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 T 2806-2018 非煤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写规范.pdf

    • 资源ID:1477221       资源大小:1.59M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 T 2806-2018 非煤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写规范.pdf

    1、ICS 13.100 H 09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2806 2018 非煤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写规范 Compilation standard of non coal mine safety assessment report 2018 - 08 - 10 发布 2018 - 09 - 10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 2806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概述 . 2 5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 3 6 金属非金 属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 1

    2、2 7 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 19 8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 25 9 报告格式 . 2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非煤矿山安全现状评价常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 . 30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安全现状评价获取资料 . 33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格式 . 35 参考文献 . 39 DB13/T 2806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河北汇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河北洁源安评环保 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

    3、要起草人:刘振耀、陈国青、杨庆元、严宏浩、王保仓、韩建波、李强、 贾晓君、 燕全 宁、杨江、张鹏、魏诚、刘顺。 DB13/T 28062018 1 非煤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写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煤矿山 安全 现状 评价 报告的编写规范。 本标准 适用于 河北省辖区内非煤矿山(包括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金属非 金属矿山尾矿库以及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或其独立生产系统的 安全 现状 评价 报告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 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4、适用于本文件。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5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AQ 8001 安全评价通则 DB13/T 2259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DB13/T 2260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AQ 8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全现状评价 safety assessment in operation 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工业园区内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情况,辨 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 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 危害的可能性及其

    5、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 活动。 AQ8001-2007,定义 3.4 3.2 非煤矿山 non coal mine 开采金属矿石以及作为石油化工原料、建筑材料、辅助原料、耐火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煤炭 除外)的矿山。 3.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metal and nonmetal underground mines 以平硐、斜井、斜坡道、竖井等作为出入口,深入地表以下,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 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 DB13/T 28062018 2 GB 16423-2006,定义 3.2 3.4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

    6、 metal and nonmetal opencast mines 在地表开挖区通过剥离围岩、表土或砾石,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 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 GB 16423-2006,定义 3.1 3.5 金属非金属矿山 尾矿库 tailings pond 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 3.6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 on land 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各工艺单元的总称,包括勘探、钻井、井下作业和采油、采气及油气集输 等。 4 概述 4.1 安全现状评价目的 贯彻“安全第一,

    7、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对评价项目生产安全现状做出客 观评价,对生产运行期间发现的事故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以提高评价项目的安全生产和安全 管理水平,并为政府部门实施安全监管提供科 学依据。 4.2 安全现状评价依据 安全现状评价依据如下: a) 国家有关 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 见附录 A); b) 评价项目设计及变更资料,生产运行及安全管理资料(见附录 B); c) 安全现状评价委托书或合同书; d) 安全现状评价所需的其他资料。 4.3 安全现状评价程序 4.3.1 安全现状评价程序分为 :前期 准备 ,辨识与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 ,划分 评价单元 ,选择评价方 法,符

    8、合性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 编制安全 现状 评价报告 等 。 4.3.2 评价机构应及时将评价项目存在的不符合项提交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将不符合项的整改 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给评价机构。 4.4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总体要求 4.4.1 安全现状评价 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 现状 评价的全部工作 , 文字 应 简洁、准确, 可同时 采用 图表和 照片 , 图表和照片应具有代表性, 以使 评价过程和结论 清楚 、 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查。 DB13/T 28062018 3 4.4.2 符合性评价的相关数据、资料(企业提供的原始数据资料、证明材料、法定的检测检验报告) 和定

    9、量计算过程、数据表格、平面图、流程图、控制图等安全评价过程制作的图表文件等 可编入 附件。 5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5.1 前言中应 阐述编制 安全现状评价 报告的目的 。 简述 评价 项目 历史沿革 、 隶属关系 、地理位置、 开 采 规模、开采方式和采矿方 法等基本情况,评价项目委托方 、评价人员专业结构 及评价工作过程等。 5.2 评价范围与依据 5.2.1 评价 范围 5.2.1.1 描述评价项目名称,根据 项目开采设计、安全设施设计 和有关法律法规等 , 明确评价对象 和 评价范围。 5.2.1.2 评价范围主要是 评价对象 安全设施 及安全管理 。 5.2.2 评价

