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91.140.90 Q 78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2943 2019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规范 2019 - 03 - 25 发布 2019 - 04 - 25 实施 河北省 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T 2943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原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河北省特种设备技术检查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井科学、王爱香、刘宗辉、刘会来、郭兴、门智峰、董君卯、李石、乌云、 聂立涛、刘苏扬、冀维金、
2、宿素玲、王亚东、许杰 。 DB13/T 2943 2019 1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内容、评估结论和评估报告 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在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安全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899-2011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20900-2007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风险评估和降低的方法 GB 30692
3、-2014 提高在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性的规范 TSG T7005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自动扶 梯与自动人行道 3 术语和定义 GB/T 7024、 GB 16899、 TSG 08、 GB 30692和 GB/T 209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全评估 safety assessment 评估机构接受安全评估委托方委托,以实现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为目的,通过查找使用环 境、设备选型、设备本体、使用管理、日常维护保养等一个或多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对其进行 风险分析和评定,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的活动。 3.2 风险隐患 potential r
4、isk 使用环境、设备选型、设备本体、使用管 理、日常维护保养中存在的危险缺陷,如自动扶梯和自 动人行道使用环境恶劣、设备选型与使用场所不匹配、设备的老化磨损、设备管理活动和日常维护保 养中存在的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的情况等。 3.3 安全评估委托方 safety evaluation consignor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产权单位(所有人)、使用单位、管理单位以及需要对自动扶梯与自动人 行道进行安全评估的单位或个人。 3.4 DB13/T 2943 2019 2 改造 transform 采用更换、调整、加装等作业方法,改变原电梯主要受力结构、机构(传动系统)或控制系统, 致使电梯性能参数与
5、技术指标 发生改变的活动;包括: 改变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额定(名义)速度、提升高度、调速方式; 加装或更换不同规格、 不同型号的驱动主机、控制柜、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及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梯级、踏板、 扶手带、附加制动器。 3.5 重大修理 major repair 更换同规格的驱动主机及其主要部件(如电动机、制动器、减速器);更换同规格的控制柜。 4 基本要求 4.1 机构 从事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安全评估机构)应是独立的第三方检 验检测机构,具有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 行道监督检验或型式试验 资质。 4.2 人员 4.2.1
