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1.220 B 41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2781 2018 奶牛热应激防控技术规程 2018 - 07 - 16 发布 2018 - 08 - 16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 2781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保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宁晋县畜牧兽医管理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永福、王晓芳、邵丽玮、薛振卫、石玉祥、徐华、刘泽、 马亚宾、汪智军、 刘广新、徐诩然 。 DB13/T 2781 2018 1 奶牛热应激防控技术规程 1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奶牛 热应激的术语和定义、 奶牛热应激的防控技术措施 。 本标准适用于 奶牛 热 应激反应的 防 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1567 标准化奶牛场建设规范 NY/T 2363 奶牛热应激评价技术规范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 5047 无 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 5049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管理准则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3.1 热应激 奶牛 机体应对高温高湿环境 ,在生理、健康和生产性能等方面表现出的一系列 非 特异 性应答反应 。 4 奶牛热应激的防控技术措施 4.1 评定奶牛热应激的方法 4.1.1 按 牛舍环境温湿 度 指数 ( THI) 评价 当 THI 68时,奶牛开始出现热应激, 当 72 THI 79时 , 奶牛处于 轻度热应激 状态 ; 当 79 THI 88 时 ,奶牛处于中 度热应激 状态 ; 当 THI 88时,奶牛处于 重度热应激 状态( 如 表 1所示 ) 。 DB13/T 2781 2018 2 表 1 温湿度指数( THI)与奶牛热应激程度关系 温度 ( ) 相对湿度 (%)
4、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22.0 68 68 69 69 69 70 70 70 71 71 72 23.0 68 68 69 69 70 70 70 71 71 72 72 73 73 73 23.5 68 68 68 69 69 70 70 71 71 72 72 73 73 73 74 74 24.0 68 68 69 69 70 70 70 71 71 72 72 73 73 74 74 75 75 24.5 68 68 69 69 70 70 71 71 72 72 73 73 74
5、74 75 75 76 76 25.0 68 68 69 69 70 70 71 71 72 72 73 73 74 74 75 75 76 76 77 25.5 68 68 69 69 70 70 71 71 72 72 73 74 74 75 75 76 76 77 77 78 26.0 68 69 69 70 70 71 71 72 73 73 74 74 75 75 76 77 77 78 78 79 26.5 68 68 69 70 70 71 71 72 73 73 74 74 75 76 76 77 77 78 79 79 80 27.0 68 69 69 70 71 71 72
6、 73 73 74 74 75 76 76 77 77 78 79 79 80 81 28.0 69 70 70 71 72 72 73 74 74 75 76 76 77 78 78 79 80 80 81 82 82 28.5 69 70 71 71 72 73 74 74 75 76 76 77 78 78 79 80 81 81 82 83 83 29.0 70 71 71 72 73 73 74 75 76 76 77 78 78 79 80 81 81 82 83 83 84 29.5 70 71 72 72 73 74 75 75 76 77 78 78 79 80 81 81
