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 16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6642019 主要果树害虫监测调查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and investigation of main fruiter pest insects 2019-09-26发布 2020-01-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16642019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 1 3 监测调查种类 . 1 4 监测调查点设置要求 . 1 5 设备安装要求 . 2 5.1 诱虫灯 . 2 5.2 诱捕器 . 2
2、6 监测调查内容和方法 . 2 6.1 主要果树害虫 . 2 6.2 天气 . 9 6.3 物候 . 9 6.4 天敌 . 9 6.5 注意事项 . 9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主要果树害虫(螨)学名、分类地位及主要寄主 . 10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监测调查点基本情况调查表 . 13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成虫期调查表 . 14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越冬虫态存活情况调查表 . 16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为害情况调查表 . 19 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幼(若)虫出蛰情况调查表 . 22 附 录 G (规范性附录) 虫(螨)发生量调查表 . 24 参考文献
3、 . 27 DB11/T 1664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林业保护站、中国农业大学。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北京互联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 京农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绿宜生植物养护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王家园七星苹果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合、朱绍文、潘彦平、刘奇志、常恩忠、冯术快、肖玉安、詹民、岑敬波、 张崇岭、孙福君、周义、高宝宽、姚仲旺、周在豹、米莹、刘君、胡阳、龚硕、王睿琦、韩冰、杨国栋、 崔艮
4、中、李云、赵连祥。 DB11/T 16642019 1 主要果树害虫监测调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果树害虫的监测调查种类、监测调查点设置、设备安装、监测调查内容和方法等 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主要果树害虫的监测调查。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直接观察法 direct observation 取单株或一定长度、面积、容量、部位为样方,直接观察记录调查对象的数量或行为、为害状等信 息的方法。 2.2 灯光诱集法 light trapping method 利用昆虫趋光性,设置灯光设备诱捕昆虫的方法。 2.3 引诱剂诱集法 semi-chemic
5、als trapping method 利用昆虫对某些化学物质的趋性诱捕昆虫的方法。 2.4 色板诱集法 colored sticky cards trapping method 利用昆虫对颜色的趋性,设置色板诱捕昆虫的方法。 2.5 受害果(叶/梢)率 percentage of insect-affected fruit (leaf/tip) 随机选取果园5株标准株,在每株东、南、西、北、中方位各随机选取20个以上果实(叶片/梢), 计算有虫果实(叶片/梢)数与调查果实(叶片/梢)总数的比率。 3 监测调查种类 检疫性、危险性害虫5种,常发性害虫(螨)45种,其学名、分类地位及主要寄主见附
6、录A。 4 监测调查点设置要求 根据果树资源现状、果树害虫发生规律、分布特点及传播扩散途径等因素设置监测调查点,监测调 查点所在果园(集中连片)面积应大于100亩,主要寄主树种应不少于500株。 DB11/T 16642019 2 5 设备安装要求 5.1 诱虫灯 诱虫灯应安装在四周开阔、无遮挡的地段,接虫袋口距地面高度应不低于1.7m,与其他诱捕设备的 间距应不低于200m,并应设置安全用电标识。 5.2 诱捕器 对于害虫常发地点,每个监测调查点设置诱捕器5套,悬挂在树冠外围中部,不受枝叶的直接遮蔽 和阳光直射,高度距离地面1.5m2m,间距不低于50m。水盆式诱捕器的水盆直径应不小于20c
7、m,在距 盆沿1cm处均匀设置4个排水孔;盆内加入浓度为5洗衣粉水,水面距排水孔1cm;诱芯固定在水盆正中 距水面1cm处。 6 监测调查内容和方法 6.1 主要果树害虫 6.1.1 地中海实蝇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15日第一次调查时,调查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5月15日10月30日,在境外水果、蔬菜集散地周边果园,口岸周边果园,景区周边果园 等设置监测调查点。每点悬挂1套诱捕器,每隔6 d定时检查并收集标本。发现成虫后,每天定时调查成 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1。 6.1.2 瓜实蝇 参照6.1.1执行。 6.1.3 桔小实蝇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在
8、7月10月果实成熟前调查桃、李、枣、苹果、梨等有虫株率、受害果率 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5月15日11月10日,在水果和蔬菜集散地、景区周边果园等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 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1。 6.1.4 苹果蠹蛾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4月1日第一次调查时,调查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4月1日10月30日,在水果集散地、水果贮藏库、果园等处悬挂诱捕器,每隔2d定时检查 1次并收集标本。发现成虫后,每天定时调查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1。 6.1.5 葡萄花翅小卷蛾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1日第一次调查时,调查
9、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5月1日10月10日,在葡萄果实集散区、水果贮藏库、葡萄园悬挂诱捕器,每隔2d定时检 查1次并收集标本。发现成虫后,每天定时调查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1。 6.1.6 核桃举肢蛾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8月10日8月20日,在核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 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4月25日4月30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核桃10株,调查树冠投影面积为1m2、深5cm土壤 中越冬茧数量,并解剖茧中幼虫存活情况,填写附录表D.1。 成虫期:5月5日8月20日,在核桃园用灯光诱集成虫,每天定时调查成虫数量,