6、 从事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工作的评估人员应有三年以上与电梯相关检验检测或三 年以上电梯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 4.2.2 安全评估机构应组成评估小组。评估小组应由二名 (含 )以上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组成。评估小 组组长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电梯检验师(含)以上资格。 评估组组长基本条件: a) 熟悉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技术要求和相关法规标准; b) 掌握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程序和流程; c) 不受任何偏见影响; d) 具有保障安全评估公正实施的组织能力; e) 当评估不能达成一致时具有仲裁能力。 4.3 管理 4.3.1 安全评 估机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南的要求制定包括安全
7、评估程序和安全评估流程在内 的安全评估作业指导文件,并在机构内正式发布。 4.3.2 安全评估机构应建立制度对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质量实施控制,并对安全评估结果 的真实性、公正性负责。 4.4 评估对象 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安全评估: a) 使用年限达到 15 年; b) 超出设计年限、频次的; c) 故障率较高、投诉较多的; DB13/T 2943 2019 3 d) 发生自然灾害或者设备事故而使其安全技术性能受到影响的; e)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安全评估要求的; f) 它原因需要进行安全评估的。 4.5 设备 评估机构应配备能够满足评估 需求的仪器设备和工具,使用的
8、仪器设备的测量范围和精度应满足 要求,并能保证所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5 评估内容 5.1 程序 安全评估程序包括:前期准备,现场评估,风险等级评定,综合结论判定,出具安全评估报告。 5.2 前期准备 5.2.1 在安全评估过程开始之前,应与安全评估委托方协商确定评估目的和评估内容并书面确认。 评估内容可包括至少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内容: a) 使用环境; b) 设备选型; c) 设备本体; d) 使用管理; e) 日常维护保养。 5.2.2 评估人员根据确定的评估内容准备相应的现场评估记录。 5.3 现场评估 5.3.1 使用场所与设备选型 设备选型与使用场所的匹配情况。 5.3.2 设 备本体
9、设备本体的风险隐患查找,应根据确定的内容,在附录 A中选择相关项目,至少包括但不限于附录 B 所列项目。 5.3.3 使用管理 使用管理的安全评估应包括以下项目: a) 使用登记证; b) 保养合同; c) 生产单位资质; d) 安全管理人员; e) 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 f) 管理人员履行职责和记录; g) 安全技术档案; h) 设备运行状况、大修改造情况。 DB13/T 2943 2019 4 5.3.4 日常维护保养 日常维护保养的安全评估应包括以下项目: a) 维护保养单位资质及人员持证情况; b) 作业指导文件的有效性; c) 维保单位履行职责义务情况; d) 维保工作执行情况; e
10、) 维保单位自检情况; f) 维保质量的考核; g) 维保服 务质量评价; h) 维保人员技术能力。 5.4 风险等级评定 5.4.1 安全评估机构应根据伤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和概率等级对查找的风险隐患进行风险评定,确定风 险等级和风险类别。 注 1: 其中严重程度根据附录 C 表 C.1 进行评估,确定各风险情节的严重程度级别。伤害发生的概率根据附录 C 表 C.2 进行评估,确定各风险情节的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 5.4.2 确定风险情节的严重程度和概率等级后,根据附录 D 表 D.1 确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确定后, 按照 GB/T 20900-2007 中第 5 章的要求,根据附录 D 表 D
11、.2 进行风险评定得出 I、 II、 III 类风险类别。 6 评估结论 6.1 分项等级综合结论判定 6.1.1 针对风险评 估 表中 I 类和 II 类风险 的项目 ,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使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 平。 XX系统、 XX系统 (列出属于大修改造的项目)存在较大的安全 风险 ,且无法通过简单的调整 措施予以纠正, 修理或改造更换零部件的价值高于同类整机价值的 50 %, 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后, 建议 使用单位 对这台 设备 采取 的 措施:整机更新。 或, XX系统、 XX系统 等(列出属于大修改造的项目)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且无法通过简单 的调整措施予以纠正,在综合考虑
