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50 B 52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13/T 2747 2018 龙须菜养殖技术规程 2018 - 07 - 16 发布 2018 - 08 - 16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 2747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 农业厅 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 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孙桂清、赵振良、 吴彦 、付仲、陈秀玲、殷蕊、陈力、张丽敏。 DB13/T 2747 2018 1 龙须菜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龙须菜 ( Gracilaria ve
2、rrucosa)人工养殖的海区选择、养殖筏设置、苗种选择 及夹苗、挂养、养殖管 理、病敌害防治及收获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 河北省龙须菜浅海 筏式养殖 。 2 规 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3 海区选择 3.1 养殖条件 养殖区应设在潮流畅通,光线充足,营养盐丰富,无城市污水、工业污水及河流淡水排放的海域; 海底较平坦,沙或泥沙底质,水质应符合 NY 5052的 要求 。 3.2 水深 20
3、m等深线以内,水深 8 m以上,具 有一定避风性能 且 最低潮位水深应大于 3 m。 3.3 海水流速 要求潮流畅通,海流的流速在 0.15 m/s 0.70 m/s之间。 3.4 盐度 海水盐度在 23 32之间,骤变幅度小。 3.5 透明度 海水透明度大于 0.3 m。 4 养殖筏设置 4.1 结构与材料 4.1.1 砣子 或木橛 砣子为石砣或水泥砣, 砣子的高度 为底边的三分之一,砣子 上具有钢筋环, 直径为 2.0 cm 2.2 cm。 木橛 采用较软质干燥的木料去皮制成,直径 为 15 cm左右,长度 1.0 m 1.5 m。 DB13/T 2747 2018 2 4.1.2 浮 绠
4、 浮 绠 为 聚乙烯、 聚丙烯等化学纤维绳缆 ,直径 1.5 cm 2.0 cm,长 120 m。 4.1.3 橛缆 材料规格与浮绠相同,长度随水深而异,一般是水深的 2倍 。 风浪 、 海流较大的海区为 2.5倍 3.0 倍 。 4.1.4 浮子 浮子 采用 直径 28 cm 30 cm的塑料 浮 球, 重量 1.6 kg左右,浮力 122 N左右 。 4.1.5 绑绳 绑浮子采用 直径 0.2 cm 0.3 cm的 聚乙烯绳 ;绑苗绳采用 直径 0.3 cm 0.5 cm的 聚乙烯绳 。 4.1.6 苗 绳 苗绳选用 300丝 直径为 0.5 的聚乙烯绳, 长度为 6 m。 4.1.7 养
5、殖浮 筏 养殖浮筏 由砣子(木橛)、浮绠、橛缆、浮子 、绑绳 等部分组成。 单筏排长 120 m,每排单筏挂苗 绳 100条 120条 。 养殖浮 筏结构、苗绳与浮绠连接情况见图 1、图 2。 图 1 养殖浮筏示意图 图 2 苗绳、浮绠连接示意图 4.2 海区布局 4.2.1 养殖区设置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24.0 24.0 120.0 浮子 浮绠 海面 绑苗绳 橛缆 砣子 9.0 2.8 6.0 1.2 1.2 1.2 1.2 1.2 6.0 浮子 苗