7、82 83 84 84 85 30.0 71 71 72 73 74 74 75 76 77 78 78 79 80 81 81 82 83 84 84 85 86 30.5 71 72 73 73 74 75 76 77 77 78 79 80 81 81 82 83 84 85 85 86 87 31.0 71 72 73 74 75 76 76 77 78 79 80 80 81 82 83 84 85 85 86 87 88 31.5 72 73 74 74 75 76 77 78 79 79 80 81 82 83 84 84 85 86 87 88 89 32.0 72 73 74
8、 75 76 77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4 85 86 87 88 89 90 33.0 73 74 75 76 77 78 79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0 91 33.5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89 90 91 92 34.0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34.5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9、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35.0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35.5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36.0 75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3 94 95 96 97 36.5 76 77 78 79 80 81 82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6 97 98 3
10、7.0 76 77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9 38.0 77 78 79 81 82 83 84 85 86 88 89 90 91 92 93 95 96 97 98 99 38.5 77 79 80 81 82 83 85 86 87 88 89 91 92 93 94 95 97 98 99 39.0 78 79 80 82 83 84 85 86 88 89 90 91 92 94 95 96 97 99 39.5 78 80 81 82 83 84 86 87 88 89 91 92 93 94
11、96 97 98 99 40.0 79 80 81 82 84 85 86 88 89 90 91 93 94 95 96 98 99 40.5 79 80 82 83 84 86 87 88 89 91 92 93 95 96 97 98 DB13/T 2781 2018 3 表 1 温湿度指数( THI)与奶牛热应激程度关系 (续) 温度 ( ) 相对湿度 (%)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41.0 80 81 82 83 85 86 87 89 90 91 93 94 95 97 98 99
12、 41.5 80 81 83 84 85 87 88 89 91 92 93 95 96 97 99 42.0 80 82 83 84 86 87 89 90 91 93 94 95 97 98 99 43.0 81 83 84 85 87 88 90 91 92 94 95 97 98 99 43.5 82 83 84 86 87 89 90 92 93 94 96 97 99 44.0 82 83 85 86 88 89 91 92 94 95 97 98 99 44.5 82 84 85 87 88 90 91 93 94 96 97 99 45.0 83 84 86 87 89 90
13、92 93 95 96 98 99 45.5 83 85 86 88 89 91 92 94 95 97 99 46.0 84 85 87 88 90 91 93 94 96 98 99 46.5 84 86 87 89 90 92 93 95 97 98 THI 68 时,奶牛开始出现热应激 47.0 84 86 88 89 91 92 94 96 97 99 临界热应激: THI 68 71 48.0 85 87 89 90 92 93 95 97 98 轻度热应激: THI 72 79 48.5 86 87 89 91 92 94 96 97 99 中度热应激: THI 80 88 49