12、电梯的已使用年限、使用状态、配件的获取等方面的因素后,评价 组建议 使用单位 对这 台设备 采取如下措施: 1) 1、 更新 ; 2、 修理( 调整 ) .; 3、 针对属于执行 GB 16899 旧版标准,但不符合 GB 16899 新版标准的项目,宜增加相应功能 或者提出加强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建议。 或, 2) 如条件许可,整机更新 。 6.1.2 若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设备选型与使用场所不匹配,应 建议 使用单位 对这台 设备 采取整机 更新 的措施 。 6.2 综合等级判 定 DB13/T 2943 2019 5 6.2.1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判定 将三种风险类别分别按照表 1
13、所示规则赋值: 表 1 风险类别 风险类别 值 0 1 2 假设 vi(i=1, ,n)为对应于第 i个风险情节的风险类别的取值,其中 n为所有进行评估的风险情节 的个数。 按照公式 1计算综合安全状况得分: n i i n i i n i i vif n v vif D 1 1 1 0,100 2 0,0 根据得分情况,按照表 2判断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 表 2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D D95 95 D 85 85 D 0 0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6.2.2 结论 根据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判定,综 合存在的风险和降低风险保护措施的成本,安全评估机构可以按 照下列原则给出相应的
14、安全评估结论: a) 对于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四级的,应建议该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立即停用,采取安全措施 消除风险后方可使用,建议 XX(更新、改造、修理 ); b) 对于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三级的,应尽快采取安全措施消除风险,建议 XX(更新、改造、修 理 ); c) 对于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二级的,需要采取安全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建议 XX(更新、改造、 修理 ); d) 对于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一级的,对评估指出的风险需要加强监护,建议 XX(更新、改造、 修理 )。 6.3 降低风险的安 全措施建议 根据每个项目风险等级评定结果,总结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使用环境、设备选型、设备本体、 使用管理
15、和维护保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出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措施。降低风险的措施应按 以下方式进行: ( 1) 1 DB13/T 2943 2019 6 a) 对存在风险项目的零部件或系统通过修理可以恢复其安全功能的,应提出对该自动扶梯和自 动人行道进行维修的建议 ; b) 对存在风险项目的零部件或系统通过修理不能恢复其安全功能的,应提出对该自动扶梯和自 动人行道进行改造的建议 ; c) 对使用环境与设备选型不匹配、存在风险项目的零部件或系统不能通过修理或改造恢复其安 全功能的,或修理或 改造更换零部件的价值高于同类整机价值的 50%的,宜提出对该自动扶 梯或自动人行道进行更新 ; d) 对使用管
16、理、维护保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应提出改进意见。 7 评估报告 7.1 评估的结果应形成安全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文字应简洁、准确。 7.2 安全评估报告的格式及内容参见附录 E(资 料性附录)。 DB13/T 2943 2019 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设备评估表 表 A.1 给出了在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可能出现原始风险的严重程度、概率等级以及风险类别的 参考值,可以作为识别在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重大危险项目的工具 ,对本标准未包括的危险和危 险 状态 ,应视具体情况进行风险评价。 DB13/T 2943 2019 8 表 A.1 自 动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设备评估表