    10、依据 5.2.2.1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应包括 下列 内容: a) 列出 地下矿山 安全 现状 评价应遵循的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 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并标注其文号及施行日期 ; b) 每个层次内按发布时间顺序列出,列 出的法律法规应为最新版本,并标注其文号及实施日期, 要有针对性和完整性,要有序排列。 5.2.2.2 标准规范 标准规范 应包括 下列 内容: c) 列出 地下矿山 安全 现状 评价应遵循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有关规范 ; d) 按照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 地方标准 的顺序排列,每个层次内 按照发布时间顺序列出。列出 的标

    11、准规范应为最新版本,并为现行有效 ; e) 所列标准应与 评价对象 的安全生产相关,在报告中没有引用到的标准规范不列入。 5.2.2.3 技术资料 列出 地下矿山 安全 现状 评价所依据的有关技术资料(包括文件名称、编制单位和日 期等相关内容) ,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 资料 : a) 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及变更设计 ; b) 相关安全评价报告 ; c) 地质勘察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 d) 相关专题研究(试验)报告 ; e) 现状实测图纸等。 5.2.2.4 其他评价依据 列出 地下矿山 安全 现状 评价所依据的其他有关 资料,如安全现状评价委托书(任务书、合同书) 等。 DB13/

    12、T 28062018 4 5.3 评价项目概况 5.3.1 建设单位概况 建设单位概况应包括 下列 内容: a) 建设单位历史沿革、经济类型、隶属关系等 ; b) 评价对象 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及交通、周边环境等。 5.3.2 自然环境概 况 自然环境概况应包括 下列 内容: a) 区域地形地貌 ; b) 区域 气候( 包括 降雨量、风向、主导风向、气温、冻土深度、最高洪水位或山洪特征) ; c) 地震烈度 。 5.3.3 地质概况 地址概况应包括 下列 内容 a) 矿区 地质概况 : 矿床在区域地质单元中的构造位置 、 矿区主要地层、构造、岩浆岩体 及 影响 开采技术条件的风化、蚀变特征 、

    13、矿床成因类型 等; b) 矿床地质特征: 矿体形态、规模、埋藏条件 及 矿石性质、矿体围岩等 ; c) 水文 地质概况 : 矿区水文地质类型、条件及其特征 , 矿坑涌水量等 ; d) 工程 地质概况 : 矿区工程地质岩组、岩体结构特征、工 程地质特征 及矿区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程度、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等 。 5.3.4 安全生产现状 5.3.4.1 开采范围 、 生产规模及工作制度 开采范围 、 生产规模及工作制度 包括 下列 内容: a) 开采方式、开采范围、 中段布置及 开采顺序。联合开采时,论述露天、地下的界限和相互关 系等 ; b) 地质储量及范围、矿山开采储量、矿山生产规模、服务

    14、年限、产品方案、工作制度等。 5.3.4.2 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包括 下列 内容: a) 矿区区域概况、厂址、工程组成、总体布置 ; b) 矿区 工业场地和总平面布置 ; c) 矿山 内外部运输与矿区道路等。 5.3.4.3 开拓 系统 开 拓系统包括 下列 内容: a) 开拓方式 ; b) 主要开拓工程的位置、结构形式、支护和装备 ; c) 中段高度和标高 等 。 5.3.4.4 采 矿 工艺 DB13/T 28062018 5 采矿公益包括 下列 内容 : a) 采用的采矿方法、回采顺序、矿块构成要素、采准切割、矿房及矿柱回采、采空区处理等 ; b) 对于采用充填采矿方法的矿山, 应简

    15、述 充填材料、充填料制备及输送、充填供排水和排泥、 充填系统计量和控制等。 5.3.4.5 提升运输 系统 提升运输系统包括下列内容 : a) 矿石、废石、人员、材料、设备的提升、运输 方式 ; b) 提升、运输系统设备设施 等。 5.3.4.6 通风 系统 通风 系统包括下列内容 : a) 通风方式、风量和风压、风流风量控制措施 ; b) 主要通风和局部通风的设备设施 ; c) 空气预热和制冷降温 。 5.3.4.7 井下防治水与排水 系统 井下防治水与排水 系统包括下列内容 : a) 矿井涌水量、排水方式与系统 ; b) 水仓容积、水仓和水泵房的布置 ; c) 排水设备、突水预防等。 5.