10、填写附录表C.2。 为害情况:6月1日6月30日,每隔4d调查1次,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调查所有落地果,解剖记录 并填写附录表E.1。8月108月30日,调查核桃树上果实,每次调查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隔4d调查1 次,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随机各调查40个果,记录黑果数并填写附录表E.1。 DB11/T 16642019 3 6.1.7 梨实蜂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4月30日5月10日,在梨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 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3月15日20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梨树10株,调查树冠投影面积为1m2、深10cm的土壤 中越冬茧数量,
11、并解剖茧中幼虫存活情况,填写附录表D.1。 成虫期:随机选取梨树3株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选取20个花序标记,4月 10日5月10日,每天6:007:00定时调查花序上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3。 6.1.8 梨小食心虫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6月25日6月30日,在桃园、樱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和受害梢率;8月30日 9月30日果实成熟期,在梨园、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 表B.2。 越冬基数:3月1日3月10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梨或桃树10株标准株,每株在主干基部距地面30cm 范围内查2块老粗皮,每块面积100cm2,调查越冬茧情况
12、,同时调查距根颈50cm范围内15cm深土壤中越 冬茧情况,并解剖茧中幼虫存活情况,填写附录表D.2。 成虫期:3月20日10月20日,在有晚熟品种的桃园或梨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查诱捕器中成虫 数量,填写附录表C.1。 为害情况:5月20日8月30日,在桃园、樱桃园内,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隔4d定时调查1次受害 梢率,填写附录表E.2。8月20日9月20日,在梨园内,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隔4d定时调查1次受害 果率,填写附录表E.2。 6.1.9 李实蜂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15日5月20日,在李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 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
13、:3月15日3月20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李树10株,调查树冠投影面积为1m2、深10cm的土 壤中越冬茧数量,并解剖茧中幼虫存活情况,填写附录表D.1。 成虫期;随机选取李树3株,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选取10个花束状果枝标记,3月 20日4月15日,每天8:00之前直接观察花上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3。 6.1.10 李小食心虫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7月20日8月20日果实成熟期,在李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 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3月15日3月20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李树10株,调查树冠投影面积为1m2、深10cm的土 壤中越冬茧数量
14、,并解剖茧中幼虫存活情况,填写附录表D.1。 成虫期:4月1日8月30日,在有晚熟品种的李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诱捕器中成虫数量, 填写附录表C.1。 为害情况:6月20日8月20日,在李园内,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隔4d定时调查1次受害果率,填 写附录表E.3。 6.1.11 柞栎象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9月10日9月20日,在板栗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 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5月15日5月25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板栗10株,调查树冠投影面积为1m2、深20cm的土 壤中越冬幼虫数量,填写附录表D.1。 成虫期:9月1日9月30日,将3个直径不
15、小于50cm、高40cm的瓦盆或陶盆装土,后浇水,使盆中土 紧实,土距盆沿10cm,将盆埋入田间土中,盆中土与盆外地面平齐。10月1日10月10日,每盆中放入 从板栗果实中脱出的象甲幼虫100头,盆口用60目纱网罩住。翌年7月20日9月20日早晨定时调查成虫 数量,填写附录表C.2。 DB11/T 16642019 4 6.1.12 桃仁蜂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7月5日7月15日,在仁用杏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 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3月10日3月15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杏树上或地面杏僵果300个以上,解剖杏核,调查 幼虫存活情况,天敌情况,填写附录
16、表D.3。 成虫期:3月15日前,田间收集500个杏僵果,放在60目纱网的养虫笼中,养虫笼放在杏园阳光不直 射处,4月5日5月10日每天定时观察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2。 6.1.13 桃小食心虫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9月1日9月10日、9月15日10月15日,分别在枣、苹果园调查有虫株率、 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3月15日20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枣、苹果10株,调查树干根颈50cm范围内10cm深的土 壤中越冬茧数量,并解剖茧中幼虫存活情况,填写附录表D.1。 成虫期:5月20日9月30日,在苹果、枣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诱捕器中成虫数
17、量,填写附 录表C.1。 为害情况:8月20日9月20日在枣园,9月10日10月20日在苹果园,每隔4d定时调查1次受害果率, 填写附录表E.3。 6.1.14 桃蛀螟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8月10日9月10日、9月10日9月30日,分别在桃、板栗园调查有虫株率、 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3月10日15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桃树10株,每株选取2块老翘皮,每块面积100cm2, 调查越冬茧情况,并解剖茧中幼虫存活情况,填写附录表D.2。 成虫期:5月1日10月15日,在桃、板栗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诱捕器中成虫数量,填写附 录表C.1。 为害情
