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60 B 90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2898 2018 玉米深松施肥播种机通用技术要求 2018 - 12 - 13 发布 2018 - 12 - 31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T 2898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业机械鉴定站,河北兴华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建新、杜 亚尊、张彦奇、贾雅丽、庞集中。 DB13/T 2898 2018 1 玉米深松施肥播种机通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深松施肥播
2、种机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 输与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深松施肥播种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1173 铸造铝合金 GB/T 1243 传动用短节距精密滚子链、套筒链、附件和链轮 GB/T 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 粗牙螺纹 GB/T 5262 农林机械 试验条件测定方法的
3、一般规定 GB/T 5667 农业机械 生产试验方法 GB/T 6973-2005 单粒(精密)播种机 试验方法 GB/T 9239.1 机械振动 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 第 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 GB/T 9478-2005 谷物条播机 试验方法 GB/T 9480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 械 使用说明书编制规则 GB 10395.1 农林机械 安全 第 1部分:总则 GB 10395.9 农林机械 安全 第 9部分:播种机械 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 GB/T 13306 标牌 JB/T 5673 农林拖拉机
4、及机具涂漆 通用技术条件 JB/T 9788 深松铲和深松铲柄 YB/T 5059 低碳钢冷轧钢带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玉米深松施肥播种机 subsoiling and fertilizing corn seeder 用于一次作业同时完成 土壤 深松、分层施肥、 玉米 播种的机具。 3.2 DB13/T 2898 2018 2 深松深度 depth of subsoiling 深松沟底距作业前地表面的垂直距离。 3.3 粒距 spacing 播行内相邻两粒种子间的距离。 理论粒距:由制造厂规定和控制机构所能控制的种子间距。 3.4 漏播 miss 凡播行内种子
5、粒距大于 1.5 倍理论粒距称为漏播。 3.5 重播 multiples 凡 播行内 种子粒距小 于或等于 0. 5 倍理论粒距称为重播。 4 技术要求 4.1 安全要求 4.1.1 机具的安全要求应符合 GB 10395.1 和 GB 10395.9 的规定,安全警示标志应符合 GB 10396 的 规定,在驾驶员可视范围内标明“播种作业时不可倒退”。 4.1.2 对操作人员有危险的外露传动装置、旋转部件等应有可靠的防护罩。防护罩应便于机具的维护、 保养和观察,防护罩的涂漆颜色应区别于机具的整机涂色。 4.1.3 工作时需要有人在机具上面操作的机具,应装有宽度不应小于 300 mm 的防滑脚
6、踏板和相应的 扶手,扶手和脚踏板的长度应适合工作人员操作并与机具相适应。 4.1.4 种、肥箱的装载高度不应大于 1250 mm,机械装载不受此限制。 4.1.5 种、肥箱盖应有保持箱盖打开的装置,作业时不应因振动、颠簸和风吹 而自行开启。 4.1.6 机具单独停放时,应有能保持稳定和安全的措施。 4.1.7 使用说明书应明确操作和维护保养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注意事项的编写应符合 GB/T 9480 的规定。 4.2 作业性能要求 试验地应平坦,试验地表面以上植被(包括留茬)覆盖量不大于 1 kg/m2,在颗粒状化肥含水率不 超过 12%,小结晶粉末状化肥含水率不超过 2 %,排肥量按照( 1