    16、3.4.8 井下供水及消防 系统 井下供水及消防 系统包括下列内容 : a) 供水系统及井下消防供水系统 ; b) 消防器材配置、火灾信号设置和具有自燃倾向性 矿山防灭火工程技术措施等。 5.3.4.9 供配电 系统 供配电 系统包括下列内容 : a) 用电负荷、电源 及 供电系统 、 变(配)电所、输电线路 等; b)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过电压保护及接地措施、电气照明等。 5.3.4.10 排土场 排土场 包括下列内容 : a) 矿山 出坑岩石量、排土场位置、排土方式和作业过程 ; b) 排土场堆置要素、排土场运输方式及线路布置 ; c) 排土场 防洪排水设施和主要设备等。 5.3.4.1

    17、1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包括下列内容 : a) 监测监 控系统 ; b) 人员定位系统 ; c) 紧急避险系统 ; DB13/T 28062018 6 d) 压风自救系统 ; e) 供水施救系统 ; f) 通信联络系统 。 5.3.4.12 个人安全防护 : 矿山 工作人员配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情况。 5.3.4.13 安全标志 : 企业 生产地点设置的安全标志。 5.3.5 安全管理 现状 安全管理现状应包括下列内容: a) 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 b)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 规章 制度 和安全 操作规程 ; c) 安全 管理 机构设置 及安全

    18、管理人员配备 ; d)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 e) 特 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 f) 安全投入及使用 ; g) 从业人员工伤保险缴纳情况 ; h) 特种设备清单及检测检验情况 ; i) 应急 预案和应急救援 ; j) 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 ; k) 从业人员 安全 生产 教育 和 培训 ; l) 现场管理及生产安全检查。 5.4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5.4.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5.4.1.1 根据 矿山 地质资料、 生产系统 、安全管理和周边环境等,对 评价对象 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进行辨识,确定主要存在场所或部位,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原因、危险特

    19、性、可能产生的后果予以分 析。 5.4.1.2 重 点辨识与分析冒顶片帮、透水、中毒窒息、 爆破 、火药爆炸、高处坠落和火灾等危险、有 害因素。 5.4.2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 按 照 DB13/T 2259 的规定对 重大危险源 进行辨识 。 5.5 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 5.5.1 评价单元划分 5.5.1.1 简述划分评价单元的依据和原则,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和评价单元划分原则确定评价单元。 5.5.1.2 地下矿山 一般宜根据生产系统和工艺过程划分为总平面布置、 开拓 、 采掘、 提升 和 运输、井 下防治水与排水、通风、供配电、井下供水和消防、 排土场、 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 ”、

    20、个人安全防护、 安全标志 和 安全管理 等 单元 。 5.5.1.3 评价项目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适合本项目的评价单元。 5.5.2 评价方法选择 DB13/T 28062018 7 5.5.2.1 简述评价方法选择的依据和原则,根据 评价 项目特点和评价方法选择原则确定评价方法,并 分别介绍所选用的评价方法。 5.5.2.2 评价方法一般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 对照 建设项目 的安全设施设计 及有关法律法规、标 准规范 ,结合现场实际检查、 设备运转 记录、 安全检查记录、 检测检验、监测数据等相关资料,检查 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等是否符合安全设施设计 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 要求。 5

    21、.5.2.3 对于每项设施,安全设施设计中提出了具体的参数要求,以安全 设施设计中相关参 数作为检查依据评价其符合性;如果没有提出具体的参数要求,则应以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 规范 作 为检查依据来评价其符合性。 5.6 符合性 评价 5.6.1 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 评价应 包括下列内容: a) 矿床开采的保护与监测措施 ; b) 为保证地下开采和工业场地的安全而进行的河流改道、河床加固(含导流堤、明沟、隧洞、 桥涵等)、地表截排水(截水沟、排洪沟、防洪堤)工程; c) 降雨和地表水观测点设置及地表变形和塌陷等监测、对工业场地边坡、护坡和安全加固措施; d) 井(硐)口工业场地的各建筑物(重

