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10 DB11 北京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604 2018 园林绿化 用地 土壤质量提升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mproving of landscaping and greening soil quality 2018 - 12 - 17 发布 2019 - 04 - 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1604 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土壤质量调查 . 1 3.1 土壤调查 . 1 3.2 土壤质量指标 . 2 3.3 土样
2、检测 . 2 4 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 2 4.1 施肥 . 2 4.2 有害生物防治 . 3 4.3 灌溉 . 3 4.4 除草 . 3 5 土壤质量提升技术 . 3 5.1 盐碱地改良 . 3 5.2 土壤结构改良 . 3 5.3 土壤养分含量提升 . 4 6 土壤质量提升效果评价 . 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 5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 7 DB11/T 1604 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 主要起草 单位: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本标
3、准参与 起草 单位 : 一方合一(北京)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京彩 弘景 园林 工程 有限公司、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大东流苗圃 、北京林业大学 。 本标准主要起 草人: 王建军 、魏雅芬、 王开勇、 王艳春、 郭建梅、王飞、 吴尚、 刘克林 、 周晓杰、 呼诺、 张乐、 李建胜、孙雯 。 DB11/T 1604 2018 1 园林绿化 用地 土壤 质量提升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园林绿化 用地 土壤质量调查 、 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土壤质量提升 技术和效果评价 等内 容 。 本标准适用于 北京地区 陆地环境 园林绿化 用地 土壤质量的提升 ,不适用于屋顶绿化等特殊
4、类型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4 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CJ/T 340 绿化种植土壤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805 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 -质谱法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D
5、B11/T 213 城镇绿地养护管理规范 DB11/T 672 再生水灌溉 绿地技术规范 DB11/T 864 园林绿化种植土壤 DB11/T 1184 城市绿地土壤施肥技术规程 3 土壤质量 调查 3.1 土壤 调查 3.1.1 资料收集 应 收集 调查区域 地形、地貌、 植被 、水文 及 土地利用现状 等资料 , 以及 有关 土 地 利用、土壤质量的 历史数据 等 。 3.1.2 调查布点 按公里网格 进行 机械布点 , 同时 在 典型区域加密布点。机械布点 优先选择网格中心点, 并对 中心点 落在河湖水面、山顶、公路等不符合调查采样要求的 点位 酌情进行 调整 。 公里网格 根据土壤污染
6、潜在风 险等级 及空间分布情况、面积 确定 , 具体 规格 如下: 食用林产品用地,包括果园和 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按 1.0km 1.0km 的网格布点 。 水源涵养林地,按 1.0km 1.0km 网格布点 。 公园绿地, 在 公园内按 0.5km 0.5km 的网格布点 。 道路附属绿地或林地,按照城市道路等级、公路等级和交通流量 、管护方式等 ,选择典型代表 DB11/T 1604 2018 2 性道路, 在道路某一 地点 包括路边绿化带、隔离带、行道树等不同类型的 绿地或林地内 同时 布 点, 布点密度按道路等级而定,每条道路 2 10 个点位。 平原生态林地,按 2.0km 2.0