7、50 750) kg/hm2的条件下 ,玉米深松施 肥播种机的作业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1的规定。 DB13/T 2898 2018 3 表 1 作业性能指标 序号 项 目 质量指标 1 深松深度, cm 25 2 深松深度稳定 性, % 85 3 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 % 13.0 4 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 % 7.8 5 使用可靠性(有效度), % 90 6 播种深度合格率, % 80 7 施肥深度合格率, % 80 8 种子破损率, % 机械式排种器: 1.5;气力式排种器: 0.5 / / 种子粒距 X cm X 10 10 X 20 20 X 30 9 粒距合格指数, % 60
8、 75 80 10 重播指数, % 30 20 15 11 漏播指数, % 15 10 8 12 合格粒距变异系数, % 40 35 30 4.3 一般技术要求 4.3.1 玉米深松施肥播种机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3.2 所有的零、部件须经检验合格,外购件、外协件应有检验合格证方可进行装配,相同的零、部 件应保证通用性和互换性。 4.3.3 冲压件应光滑平整、无毛刺,无飞边,不应有裂纹和明显褶皱。 4.3.4 铸件、锻件不应有裂纹和其它降低零件强度的缺陷,不应有裂纹、气孔、夹渣、缩松、砂眼等 明显缺陷。 4.3.5 焊合件焊接应牢固,焊缝应平整、光洁,不应有漏焊、氧化、烧
9、伤、夹渣等缺陷。 4.4 主要零部件技术要求 4.4.1 深松铲、深松铲柄应符合 JB/T 9788 的有关规定。 4.4.2 在主梁、箱体、侧板、轴承座、悬挂机构等主要承载部件的螺纹联接中,螺栓的机械性能应不 低于 GB/T 3098.1-2000 中的 8.8 级、螺母的机械性能应不低于 GB/T 3098.2-2000 中的 8 级。 4.4.3 橡胶波纹输种、输肥管在气温( 0 40)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冷脆温度不高于 -30 。钢 带螺旋式输种、输肥管应采用 YB/T 5059 规定的 08F 低碳钢冷轧钢带制造。加工后应热处理消除内应 力。 4.4.4 短节距传动用精密滚子链和链轮
10、应符合 GB/T 1243 的规定。 4.4.5 气力式播种机的气吸式排种圆盘平面度不应大于 0.2 mm。 4.4.6 气力式播种机的排种器体:铝合金制品应符合 GB/T 1173 的规定。 DB13/T 2898 2018 4 4.4.7 气力式播种机的风机叶轮应做静平衡,平衡品质等级应符合 GB/T 9239.1 规定的 G6.3 级。 4.4.8 气力式播种机的输气波纹软管不应漏气,气管波纹筋不能断开,气管口不能破裂。 4.4.9 开沟器应采用 GB/T 699 规定的 65 Mn 钢材制造。铧刀、铲尖工作表面热处理硬度为 40 HRC 50 HRC;圆盘热处理硬度为 35 HRC 4
11、5 HRC;圆盘刃口允许有残缺,但深度不应大于 2 mm,长度不应大 于 15 mm,数量不应多于 3 处;圆盘的平面度不应大于 1.5 mm。 4.4.10 机架焊合后,各梁之间的平行度及框架对角线尺寸之差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机架尺寸偏差 梁的长度, m 平行度及框架对角线尺寸之差, mm 1.5 3.0 1.5 2.5 4.5 2.5 6.0 4.5 装配要求 4.5.1 深松铲装配后,各深松铲尖到梁底面的垂直高度差不应大于 10 mm。 4.5.2 种箱及肥箱的结合处不应漏种、漏肥,排种器、排肥器部件与箱底板局部间隙不应大于 1 mm。 4.5.3 排种器应清洁,装配后转动灵
12、活可靠,不应有卡滞现象,紧固件连接牢固,清种器调整灵活, 润滑部位应注润滑油。 4.5.4 未装种子和肥料时, 排种轴在不大于 15 N m 力矩作用下应转动灵活;排肥轴在不大于 40 N m 力矩作用下应转动灵活。 4.5.5 双圆盘式开沟器应转动灵活,圆盘聚焦点处圆盘刃口的间隙不应大于 2 mm,两圆盘相对转动时, 间隙不应大于 5 mm。 4.5.6 机具装配后,零件的外露加工表面和摩擦面均应涂防锈油。 4.5.7 在同一平面的主、被动圆柱齿轮和链轮应传动平稳,工作中不掉链。 4.5.8 开沟器在运输或工作状态时,输种、输肥管不应卡住或脱出。 4.5.9 机具的深浅调节机构应方便、灵活、
13、可靠。 4.5.10 机具的运输间隙应大于等于 300 mm。 4.5.11 机具装配后应进行空运转试验,运转时地轮的转速相当于 正常作业速度,运转时间为( 5 10) min。操纵提升机构,使开沟器起落 3 次;检查传动、升降各连接部位,各部件不应阻卡、变形和松动。 4.6 涂漆与外观质量 4.6.1 机具涂漆前应将表面锈层、油污、粘砂、泥土、焊渣和尘垢等清除干净。 4.6.2 机具的涂漆应符合 JB/T 5673 的有关规定。涂漆外观应色泽均匀、光滑平整、无露底现象;漆 膜附着力应不低于级,漆膜厚度应不小于 35 m。 DB13/T 2898 2018 5 4.6.3 种箱内壁、金属排种器