14、.0 86 88 89 91 93 95 96 98 重度热应激: THI 89 99 4.1.2 按呼吸频率评价 按照 NY/T 2363 规定的方 法执行。 4.1.3 按直肠温度评价 按照 NY/T 2363 规定的方法执行。 4.1.4 奶牛热应激程度的评价 评价奶牛群体热应激程度,按 4.1.1用温湿度指数评定;评价个体奶牛的热应激程度,按 4.1.2用 呼吸频率或按 4.1.3用直肠温度评定。 4.2 物理降温措施 4.2.1 优化牛场设计 标准化奶牛场的设计按照 NY/T 1567规定的方法执行。可在牛场道路两旁或空地栽种阔叶树木来 改善牛场小气候和美化牛场环境。 4.2.2 遮
15、阳降温 对于设有运动场的牛舍,应在运动场中央设置遮阳棚,高度一般为 3.6 m 4.0 m,一头成年奶牛 需要 3.53 m2 4.18 m2。另外,在补饲槽、饮水槽上方也应设置遮阳棚。 4.2.3 通风和喷淋 4.2.3.1 基本要求 DB13/T 2781 2018 4 对于一般封闭式牛舍,高温天气应打开门窗通风。有条件的可在牛舍安装大型换气扇或冷风机, 强制降温。对于目前大多采用的内置卧栏的标准化牛舍和挤奶厅,应在牛舍和待挤厅内为奶牛提供风 扇和喷淋系统。 4.2.3.2 风扇安装要求 在牛舍、采食通道安装风扇时,风扇底部距离地面 2.2 m 2.4 m,风扇角度以与垂直面呈 20 35
16、为宜,应保持风扇之间的主风方向一致。一般采用直径 1 m 1.2 m的风扇,安装间隔通常在 6 m左 右;待挤厅风扇安装时并排侧面间距 2 m左右,不应有风吹不到的死角,风扇风速 2.8 m/s。牛舍内 风扇可以分几条线路分开控制,如牛床和采食道,可在不同温度或时段下开启不同位置和数量的风扇。 4.2.3.3 喷淋设备安装要求 4.2.3.3.1 采食通道或牛舍 喷淋管道安装高度距离地面 1.8 m 2.2 m,喷头间距根据喷头有效喷淋范围确定,一般为 1.5 m; 喷头角度以能喷到牛躯干为准,特别是瘤胃部位,一般喷淋角度 180,大水滴应可浇湿牛背及腹侧部, 但不能浇到乳房及日粮,水压 30
17、0 kpa 330 kpa,喷头流量 2 L 3 L min。 4.2.3.3.2 待挤厅 喷头距地面高度 2.2 m,列间距 2 m,行间距 1.5 m,喷头角度 180或 360,大水滴应可浇湿牛背 及腹侧部,水压 300 kpa 330 kpa,喷头流量 1.9L 3.8L min。 4.2.3.3.3 喷淋设备控制 喷淋设备配套应安装可调节喷淋时间和间隔循环的开关控制器,并使用电磁阀调节喷淋管道内水 压的稳定。 4.2.3.4 建议操作流程 实际中应根据 THI采用间隔吹风间隔喷淋措施。通常一个降温循环为 15s 1min的喷淋和 2 min 10min的风扇通风,实际应用中根据牛体情
18、况进行调整。 4.2.3.4.1 待挤厅风扇和喷淋流程 THI 68或环境温度达到 23时,打开风扇; 72 THI 79或环境温度达到 26时,喷淋 30 s,吹 风 9.5 min, 10 min为一个循环; 79 THI 88或环境温度达到 30时,喷淋 1 min,吹风 4 min, 5 min 为一个循环; THI 88或环境温度达到 33及以上时,喷淋 1 min,吹风 2 min, 3 min为一个循环。但 应保证牛在进挤奶厅的时候身体上不能有水滴下来。 4.2.3.4.2 采食通道、牛舍风扇和喷淋流程 THI 68时或环境温度达到 23时,打开风扇; 72 THI 88或环境温
19、度达到 26时,喷淋 30 s, 吹风 9.5 min, 10 min为一个循 环; THI 88或环境温度达到 33及以上时,喷淋 1 min,吹风 4 min, 5 min为一个循环。 4.2.3.5 其他管理要求 a) 喷淋牛体时注意不宜喷淋臀部或过度喷淋,避免乳房淋湿加大后期乳房炎的发病率。 DB13/T 2781 2018 5 b) 虽然降温循环越多越好,但是实际生产中,每头牛每天有 6 h 8 h 的机会进行降温循环,其 中奶牛一天的集中采食时间 6 h 左右应开启采食道喷淋,另外在待挤厅可喷淋 1.5 h 左右。 c) 有赶牛器的牧场,赶牛器应停靠在最后一排风扇的下方,不宜过前或