18、况:6月20日9月20日在桃园,9月10日9月30日在板栗园,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隔4d 定时调查1次受害果率,填写附录表E.3。 6.1.15 柿蒂虫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8月309月10日,在柿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4月10日15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柿树5株,调查主干老树皮、根颈部、大杈、柿蒂等 处的越冬虫茧数,并解剖茧中幼虫存活情况,填写附录表D.4。 成虫期:5月10日8月30日,在柿园用灯光诱集成虫,每天定时调查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2。 6.1.16 金纹细蛾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10月20日30日,在苹果园
19、调查有虫株率、受害叶率、平均每叶虫斑数量 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3月20日10月20日,在苹果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诱捕器中成虫数量,填写附录 表C.1。 为害情况:在苹果园的主栽品种上,5月1日10月20日,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隔4d定时调查1 次受害叶率和新虫斑数量等,填写附录表E.4。 6.1.17 黄连木尺蠖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8月10日8月20日,在核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 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5月5日5月10日和11月5日11月10日各调查1次,随机选取核桃10株,在树冠投影下 挖取1m2的样方,调
20、查深度10cm地表层中的蛹数量,填写附录表D.1。 DB11/T 16642019 5 成虫期:5月20日8月10日,在核桃园每隔2d定时用灯光诱集成虫,定时调查成虫数量,填写附录 表C.2。 幼虫期:随机选取核桃10株,每株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各选取长势相近的50cm枝条1个作为标 准枝,调查标准枝上幼虫数量,7月10日8月31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E.5。 6.1.18 苹小卷叶蛾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10日15日,在桃园、苹果园调查有虫株率、新梢受害率及监测调查点 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11月10日20日调查1次,在监测点内随机选取桃、
21、苹果10株,调查主干老翘皮下、一 个主枝的剪锯口和枝干上的枯叶下越冬幼虫数量,填写附录表D.5。 幼虫出蛰情况:随机选取桃、苹果5株,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调查10个枝,调查枝 上芽、花蕾、新梢受害情况,记录幼虫数量,4月5日5月5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F.1。 成虫期:5月1日9月30日,在桃园、苹果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诱捕器中成虫数量,填写 附录表C.1。 6.1.19 桃潜叶蛾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9月109月20日,在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叶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3月20日9月30日,在桃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
22、调查诱捕器中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1。 为害情况:5月1日9月30日,随机选取桃树5株,每隔4d调查1次受害叶率和叶片上新潜道数量, 填写附录表E.4。 6.1.20 舞毒蛾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25日5月30日,在柿园调查有虫株率和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 录表B.1、表B.2。 幼虫孵化期:随机选取10块卵,在卵块周围涂抹一圈凡士林膏剂,3月25日5月10日调查幼虫孵化 数量,每隔2d定时调查1次,首次发现幼虫孵化后每天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G.1。 成虫期:6月1日7月20日,安装诱捕器或诱虫灯诱集成虫,每隔2d定时调查1次,调查成虫诱捕数 量,诱捕器调查填写附录表C.1,诱
23、虫灯调查填写附录表C.2。 6.1.21 枣镰翅小卷蛾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9月5日9月10日,在枣园调查有虫株率、新梢受害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 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5月1日9月30日,在枣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1。 6.1.22 枣瘿蚊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6月15日6月20日,在枣园调查有虫株率、新梢受害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 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为害情况:4月20日6月30日,随机选取枣树5株标准株,每株选1个主枝,每隔4d调查1次标准枝 上新梢数量和受害梢数量,填写附录表E.2。 6.1.23 梨黄粉蚜 监测调查点:调查
24、1次。8月10日8月20日,在梨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 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转果时期: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株选10个结果枝组,在每个结果枝组基部涂凡士林,6月1日6 月30日,每天定时调查蚜虫数量,填写附录表G.2。 为害情况:7月1日8月30日,在梨园主栽品种上,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受害 果率,填写附录表E.3。 6.1.24 李短尾蚜 DB11/T 16642019 6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6月15日20日,在杏园调查受害株率、受害梢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为害情况:4月10日6月30日,随机选取杏树
25、5株标准株,每株选取10个新梢,每隔2d定时调查1 次新梢上叶片数量、受害叶片(卷叶)数量,填写附录表E.6。 6.1.25 栗大蚜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10日在进行活动虫量第一次调查时,填写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 录表B.1、表B.2。 活动虫量:随机选取板栗10株标准株,每株选取新梢10个,调查活动虫数量。5月10日7月30日, 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G.3。 6.1.26 苹果黄蚜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6月25日6月30日,在苹果园调查受害梢率、受害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 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活动虫量:随机选取苹果10株标准株,每株选取新梢10个(距梢