14、内壁、铸铁排种轮允许只涂底漆、不涂面漆,开沟器、筑埂器、脚踏板、 覆土器、地轮等部件可以不涂底漆、只涂黑色面漆。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5.1.1 试验 地测区长度应不少于 30m,两端预备区不少于 20 m,宽度应不小于作业幅宽的 5 倍。 5.1.2 按 GB/T 5262 的规定测定土壤绝对含水率、土壤坚实度、环境温度等。 5.1.3 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选择试验用种子和肥料。种子的百粒质量、含水率和原始破损率,各取 3 个样品进行测定,分别取平均值。原始破损率测定时,每个样品质量约 100 g。记录种子、肥料名称和 肥料的物理性状。 5.1.4 试验样机及其配套拖拉机应有良好的
15、技术状态,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调整、保养。试 验过程中不应随意更换拖拉机。机组的作业速度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5.1.5 试验前应对 所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仪器设备应经检定或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技术状态 良好。仪器设备的测量范围、准确度应满足表 3 的规定。 表 3 试验用仪器设备测量范围与准确度要求 序号 被测参数名称 测量范围 准确度要求 1 长度 5m 10mm (0 5)m 1mm (0 30)cm 0.5mm 2 质量 ( 0 6000) g 0.1g 3 时间 ( 0 24) h 0.5s/d 4 温度 ( 0 50) 1 5.2 性能试验 5.2.1 性能试验时
16、每一工况进行 3 个行程。 5.2.2 深松深度及深松深度稳定性的测定 。 在测区内对角线上取 5点,用耕深尺或其他测量仪器进行测试,分别计算出每一行程和每一工况的 平均耕深、变异系数和稳定性系数。 每个行程计算公式如下: ( 1) ( 2) ( 3) 1 1 2 j n i jji j n aa S j 100 j j j a SV j n i ji j n a a j 1 DB13/T 2898 2018 6 ( 4) 式中: 第 j个行程深松深度的测量值, cm; 第 j个行程中第 i个点的深松深度测量值, cm; 第 j个行程深松深度的标准差, cm; 第 j个行程深松深度的变异系数,
17、 %; 第 j个行程深松深度的稳定性系数, %。 工况计算按式 5 8计算: N a a N j j 1 ( 5) ( 6) 100 aSV ( 7) ( 8) 式中: a 工况的深松深度平均值, cm; 同一工况中的行程数; 工况的深松深度标准差, cm; 工况的深松深度变异系数, %; 工况的深松深度稳定性系数, %。 5.2.3 粒距合格指数、漏播指数、重播指数、合格粒距变异系数的测定 。 至少测定 5 行,少于 5 行的全测,每行连续测定 100 个粒距,按 GB/T 6973 规定统计合格粒距数、 重播数、漏播数和区间数, 分别按式( 9)、( 10)、( 11)、( 12)计算粒距
18、合格指数、漏播指数、 重播指数、合格粒距变异系数。 1001 NnA ( 9) 1000 NnM ( 10) 1002 NnD ( 11) 100 XC ( 12) jj VU 1jajiSVjU N S S N j j 1 2 VU 1 a NSVU DB13/T 2898 2018 7 式中: A 粒距合格指数, %; 1n 合格粒距数; N 区间数; M 漏播指数, %; 0n 漏播数; D 重播指数, %; 2n 重播数; C 合格粒距变异系数, %; 标准差,单位为厘米( cm); X 合格粒距平均值,单位为厘米( cm)。 5.2.4 播种深度合格率 在每个行程内每行各测 10点。
19、播种覆土后,扒开土层,测定种子上部覆盖土层的厚度,计算覆土 深度为( h 1) cm当播深小于 3cm时,覆土深度为( h 0.5) cm范围内的点占测定点数的百分比。 h 为农艺要求的播种深度。 5.2.5 施肥深度合格率 在每个行程内每行各测 10点。施肥覆土后,扒开土层,测定肥料上部覆盖土层的厚度,计算覆土 深度为( h 1) cm范围内的点占测定点数的百分比。 h为农艺要求的施肥深度。分层施肥的应按照层数 分别测定、计算。 5.2.6 种子破损率的测定 从各个排种器排出的种子中取出 3份种子样本,每份质量约 100g,选出其中破碎损伤的种子称其质 量,称量精度不低于 0.1g,计算破碎
20、损伤种子质量占样本总质量的百分比,取平均值, 再减去试验前 测定的种子原始破损率。 5.2.7 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 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的测定应按照 GB/T 9478-2005中 5.4.7条的 规定进行。 5.2.8 使用可靠性(有效度) 采用定量截尾试验,作业量为 40hm2。试验时间分类、故障统计判定按照 GB/T 5667的规定进行, 有效度按以下公式计算。 1 0 0 gZ Z TT TK ( 13) 式中: DB13/T 2898 2018 8 K 使用可靠性( 有 效度 ) ,; zT 作业时间,单位为小时( h); g
