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2 T 905-2019 地源热泵系统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方法.pdf

    • 资源ID:1476708       资源大小:820.8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2 T 905-2019 地源热泵系统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方法.pdf

    1、ICS 27.080 F 15 DB12 天津市 地 方 标 准 DB12/T 905 2019 地源热泵系统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方法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for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of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2019 - 09 - 19发布 2019 - 10 - 19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DB12/T 905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评价原则 . 1 5 节

    2、能减排 绩效评价指标 . 2 5.1 评价指标 . 2 5.2 技术指标 . 2 5.3 环境指标 . 4 5.4 管理指标 . 6 6 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方法 . 7 6.1 定权方法 . 7 6.2 评价值计算 . 7 6.3 评价等级划分 . 8 DB12/T 905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南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宏兵、李勋、王得蓉、吴凤明、王浩闻、肖扬、李姚、张鹿。 DB12/T 905 2019 1 地源热泵系统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方法 1 范

    3、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源热泵系统节能减 排绩效评价的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减排绩效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409 水(地)源热泵机组 GB 19577 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5036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50366界定的 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为 便于使用 以下重复列出了 GB 50366中的某 些术语和定义。 3.1

    4、 地源热泵系统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 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 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GB 50366,定义 2.0.1 3.2 制热性能系数 coefficient of heating performance 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地源热泵系统进行制热运行时,制热量与有效输入 功率的比值,反映整 个地源热泵系统 (包括机组与水泵 )制热工作状态下的能源利用效率。 3.3 制冷能效比 re

    5、frigeration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地源热泵系统进行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的比值,反映整 个地源热泵系统 (包括机组与水泵 )制冷工作状态下的能源利用效率。 4 评价原则 应符合以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 先进性原则; DB12/T 905 2019 2 实用性原则。 5 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指标 5.1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分为三级, 见表 1。 表 1 评价指标组成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地源热泵节 能综合指标 A 技术指标 T 制热性能系数 (T1) 制冷能效比 (T2) 常规能源替代量 (T3) 环境指标 EN 二

    6、氧化碳减排量( EN1) 二氧化硫减排量( EN2) 烟尘减排量( EN3) 氮氧化物减排量( EN4) 管理指标 M 机房管理指标( M1) 计量系统完整度( M2) 5.2 技术指标 5.2.1 制热性能系数 制热性能系数应按式( 1) 、( 2)、( 3) 计算。 t tWQCOP . (1) 式中: tQ 地源热泵系统制热量,单位为千瓦( kW); tW 系统制热期的有效输入功率,单位为千瓦( kW)。 )106.3( 621t kpGCttQ . (2) 式中: tQ 地源热泵系统制热量,单位为千瓦( kW); 1t 冷凝器出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2t 冷凝器进水温度,单位为摄

    7、氏度(); 水的平均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 kg/m3); pC 水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J/(kg )); kG 空调侧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 m 3/h) ; 6106.3 焦耳每小时( J/h)与千瓦( kW)的单位换算系数 。 DB12/T 905 2019 3 t tTPCWt . (3) 式中: tW 系统制热期的有效输入功率,单位为千瓦( kW) ; tPC 系统制热期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 kW h); tT 制热期系统工作时数,单位为小时( h)。 5.2.2 制冷能效比 制冷能效比应按式 ( 4)、( 5)、( 6)计算 。 cW QEER c . (

    8、4) 式中: cQ 地源热泵系统制冷量 ,单位为千瓦( kW); cW 系统制冷期的有效输入功率,单位为千瓦( kW)。 )( 643c 106.3 kpGCttQ . (5) 式中: cQ 地源热泵系统制冷量 ,单位为千瓦( kW); 3t 蒸发器进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4t 蒸发器出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水的平均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 kg/m3); pC 水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J/(kg )); kG 空调侧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 m 3/h) ; 6106.3 焦耳每小时( J/h)与千瓦( kW)的单位换算系数 。 c cc TPCW . (6)

