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 T 1587-2012 管道施工用气动内对口器.pdf

    • 资源ID:1476927       资源大小:387.5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 T 1587-2012 管道施工用气动内对口器.pdf

    1、ICS 91.220 P 97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15872012 管道施工用气动内对口器 2012 - 07 - 31 发布 2012 - 08 - 15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1587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廊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廊坊市管道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丽华、孙言团、赖祥生、韩永军、张建民。 DB13/T 15872012 1 管道施工用气动内对口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管道施工用气动内对口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

    2、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管道施工用气动内对口器(以下简称:内对口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0(所有部分) 压力容器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GB/T 8163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3306 标牌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3、 气动内对口器 在管道施工中,从钢管内部把两个待组焊钢管的管口对齐并满足管线焊接组对要求,以压缩空气为 动力源进行驱动、操作及控制的设备。 3.2 自行走气动内对口器 以气动马达为动力源在组对钢管中进行行走的内对口器。 3.3 非自行走气动内对口器 靠人力在组对钢管中行走的对口器。 3.4 通过能力 由内对口器最小转弯半径决定的通过弯管的能力。 DB13/T 15872012 2 3.5 跑偏角度 自行走气动内对口器,在组对管内从一端行走到另一端时,相对位置的角度。 4 产品分类 4.1 结构 根据驱动方式不同,分为自行式与非自行。 4.2 型号 内对口器型号的表示方法如下: DNQ XX X

    4、X XX Z自行走(非自行走不表示)、T调隙、Q铜靴(T、Q不表示 为无此功能) 组对管公称直径,(出口产品时公称直径可采用英吋) 气动内对口器 示例:DNQ610-660Z 表示用于组对管直径为610660范围(2426英吋)自行走气动内对口器。 4.3 基本参数 内对口器基本参数见表1。 表1 内对口器基本参数 型 号 适应管径, 输入压力,MPa 工作压力,MPa DNQ168 168 1.0 0.61.0 DNQ219 219245 1.0 0.61.0 DNQ273 273305 1.0 0.61.0 DNQ305-357 305357 1.0 0.61.0 DNQ305-357T

    5、305357 1.0 0.61.0 DNQ324-377 325377 1.0 0.61.0 DNQ324-377Q 325377 1.0 0.61.0 DNQ406-457 406457 1.0 0.61.0 DNQ508-559 508559 1.0 0.61.0 DNQ601-660 610660 1.6 0.61.0 DNQ406-457Z 406457 1.0 0.61.0 DNQ508-559Z 508559 1.6 0.61.0 DNQ559-610Z 559610 1.0 0.61.0 DNQ610-660Z 610660 1.6 0.61.0 DNQ711-762Z 7117

    6、62 1.6 0.61.0 DNQ762-813Z 762813 1.6 0.61.0 DB13/T 15872012 3 表1(续) 型 号 适应管径, 输入压力,MPa 工作压力,MPa DNQ813-914Z 813914 1.6 0.61.0 DNQ914-1016Z 9141016 1.6 0.61.0 DNQ1016-1066Z 10161066 1.6 0.61.0 DNQ1219-1422Z 12191422 1.8 0.61.0 DNQ1219-1422Z 12191422 1.8 0.61.0 DNQ1422-1524Z 14221524 1.8 0.61.0 5 要求 5

    7、.1 内对口器应符合本标准,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2 工作条件 正常工作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a) 输入压力:1.0 MPa1.8 MPa,工作压力:0.6 MPa1.0 MPa; b) 按组对管直径调整撑爪的高度及前、后轮的高度,保证前轮高度低于组对管中心13, 后轮高度与组对管中心一致,偏差不得大于1; c) 调整撑爪到组对管口的距离,使每一个撑爪到组对管口的距离相同。 5.3 设计要求 5.3.1 通气螺栓应选择性能等级不低于GB/T 8163规定的材料制造。 5.3.2 气罐的设计、制造、检验及验收应符合GB 150(所有部分)的有关规定。 5.3.3 内对口器

    8、的通过能力40D(D为对口管子的名义直径)。 5.3.4 内对口器各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和非机械加工表面的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 分别符合GB/T 1804-2000中的f级和c级的规定。 5.4 性能要求 5.4.1 气路密封性 5.4.1.1 对口组件中气缸安装前按图样分别进行强度试验和密封试验。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的最高 工作压力为合格,密封试验压力为1.05倍最高工作压力为合格。 5.4.1.2 整机组装后充气,充气气压应达到最高工作压力,两小时内压力降不得超过0.1MPa。 5.4.2 撑爪高度 5.4.2.1 单排撑爪撑起时,各撑爪之间圆度应小于0.25。 5.4.