    22、点是对井口安全有影响的建筑物)的火灾 危险性、耐火 等级、防火距离、厂区内消防通道等。 5.6.2 开拓系统 开拓系统 评价应 包括下列内容: a) 通往地表的安全出口、中段和分段的安全出口 的位置、数量、规格; b) 破碎站、装矿皮带道和粉矿回收水平的安全出口的 位置、数量、规格; c) 用于安全出口的设施 ; d) 动力油储存硐室的独立回风道、硐室口防火门和栅栏门以及硐室内防静电措施和防爆照明设 施;维修硐室的硐口的栅栏门设置;变配电硐室防水门、防火门、栅栏门和出口 ; e) 当井下不设动力油储存硐室时,井下动力油的配送及采取的安全措施 ; f) 井筒 、 巷道、硐室等支护 型式; g)

    23、境界矿柱、井筒保安矿 柱、中段(分段)保安矿柱 ; h) 有自燃发火倾向区域的防火隔离设施。 5.6.3 采掘系统 采掘系统 评价应 包括下列内容: a) 采场支护、采场安全出口 ; b) 凿岩、装药、爆破、通风和出矿等采场生产作业活动所采取安全措施 ; c) 自动化作业采区安全门设置、采空区及其他危险区域处理方式 ; d) 人行天井的梯子间、防护网、隔离栅栏设置、井口防护设施设置、废弃天井井口处理措施 , 矿石、废石溜井井口的安全车挡格筛设置 ; e) 当矿石具有放射性时,开采时采取的防护措施 ; f) 井下爆破器材库 位置、贮存量及 独立回风道 ; g) 充填管路减压、排气、压力监测、充填

    24、搅拌站内及井 下的安全护栏及其他防护措施; DB13/T 28062018 8 h) 充填系统事故池、采场充填挡墙、充填站内及井下充填系统的安全护栏及其他防护措施(包 括物料输送机和其他相关设备、砂浆池、砂仓等)。 5.6.4 提升和运输系统 5.6.4.1 竖 井提升 竖井提升 评价应 包括下列内容: a) 箕斗 井 提升: 包括 提升装置、罐道、提升容器、钢丝绳、视频监控、尾绳保护设施、防过卷 设施、防过放设施、防坠设施,井口、卸载站、装载站的安全护栏以及提升机房内盖板、梯 子和安全护栏 ; b) 罐笼 井 提升: 包括 提升装置、罐道、提升容器、钢丝绳、视频监控、井口门禁系统、井筒内 梯

    25、子间、提升容器 防过卷设施、防过放设施、防坠设施,井口和各中段马头门的摇台或者其 他承接装置、安全门、安全护栏、阻车器设置,提升机房内盖板、梯子和安全护栏以及多绳 摩擦提升的尾绳保护设施 ; c) 混合 井 提升: 包括 提升装置、罐道、提升容器、钢丝绳、视频监控、井口门禁系统、井筒的 梯子间、提升容器防过卷设施、防过放设施、防坠设施,卸载站、装载站安全护栏,井口和 各中段马头门的摇台或者其他承接装置、安全门、阻车器、安全护栏,提升机房内盖板、梯 子和安全护栏以及多绳摩擦提升的尾绳保护设施 ; d) 电梯井提升: 包括 钢丝绳、罐道、轿厢、控制系统、梯子间及安 全护栏、电梯和梯子间进口 的安全

    26、防护网。 5.6.4.2 斜井提升 提升容器、钢丝绳、提升系统连锁控制、视频监控、斜井内轨道防滑措施、防跑车装置、躲避硐 室、人行道与轨道之间的安全隔离设施、井下甩车道和吊桥、梯子和扶手、井口安全门、阻车器、安 全护栏、挡车设施和门禁系统以及提升机 房内的安全护栏和梯子 。 5.6.4.3 带式输送机 带式输送机 评价应 包括下列内容: a) 带式输送机各种闭锁和机械、电气保护装置 。 b) 带式 输送机的安全护罩、安全护栏、梯子、扶手。 5.6.4.4 斜坡道和无轨运输 斜坡道和无轨运输 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a) 运行车辆、车载灭火器配备以及人行道宽度、躲避硐室、缓坡段和错车道、交通信号系