6、绳 绑苗绳 浮绠 单位为米 单位为米 DB13/T 2747 2018 3 筏 间距 6 m,每小区设筏 11行,区间距 为 30 m,区与区之间 设置成“田”字型排列。 养殖区设置见 图 3。 图 3 养殖区设置示意图 4.2.2 方向 视 风浪和海流的危害程度 而定。 若风浪是主要危害因素,则要顺风设筏;若海流是主要因素,则 顺流设筏;若二者危害都较大 则 偏流设筏。 5 苗 种 选择及夹苗 5.1 苗种来源 选择 人工选育的无性品系和养殖海区中挑选的不超过 3年的无性品系子代。 5.2 苗种规格 选择 藻体顶部 30 cm作为苗种 ,其 株长 10 15 。 5.3 苗种质量要求 要求苗
7、种 生长良好、无病烂、颜色紫红、杂藻少 。 5.4 苗种运输 运输前用 3 5 低温海水将藻苗浸泡 1 h 2 h,之后将苗种装袋,每袋 25 kg左右,采用厢式 冷藏货车进行 运输 ,车厢内 温度 调至 0 。运输时间超过 30 h,中途需用低温海水冲洗藻苗 1 h-2 h, 防止藻体干燥 。 120.0 30.0 120.0 15 0. 0 30 .0 60 .0 =6 .0 10 60 .0 =6 .0 10 养殖浮筏 单位为米 DB13/T 2747 2018 4 5.5 苗绳处理 夹苗前 7 d, 对 苗绳进行处理,新苗绳用水浸泡 1 d,旧苗绳用 200 mg/L漂白粉消毒 后冲洗
8、干净 。 5.6 夹苗 5.6.1 夹苗时间 每年的 4月下旬以后,自然海区水温 稳定在 10 以上时 , 即 可进行夹苗 养殖 。 5.6.2 夹苗方法 夹苗前先将苗绳在海水中浸泡,使苗绳处于湿润状态,将龙须菜苗种 20 g左右 ( 5 g)为一簇, 将 苗种从苗绳中间穿过 ,将藻 苗夹好并保持一定的松紧度 。每簇苗种间距为 10 cm。 夹苗时防止阳光曝晒 和藻体干燥,以防藻体脱水。 夹苗完毕,及时下海。 6 挂养 用绑绳 将苗绳 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条绠 绳 上 ,苗绳间距 100 cm 120 cm。 7 养殖 管理 7.1 检查筏架 经常 出 海检查筏架,及时平整 绠绳、苗绳。发现筏架缆
9、绳松动或磨损折断, 及时扎紧绑好或更换 新绳,对容易拔起的 砣(橛) 要重新 加固,防止筏架被海浪冲跑。养殖后期,藻体重量加大,要注意 观察,对风浪大、流急的海区 应 及时加固筏架。 7.2 冲洗苗绳 定期冲洗污泥,消除附着的杂藻和敌害动物,改善藻体的受光条件 。 7.3 及时补苗 对因风浪冲击或苗绳未夹紧而造成的苗种流失,要及时补苗。 7.4 调节水层 利用浮球的调整 ,及时进行养殖水层调节 , 利于藻体生长。 夏季 光照强时, 以藻体距水面 0.5 m 0.8 m为宜。 春秋 光照较弱时,养殖水层调节在 距水面 0.2 m 0.5 m。 7.5 水质 及生长 监测 定期对养殖海区水质及藻体
10、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7.6 安全标志 设立航道标志和夜间灯光标志,防止过往船只碰撞及缠绕。 8 病敌害防治 DB13/T 2747 2018 5 8.1 白烂病 8.1.1 症状 藻体基部和分枝处可见浅黄色斑点或小段白节,藻体色泽变浅,光泽度差,呈黄绿色或白色;藻 体弹性下降,易折断;藻体分生能力下降,分枝明显变少,脱落的藻体易腐烂。 8.1.2 病因 该病发生与夏季高温、藻体生理性状变化 、累代养殖 以及抗逆能力下降有关。 8.1.3 防治 进行人工选育更新种质,避免使用南方海区度夏的种苗。 每年生产结束时,要把筏架、绠 绳等设 施材料全部上岸暴晒,以杀灭病原体。 8.2 藻 钩 虾 8.2.1 症状 藻体表皮有明显的虫害噬口。 8.2.2 病因 藻钩虾 附着在 龙须菜中,吸取藻 体 汁 液 ,导致藻体韧度下降而脱落。 8.2.3 防治 若发现大量藻钩虾 附着时, 应及时 进行分苗或 抢收。 9 收获 每年 5月 后 , 当藻 体长到 0.8 m 1.0 m时,随时分苗或收获。到 11月初 养殖海区自然水温 降到 15 以 下 ,整个养殖过程结束,将养殖设施及藻体一起收回上岸。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