26、顶部30cm),调查活动虫数量。5 月1日6月30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G.3。 6.1.27 苹果瘤蚜 参照6.1.24执行。 6.1.28 桃蚜 参照6.1.24执行。 6.1.29 桃粉蚜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20日5月25日,在桃园调查受害梢率、受害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 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活动虫量:随机选取桃树10株标准株,每株选取新梢4个,调查叶片上活动虫数量。5月1日6月30 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G.3。 6.1.30 桃瘤蚜 参照6.1.24执行。 6.1.31 草履蚧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4月15日4月20日,在核桃、梨等
27、果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 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若虫上树期:随机选取核桃、梨树3株标准株,采用阻隔法调查。12月20日翌年3月31日,每隔2d 定时调查1次, 中午前后定时调查胶环的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F.2。 6.1.32 朝鲜毛球蚧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20日5月25日,在桃园、杏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若虫出蛰期:2月15日3月15日,随机选取桃、杏树3株标准株,每株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各 选取长势相近的30cm枝条1个作为标准枝,每天中午前后定时调查活动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F.3。 若虫出壳期:5月10日6月1
28、0日,随机选取3株标准株,每株选取5头成虫,在虫体周围涂凡士林, 每天定时观察若虫出壳数量,并记录活动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G.1。 6.1.33 康氏粉蚧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8月20日9月30日,在苹果、梨、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 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DB11/T 16642019 7 转果时期:随机选取3株标准株,每株选4个结果枝组,在每个结果枝组基部涂凡士林,5月20日6 月25日、7月158月5日,每天定时调查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G.2。 为害情况:7月1日9月30日,在果园主栽品种上,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受害 果率,填写附录表
29、E.3。 6.1.34 梨圆蚧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8月20日9月30日,在苹果、梨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 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若虫出壳期:5月15日6月20日、7月5日7月30日、8月25日9月25日,随机选取3株苹果标准株, 每株各选取5头成虫,在虫体周围涂凡士林,每天定时调查出壳若虫数量,并记录活动若虫数量,填写 附录表G.1。 为害情况:7月1日9月30日,在果园主栽品种上,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受害 果率,填写附录表E.3。 6.1.35 桑白蚧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11月20日11月30日,在桃、樱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
30、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若虫出壳期:5月1日5月30日、7月20日8月20日,随机选取3株标准株,每株选取5头雌成虫, 在虫体周围涂凡士林,每天定时调查出壳若虫数量,并记录活动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G.1。 6.1.36 柿绒粉蚧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9月20日9月25日,在柿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 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若虫出蛰期:随机选取柿树3株标准株,每株选有代表性的芽(梢)10个,4月15日5月15日, 每天定时观察越冬若虫出蛰数量,填写附录表F.4。 若虫出壳期:6月1日6月20日、6月25日7月20日、8月1日8月25日和9月1
31、日9月30日,随机 选取柿树3株标准株,每株选取5头雌成虫,在虫体周围涂凡士林,每天定时观察若虫出壳数量,并记录 活动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G.1。 6.1.37 水木坚蚧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25日5月30日,在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 录表B.1、表B.2。 若虫出蛰期:3月1日3月31日,随机选取桃树3株标准株,每株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各选取 长势相近的30cm枝条1个作为标准枝,每天中午前后定时调查活动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F.3。 若虫出壳期:5月10日6月10日、7月20日8月20日,随机选取桃树3株标准株,每株选取5头雌成 虫,在虫体周围涂凡士林,每天定
32、时观察若虫出壳数量,并记录活动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G.1。 6.1.38 中国梨木虱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9月20日9月25日,在梨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 录表B.1、表B.2。 成虫出蛰期:1月20日3月20日,随机选取梨树3株标准株,每株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各选取 长势相近的30cm枝条10个作为标准枝,每天上午定时调查活动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4。并记录卵出 现时间。 第一代若虫孵化期:随机选取3株标准株,每株选取100粒卵,3月10日4月20日,每天定时调查孵 化情况,填写附录表G.4。 成虫、若虫量: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株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各定点选
33、取长势相近的30cm 枝条1个作为标准枝,5月1日9月10日,每隔2d天定时调查1次成虫、若虫量,填写附录表E.5。 6.1.39 茶翅蝽 DB11/T 16642019 8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8月20日9月20日,在桃、梨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 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4月1日9月30日,在桃、梨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诱捕器中成虫量,填写附录表 C.1。 成虫、若虫数量:4月20日9月10日,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株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各选取 长势相近的50cm枝条1个作为标准枝,每隔2d上午定时调查成虫、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E.5。 6.1
