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1 T 1628-2019 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76473       资源大小:2.82M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1 T 1628-2019 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技术规程.pdf

    1、 UG 北京市地方 标准 编号: DB11/T 1628 2019 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with pumping-up casting method 2019 03 27 发布 2019 07 01 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 会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 联合 发布 北京市地方标准 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filled ste

    2、el tube with pumping-up casting method 编 号: DB11/T 1628-2019 主 编部门: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部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 2019年 07 月 01日 2019 北京 前 言 根据 原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京 质监发 2016 22号)的要求,由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 位组成编制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在 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为 9 章

    3、, 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总则; 2术语; 3基本 规定; 4 混凝土 原材料要求; 5 深化设计与 构造要求; 6 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与性 能要求; 7混凝土生产与运输; 8混凝土顶升施工; 9质量检验与验收。 本规程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市场监 督管理局共同管理,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归口并负责组织实施,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 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中建一局 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花路西里 17号楼; 邮箱 ; 联系 电话: 010-84159900)。 本规程主编单位 :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

    4、公司 中国建筑一局 (集团 )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 :清华大学 北京市中超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高强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六建筑有限公司 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同创金泰项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 :周予启 卫 飚 张晋勋 韩建国 余成行 廖钢林 张惠丽 杨荣俊 王连峰 张 军 刘卫未 汪 蛟 吴学军 李 静 阎培渝 沈

    5、培 程 煜 魏德为 刘 爽 刘芳毅 卜楠楠 黄 勇 梅晓 丽 任耀辉 刘嘉茵 史春芳 杨香福 沈礼鹏 陈硕晖 郭婷婷 龚海光 毋明飞 王志珑 孙 义 秦会来 韩 鞠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 : 赵基达 雷丽英 张显来 路来军 郝挺宇 袁 梅 曹少卫 安凤杰 目 次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基本规定 . 3 4 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 4 5 深化设计与构造要求 . 6 6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性能要求 . 12 6.1 一般规定 . 12 6.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12 6.3 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 . 12 6.4 硬化混凝土的性能 . 13 7 混凝土生产与 运输 . 14 7.

    6、1 一般规定 . 14 7.2 原材料检验与储存 . 14 7.3 计量与搅拌 . 14 7.4 混凝土出厂检验 . 15 7.5 运输 . 15 8 混凝土顶升 . 16 8.1 一般规定 . 16 8.2 混凝土 泵及 输送 管的选型、布置与连接 . 16 8.3 施工准备 . 16 8.4 顶升施工 . 17 8.5 顶升后处理 . 18 8.6 冬期、雨期和高温施工 . 18 9 质量检验与验收 . 19 9.1 一般规定 . 19 9.2 质量检验 . 19 9.3 质量验收 . 20 附录 A 钢管混凝土 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 录 . 21 本规程用词说明 . 25 引用标准名录

    7、. 26 附 : 条文说明 . 27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2 Terms . 2 3 Basic Requirements . 3 4 Concrete Raw Materials Quality Requirements . 4 5 Desig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 6 6 Concrete Mix Proportion and Property Requirements . 12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2 6.2 Concrete Mix P

    8、roportion. 12 6.3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Mix . 12 6.4 Properties of Hardened Concrete . 13 7 Concrete Prepa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 14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4 7.2 Raw Materials Inspection and Storage . 14 7.3 Measurement and Mixing . 14 7.4 Concrete Factory Inspection . 15 7.5 Transportati

    9、on . 15 8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with Pumping-up Casting Method . 16 8.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6 8.2 Selection, Arrangment and Connection of Pupm and Pipe . 16 8.3 Pumping Preparation . 16 8.4 Pumping-up Casting by Pumping . 17 8.5 Post-treatment after Casting . 18 8.6 Casting

    10、under Cold Weather, Hot Weather and Rain . 18 9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 19 9.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9 9.2 Quality Inspection . 19 9.3 Quality Acceptance . 20 Appendix A Acceptance Record of Tested Specimen from Steel Pipe Structure . 21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24