    9、式中: cW 系统制冷期的有效输入功率,单位为千瓦( kW) ; cPC 系统制冷期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 kW h); cT 制冷期系统工作时数,单位为小时( h)。 5.2.3 常规能 源替代量 相对于传统系统,采用地源热泵时常规能源替代量应按式( 7)计算。 1000/21 kQQQ bm . (7) 式中: bmQ 常规能源替代量,单位为吨标准煤 (tce); DB12/T 905 2019 4 1Q 采用传统系统的总能耗,单位为千瓦时( kW h); 2Q 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的总能耗,单位为千瓦时( kW h) ; k 标准煤耗电量折算系数,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千瓦时( kgce/( k

    10、W h) ; 1000 千克标准煤( kgce)与吨标准煤( tce)的换算系数 。 5.2.4 技术指标评价 根据制热性能系数、制冷能效比及常规能源替代量的计算结果,按照 GB 19577和 GB/T 19409进行评 价 , 技术指标评分表见表 2。 表 2 技术指标评分表 评分项目 总分值 评分等级 等级分值 E 评分结果 分数 E 等级 制热性能系数 100 优 90 E 100 良 80 E 90 中 60 E 80 差 E 60 制冷能效比 100 优 90 E 100 良 80 E 90 中 60 E 80 差 E 60 常规能源替代量 100 优 90 E 100 良 80 E

    11、 90 中 60 E 80 差 E 60 5.3 环境指标 5.3.1 二氧化碳减排量 按常规能源替代量折算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应按式( 8)计算。 47.22 bmCO QQ . (8) 式中: 2COQ 二氧化碳减排量,单位为吨( t); 2.47 标准煤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每吨标准煤( t/tce)。 5.3.2 二氧化硫减排量 按常规能源替代量折算的二氧化硫减排量应按式( 9)计算。 02.02 bmSO QQ . (9) 式中: 2SOQ 二氧化硫减排量,单位为吨( t); 0.02 标 准煤的二氧化硫排放因子,单位为吨每吨标准煤( t/tce)。 DB12/T 905 2019

    12、 5 5.3.3 烟尘减排量 按常规能源替代量折算的烟尘减排量应按式( 10)计算。 01.010 bmPM QQ . (10) 式中: 10PMQ 烟尘减排量,单位为吨( t); 0.01 标准煤的烟尘排放因子,单位为吨每吨标准煤( t/tce)。 5.3.4 氮氧化物减排量 按常规能源替代量折算的氮氧化物减排量应按式( 11)计算。 02.0 x bmNO QQ . (11) 式中: xNOQ 氮氧化物减排量,单位为吨( t); 0.02 标准煤的氮氧化物排放因子,单位为吨每吨标准煤( t/tce)。 5.3.5 环境指标评价 根据二氧化碳减排量、二氧化硫减排量、烟尘减排量及氮氧化物减排量

    13、的计算结果,按照 GB 19577 和 GB/T 19409进行评价 , 环境指标评分表见表 3。 表 3 环境指标评分表 评分项目 总分值 评分等级 等级分值 E 评分结果 分数 E 等级 二氧化 碳减排量 100 优 90 E 100 良 80 E 90 中 60 E 80 差 E 60 二氧化硫减排量 100 优 90 E 100 良 80 E 90 中 60 E 80 差 E 60 烟尘减排量 100 优 90 E 100 良 80 E 90 中 60 E 80 差 E 60 氮氧化物减排量 100 优 90 E 100 良 80 E 90 中 60 E 80 差 E 60 DB12/

    14、T 905 2019 6 5.4 管理指标 5.4.1 机房管理指标 机房管理指标由机房环境卫生水平、运行记录完整程度和设备日常维护状况组成 , 机房管理指标评 分表见表 4。 表 4 机房管理指标评分表 评分项目 总分值 评分等级 等级分值 E 评分标准 评分结果 分数 E 等级 环境卫生 40 优 36 E 40 清洁卫生、无杂物、通风设备齐全、 表面无灰尘、铭牌及操作提示牌清 晰 良 32 E 36 卫生较好、基本无杂物、通风设备 较齐全、表面几乎无灰尘、铭牌及 操作提示牌较清晰 中 24 E 32 卫生一般、有少量杂 物、通风设备 较少、表面灰尘较多、铭牌及操作 提示牌不太清晰 差 E

