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05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2799 2018 微喷灌适配玉米品种筛选技术规范 2018 - 07 - 16发布 2018 - 08 - 16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 2799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北省种子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柳斌辉、张文英、王变银、王溪森、庞昭进、李玥、蔡海燕、耿记申、郭利 磊、吕德志、
2、李春杰、张力、范合琴。 DB13/T 2799 2018 1 微喷灌条件下玉米品种筛选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 微喷灌适配玉米 品种 的筛选 方法及评价标准。 本 标准 适用于 微喷灌条件下玉米 品种的 适配 性 评价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部分:禾谷类 NY/T 1209 2006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玉米 DB13/T 1729-2013 冬小麦、夏玉米微喷灌肥水一
3、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适配性 玉米 在 微喷灌溉条件 下, 与畦灌条件相比 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 优化增强 能力 。 3.2 适配指数 以待测 品种 籽粒产量为依据, 与 对照品种 相 比较 ,评价待测 品种和的 在微喷灌溉条件下 适配性 。 4 筛选方法 4.1 筛选条件 在玉米生育期内自然降水量 大于 300mm 的地区进行田间筛选。 地势平坦 。 4.1.1 种子要求 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2008一级标准要求 。 4.1.2 微喷灌系统主要设备及要求 微喷灌系统主要设备及要求,符合 DB13/T 1729-2013。
4、4.1.3 微喷带田间布置及技术要求 DB13/T 2799 2018 2 微喷带间距为 2.4m,其余要求符合 DB13/T 1729-2013。 4.1.4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设微喷灌溉、传统灌溉两种处理, 3次 4次重复,小区面积 25m2,每小区 至少种植 5行。郑单 958作为对照品种。 4.1.5 微喷灌溉处理 玉米播种前施入种肥,灌溉蒙头水。根据土壤墒情和降雨情况,分别在大喇叭口期、抽雄期进行 水肥一体化补充灌溉。各时期灌溉水量和追肥量为: a) 播种: 灌溉量 每亩为 25 m3 35 m3,底施掺混肥 每亩为 15kg( N:P2O5:K2O=21:12:14);
5、 b) 大喇叭口期: 灌溉量 每亩为 15 m3 20 m3,追施水溶肥 每亩为 20kg( N:P2O5:K2O=33:6:11); c) 抽雄期: 灌溉量 每亩为 10 m3 15 m3,追施水溶肥 每亩为 25kg( N:P2O5:K2O=27:12:14)。 4.1.6 传统畦灌溉处理 玉米播种前施入种肥,灌溉蒙头水。根据降雨情况及土壤墒情,分别在播种、大喇叭口期、灌浆 期进行补充灌溉。各时期灌溉水量和追肥量为: a) 播种: 灌溉量 每亩为 40 m3 50 m3,底施复合肥 每亩为 60kg( N:P2O5:K2O =26:10:13); b) 大喇叭口期: 灌溉量 每亩为 40
6、m3 50 m3; c) 灌浆期: 灌溉量 每亩为 40 m3 50 m3。 4.1.7 栽培管理 根据试验要求适期 播种。同一项 作业在同一天内完成, 规范管理, 统一密度。 4.1.8 收获计产 收获小区籽粒产量,符合 NY/T 1209 2006。 4.1.9 微灌适配指数 按公式 ( 1) 分别计算 3次 4次重复的微灌适配指数,取平均值: 2 CM 2CM C( T )M CI T ( C ) ( 1) 式 中: MCI- 微灌适配 指数; TM - 微灌条件下参试 品种 产量; TC - 传统灌溉条件下参试 品种 产量; CC - 传统灌溉条件下 对照 品种 产量; CM - 微灌条件下 对 照 品种 产量。 MCI最终计算结 果保留 3位小数。 5 评价标准 玉米微喷灌适配品种筛选 标准见表 1。 DB13/T 2799 2018 3 表 1 玉米微喷灌适配品种筛选标准 级别 微灌适配指数( MCI) 适配等级 1 1.100 极强( HR) 2 1.000-1.099 强( R) 3 0.900-0.999 中等( MR) 4 0.800-0.899 弱( S) 5 0.799 极弱( HS)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