    27、统、 斜坡道口门禁系统 ; b) 无轨作业中段(分段)的主要运行车辆、人行道或躲避硐室、水沟及盖板、卸载硐室的安全 车挡和护栏及门禁系统。 5.6.4.5 有轨运输 有 轨运输 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a) 运输设备、人行道、水沟 、 人行巷道的水沟盖板、躲避硐室 ; b) 装载站和卸载站的安全护栏 。 DB13/T 28062018 9 5.6.4.6 主溜井及破碎系统(含箕斗装矿系统) 主溜井及破碎系统 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a) 破 碎站设备与上部主溜井料位和下部成品矿仓料位的连锁控制、给矿皮带机与提升系统和成 品矿仓的料位连锁控制; b) 主溜井井口安全护栏、安全标志、主溜井底部安全设施

    28、、主溜井安全检查、料位检测与报警 设施、大块破碎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破碎设备运动部件周边的安全护栏等。 5.6.5 井下防治水与 排水 井下防治水与 排水 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地下水疏 /堵工程及设施(含疏干井、放水孔、疏干巷道、防水门、水仓、疏干设备、防水矿 柱、防渗帷幕及截渗墙等); b) 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露天坑底防洪水突然灌入井下的设施(包括露天坑底所做的假底、坑 底回填 等); c) 水泵、排水管路及排水系统控制系统、防水门、涌水量监测设施、探放水设备、降雨量观测 站、救生设施、水泵房及变电所内盖板、安全护栏等。 5.6.6 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 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a)

    29、通风井巷、通风机、通风构筑物、空气预热与制冷降温; b) 通风井巷内的风量、风速、检测及报警设施、风井井口和马头门处的安全护栏、风机进风口 的安全护栏和防护网。 5.6.7 供配电 系统 供配电系统 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供电电源、供电线路及总降压主变压器、高(低)压供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井下供配 电系统的各级配电电压等级、井下照明设施、 地表架空线转下井电缆处防雷设施、地面建筑 物防雷设施、避灾硐室应急供电设施及等电位联接设施、牵引变电所接地设施、变配电硐室 应急照明设施; b) 井下低压配电系统故障(间接接触)防护装置、井下直流牵引变电所电气保护设施、直流牵 引网络安全措施、爆炸

    30、危险场所电机车轨道电气安全措施、设有带油设备的电气硐室安全措 施、井下各用电设备和配电线路的继电保护装置、裸带电体基本(直接接触)防护设施、保 护接地。 5.6.8 井下供水和消防系统 井下供水和消防系统 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对供水水池、供水设备 和 供水管道 ; b) 消防供水系统 、消防水池、消防器材、火灾报警系统、防火门 。 5.6.9 排土场(废石场) 排土场(废石场) 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DB13/T 28062018 10 a) 排土场安全平台、阶段高度、运输道路缓坡段 ; b) 排土场底部排渗设施、排土场监测、截水沟、排水沟、排水隧洞、截洪坝、照明及拦挡设施。 5.6.

    31、10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有毒有害气体监(检)测、通风系统监测、视频监控、地压监测、系统维护与管理 ; b) 人员定位系统硬件、软件、系统维护与管理 ; c) 自救器与逃生用矿灯、紧急避险设施、紧急避险设施外部标识、标志、管缆及设备 接入、避 灾硐室进出口隔离门、避灾硐室对有毒有害气体处理能力、避灾硐室内配备的检测报警装置 与备用电源、避灾硐室内配备的生存设施、避灾硐室支护 ; d) 压风自救设备、出口风压、风量、日常检查与维护 ; e) 供水施救设备、出口水压、水量、日常检查与维护 ; f) 有线通信联络硬件、有线通信联络功能、有线通信联络

    32、线缆敷设、无线通信联络系统、维护 与管理。 5.6.11 个人安全防护 : 矿山工作人员配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用品的发放、防护用品的 佩戴)。 5.6.12 安全标志 : 矿山生产地点设置的安全标志。 5.6.13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a) 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 b)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 规章 制度 和安全 操作规程 的制定及落实 ; c) 安全 管理 机构设置 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 d)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与取证 ; e) 特种作业人员的种类、数量及持证情况 ; f) 安全生产投入及使用 ; g) 从业人员工伤保险缴

    33、纳情况 ; h) 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情况 ; i) 应急 预案和应急救援 ; j) 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 ; k) 从业人员 安全 生产 教育 和 培训 ; l) 现场管理及生产安全检查。 5.7 整改意见及复查 5.7.1 列出符合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意见 。 5.7.2 对符合性评价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及复查情况进行说明。 5.8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5.8.1 列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依据、原则。 DB13/T 28062018 11 5.8.2 根据安全 现状 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或不足以及 企业 存在的特殊安全因素,依据国家安全 生产 相关 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借鉴类似 企业 的安

