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 38 DB14 山西省 地方标准 DB 14/ T 1511 2017 远志 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2017 - 12 - 10发布 2018 - 02 - 10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4/ T 1511 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生态环境条件 . 1 5 选地与整地 . 2 6 播种 . 2 7 田间管理 . 2 8 病虫害防治 . 3 9 种子采收 . 3 10 包装、标识、贮存、运输 . 3 11 生产档案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种子采收与处理记录表 .
2、5 DB14/ T 1511 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农业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芸、乔永刚、冯前进 、刘根喜。 DB14/ T 1511 2017 1 远志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远志 良种繁育的术语和定义、 生态 环境条件、选地与整地、 播种 、田间管理、病虫害 防治 、种子采收、包装 、标识、贮存、运输 及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 远志 良种的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3、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远志 远志科植物远志 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 3.2 远志良种 根据 用药 需求选育的远志群体,该群体可通过常规繁殖保持群体的遗传稳定性与一致性,能够适应 产区生态条件与栽培技术,在产量、品质、生育期、抗性和适应性方面表现优良。 4 生态环 境条件 4.1 环境条件 4.1.1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质量达到GB 3095中规定的二级以
4、上标准。 4.1.2 灌溉水 灌溉水达到 GB 5084 中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 DB14/ T 1511 2017 2 4.1.3 土壤 土壤 质量达到GB 15618中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 4.2 生态条件 远志 主要生态因子范围: 10 积温 682.0 5689.0 ;年平均气温 9.0 24.3 ; 1月平均气温 -20.0 9.1 ; 1月最低气温 -24.7 ; 7月平均气温 10.9 28.4 ; 7月最高气温 32.9 ;年平均相对 湿度 50.4%80.4%;年平均日照时数 1 684 h2 890 h;年平均降水量 288 mm1 671 mm。 5 选地与整地 5.1
5、选 地 选 择 肥沃 、向阳、排水良好的绵黄土、砂质壤土或褐土地块,土壤 pH 6.57.5,或微酸性,忌碱性 。 前茬作物以禾本科植物与豆科植物为宜,忌连作。远志繁育田与其他远志栽培地块空间隔离至少 1 000 m 以上。 5.2 整地 播 前耕地,深翻30 cm35 cm,耙细、整平 保墒。 播种前 作 畦,畦宽 1.5 m 2 m。 结合耕地 ,每 667m2 施 腐熟的有机肥 3 000 kg; 6 播种 6.1 播种时间 春播要求地温稳定在 10 以上时 进行 。 夏播可在 6月末 7月上旬雨季到来时进行,不可 晚于 8月 下 旬 前进行。 秋播于 10月中旬至 11月上旬进行。秋播
6、远志于第 2年春季发芽。 6.2 播种量 每 667 m2土地 播种量 2 kg 3 kg。 6.3 播种方法 条播 ,行距 25 cm 30 cm,覆土厚度 1 cm 1.5 cm,播后轻镇压 。 7 田间管理 7.1 间苗 苗高 4 cm 5 cm时进行定苗, 株距 6 cm 10 cm, 留苗量约 50 株 / m2,田间密度约为 每 667 m2 3.5 万 株。 7.2 中耕除草 远志 出苗当年中耕除草不少于3 次,以后年份每年除草2 3次。 7.3 施肥 DB14/ T 1511 2017 3 从第2 年起每年每 667 m2施 商 品有机肥 300 kg。 每年 远志 营养生长旺
7、盛 期,每 667 m2追 施 尿素 10 kg。 7.4 水分管理 开花结实期如遇干旱可结合施肥要浇水1 次,雨季 及时排水,防止地面积水。 7.5 花序打顶 生长第 3年起采种,应对花序进行打顶处理,花序打顶在 7月上旬进行。 7.6 培土 秋季,远志地上部分枯萎后,结合中耕培土于远志基部,以防冻害。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 。在必须施用化学农药时,选 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并使用最小有效剂量,以降低农药残留。 8.2 防治对象 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叶枯病; 主要虫害为蚜虫。 8.3 防治方法 8.3.1 农业防
8、治 合理轮作;增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与病残枯叶,集中烧毁;黄板诱杀;选用抗病虫品种。 8.3.2 化学防 治 根腐病发病初期用 50%退菌特800倍液喷施或灌根,每7 d 喷 1次,连续使用 3次以上。叶枯病 发病初 期 用 瑞毒霉 800倍液叶面喷施 ,一般7 d喷 1次, 2次可控制危害 。 无翅蚜发生期,可以 0.3%苦参碱乳剂 8001 000倍液喷雾。 9 种子采收 9.1 采收时间与方法 远志花期较长,种子随熟随落, 7月份后种子逐渐成熟, 应分批采收。在行间铺设塑料布,种子掉 落后定期扫取收获种子。约 每 20 d收获 1次,可连续收获 23次。 9.2 种子处理 种子收获
9、后,过筛去杂,置于通风干燥处,晾晒,风干并检验分级。 10 包装、标识、贮存、运输 10.1 包装 DB14/ T 1511 2017 4 远志 种子用遮光、防潮的材料包装。 10.2 标识 包装处注明物种名称、数量、质量指标、产地、贮存时间等。 10.3 贮存 种子经包装后置于凉爽干燥处贮藏。 10.4 运输 种子运输时包装应完好,运输工具必须清洁、防雨水、干燥、无污染,具有较好的通气性。 11 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技术档案,主要记录种子来源、播种、田间管理、种子采收、检验与贮藏等相关内容。种 子采收与 处理记录 格式参见附录 A,生产档案保存期为2年。 DB14/ T 1511 2017 5 A A 附 录 A ( 资料 性附录) 种子采收与 处理 记录表 种子采收与处理记录表格式参见表 A.1。 表 A.1 种子采收 与处理 记录表 采收时间 采收方法 采收量 加工方法 干燥方法 产量 记录人 技术负责人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