    11、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25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26 1 1 总 则 1.0.1 为规范钢管混凝土 顶升法施工 及 质量验收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绿 色 环保,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工程的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及质量验收。 1.0.3 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现行 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 语 2.0.1 混凝土 顶升法 concrete pumping-up casting method

    12、 混凝土在泵送压力下,通过设置于顶升单元下部的顶升口自下而上、连续地注入钢管构 件内,充填浇筑至预 定 高度的施工方法,简称“顶升法”。 2.0.2 顶升口 steel tube inlet 在顶升单元钢管构件下部管壁上留设的、用于 向钢管内输送混凝土的预留孔。 2.0.3 顶升单元 unit for pumping-up casting 钢管内混凝土 采用顶升法一次连续顶升浇筑至预 定高度的钢管构件 。 2.0.4 顶升截止阀 valve for pumping concrete 为防止拆除 混凝土输送 管时混凝土的回流 ,在连接短管上或顶升口处设置的混凝土止流 装置,包括法兰盘、截止阀垫板

    13、、截止阀隔板及法兰盘之间的连接配件等。 2.0.5 泵送损失 workability loss during pumping 混凝土拌合物泵送前后工作性能的变化 。 2.0.6 浇筑孔 concrete passing aperture 在钢管柱水平加劲板或竖向内隔板上设置的可让混凝土拌合物通过的预留孔。 2.0.7 排气孔 vent hole 在钢管柱内水平加劲板上预留,用于混凝土顶升过程中排出管内空腔空气的孔。 2.0.8 观察孔 observing hole 在钢管柱的柱身上开设的用于实时观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顶升高度的孔。 2.0.9 导流管 connecting pipe 用于连接混凝

    14、土 输送 管和顶升口并能承受泵送压力的短管。 3 3 基本规定 3.0.1 施工单 位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施工操作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 后方可施工。 3.0.2 施工单位应根据混凝土顶升施工工艺与构造要求进行钢管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深化 设计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在钢管柱加工前完成。 3.0.3 混凝土施工前 , 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钢管内加劲板 构造复杂或其他 特殊的结构, 宜进行足尺模拟工艺试验。 3.0.4 混凝土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结合工程结构类型和特点、施工条件、混凝土供应速度等因素进行编制。 2 应对顶升单元的高

    15、度做出规定, 顶升单元高度不宜超过 24m。 3 应根据泵送压力损失数值对混凝土泵及 混凝土输送 管进行合理选择和布置。 4 混凝土在冬期、雨期、高温等气候条件下顶升施工时,应制定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3.0.5 钢管构件安装 、 楼板混凝土浇筑与钢管内混凝土的顶升施工顺序应满足结构强度和稳 定性的要求。 3.0.6 钢管、钢板、钢筋、连接材料、焊接材料等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 的规定。 3.0.7 钢管构件的制作及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628的有关规定。 3.0.8 采用顶升法施 工的混凝土,应具备良好的可泵性,并达到自密实混凝土要求,其

    16、混凝 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 4 4 混凝土 原材料要求 4.0.1 水泥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配 制顶升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 硅酸盐水泥 GB 175的有关规定。 2 水泥 的强度 等级不应小于 42.5,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 0.06%。 3 应优 选标准稠度用水量小且与外加剂适应性能好的水泥 。 4.0.2 矿物掺合料可采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石灰石粉等, 其选用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粉煤灰 宜采用 F 类 级粉煤灰, 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 灰 GB/T 1596的规定 。 2 粒化高炉矿渣

    17、粉 宜采用 S95级 或 S105级,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 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18046的规定 。 3 硅灰中 SiO2含量宜大于 90%, 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 剂 GB/T 18736的规定。 4 石灰石粉 的掺量应小于 20%, 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灰石粉混凝土 GB/T 30190 的规定。 4.0.3 骨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 大于 20mm,且 应 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 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2 中连续级配的要求。对于钢管内配筋密集的构件,宜使用最 大公称粒径不大于 16

