防、治疗及牛奶的处理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奶牛乳腺炎的综合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 16568 奶牛场卫生规范GB/T

    3、 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NY/T 34 奶牛饲养标准NY 5046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47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 5048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T 5049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管理准则3 诊断3.1 流行病学特点3.1.1 奶牛乳腺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气候潮湿的季节发病率会增高。 3.1.2 饲养环境卫生状况越差发病率越高。3.1.3 与奶牛胎次有关,任何胎次的奶牛均可发生,胎次越高发病率越高。3.1.4 与奶牛遗传因素有关,乳腺炎发病率高的奶牛,下一代发病率也会高。3.1.5 挤奶方式和消毒卫生程序不合适发病率会增高。3.2

    4、临床诊断3.2.1 突然发病,乳房发红、肿胀、变硬、疼痛,乳汁显著异常和减少,出现全身症状。病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反刍减少,脉搏增速,脱水,全身衰弱、沉郁。3.2.2 病牛一般没有全身症状,最明显的异常是乳汁中有絮片、凝块,并呈水样。乳房有轻微发热、肿胀和疼痛。有些出现乳房萎缩或者出现硬结。3.3 实验室诊断3.3.1 实验室诊断指标 3.3.1.1 牛奶在培养基上有菌落生长,经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出细菌种类。 DB14/T 11642015 2 3.3.1.2 用 CMT 法检测,盘底出现少量黏性沉淀物。3.3.2 实验室诊断方法参见附录 A、附录 B。3.4 确诊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

    5、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经实验室诊断予以确诊 。符合 3.2.1或 3.2.2确诊为临床型乳腺炎。既没有 3.2.1也没有 3.2.2的症状,符合 3.3.1.1或 3.3.1.2确诊为亚临床型乳腺炎(隐性乳腺炎)。4 预防4.1 环境卫生 牛场的环境建设与控制按 NY/T 5049的规定执行。4.2 饲养管理4.2.1 根据奶牛的营养需要饲喂,按照 NY/T 34 的规定执行。4.2.2 挤奶操作应按 GB 16568 的规定执行。4.2.3 奶牛干乳前的处理按 NY 5047 的要求实施,停乳后要随时观察乳房,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4.2.4 在干乳期,每头奶牛每天供应 1.0 g 维生素 E

    6、和不超过 0.3 mg/kg 日粮的硒。4.2.5 上机挤奶:奶牛进入挤奶厅后尽快套上奶杯,挤奶过程中观察真空稳定情况和挤奶杯组奶流情况,适当调整挤奶杯组的位置。4.3 监测每月对每头泌乳牛进行奶牛乳腺炎检测。对隐性乳腺炎的监测方法参见附录B,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监测记录存档;对临床型乳房炎要及时治疗,并保存诊疗记录。 4.4 消毒4.4.1 对牛舍内消毒每周一次,舍外每月两次。4.4.2 选用合适的药物药浴乳头;对病牛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特别是挤奶设备进行清洗和严格消毒。4.5 引进监测应符合 GB 16568要求。5 治疗5.1 临床型乳腺炎的治疗5.1.1 隔离 对患病奶牛实

    7、施隔离,对病牛接触过的一切用具及环境按 NY T 5049执行。5.1.2 治疗 DB14/T 11642015 3 对已经确诊的病牛,应根据致病因素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按照对因治疗辅以对症治疗相结合的原则,防止病原扩散。兽药的使用应符合 NY 5046的要求。5.1.2.1 对因治疗应依据采集的乳汁样品病原培养、药敏实验结果为高度敏感药物选用抗生素药物。5.1.2.2 对症治疗急性病例乳腺发热和疼痛感严重的患牛,需采用乳房外冷敷疗法。5.1.2.3 辅助性治疗对于亚急性和慢性病例,采取缓解乳房的肿胀,改善乳房局部血液循环,乳房按摩、增加挤乳次数、外敷透皮药物等方法。 5.2 亚临床型乳腺炎(隐