7、km 的网格布点 。 其他园林绿化用地,统一按 4.0km 4.0km 的网格布点。 人为干扰严重或土壤 污染风险较高的区域 , 可 适 当增加 布点密度 。 3.1.3 现场踏勘 对 3.1.2布设的点位进行实地踏勘,将不符合调查条件的点在 100m内进行调整,调整范围超出 100m 的点位需要备注说明,超过 500m的点位需要重新布点。 记录调查地块所 属行政区域,并按行政区域对地块进行编号 ,记录调查点位 地理坐标 、现场踏勘时 间、填表人信息,以及 调查 点位周围 2km以内的 污染源 ,包括工矿企业及其三废排放情况,居民点分布 情况及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情况; 园林绿化用地类型及 养护
8、管理 情况,包括农药、化肥、灌溉水、农膜 融雪剂及其他可能引起土壤 质量变化的人为活动等详细记录,记录表格式参见附录 A。 3.1.4 土 壤 样 品 采集 按 总调查点位 十六分之一 的比例 , 采集 用于有机污染物测定的 土壤 样品 , 采集和保存 按 照 HJ/T 166 的相关要求 执行; 所有调查点位均需逐一 采集用于其他指标测定的样品,按照 DB11/T 864要求执行 。 3.2 土壤质量 指标 3.2.1 一般要求 园林绿化 用地 土壤 应 具备常规土壤的外观 和颜色 ,疏松多孔,无肉眼可见的侵入体,无明显异 味 , 土 层 厚度 应符合 DB11/T 864的要求 。 3.2
9、.2 风险管控 指标 无机污染物 指标 以铅、镉、汞、砷、镍、铜、锌 、铬 重金属 含量 为主, 有机污染物指标 以多环芳烃 类 含量 为主。 果园、水源涵养林等与食品、饮用水安全关系密切的园林绿化用地, 土壤污染 物含量符合 GB 15618的规定 ; 其他林地绿地 符合 CJ/T 340的规定 。 3.2.3 理化 指标 对园林绿化用地土壤理化性质实行分类、分级 。 食用林产品用地 土壤肥力分级按照 NY/T 391执行 ; 其他园林绿化用地 土壤 质地 以壤土为宜 , 土壤理化性质分级 按照 DB11/T 864执行 。 3.3 土样检测 土 壤理化性质的 检测按照 DB11/T 864
10、执行, 无机 污染物 指标 的检测 按照 HJ/T 166执行 , 有 机污染物 测定 按照 HJ 805执行 。 4 土壤 污染源头管控 4.1 施肥 施肥应符合以下要求: 未经 无害化处理 的 污泥 不得 作为肥料施用到食用林产品用地、水源涵养林和山体陡坡等地。 处 DB11/T 1604 2018 3 理达标后的城镇生活污泥 在 园林绿化用地中施用时 , 按照 GB 4284 执行 。 施用 的 配方肥、缓释肥、有机肥和生物肥 应符合相应标准或规范要求 。 食用林产品用地 生产、管理集约化程度较高 , 按照 NY/T 394 执行 , 并 对 食用林产品用地 有机 肥 、 土壤 、 果品
11、重金属含量 进行 协同 监 测 试点 。 城镇 绿地按照 DB11/T 1184 执 行 , 其他林地绿地可参照执行 。 4.2 有 害 生物 防治 推广农业防 治 、物理防治、生物防 治 措施,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精准高效植保机械。 禁止 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名单 见附录 表 B.1, 限制使用 的 农药 及其使用范围 见附 录 表 B.2,控制农药使用 量。 食用林产品用地 病虫害防治 按照 NY/T 393 执行。 城镇 绿地按照 DB11/T 213 相关规定 执行 , 其他林地绿地参考执行 。 4.3 灌溉 灌溉应符合以下要求: 加强对灌溉水水质的管理, 不得使用 污水灌溉 。
12、 食用林产品用地 灌溉用水水质符合 GB 5084 的 规定。 其他林地绿地 按 照 DB11/T 213 中 的 相关 规定 执行 。 再生水灌溉按照 DB11/T 672 执行 。 4.4 除草 食用林产品用地 应 按照 NY/T 393 中 相关规定 执行 。 其他林地绿地 按照 DB11/T 213 中 相关规定 执行 。 5 土壤质量提升 技术 5.1 盐碱 地 改良 因施肥、含融雪剂的雪水进入绿地等人为影响而导致土壤中盐分积累,对植物生长造成危害或存在 潜在危害时,应对土壤进行改良。 通过 深耕晒垡破除板结 等农艺措施使 土壤 疏松 。 利用季节的变化,对土壤进行冻融改良, 或者利
13、用 降雨 进行盐分的 自然淋洗, 并利用开沟排水 等措施实现排水排盐。 添加土壤改良剂 降低 土壤 含盐量 , 可选用泥炭、园林绿化 废弃 物堆肥 产品 等 。 园林绿化废弃物 堆肥用量每 667m2施 2.5 m3 12.5m3, 地表 撒施 后 旋耕。 pH 值 8.5 时, 通过施用酸性有机肥料、泥炭等有机改良剂 来 降低土壤 pH 值 ,也可以单施或 配施硫磺等。单施硫磺粉 参考用量 为每 667 m2施 30 kg 60 kg,分 2 3 年施用 ,表面撒施后深翻 。 5.2 土壤 结构 改良 5.2.1 土壤质地改良 砂质或粘质土壤应在植物种植前予以改良。 砂质土壤改良可增施有机肥