17、 序 号 编号 检查项目 参考标准 /规范 /要求 严 重 程 度 概率 等级 风险 类别 危险 /危险状态 (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 降低风险的采取措施 备 注 1、总则 1 1.1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未使用有害材料 ,例如石棉 GB 30692-2014 5.1 2 C I 有害材料 1) 除去易崩解的有害材料 (例如更换制 动器衬的材料 ); 2) 如果未除去封围中的有害材料 ,则贴 上警示标志以防有害的影响 2、支撑结构(桁架) 2 2.1 机械运动部件的完全封闭 GB 16899 2011的 5.2.1 2 D II 接触通常情况下公众不能接近的机械部件 按照 GB 16899 20
18、11的 5.2.1的要求设置围板 3 2.2 符合 GB23821 2009的表 5规定的 通风孔 GB 23821 2009的表 5 2 D II 接触通常情况下公众不能接近的机械部 件 按照 GB 23821 2009的表 5的要求设置围板 4 2.3 用安全装置保护机房、驱动站和 转向站的出入 GB 16899 2011的 5.2.4 2 D II 接触通常情况下公众不能接近的机械部 件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2.4的要求设置 保护 5 2.4 可打开的检修盖板和楼层板的安全装置 GB 16899 2011的 5.2.4 2 D II 接触通常情况下公众不能接近的机械部
19、 件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2.4的要求设置保护 6 2.5 现场清扫指导说明 GB 30692-2014的 5.2.2.1 2 D II 支撑结构内的火灾 提供定期清扫的指导说明 7 2.6 定期清扫以减少易燃材料积聚的可能性 GB 30692-2014的 5.2.2.2 2 D II 支撑结构内的火灾 1) 定期清扫;或 2) 安装灭火系统 3、梯级、踏板和胶带 8 3.1 踏面上安全的立足面 GB 16899 2011的附录 J 2 C I 在梯级、踏板或胶带上以及出入口区域滑 倒 在踏面上提供安全的立足面 (参照 GB 16899 2011的附录 J的要求 ) DB1
20、3/T 2943 2019 9 表 A.1 自动动扶梯和 自动人行道设备评估表 (续) 序 号 编号 检查项目 参考标准 /规范 /要求 严重 程度 概率等 级 风险 类别 危险 /危险状态 (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 降低风险的采取措施 备 注 9 3.2 梯级、踏板、滚轮的使用状况及连接情况 1、 梯级、踏板、不 应有裂纹或过度磨 损; 2、 滚轮不应有裂 纹或过度磨损,滚 轮与梯级踏板链接 可靠 2 C I 1、 在梯级、踏板或胶带上滑倒; 2、 梯级或踏板突然下陷导致伤害 更换 10 3.3 梯级定界线 GB 16899 2011的5.3.5 3 C II 梯级定界线 不清导致跌倒 1)
21、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3.5的要 求设置梯级定界线 ;或 2) 在出入口处设置梯级下方照明 11 3.4 梯级、踏板和胶带无过大的横向(或垂直 )位移 GB 16899 2011的5.3.4 2 C I 在围裙板和梯级之间被夹住 保证位移符合 GB 16899 2011的 5.3.4的要求 12 3.5 相邻梯级或踏板间无过大的间隙 GB 16899 2011的5.3.5 2 C I 在梯级间或踏板间被夹住 保证间隙符合 GB 16899 2011的 5.3.5的要求 13 3.6 梯级或踏板缺失监测装置 GB 16899 2011的5.3.6 1 D I 梯级或踏板的缺失
22、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3.6的要求设置安全装置 14 3.7 防止链条或胶带张紧装置移动量过大的保护 GB 16899 2011 的 5.4.3.3 和 5.4.4.2 2 D II 运动的梯级、踏板或胶带系统与固定部件的碰撞 按照 GB 16899 2011 的 5.4.3.3 和 5.4.4.2的要求设置安全装置 ,监测直接 驱动梯级、踏板的部件或胶带的断裂或 过 度伸长 4、驱动装置 15 4.1 驱动主机的工作及固定状况 1、轴承无异常噪声 或振动、润滑状态 良好 2、主机固定可靠 1 B I 1、导致设备本身损坏; 2、主机移位导致伤害 1、更换轴承 2、重新固定主
23、机 DB13/T 2943 2019 10 表 A.1 自动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设备评估表 (续) 序 号 编号 检查项目 参考标准 /规范 /要求 严重 程度 概率等 级 风险 类别 危险 /危险状态 (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 降低风险的采取措施 备 注 16 4.2 驱动链轮、轮轴使用状况 驱动链轮、轮轴固 定可靠,无裂纹、 严重磨损现象 1 C I 1、导致设备本身损坏; 2、链轮、轮轴断裂导致伤害 两驱动链轮应与中心线对称且平行 17 4.3 梯级 /踏板链润滑及磨损情况 润滑良好、无过度磨损 1 B I 梯级 /踏板链突然断裂导致伤害 更换梯级 /踏板链 18 4.4 自动润滑系统 工作