    8、性乳腺炎)治疗隐性乳腺炎患牛是本病重要的传染源。对已诊断为亚临床型乳腺炎的病牛应隔离观察,长期CMT阳性、乳汁表现异常、产奶量低、反复发作的病牛,应及时淘汰。干乳前10d进行隐性乳房炎监测,对阳性反应在 “ ”以上的牛及时治疗,干乳前3 d再监测1次,阴性反应方可停乳。6 牛奶的处置临床型和隐性乳腺炎患牛的奶要挤入专用容器内,集中销毁,应严格执行休药期和弃奶规定;对发病区的奶源进行严格监测,防止病原污染牛奶进入制冷罐、乳品加工企业和消费市场。 A DB14/T 11642015 4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诊断方法A.1.奶样的采集采样时先用温水冲洗乳房,然后用0.1%的新洁尔

    9、灭溶液清洗整个乳房,最后用75%酒精擦拭乳头,采样者同时进行手指擦拭消毒,待干后,每个乳头先挤去前3把乳汁,然后以无菌操作的方法每个乳区挤取奶样约10 mL,放入灭菌试管中,标明牛号、乳室、日期,立即送回实验室检测(不超过4h)。A.2.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试验将样品摇匀后,取 5 mL置于灭菌离心管中 3 000r/min离心 10 min,弃去离心管中的上层液体,留取底部沉淀物,无菌操作吸取沉淀物 0.1 mL,分别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 SS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37 恒温箱内培养 24 h,观察生长情况和菌落特征,挑取菌落进行涂片,革兰 氏染色,镜检,根据菌落特征

    10、、溶血情况、染色特性及菌体形态,初步判定细菌类属,并将其进一步纯化培养。A.3.病原菌的鉴别培养及形态观察 根据细菌生长情况,菌落的形态特征及染色特性,将可疑单菌落接种于血清琼脂平板、伊红美蓝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中进行鉴别培养,于 37 恒温箱中培养 24 h,进一步观察其生长特性并再次纯化培养,直到平板培养的为单个纯菌落,将其保存待菌种鉴定。A.4.病原菌的鉴定将保存的细菌使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生化分析。A.5.药敏试验选取典型的分离菌株用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参考世界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标准判定结果。药物敏感试验参照下表 表 A.1 药物敏感试

    11、验判定标准抑菌圈直径(mm) 敏感度20以上 极敏1520 高敏1014 中敏10以下 低敏0 不敏 DB14/T 11642015 5 AB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加州乳腺炎检测法(CMT)CMT是加州奶牛乳腺炎试验的简称,即首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使用的一种乳腺炎检测试验。它是通过间接测定乳中体细胞数 (SCC)来诊断隐性乳腺炎的方法。其原理是在表面活性物质和碱性药物作用下,乳中体细胞被破坏,释放出 DNA,进一步作用,使乳汁产生沉淀或形成凝胶。体细胞数越多,产生的沉淀或凝胶也越多,从而间接诊断乳腺炎和炎症的程度。该法是国际通用的隐性乳腺炎诊断方法, 其特点是简便、快速。B.1.试剂和方法

    12、CMT检测中用到的试剂和方法如下:十二烷基磺酸钠 30 g溶解于 1 000 mL蒸馏水,用 2 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 pH等于 6.4,加入溴甲酚紫 0.1 g,即成 CMT检验液,取乳腺炎诊断盘 1只,滴加被检乳 2 mL,诊断液 2 mL,缓缓作同心圆状摆。市售成品 CMT诊断试剂或者其他方法的成品试剂,按照说明操作。B.2.判定标准表B.1给出了奶牛乳腺炎CMT法的判定方法及标准。 表 B.1 CMT法的判定方法及标准反应状态 被检乳 反应判定 体细胞数 (千 mL)混合物呈液体状,倾斜检验盘时,流动流畅,无凝块。 阴性 0200混合物呈液体状,盘底有微量沉淀物,摇动时消失 可疑 200500盘底出现少量黏性沉淀物,非全部形成凝胶状,摇动 时,沉淀物散布于盘底,有一定的黏性。 弱阳性 500800全部呈凝胶状,有一定黏性,回转时向心集中,不易散开。 阳性 8005 000混合物大部分或全部形成明显的胶状沉淀物,黏稠,几乎完全黏附与盘底,旋转摇动时,沉淀集于中心,难以散开。 强阳性 5 000_


    注意事项

    本文(DB14 T 1164-2015 奶牛乳腺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