20、者过后,在待挤厅当一 栏牛剩下不足 10 头牛时方可向前移动,不要过分推挤牛群引发应激。 d) 对 不喷水或喷到料槽及牛身臀部的喷嘴及时进行修理或调节。 e) 白天和晚上温差大时,应及时根据牛舍温度开关风扇和喷淋。采食通道喷淋时需注意夹颈架, 防止牛只趴脚。在极端高温如 35以上时,在牛舍排水和污水处理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可采 用 24 h 吹风 +喷淋的方式。 4.2.3.6 挤奶厅 挤奶厅内应安装大功率风扇或冷风机等降温设备。 4.3 营养调控措施 4.3.1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选择 奶牛所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应符合 NY 5032要求。 4.3.2 调整 TMR 给料方式 热应激期间,增加清
21、晨和夜晚凉爽时 TMR投料比例,早上 35% 45%,晚上 35%,中午 20% 25%,每 1h 2 h推料一次,避免 TMR聚堆发热变质。青贮饲料随取随用, TMR现拌现喂,避免青贮饲料的二次发 酵。夏季 TMR的水分含量可以适当大些,水分以 50% 55%为宜。也可利用 TMR保鲜剂,使 TMR保持较低温 度,有效增加采食量。夜间应注意采食位置的亮度,光照强度以不小于 200 Lux为宜。 4.3.3 合理调整日粮结构 4.3.3.1 适量提高日粮能量浓度 在炎热的夏季,可通过适当提高精料比例和日粮能量浓度的方式应对采食量下降,但精饲料饲喂 量最大比例不得超过总饲喂量的 60%。一般要保
22、证日粮有效中性洗涤纤维( NDF)至少为日粮干物质的 30% 32%。调整日粮结构应从夏季初期开始,热应激期间宜保持日粮结构的相对稳定,不宜频繁调整。 4.3.3.2 添加脂肪和优质蛋白质 炎热天气在泌乳奶牛日粮中适当添加过瘤胃脂肪(宜用 C16脂肪酸),可弥补干物质采食量下降引 起的能量摄入不足,但添加后日粮中总的脂肪含量以不超过干物质的 6%为宜。另外,可适当增加日粮 中的蛋白饲料含量,尤其是过瘤胃蛋白的含量,但一般蛋白质水平不宜超过日粮干物质的 18%,而 高产 奶牛瘤胃非降解蛋白(过瘤胃蛋白)可由粗蛋白含量的 28% 30%增加到 38% 40%。 4.3.4 补充矿物质和瘤胃缓冲剂
23、热应激期间, 日粮干物质应含有下列最低水平的常量矿物元素: 1.8% 2%的钾( K+); 0.45% 0.65% 的钠( Na+); 0.35%的镁( Mg2+)。日粮中氯( Cl-)的水平在占日粮干物质的 0.35%以下。夏季 瘤胃缓 冲 剂的添加量:每日每头成母牛 50 g 100 g NaHCO3和 30 g MgO,或者 用 NaHCO3和 MgO合剂( 2 1 3 1)撒于饲槽固定位置,让牛自由舔食。 4.3.5 添加维生素 DB13/T 2781 2018 6 炎热季节应适当增加日粮中维生素含量,建议每日每头成母牛添加包被维生素 C 1000 mg 1600mg、 维生素 A 1
24、50000IU、烟 酸 6 g和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E 20 mg 25mg。 4.3.6 应用饲料添加剂 夏季在奶牛日粮中可添加某些复合酶制剂、酵母培养物等抗应激饲料添加剂。也可应用中草药添 加剂,如采用石膏、板蓝根、苍术、白芍、黄芪等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解暑作用的中草药,按一 定比例配合粉碎添加于奶牛饲料中,对预防热应激有确切的效果。在奶牛日粮中添加由 黄芪、党参、 当归等组成的 发酵中药制剂,在酷暑季节能有效防止产奶量下降和乳指标的降低,同时可降低乳中的 体细胞数。 4.4 科学饲养管理 4.4.1 饲养管理和防疫规则 热应激期间, 奶牛群体饲养管理和防疫按 NY/T 5049 和
25、 NY 5047执行。 4.4.2 保证清洁饮水 奶牛处于热应激时,需水量是平时的 1.2倍到 2倍。有条件的牛场可在奶牛从挤奶厅回牛舍的通道 旁安装饮水槽。饮水应保证新鲜、清洁,饮水槽应一周彻底消毒一次。 4.4.3 经常清理饲槽 饲槽应每天进行清理,每周彻底消毒一次。 4.4.4 做好卧床维护 做好奶牛卧床管理,根据奶牛场粪便清理方式合理选择垫料,保证垫料充足和清洁干燥,每天翻 松 1次,保持卧床良好的吸水性、弹性和舒适度;及时清除卧床及通道上的粪尿,每 3天对卧床消毒 1 次。 4.4.5 搞好环境卫生 高温季节要及时清理牛舍粪尿,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蚊 蝇孳生,防止有害昆虫对奶牛的骚扰。坚持 每周 2次对牛舍及周边进行消毒和对牛只进行蹄浴,严格执行防疫制度。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