    18、mm的碎石或卵石。 2 粗骨料 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和泥块含量限值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 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 283 的要求。其 他 性能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 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2中的 有关规定。 3 细骨料可选用天然砂或人工砂。人工砂宜和天然砂配合使用。砂应为区中砂,粒径 小于 315 m的 颗粒比例宜在 15% 30%(质量 分数 ),小于 160 m 的 颗粒 比例宜在 5% 10% (质量 分数 )。其性能及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 法标准 JGJ52 及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 241 的规定。

    19、 天然砂的含泥量、泥 块含量,以及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限值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5 JGJ/T 283的 有关规定。 4 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级配 , 宜通过二级配或三级配进一步优化颗粒的级配 ,并应满足现 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2 及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 术规程 JGJ/T 241要求。 4.0.4 外加剂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和引气剂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 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的 有关规定。 2 膨胀剂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膨胀剂 GB 23439的

    20、有关规定。 3 减缩剂的性能应符合现行 行业 标准砂浆、混凝土减缩剂 JC/T 2361 的 有关规定。 4 在使用 增稠剂和内养护剂 前 , 应对其性能进行试验验证 。 4.0.5 拌合用水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 63的 有 关规定。 6 5 深化设计与 构造要求 5.0.1 钢管混凝土柱深化设计时,应对施工工况进行模拟计算,确定合理的浇筑工艺及构造 孔位置和尺寸。 5.0.2 钢管混凝土柱的深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管柱壁 应预留混凝土浇筑需要的顶升口与观察孔,钢管内的水平加劲板应预留浇筑 孔和排气孔。 2 应 进行 混凝土顶升工况下 钢管柱 钢板的变形验算,并

    21、根据计算结果采取必要的加强措 施。 5.0.3 钢管混凝土柱的拼接焊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由钢板焊接成的矩形钢管柱,矩形钢管构件纵向的角部组装焊缝 及横向拼接焊缝均应 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焊缝等级不宜低于一级。 2 圆形钢管柱纵向拼接直焊缝及横向拼接焊缝均应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缝 , 焊缝等级不宜 低于一级 。 5.0.4 顶升口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顶升口宜布置在钢管混凝土柱 朝向 建筑物内侧方向。 2 顶升口距离梁板顶面的距离宜为 550mm 650mm(图 5.0.4-1)。 7 图 5.0.4-1 顶升口位置示意图 1-顶升口 3 顶升口应在深化设计时明确,在钢管柱工厂加工时预留。

    22、顶升口开孔尺寸 应 根据混凝 土 输送 管的尺寸确定。 4 应对 顶 升口处的柱截面进行局 部等强加固设计 。顶升口开孔补强板的尺寸及材质应根 据计算确定。 5 顶升口与混凝土输送管连接时,应设导流管及顶升截止阀。导流管可采用混凝土输送 管制作。导流管的壁厚不应低于混凝土输送管壁厚,导流管材质应与混凝土输送 管相同。顶 升截止阀的强度应满足混凝土顶升高度的压力要求。 6 导流管 与顶升口连接可采用焊接 连 接 (图 5.0.4-2)或 螺栓连接 (图 5.0.4-3)。 8 图 5.0.4-2 焊接连接 顶升口示意图 1-混凝土输送管 ; 2-高强螺栓及螺母; 3-法兰盘 ; 4-顶升截止阀隔

    23、板 5-截止阀垫板; 6-导流管 ; 7-加劲 板; 8-顶升口; 9-钢管柱; 11-管箍 A-A 剖面 1-混凝土 输送 管 ; 2-高强螺栓及螺母; 4-顶升截止阀 隔板 ; 9-钢管柱 B-B 剖面(圆柱) 1-混凝土输送管; 2-高强螺栓及螺母; 3-法兰盘; 4-顶升截止阀隔板; 6-导流管; 7-加劲板; 8-顶升口; 9-钢管柱; 10-顶升截止阀开孔 9 B-B 剖面(方柱) 1-混凝土输送管 ; 2-高强螺栓及螺母; 3-法兰盘 ; 4-顶升截止阀隔板 6-导流管 ; 7-顶 加劲板; 8-顶升口; 9-钢管柱; 10-顶升截止阀开孔; 11-管箍 图 5.0.4-3栓接连