    9、2.2 两排撑爪撑起时,两排撑爪之间的同轴度应小于0.5。 5.4.3 跑偏角度 整机行走时的跑偏角度应0.1。 5.4.4 制动性能 DB13/T 15872012 4 在坡度为0时,自行走气动内对口器制动应保证在行走速度为最大时,在200以内停止行走。在 坡度为20时,自行走内对口器在下坡时点动行走时,制动应在100以内停止行走。 5.5 外观 5.5.1 气路管件安装布置应有序,便于操作和维修。 5.5.2 内对口器表面不得有明显制造缺陷存在。焊接表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飞溅物 存在。 5.5.3 涂漆面色泽应一致,涂漆应均匀,不得有任何杂质存在。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

    10、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包括: a) 额定压力1.6MPa以上的空压机一台; b) 额定压力2.5MPa以上的水压机一台; c) 检测工装; d) 不小于9m长的实验用钢管(管内应清洁,不得有铁锈和其他杂质); e) 压力表:2.5MPa 1.5级一块; f) 秒表; g) 游标卡尺; h) 直角尺; i) 扳手; j) 匹配的电源。 6.2 试验项目 6.2.1 气路密封试验 6.2.1.1 首先给气罐充气达到给定的设计压力,启动行走和点动行走达到20次正常为合格,启动对口 组件前后撑爪撑起回落各15次无卡阻现象为合格。 6.2.1.2 操作内对口器的各部动作,检查各部气路、联接阀件是否密封可靠

    11、。 6.2.1.3 上述检查合格后再次进行充气,充气气压应达到最高工作压力P1,2h后高工作压力P2, (P1- P2=P)压力降P0.1MPa为合格。 6.2.2 撑爪高度检测 用专用游标深度尺和检测工装以定位盘为基准检测撑爪撑起后的高度。 6.2.3 跑偏角度 内对口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从试验管的一端行驶到另一端,测量行驶距离L,用直尺测量行走轮 起点与终点的横向相对位置偏移量S,跑偏角度=arctg(S/L)0.08为合格。 6.2.4 制动性能试验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将自行走内对口器放置在试验用钢管中进行充气,充气压力在工作压力范围内 进行制动性能试验。试验用钢管在坡度为0时,行走速度

    12、为最大时,自行走内对口器刹车应在200以 DB13/T 15872012 5 内停止行走。试验用钢管在坡度为20时,自行走内对口器在下坡时点动行走时,制动应在50以内停 止行走。 6.2.5 外观 目测。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7.2 出厂检验 7.2.1 产品需经厂质检部门逐台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质量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7.2.2 出厂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为:气路密封性、撑爪高度和外观。 7.2.3 判定规则 产品经检验,全部项目合格视为产品合格。若有不合格项可进行返修,重新检验。 7.3 型式检验 7.3.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13、a) 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时; b) 正常生产过程中,结构、材料或工艺等方面有较大改变而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常生产每年一次; d) 停产一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7.3.2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全部要求。 7.3.3 组批与抽样 以每一台为一批,在库存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台进行检验。 7.3.4 判定规则 产品经检验,全部项目合格视为产品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 每台内对口器均应在明显位置固定产品标牌,标牌应符合GB/T 13306的规定。标牌内容包括: a) 产品名称和型号; b)

    14、 制造厂名、厂址; DB13/T 15872012 6 c) 主要参数; d) 出厂日期; e) 出厂编号。 8.2 包装 内对口器的包装应符合GB/T 13384中的规定,内对口器运输时应固定在运输底架上,并外包防护布。 当用户有特殊要求时,以合同为准。产品应随机附带下列技术文件: a) 产品合格证,需注明产品标准号; b) 压力容器出厂合格证; c) 使用说明书;其编写应符合GB/T 9969的规定; d) 随机配件清单; e) 易损件清单; f) 装箱清单。 8.3 运输 内对口器的运输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装卸时应平稳,防止剧烈碰撞。 8.4 贮存 内对口器应放置在通风、干燥、防雨及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地上,不允许露天放置。内对口器贮存 期超过6个月出厂或使用时,应进行检查,对可能影响使用性能的部件进行处理。 _


    注意事项

    本文(DB13 T 1587-2012 管道施工用气动内对口器.pdf)为本站会员(brainfellow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