24、状态良好 2 C I 加剧梯级链磨损 修理或更换润滑系统 19 4.5 梯级轮导轨固定及使用状况 对同一平面上主、 副轮导轨工作面应 保持平行,梯级运 行无卡死。 导轨连接接头要求 平整、紧密。螺钉 不允许凸出导轨工 作面。 曲线段导轨应分别 用紧固件及卡具与 金属骨架连接 在一 起。其紧固件必须 有防松装置。 位于梯路的直线导 轨必须保持平直, 不得弯曲,在导轨 的接合处必须平 整、紧密,导轨侧 面的连接螺栓(钉) 不得凸出轨面。 1 C I 1、梯级轮磨损; 2、梯级或踏板下陷导致使用者被夹住 1)按要求安装调整导轨;或 2)更换导轨 DB13/T 2943 2019 11 表 A.1 自
25、动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设备评估表 (续) 序 号 编号 检查项目 参考标准 /规范 /要求 严重 程度 概率等 级 风险 类别 危险 /危险状态 (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 降低风险的采取措施 备 注 20 4.6 由两个独立的接触器或符合 16899 2011 的 5.4.1.5 .3b)规 定的系统停止驱动主机 GB 16899 2011 的 5.4.1.5 和 5.12.1.2 1 D I 缺少第二个独立的主接触器 (或等效的 措施 )导致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不受 控的运动或制停失效 按照 GB 16899 2011 的 5.4.1.5 和 5.12.1.2的要求设置 21 4.7 由两个独立
26、的接触器或符合 16899 2011 的 5.4.1.5 .3b)规 定的系统实现正确重新启动 GB 16899 2011的 5.4.1.5和 5.4.2.1.2第 3段 1 D I 缺少第二个独 立的主接触器 (或等效的 措施 )导致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不受 控的运动或制停失效 保证制动系统工作符合 GB 16899 2011 的 5.4.1.5和 5.4.2.1.2第 3段的要求 22 4.8 手动盘车装置的安全 操作 GB 16899 2011的5.4.1.4 1 E II 接触通常情况下公众不能接近的机械部件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4.1.4的要求设置手动盘车装置 2
27、3 4.9 超速保护 GB 16899 2011的5.4.2.3.1 1 D I 超速 按 照 GB 16899 2011的 5.4.2.3.1的要求设置保护 24 4.10 非操纵逆转保护 GB 16899 2011的5.4.2.3.2 1 D I 非操纵逆转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4.2.3.2的要求设置保护 25 4.11 制动器工作状况 GB 16899 2011的5.4.2.1.1.1 1 D I 制动器工作异常导致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不受控的运动或制停失效 1)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4.2.1.1.1 的要求设置制动器 ; 2)制动器与制动轮工作
28、表面保护清洁 , 且动作灵活可靠 26 4.12 由至少两套独立的电气装置中断制动器的供电 GB 16899 2011的5.4.2.1.2 1 D I 缺少第二个独立的主接触器 (或等效的 措施 )导致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不受 控的运动或制停失效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4.2.1.2的要求 设置 27 4.13 制动器释放监测装置 GB 16899 2011的5.4.2.1.1.1 2 D II 制停距离过大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4.2.1.1.1的要求设置制动 器释放监测装置 28 4.14 附加制动器 GB 16899 2011的5.4.2.2和 H.
29、2 1 D I 超速和非操纵逆转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4.2.2和 H.2 的要求设置附加制动器 29 4.15.1 空载条件下制停距离 GB 16899 2011的 表 3和表 5 2 C I 制停距离过小导致跌倒 保证制动系统在空载条件下达到 GB 16899 2011的表 3和表 5规定的制 停距离 DB13/T 2943 2019 12 表 A.1 自动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设备评估表 (续) 序 号 编号 检查项目 参考标准 /规范 /要求 严 重 程度 概率等 级 风险类 别 危险 /危险状态 (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 降低风险的采取措施 备 注 30 4.15.2