    24、接顶升口示意 图 1-混凝土输送管; 2-管箍 ; 3-导流管; 4-顶升截止阀 隔板; 5-加劲板 6-高强螺栓及螺母 ; 7-钢管柱 ; 8-顶升口; 9-法兰盘; 10-螺栓垫板 A-A 剖面图 5-顶升口加劲板 ; 6-高强螺栓及螺母 ; 7-钢管柱 ; 8-混凝土顶升口 10 B-B 剖面图 1-混凝土 输送 管 ; 2-管箍 ; 3-导流 管 ; 4-顶升截止阀 隔板 ; 5-加劲板 ; 6-高强螺栓及螺母 ; 7-钢管柱 ; 8-顶升口 ; 9-法兰盘; 6 导流管 与顶升口采用焊接连接 (图 5.0.4-2)时,导流管与法兰盘、导流管与顶升口 的装配 及 焊接固定应在加工场内完

    25、成。 7 导流 管与顶升口采用螺栓连接(图 5.0.4-3)时,用于固定法兰盘的连接螺栓应在加 工场内与钢管柱顶升口加劲板焊接。在现场装配时,拧紧螺母 将 导流管 与钢管柱 固定。 5.0.5 浇筑孔、排气孔、观察孔(图 5.0.5) 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加劲肋中心部位应设置混凝土浇筑孔,孔径不宜小于 200mm。 2 水平加劲肋周边应设置排气孔,孔径宜为 30mm 70mm,当排气孔内有构造钢筋穿过时, 孔径不宜小于 100mm。 3 钢管柱柱身应开设观察孔,观察孔纵向间距宜为 1500mm,孔径宜为 10mm。 图 5.0.5-1 方钢管 混凝土柱施工构造孔开孔示意图 1-观察

    26、孔; 2-排气孔; 3-浇筑孔; 11 图 5.0.5-2 圆钢管混凝土柱施工构造孔开孔示意图 1-观察孔; 2-排气孔; 3-浇筑孔 12 6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性能要求 6.1 一般规定 6.1.1 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宜采用绝对体积法。 6.1.2 混凝土的 水胶比宜小于 0.45,水粉比应控制在 0.80 1.15,砂率宜控制在 40% 55% 之间 ,且 配合比 应通过试验确定。 6.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6.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泵送高度以及环境因素进行,并在满足混凝 土自密实性能 、流动性、可泵性、强度、耐久性以及其它性能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初始配合 比,经试验

    27、室试配、调整得到满足顶升性能的基准配合比,经强度、耐久性验证后得到设计 配合比。 6.2.2 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 应按 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自密实 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 283 进行。 6.2.3 混凝土宜掺加一定量的粉体材料和高性能减水剂。当高性能减水剂中掺有引气组分时, 应控制混凝土含气量 。 6.2.4 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时,应采取减少收缩的措施。 6.3 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 6.3.1 混凝土 拌合物除 应满足凝结时间、 粘聚 性和保水性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要求 , 还 应 满足混凝土自密实性能 及泵送 施工要求。 6.3.2 混凝土在 泵

    28、送之前, 应进行 实验室或 工程 现场 测试。 混凝土 拌合物的 性能指标应 符合 表 6.3.2的 规定 , 具体测试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定 。 表 6.3.2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 控制项目 泵送高度( m) 100 100 200 200 300 必控指 标 含气量 (%) 2.0 4.0 入泵坍落扩展度 (mm) 600 650 650 750 13 坍落扩展度 经时损失 (mm) 20( 3h) 20( 4h) 泵送损失 (mm) 50 100 任选其一 必控指标 扩展时间 T500( s) 4 10 V 漏斗试验 (s) 12 25 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 (s) 3 10