    34、全生产经验,提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 性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5.9 评价结论 安全现状评价结论包括: a) 列出评价对象运行 中 存在的 主要 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及其危险危害程度 ; b) 归纳、综合符合性评价结果; c) 明确评价对象安全 现状是否 符合 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规 定 的 安全要求 。 5.10 附件 5.10.1 地下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应附(但不局限于)以下资料: a) 营业执照; b) 采矿许可证; c) 安全生产许可证; d)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目录清单; e)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文件; f) 主要负责

    35、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g) 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h)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证明材料; i) 从业人员 工伤保险 费 缴纳证明 材料; j) 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报告; k)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及应急 演练记录 ; l) 设立应急救援 组织的文件或与邻近的救护队签订的救护 协议 ; m) 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和爆破服务协议; n) 防雷检测报告、反风试验报告; o) 安全检验、检测和测定的数据资料 ; p) 安全检查记录、安全不符合项整改情况及其反馈、复查记录 资料; q) 安全教育、培训台账 ; r)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发放记录 ; s) 外包工程安全管理协议,承包单位资

    36、质证照; 5.10.2 附件应有序排列编号,要齐全、简洁 ( 如:安全管理制度附目录、记录等抽取一次等 ) 。 5.11 附图 5.11.1 地下矿山 安全 现状 评价报告 应 附以下图 纸,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a) 地形地质图 ; b) 总平面布置图 ; c) 井上下对照图 ; d) 开拓系统纵投影图 ; e) 典型采矿方法图 ; f) 主要中段平面图 ; DB13/T 28062018 12 g) 避灾线路图 ; h) 提升运输系统图 ; i) 通风系统图 ; j) 排水系统图 ; k) 供电系统图 ; l)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图 ; m) 排土场现状图。 5.11.2 实测 图应

    37、由 具备测绘资质的 单位按照 评价项目 实际情况出图,且应有 出图 单位的有关人员签 字确认,并加盖相应单位公章。 5.11.3 实测 图中的字体、线条和各种标记应清晰可读,签字齐全,有彩色内容的图纸宜采用彩图。 6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6.1 前言中应 阐述 编制 安全现状评价 报告的目的 。 简述 评价 项目 历史沿革 、 隶属关系 、地理位置、 开 采 规模、开采方式和采矿方法等基本情况,评价项目委托方 、评价人员专业结构 及评价工作过程等。 6.2 评价范围与依据 6.2.1 评价 范围 6.2.1.1 描述评价项目名称,根据 项目开采设计、安全设施设计 和有关法律法规

    38、等 , 明确评价对象 和 评价范围。 6.2.1.2 评价范围主要是 评价对象 安全设施 及安全管理 。 6.2.2 评价依据 6.2.2.1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列出 露天矿山 安全 现状 评价应遵循的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 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并标注其文号及施行日期 ; b) 每个层次内按发布时间顺序列出,列出的法律法规应为最新版本,并标注其文号及实施日期, 要有针对性和完整性,要有序排列。 6.2.2.2 标准规范 标准规范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列出 露天矿山 安全 现状 评价应遵循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有关规

    39、范 ; b) 按照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 地方标准 的顺序排列,每个层次内 按照发布时间顺序列出。列出 的标准规范应为最新版本,并为现行有效 ; c) 所列标准应与 评价对象 的安全生产相关,在报告中没有引用到的标准规范不列入。 6.2.2.3 技术资料 列出 露天 矿山 安全 现状 评价所依据的有关技术资料(包括文件名称、编制单位和日 期等相关内容) ,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 资料 : DB13/T 28062018 13 a) 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及变更设计; b) 相关安全评价报告; c) 地质勘察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d) 相关专题研究(试验)报告; e) 现状实测图纸等。