30、有载条件下制停距离 GB 16899 2011的表 3和表 5 2 C I 制动力不足导致人员伤害 保证制动系统在有载条件下达到 GB 16899 2011的表 3和表 5规定的制 停距离 5、扶手装置和围裙板 31 5.1 扶手带垂直高度不小于 0.90 m,且不大于 1.10m GB 16899 2011的5.5.2.1 2 D II 从扶手装置上跌落 1) 按 照 GB 16899 2011的 5.5.2.1的 要求设置扶手带垂直高度 ;或 2) 在扶手装置周边区域设置适当的防 跌落保护措施并符合 GB 16899 2011的 A.2的规定 32 5.2 内盖板与水平面的倾 斜角不小于
31、25 GB 16899 2011的5.5.2.6 1 D I 从扶手装置上跌落 1)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5.2.6的 要求设置内盖板 ;或 2) 在扶手装置周边区域设置适当的防 跌落保护措施并符合 GB 16899 2011的 A.2的规定 33 5.3 护壁板之间的间隙 GB 16899 2011的5.5.2.4 3 D II 间隙过大导致伤害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5.2.4的 要求调整间隙 34 5.4 外盖板上设置符合 GB16899 2011 中 5.5.2.2规定的防爬装置 和阻挡装置 GB 16899 2011的 5.5.2.2 1 D I
32、 1、 在扶手装置外侧滑行导致跌落; 2、 在扶手装置外侧攀爬或从出入口处 跌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5.2.2的要求在 外盖板上设置防爬装置和阻挡装置 35 5.5 在相邻的自动 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之间或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与 相邻的建筑物 (墙 )之间的接近扶 手带高度的扶手盖板上设置防滑 行装置 GB 16899 2011的 5.5.2.2 3 D II 1、在扶手装置外侧滑行导致跌落; 2、在扶手装置外侧攀爬或从出入口处 跌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5.2.2的要求在 接近扶手带高度的扶手盖板上设置防滑 行装置 DB13/T 2943 2019 13
33、表 A.1 自动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设备评估表 (续) 序 号 编号 检查项目 参考标准 /规范 /要求 严重 程度 概率等 级 风险类 别 危险 /危险 状态 (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 降低风险的采取措施 备 注 36 5.6 自动扶梯设置围裙板防夹装置 GB 16899 2011的5.5.3.4c) 2 C I 在围裙板和梯级之间被夹住 1)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5.3.4c) 的要求设置围裙板防夹装置 ; 2) 如果围裙板防夹装置的刚性部件最 下缘与梯级前缘连线之间的距离要求不 切实可行 ,防夹装置与梯级前缘连线之 间的距离允许降至 8mm 37 5.7 围裙板接缝 GB
34、 16899 2011的5.5.3 3 D II 存在缝隙导致伤害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5.3的 要求安装围裙版 6、扶手带系统 38 6.1 扶手带与梯级、踏板或胶带运行速度偏差 GB 16899 2011的5.6.1 2 B I 扶手带与梯级、踏板或胶带运行速度偏差导致跌倒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6.1的要求调整扶手带速度 39 6.2 扶手带速度监测装置或运行监测装置 GB 16899 2011的5.6.1 2 D II 扶手带与梯级、踏板或胶带运行速度偏差导致跌倒 1)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6.1的要 求设置扶手带速度监测装置
35、;或 2) 如果上述要求不切实可行 ,应设置运 行监测装置以提高安全性 40 6.3 扶手带、扶手支架和导轨之间具有满足要求的水平距离 GB 16899 2011的5.6.2.1 2 C I 手指在扶手带和扶手装置之间被挤夹 改造零部件 ,以符合 GB 16899 2011的5.6.2.1所要求的间隙 41 6.4 扶手带入口处设置防护装置 GB 16899 2011的5.6.4.3 2 C I 在扶手带进入扶手装置处被拖入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6.4.3的要求在扶手带入口处设置防护装置 42 6.5 扶手带入口处的电气安全装置 GB 16899 2011的表 6的 i)
36、2 D II 在扶手带进入扶手装置处被拖入 按照 GB 16899 2011的表 6的 i)的要求设置电气安全装置 DB13/T 2943 2019 14 表 A.1 自动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设备评估表 (续) 序 号 编号 检查项目 参考标准 /规范 /要求 严重 程度 概率等 级 风险类 别 危险 /危险状态 (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 降低风险的采取措施 备 注 43 6.6 符合 GB 16899 2011规定的扶手转向端 GB 16899 2011的5.6.4.2 2 E II 在扶手带入口处 (扶手带与地板之间 )被夹住 1)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6.4.2的要 求设