34、.40 斯氏后丽盲蝽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20日5月30日,在枣、桃、苹果调查有虫株率、新梢受害梢率及监测 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若虫孵化期:4月10日6月10日,在枣树上,随机选取10个有卵粒的夏剪干橛,在干橛下方涂 抹一圈粘虫胶或凡士林膏剂,调查若虫孵化数量,每隔2d定时调查1次,首次发现若虫孵化后每天定时 调查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G.1。 成虫期:5月10日6月30日,8月10日9月20日,在枣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诱捕器中成虫 数量,填写附录表C.1。 6.1.41 梨网蝽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9月10日9月20日,在山楂、梨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
35、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若虫数量:4月20日10月15日,随机选取山楂、梨树5株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4 个方位各选取叶片5片,调查叶片上成虫、若虫数量,每隔2d上午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E.5。 6.1.42 二斑叶螨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8月10日8月20日,在桃、苹果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3月10日3月15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10株标准株,调查苹果主干老翘皮内越冬情况, 每株查2块老粗皮,每块面积100cm2,调查越冬成螨数量,填写附录表D.6。 活动螨量和卵量: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株按东、
36、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选取叶片5片,调查 活动螨量和卵量,5月20日9月10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G.5。 注:活动虫数量指每株树所有调查叶片上的活动螨数量。以下类同。 6.1.43 苹果全爪螨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6月20日6月30日,在桃、苹果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3月10日3月15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10株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4个方位各选 1个短果枝,调查越冬卵数量,填写附录表D.7。 活动螨量和卵量: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选取叶片5片,调查 活动螨量和卵量,4月20日8月3
37、0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G.5。 6.1.44 山楂叶螨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6月20日6月30日,在苹果、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3月10日3月15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10株标准株,调查苹果主干老翘皮内越冬情况, 每株查2块老粗皮,每块面积100cm2,调查越冬成螨数量,填写附录表D.6。 活动螨量和卵量: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选取叶片5片,调查 活动螨量和卵量,4月20日8月30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G.5。 6.1.45 针叶小爪螨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6月15日6月2
38、5日,在板栗树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 写附录表B.1、表B.2。 DB11/T 16642019 9 越冬基数:3月10日3月15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10株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4个方位各选 1个枝条,在1、2年生枝条轮痕上下各调查10cm上卵量,填写附录表D.7。 活动螨量和卵量:随机选取5株板栗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选取叶片5片, 调查活动螨量和卵量,5月1日7月30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G.5。 6.1.46 果树小蠹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11月20日11月30日,在桃、杏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
39、B.2。 成虫出孔期:选直径3cm5cm、长20cm且有3个以上虫孔的半干桃(杏)树枝,5根为一组,设5组, 分别用100目纱网罩住。4月15日6月10日、7月10日8月30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成虫数量,填写附 录表C.5。 6.1.47 桃小蠹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11月20日11月30日,在桃、杏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出孔期:选直径3cm5cm、长20cm且有3个以上虫孔的半干桃树(杏)枝,5根为一组,设5组, 分别用100目纱网罩住。4月15日9月20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5。 6.1.48 桃红颈天牛 监
40、测调查点:调查1次。11月20日11月30日,在桃、杏、樱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 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6月5日7月25日,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株选取1个主枝,每天上午定时调查主枝上和 树干上红颈天牛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6。 6.1.49 梨茎蜂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4月30日5月10日,在梨园调查有虫株率、新梢被害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 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4月10日4月30日,在梨树上悬挂5张黄色粘虫胶板,利用色诱法诱集成虫。粘虫胶板悬 挂在树冠中部,间距不应少于30m。每天定时调查粘虫胶板上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1。 6.1.