    40、6.2.2.4 其他评价依据 列出 露天矿山 安全 现状 评价所依据的其他有关 资料,如安全现状评价委托书(任务书、合同书) 等。 6.3 评价项目 概况 6.3.1 建设单位概况 建设单位概况包括下列内容: a) 建设单位历史沿革、经济类型、隶属关系等 ; b) 评价 对象 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及交通、周边环境等。 6.3.2 自然环境概况 自然环境 概况包括下列内容: a) 区 域地形地貌 ; b) 区域 气候( 包括 降雨量、风向、主导风向、气温、冻土深度、最高洪水位或山洪特征) ; c) 地震烈度 。 6.3.3 地质概况 地质 概况包括下列内容: a) 矿区 地质概况 : 矿床在区域地

    41、质单元中的构造位置 、 矿区主要地层、构造、岩浆岩体 及 影响 开采技术条件的风化、蚀变特征 、 矿床成因类型 ; b) 矿床地质特征: 矿体形态、规模、埋藏条件 及 矿石性质、矿体围岩 ; c) 水文 地质概况 : 矿区水文地质类型、条件及其特征 , 矿坑涌水量 ; d) 工程 地质概况 : 矿区工程地质岩组、岩体结构特征、工程地质特征 及矿区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程度、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 问题 。 6.3.4 安全生产现状 6.3.4.1 开采范围 、 生产规模及工作制度 开采范围 、 生产规模及工作制度 包括下列内容: a) 开采方式、 开采范围、开采顺序。联合开采时,论述露天、地下的界限

    42、和相互关系 ; b) 地质储量及 范围、矿山开采储量、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产品方案、工作制度 。 6.3.4.2 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 包括下列内容: DB13/T 28062018 14 a) 矿区区域概况、厂址、工程组成、总体布置 ; b) 矿区 工业场地和总平面布置 ; c) 矿山 内外部运输与矿区道路等。 6.3.4.3 开拓运输 系统 开拓运输 系统 包括下列内容: a) 开拓运输方式,说明露天 采场各台阶与采矿工业场地、 储 矿仓、排土场 的联系 ; b) 运输线路和设备,主要运输设施的位置、结构形式、支护和装备等。 6.3.4.4 采剥工艺系统 采剥工艺系统包括下列内容:

    43、a) 露天开采境界、台阶参数、采剥方法 ; b) 穿孔爆破与铲装作业等。 6.3.4.5 采场防排水 系统 采场防排水 系统包括下列内容: a) 露天防排水条件、设 计标准、允许淹没条件 ; b) 山 坡露天开采防洪截水方式,截洪、导水沟的布置形式和主要技术规程 ; c) 凹陷露天开采的排水方式、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设备等。 6.3.4.6 供配电 系统 供配电 系统包括下列内 容: a) 电源、输电线路 、 用电负荷、供电系统、变(配)电所 ; b)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过电压保护及接地措施、电气照明 。 6.3.4.7 通信系统 : 通信种类、 通信 设备、电缆敷设。 6.3.4.8 排土场

    44、 排土场包括下列内容: a) 矿山 出坑岩石量、排土场位置、排土方式和作业过程 ; b) 排土场堆置要素、排土场运输方式及线路布置 ; c) 排土场 防洪排水设施和主要设备等。 6.3.4.9 个人安全防护 :企业 工作人员配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情况。 6.3.4.10 安全标志 :企业 生产地点设置的安全标志。 6.3.5 安全管理 现状 安全管理现状 包括下列内容: a) 营业执照、 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b)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 规章 制度 和安全 操作规程 ; DB13/T 28062018 15 c) 安全 管理 机构设置 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d)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

    45、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e) 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f) 安全投入及使用; g) 从业人员工伤保险缴纳情况; h) 应急 预案和应急救援; i) 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 j) 从业人员 安全 生产 教育 和 培训 ; k) 现场管理及生产安全检查。 6.4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6.4.1 根据 矿山 地质资料、 生产系统 、安全管理和周边环境等,对 评价对象 存在的 主要 危险、有害因 素进行辨 识,确定主要存在场所或部位,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原因、危险特性、可能产生的后果予以 分析。 6.4.2 重点辨识与分析坍塌、 爆破 、火药爆炸、车辆伤害和高处坠落等危险、有害因素。 6.5 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 6.5.1 评价单元划分 6.5.1.1 简述划分评价单元的依据和原则,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和评价单元划分原则确定评价单元。 6.5.1.2 露天矿山 一般宜根据生产系统和工艺过程划分为总平面布置、 开拓 运输、 露


    注意事项

    本文(DB13 T 2806-2018 非煤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写规范.pdf)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