37、置转向端 ;或 2) 设置适当的保护 44 6.7 扶手带的使用状况及张紧情况 GB 16899 2011的5.6.5 2 E II 正常工作时扶手带脱离扶手导轨 1)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6.5的要求 调整张紧装置 ;或 2) 更换扶手带 7、出入口 45 7.1 出入口区域 (梳齿支撑板和楼层板 )有安全的立足面 GB 16899 2011的附录 J 2 C I 接触通常情况下公众不能接近的机械部件 参照 GB 16899 2011的附录 J的要求设置出入口区域的表面材料 46 7.2 梳齿与梳齿板的完整性 TSG T7005-2012附件 A的 5.1 2 C I 在
38、梳齿板和梯级或踏板之间被夹住 更换梳齿板 47 7.3 梳齿板的正确啮合 GB 16899 2011 的 5.7.3.2.5 和 5.7.3.3 2 C I 在梳齿板和梯级或踏板之间被夹住 按照 GB 16899 2011 的 5.7.3.2.5 和5.7.3.3的要求设置 48 7.4 梳齿板组件安装电气安全装置 GB 16899 2011的5.7.3.2.6 2 C I 在梳齿板和梯级或踏板之间被夹住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7.3.2.6的要求设置电气安全装置 49 7.5 梯级或踏板下陷监测装置 GB 16899 2011的5.7.2.5和表 6的 j) 1 D I 梯
39、级或踏板下陷导致使用者被夹住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7.2.5和表 6 的 j)的要求设置电气安全装置 8、机房、驱动站和转向站 50 8.1 防止接近运动或转动部件的保护 GB 16899 2011的5.8.1 2 D II 工作区域中存在与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无关的其他设备 按照 GB1 6899 2011的 5.8.1的要求设置保护 51 8.2 足够大的站立面积 GB 16899 2011的5.8.2.1 1 D I 工作区域空间不足 1)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8.2.1的 要求设置足够大的站立面积 ;或 2) 如果上述要求不切实可行 ,则设置监
40、测装置 (例如 :光束 ) DB13/T 2943 2019 15 表 A.1 自动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设备评估表 (续) 序 号 编号 检查项目 参考标准 /规范 /要求 严重 程度 概率等 级 风险类 别 危险 /危险状态 (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 降低风险的采取措施 备 注 52 8.3 可移动控制柜的提升用附件 GB 16899 2011的5.8.2.2 3 C II 缺少重物提升装置导致伤害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8.2.2的要求设置提升用附件 53 8.4 机房 内照明用插座 GB 16899 2011的5.8.3 2 C I 1、 工作区域和进入工作区域的通道没 有
41、照明; 2、 工作区域和进入工作区域的通道照 明不足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8.3的要求设置 电源插座 54 8.5 工作区域 200lx 的照度 GB 16899 2011的5.8.3.2 2 D II 1、工作区域和进入工作区域的通道没 有照明; 2、工作区域和进入工作区域的通道照 明不足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8.3.2的照度要 求设置照明 9、电气设备 与安装 55 9.1.1 在驱动站和转向站 (工作区域 )内有紧急停止开关 GB 16899 2011的5.8.4 1 D I 工作区域没有紧急停止开关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8.4
42、的要求设置紧急停止开关 56 9.1.2 在驱动站和转向站 (工作区域 )内有符合规定的紧急停止开关 GB 16899 2011的5.8.4 1 E II 工作区域的紧急停止开关不适当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8.4的要求设置紧急停止开关 57 9.2 触电防护 (直接 接触 ) GB 16899 2011 的 5.11.1.3 和 5.11.5.3.2 1 D I 绝缘不足导致人体与带电部件接触 按照 GB 16899 2011 的 5.11.1.3 和 5.11.5.3.2的要求 ,设置防止直接接触 带电部件的防护 58 9.3 绝缘电阻测试 SG T7005-2012的附