14、或添加人工合成的土壤结构改良剂。 粘质土壤改良可以 掺河沙 , 土壤与河沙的比例宜为 1:3, 也可 添加粉碎的树枝树叶、秸秆、稻 DB11/T 1604 2018 4 壳等有机土壤改良剂。 将改良剂土表撒施、深翻,或取土后撒施混合回填等方式,使改良剂与土壤充 分混合。 5.2.2 紧实土壤改良 应通过深翻松土、 打孔、 添加泥炭、粉碎树叶、腐叶土等多孔性有机改 良剂等措施对土壤紧实度 进行改良 , 具体方法如下: 优先使用 园林绿化 废弃 物堆肥等有机土壤改良剂进行 。 园林绿化剩余物堆肥 产品 , 参考用量 为每 667 m2施 10 m3 17 m3, 通过地表 撒施 后 深翻 , 或
15、与 土壤 混合 后 回填等方式,使改良剂与土壤充分混合 。 树穴土可在 树 冠垂 直投影处 打孔添加改良剂,或挖坑取土后添加改良剂混合后回填,深度不低 于 60 cm;花坛土可通过深翻或打孔添加改良剂,深度不低于 40 cm; 草坪土深翻或打孔添加改 良剂,深度不低于 30 cm。 5.3 土壤养分 含量 提升 食用林产品用地 施肥 按照 NY/T 394中 有关规定 执行 ;城镇 绿地 施肥 按照 DB11/T 1184执行 ; 其他林地绿地 根据植物养分需求特性和土壤养分测试结果, 由专业人员 利用无机肥料及常见的有机肥有 鸡粪、 牛粪、 油饼、 菌包 、堆肥 等 , 制定 配方施肥 或
16、测土施肥技术 方案 ,经 论证后方可实施。 新建 园林绿化工程 ,栽植乔 木前 施入足量 有机肥 ,并与 栽植土 壤充分混合。 现有 林地绿地用地 追施有机肥, 绿地施肥时 乔木在树冠投影外钻 孔施肥,灌木或地被植物沟施 或撒施 后深翻 ;林地可采用 沟施或撒施 后深翻等 多种方式 。 6 土壤 质量提升 效果评价 通过 对 比 施用 前 后 或对照与处理 相关的 土壤 质量指标, 进行 效果 评价。 当土壤质量提升技术施用后 , 土壤风险管控指标和土壤理化性质均 符合要求 ,且 土壤 肥力水平得到 提升 ,植被长势 良好 , 土壤 质量 得 到 提升。 DB11/T 1604 2018 5
17、附 录 A ( 资料性附录 ) 园林绿化用地土壤质量调查现场踏勘信息记录表 表 A.1给出了 园林绿化用地土壤质量调查现场踏勘信息记录 的内容和格式。 表 A.1 园林绿化用地土壤质量调查现场踏勘信息记录 表 一、基本信息 区 乡 镇 地块编号 调查点位地理坐标 踏勘日期 填表人 二、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数量(个) 序号 所属行业 停在产(停产时间) 污染物形态(气、液、固) 1 2 3 三、居民点(村庄)分布情况 数量(个) 人口数量(人)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数量 到 调查点最近距离( m) 序号 地表 有无 可见污水 到调查点距离( m) 到河道距离( m) 1 2 3 生活垃圾点数量 到 调
18、查点最近距离( m) 序号 地表 有无 散落 到调查点距离( m) 到地河道距离( m) 1 2 3 DB11/T 1604 2018 6 表 A.1 园林绿化用地土壤质量调查现场踏勘信息记录 表 (续) 四、植被类型及管护情况 园林绿化用地 类型(食用林产品用地、林地绿地、 其他) 建成时间 日常管护(有、无) 管护措施(施肥、浇水、除草、打药、其他) 所施肥料类型(有机肥、化肥、其他) 施肥量( kg/m2, m3/667m2) 灌溉水源(地下水、地表 水、中水) 灌溉次数(次 /年) 单次灌溉量 ( m3/667m2) 除草方式 病虫害防治方式 打药次数 /频率 常用药剂 药量 其他管护
19、措施 DB11/T 1604 2018 7 A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国家禁用和限用的农药名录 禁用和限用农药 见表 B.1、 B.2。 表 B.1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名单( 41 种)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 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 基硫环磷、 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氯磺隆、胺苯磺隆单剂产品、甲磺隆单剂 产品、福美胂、福美甲胂、百草枯。 胺苯磺隆复配制剂、甲磺隆复配制剂 自 2017年 7月 1日起,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 三氯杀螨醇 自 2018年 10月 1日起,全面禁止三氯杀螨醇销售、使用。 表 B.2 限制使用的农药及其使用范围 中文通用名 禁止使用范围 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克百威、 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氯唑磷 蔬菜、果树、茶树、中草药材 水胺硫磷 柑橘树 灭多威 柑橘树、苹果树、茶树、十字花科蔬菜 硫丹 苹果树、茶树 溴甲烷、氯化苦 土壤熏蒸外的其他用法。 氧乐果 甘蓝、柑橘树 氟虫腈 除卫生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的其他用途。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