    15、 24 卫生差、杂物多、通风设备严重不 足、表面灰尘多、铭牌及操作提示 牌不清晰 运行记录 30 优 27 E 30 运行记录完整、准确,符合运行记录管理规定 良 24 E 27 运行记录较为完整、准确,较符合运行记录管理规定 中 18 E 24 运行记录一般完整、准确,一般符合运行记录管理规定 差 E 18 运行记录不完整、不准确,不符合运行记录管理规定 设备维护 30 优 27 E 30 满足 维护管理规定、定期检查和保 养机组、建立维护日志、记录维护 时间和问题 良 24 E 27 较满足维护管理规定、基本做到定 期检查和保养机组、基本做到建立 维护日志、记录维护时间和问题 中 18 E

    16、 24 一般满足维护管理规定、不定期检 查和保养机组、缺少建立维护日志、 不能及时记录维护时间和问题 差 E 18 不满足维护管理规定、不检查和保 养机组、没有建立维护日志、不记 录维护时间和问题 DB12/T 905 2019 7 5.4.2 计量系统完整度 对地源热泵节能减排进行评价必须依据机组日常运行的监测数据,计量系统的完整与完好是 节能 评价的重要前提。计量系统完整度评分表见表 5。 表 5 计量系统完整度评分表 评分项目 总分值 评分等级 等级分值 E 评分标准 评分结果 分数 E 等级 计量设备 完整 40 优 36 E 40 计量设备完整、计量项目齐全 良 32 E 36 计量

    17、设备较完整、计量项目较齐全 中 24 E 32 计量设备一般完整、计量项目不够齐全 差 E 24 计量设备不完整、计量项目不齐全 计量设备 完好 40 优 36 E 40 计量设备经过严格校准、计量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 良 32 E 36 计量设备经过较严格校准、计量结果与实际结果较为一致 中 24 E 32 计量设备经过校准、计量结果与实际结果比较接近 差 E 24 计量设备未经过校准、计量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大 计量设备 读数方便 20 优 18 E 20 所有计量设备的数字显示和安装位置均便于管理人员查看 良 16 E 18 所有计量设备的数字显示和安装位置比较便于管理人员查看 中 12

    18、E 16 所有计量设备的数字显示和安装位置不太便于管理人员查看 差 E 12 所有计量设备的数字显示和安装位置不便于管理人员查看 6 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方法 6.1 定权方法 6.1.1 地源热泵节能综合指标权重为 1,其中 技术指标权重为 0.4,环境指标权重为 0.4,管理指标权 重为 0.2。三级指标中各项具体指标的权重值则采用专家组打分法确定。 6.1.2 评价一个地源热泵机组的专家组成员个数不得少于 6人,实际操作中根据所需要评价的机组数 目可对专家组成员人数做适当调整。 6.2 评价值计算 6.2.1 加权评价值计算 DB12/T 905 2019 8 6.2.1.1 技术指标评价值

    19、 技术指标评价值应按式( 12)计算。 3 1i TiTiT WEE . (12) 式中: TE 技术指标的加权评价值; TiE 技术指标下属三级指标中第 i个指标的百分制评价值, i=1,2,3; TiW 技术指标下属三级指标中第 i个指标对应的权重,其中 4.0321 TTT WWW 。 6.2.1.2 环境指标评价值 环境指标评价值应按式( 13)计算。 4 1i ENiENiEN WEE . (13) 式中: ENE 环境指标的加权评价值; ENiE 环境指标下属三级指标中第 i个指标的百分制评价值, i=1,2,3,4; ENiW 环境指标下属三级指标中第 i个指标对应的权重,其中

    20、4.04321 ENENENEN WWWW 。 6.2.1.3 管理指标评价值 管理指标评价值应按式( 14)计算。 2 1i MiMiM WEE . (14) 式中: ME 管理指标的加权评价值; MiE 管理指标下属三级指标中第 i个指标的百分制评价值, i=1,2; MiW 管理指标下属三级指标中第 i个指标对应的权重,其中 2.021 MM WW 。 6.2.2 综合评价值计算 综合评价值应按式( 15)计算。 MENT EEEE Z . (15) 式中: ZE 综合评价值,取值范围为 0 100。 6.3 评价等级划分 按评价等级划分表进行等级划分,见表 6。 DB12/T 905 2019 9 表 6 评价等级划分表 评价指标分值 评价等级 90 ZE 100 优 80 ZE 90 良 60 ZE 80 中 ZE 60 差 _


    注意事项

    本文(DB12 T 905-2019 地源热泵系统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方法.pdf)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