43、件 A 2.9 1 D I 绝缘不足导致触电 保证绝缘电阻符合 TSG T7005-2012的附件 A 2.9 的要求 59 9.4 触电防护 (间接接触 ) GB 16899 2011的A.4 1 D I 绝缘 故障导致人体与带电部件接触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A.4的要求设置以 下防触电保护措施 : 1) 接地 ; 2) RCD(剩余电流保护器件 ) 60 9.5.1 防止因主开关缺失使驱动装置意外供电的保护 GB 16899 2011的5.11.4 1 D I 缺少主开关导致不安全的工作条件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11.4的要求设置主开关 DB13/T 2
44、943 2019 16 表 A.1 自动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设备评估表 (续) 序 号 编号 检查项目 参考标准 /规范 /要求 严重 程度 概率等 级 风险类 别 危险 /危险状态 (风险 可能产生的后果) 降低风险的采取措施 备 注 61 9.5.2 防止因不适当的主开关使驱动装置意外供电的保护 GB 16899 2011的5.11.4 1 E II 主开关不适当导致不安全的工作条件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11.4的要求设置主开关 62 9.6 与以下部件有关的静电防护 : 扶手带 梯级 GB 16899 2011的 5.11.7 2 E II 运动部件上的静电 按照 GB
45、 16899 2011的 5.11.7的要求为 下列部件设置静电释放装置 : 1) 扶手带 2) 梯级 63 9.7 电气安全装置 GB 16899 2011的5.12.1.2 1 D I 电气安全装置失效导致短路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12.1.2的要 求设置电气安全装置 10、电气故障的防护、控制 64 10.1.1 具有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紧急停止开关 (使用者区域 ) GB 16899 2011的5.12.2.2.3 2 C I 没有紧急停止开关导致伤害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12.2.2.3的要求设置紧急 停止开关 65 10.1.2 具有符合规定
46、的设计和布置的紧急停止开关 (使用者区域 ) GB 16899 2011的5.12.2.2.3 2 D II 不适当的紧急停止开关导致伤害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5.12.2.2.3的要求设置紧急停止开关 66 10.2 急停指示标记 TSG T7005 2012第 2号修改单附件 A的 2.15 3 D II 标记缺失或不当导致伤害 按照 SG T7005 2012第 2号修改单附件 A的 2.15的要求张贴急停指示标记 67 10.3 检修控制装置 GB 16899 2011的5.12.2.5 2 E II 接触通常情况下公众不能接近的机械部件 按照 GB 16899 201
47、1的 5.12.2.5的要求设置插座和检修控制装置 11、与建筑物接口 DB13/T 2943 2019 17 表 A.1 自动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设备评估表 (续) 序 号 编号 检查项目 参考标准 /规范 /要求 严重 程度 概率 等级 风险 类别 危险 /危险状态 (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 降低风险的采取措施 备 注 68 11.1 自动扶梯的梯级或自动人行道的 踏板或胶带上方的垂直净高度不 小于 2.30m GB16899 2011 的 A.2.1 3 B I 与建筑结构 (墙、顶、交叉布置 )碰撞导 致的人体撞击 1)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A.2.1的要 求提供垂直净高度
48、 ;或 2) 提供照度至少为 50lx的照明 ,消除障 碍物和建筑结构的锐边 ,并设置防护挡 板和 (或 )警示标志 ,垂直净高度不小于 2.10 m 69 11.2 扶手带和建筑物接口之间足够的间隙 GB 16899 2011的A.2.2 3 B I 与建筑结构 (墙、顶、交叉布置 )碰撞导致的人体撞击 扶手带外缘与墙壁或其他障碍物之间的 水平距离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应小于 80 mm。扶手带下缘与墙壁或其他障碍物之 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25 mm 70 11.3 在可能造成伤害的建筑障碍物处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 GB 16899 2011的A.2.4 3 B I 与建筑结构 (墙、顶、交叉布置 )碰撞导致的人体撞击 按照 GB 16899 2011的 A.2.4的要求设置防护挡板 71 11.4 足够的畅通区域 GB 16899 2011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