21、T 故障排除时间,单位为小时( h)。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1.1 每台机具必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 6.1.2 检验项目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6.2 型式检验 6.2.1 在下列情况之一,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定型及老产品转厂生产; 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工艺、材料等有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工装、模具的磨损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时; 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6.2.2 检验项目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6.3 抽
22、样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企业近一年内生产的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 2 台,抽样基数不少于 10 台;在 用户和销售部门抽样不受此限制。 6.4 检验项目分类 检验项目按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 A、 B、 C 三类。 A 类为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B 类为对产品质量有较大影响的项目, C 类为对产品质量影响一般的项目。检验项目及分类见表 4。 DB13/T 2898 2018 9 表 4 检验项目及分类 类 项 项目名称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A 1 安全要求 2 使用可靠性(有效度) / 3 深松深度 / 4 种子破碎率 / 5 粒距合格指数 / B 1 深松深度稳定性 / 2 漏播指
23、数 / 3 重播指数 / 4 合格粒距变异系数 / 5 播种深度合格率 / 6 施肥深度合格率 / 7 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 / 8 深松铲及深松铲柄 9 风机平衡质量 C 1 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 / 2 输气波纹软管质量 3 开沟器材料的硬度 4 机架各梁之间的平行度及框架对角线尺 寸之差 5 圆盘开沟器交点处间隙 6 种、肥箱底板结合处不漏种、肥 7 深松铲的安装高度差 8 运输间隙 / 9 涂漆外观质量 10 漆膜附着力 11 漆膜厚度 6.5 判定规则 采用逐项考核,按类判定,样本中各类不合格项目数小于或等于相应接收数 Ac 时,判定该类合格, 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A、 B、
24、C 三类均通过的检 查批产品为合格。抽样检验方案见表 5。 DB13/T 2898 2018 10 表 5 抽样检验方案 项目分类 A B C 样本数( n) 2 项目数 5 9 11 检查水平 S 1 合格品 AQL 6.5 40 65 Ac Re 0 1 2 3 3 4 7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7.1 机具应在明显的位置固定产品标牌。标牌应符合 GB/T 13306 的规定,并标明下列内容: a) 产品型号、名称; b) 主要技术参数; c) 产品商标; d)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 e) 出厂日期; f) 出厂编号; g) 产品执行标准。 7.2 随同产品供应的附件、备件及工具应齐全。 7.3 随机技术文 件应包括: a) 产品检验合格证; b) 产品使用说明书; c) 三包凭证。 7.4 运输时防止磕碰、硬性冲击。 7.5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和无腐蚀气体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