    29、离析率( 筛析法) (%) 20 可选指 标 U 型箱高度差试验 (mm) 40 L 型流动仪 ( Rh) Rh0.80 压力泌水率 (%) 20 J 环扩展度 (mm) 50 6.4 硬化混凝土的性能 6.4.1 混凝土 的 7d 自收缩 不宜大于 40010 -6m/m, 具体测试方法 宜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 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 非接触法收缩试验进行。 6.4.2 混凝土 硬化后的 力学性能、 体积稳定 性和耐久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规 定。 14 7 混凝土生产与运输 7.1 一般规定 7.1.1 混凝土宜采用预拌混凝土,其生产过程应符合现

    30、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 GB/T14902 的要求。 7.1.2 混凝土应采用搅拌运输车的方式进行运输,运输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搅拌 运输车 JG/T5094的规定。 7.2 原材料检验与储存 7.2.1 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时,应按批次提供质量 证明文件。 7.2.2 原材料进场后,应按批次进行进场验收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胶凝材料、外加剂的检验项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 GB/T 14902的规定; 2 骨料 应符合本规程第 4.0.3条的要求。 7.2.3 原材料进场后,应按种类、等级和规格等进行储存与堆放,标识清晰,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水泥、掺合料及其它粉料应按生产

    31、厂家、品种及等级分别储存,并应防止受潮和污染。 2 不同品种、规格的骨料应分别储存,堆料仓应设有分隔区域,条件具备时宜一次性备 齐。 3 外加剂应按生产厂家、品种分别储存,并应采取 遮阳、防水等措施,使用前应按相关 标准规定进行复检。 7.3 计量与搅拌 7.3.1 原材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 GB/T 14902的规定。 7.3.2 混凝土的搅拌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应少于 60s。 2 混凝土生产用搅拌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 GB/T9142的规定。 3 混凝土掺入膨胀剂、减缩剂或内养护剂等功能性材料时,应采取适宜的搅拌工艺保障 混凝土拌

    32、合物的匀质性。 4 生产过程中应检测骨料含水率的变化,每一个工作班不宜少于 2 次。当含水率有显著 15 变化时应增加测定次 数,并应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用水量。 7.4 混凝土出厂检验 7.4.1 混凝土的检测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 GB/T14902 的规定外,还应对混 凝土拌合物性能按本规程表 6.3.2进行必控指标的检测,每一个工作班不应少于 1次。 7.4.2 混凝土试件制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283 的规定, 留置频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 GB/T14902的规定。 7.5 运输 7.5.1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随季节变化采取相应的保

    33、温隔热措施。 7.5.2 运输车在装料前应保持罐体内干净 无杂物。 7.5.3 运输过程中,搅拌车的滚筒应保持匀速转动,转速应控制在 3r/min 5r/min。 7.5.4 运输车从开始装料至卸料的时间不宜大于 120min。如需延长运送时间,应采取相应的 技术措施,并应通过试验验证。 7.5.5 卸料前,运输车罐体应快速旋转 20s以上。 7.5.6 混凝土的供应速度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 的需要 。 16 8 混凝土顶升施工 8.1 一般规定 8.1.1 混凝土顶升浇筑前,应对顶升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8.1.2 混凝土顶升浇筑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过程监控。 8.1.3 混凝土顶升施工应 符合现行北京市地方标准绿色施工管理规程 DB11/T 513-2018 的相关规定。 8.2 混凝土 泵及 混凝土 输送 管的选型、布置与连接 8.2.1 输送泵的选型应根据现场条件、泵送高度和顶升高度、输送距离、输送管路布置方案 以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等因素确定


    注意事项

    本文(DB11 T 1628-2019 钢管混凝土顶升法施工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jobexamine33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