41、50 栗瘿蜂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6月10日6月20日,在板栗园调查有虫株率、新梢被害率及监测调查点基 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6月10日6月30日,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4个方位各选取10个虫瘿, 每天定时调查羽化孔数量,填写附录表C.3。 6.2 天气 记录全天阴、晴、风、雨、湿度及温度等信息。 6.3 物候 记录寄主和其他23种常见植物物候。 6.4 天敌 记录天敌种类及捕食、寄生情况等。 6.5 注意事项 6.5.1 因小气候差异,调查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6.5.2 废弃的监测设施用品,应送指定的地点回收处理。 6.5.3 每次调查完
42、毕,清除成、幼(若)虫体。 DB11/T 16642019 10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主要果树害虫(螨)学名、分类地位及主要寄主 表A.1给出了主要果树害虫(螨)学名、分类地位及主要寄主。 表A.1 主要果树害虫(螨)学名、分类地位及主要寄主 序号 中文名称 俗名/简称 学名 分类地位 主要寄主 分布 检疫性危险性害虫学名、分类地位及主要寄主 1 地中海实蝇 Ceratitis capitata (Wiedemann) 双翅目,实蝇科 苹果、梨、桃、李、杏、柿、葡萄、樱桃、无花果、榅桲、 本市未发现 2 瓜实蝇 Bactrocera cucurbita (Coquillett)
43、 双翅目,实蝇科 桃、无花果、苹果、杏、草莓 本市未发现 3 桔小实蝇 橘小实蝇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双翅目,实蝇科 桃、李、杏、枣、苹果、梨、核桃 本市未发现 4 苹果蠹蛾 Cydia pomonella (Linnaeus) 鳞翅目,卷蛾科 苹果、海棠、梨、山楂、李、杏、桃、核桃、栗 本市未发现 5 葡萄花翅小卷蛾 葡萄蛀果蛾 Lobesia botrana(Denis et Schiffermller) 鳞翅目,卷蛾科 葡萄、甜樱桃、欧洲李、柿、猕猴桃、石榴 本市未发现 常发性害虫(螨)学名、分类地位及主要寄主 6 核桃举肢蛾 核桃展足蛾、核桃黑 A
44、trijuglans hetaohei Yang 鳞翅目,展足蛾科 核桃,核桃楸 全市 7 梨实蜂 梨实叶蜂 Hoplocampa pyricola Rohwer 膜翅目,叶蜂科 梨 全市 8 梨小食心虫 梨小 Grapholita molesta (Busck) 鳞翅目,卷蛾科 梨、桃、苹果、樱桃、杏、李 全市 9 李实蜂 李单室叶蜂 Monocellicampa pruni Wei 膜翅目,叶蜂科 李 全市 10 李小食心虫 李小、李小蠹蛾 Grapholita funebrana (Treitschke) 鳞翅目,卷蛾科 李、杏、樱桃 全市 11 柞栎象 象鼻虫 Curculio den
45、tipes (Roelofs) 鞘翅目,象甲科 板栗、栓皮栎、蒙古栎 怀柔、密云、昌平、平谷、延庆 DB11/T 16642019 11 表A.1(续) 序号 中文名称 俗称/简称 学名 分类地位 主要寄主 分布 12 桃仁蜂 Eurytoma maslovskiiNikolskaja 膜翅目,广肩小蜂科 桃、杏、李 延庆、昌平、房山、门头沟、怀柔、密云、平谷 13 桃小食心虫 桃蛀果蛾,桃小 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 鳞翅目,蛀果蛾科 苹果、枣 全市 14 桃蛀螟 桃蛀野螟、桃蠹螟 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Guene) 鳞翅目,草螟科 桃、苹果、梨、柿、核桃 全市 15 柿蒂虫 柿子烘、柿举肢蛾、柿展足蛾 Stathmopoda masinissa Meyrick 鳞翅目,展足蛾科 柿 平谷、密云、怀柔、昌平、房山、门头沟 16 金纹细蛾 苹果细蛾 Phyllonoryc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