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22 DB4203 湖北省十堰市地方标准 DB 4203/T 180 2020 夏播玉米轻简化栽培 技术规程 2020 -04 -25 发布 2020 - 04 - 30 实施 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203/T 180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十堰市农业科学院 长江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刚、叶青松、张世洪、杜何为、杨虎、陈光勇、李文品、秦光明、王巍、余 长平、崔鹏、张振 本标准由十堰市农 业科学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十堰市农业
2、科学院,联系电话 0719-8465802,邮箱 ;对本标准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十堰市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 0719-8465802,邮箱 。 DB4203/T 1802020 1 夏播玉米轻简化栽培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夏播玉米轻简化栽培 的术语和定义、 产地环境要求、选地要求、 品种选择 、播前准备、 播种、 田间管理、 收获及生产档案 等 。 本标准适用于十堰市 夏播玉米轻简化栽培生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对于本文件 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3、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所有部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0395.9 农林机械 GB 10395.7 农林机械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通则 NY/T 1355 玉米收获机作业质量 NY/T 1997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轻简化栽培技术 在保持产量不降低和品质不下降
4、的基础上,采用专用机械完成整地播种、中耕施肥、秸秆还田、机 械收获等田间操作的省工、省时、省力的生产方式 。 4 产地环境要求 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 5 选地 要求 DB4203/T 1802020 2 要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地块要集中连片,适宜机械化耕种。 6 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湖北省审定的适宜本地区的紧凑型、耐密植、抗倒伏、适宜机械化收获的优良玉米 品种。 7 播前准备 7.1 种子质量要求 种子质量执行 GB 4404.1规定的标准。 7.2 种子处理
5、 7.2.1 晒种 播前晒种 2 d 3 d。 7.2.2 包衣或拌种 提倡使用包衣种子,种子包衣标准执行 GB/T 15671 规定。或用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干种子 量 的 0.2%拌种,用 50%辛硫磷乳油按药、水、种子 1: 100: 1000的比例拌种。 7.3 整地 播种前应进行土地耕整,采用大型拖拉机对土地深翻 20 cm 25 cm,达到地表平整,土垡松碎。 7.4 基肥 每 667m2施 45%的复合肥 50 kg、硫酸锌 1 kg。可结合整地时撒施,也可播种时用种肥一体机施用, 做到种、肥隔离。肥力不足的地块结合深翻,每 667m2施农家肥 2000 kg 3000 k
6、g或商品有机肥 600 kg 800 kg。 8 播种 8.1 播种期 最佳播期 5月 25日 6月 15日 。 8.2 播种密度 每 667m2的种植密度为 4000株 4500株。每 667m2 用种量 2 kg 2.5 kg。 8.3 播种方式 推荐选用种肥一体精量、半精量播种机播种,播种机械符合 GB 10395.9规定 。采用 等行距种植, 行距 65 cm 70 cm,株距 21 cm 25 cm。播种深度 3 cm 5 cm。 土地覆盖 4 cm 6 cm,墒情差的覆 土稍厚。 DB4203/T 1802020 3 9 田间管理 9.1 查苗、补苗 出苗后 2 d 3 d检查苗情
7、。对严重缺苗断垄的应及时补种、移栽,补种时先用清水泡种催芽,芽 尖露白后挖窝带水补播; 移苗补缺要保证幼苗根部带土,栽后浇水。对缺苗不严重的 ,定苗时在缺苗相 邻两株处留双苗。 9.2 清沟、中耕 及时清理厢沟、腰沟、围沟,满足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 4片 5片叶时进行第一次中耕, 10片 12片叶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封根,培土高度 6 cm 8 cm。 9.3 间苗、定苗 对非精量播种的田块在 2片 3片叶时间苗; 5片 6片叶时定苗,剔除弱苗、小苗、杂苗。 9.4 追肥 10 片 12 片叶时追肥,每 667m2施尿素 15 kg 25 kg。采取沟施或穴施法,施肥点距根部 10cm 12cm
8、,深度 8cm 10cm。 9.5 化学除草 提倡使用化学除草剂,使用除草剂符合 NY/T 1997 的规定。 播后苗前实施化学除草:用乙草胺乳油、阿特拉津胶悬剂,兑水于厢面均匀喷雾。做到不重喷、不 漏喷。 9.6 水分管理 遇干旱及时浇水,遇涝及时排除。 9.7 病虫害防治 9.7.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大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锈病和穗粒腐病。 主要虫害有玉米螟、地老虎、粘虫、草地贪夜蛾。 9.7.2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防治。 9.7.3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品种,培育壮苗,增施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加强中耕除
9、草、清洁 田园。 9.8.4 物理防治 虫害发生期间,安装杀虫灯诱杀成虫。 9.8.5 生物防治 DB4203/T 1802020 4 使用糖醋液、性诱和益蜂或 BT、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发酵液防治病虫害。 9.8.6 化学防治 严格按照 GB 4285 和 GB/T 8321 的规定执行。使用低毒低残留、广谱、高效农药、注意交替使用 农药。喷雾防治病、虫害时,宜采取无人机作业。 夏玉米主要病 虫害的防治时期、防治指标及推荐使用药剂见附录 A。 10 收获 10.1 收获时期 待苞叶变枯、白,乳线消失,籽粒胚位下方尖冠处出现黑色层,为最佳收获时期。 10.2 收获方法 选择完熟机收与秸秆还田一体
10、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作业机械符合 GB 10395.7 、 NY/T 1355的规定 。 10.3 晾晒、脱粒 收获后及时脱粒、晾晒,达到干燥标准后及时归仓。 11 生产档案 生产全过程,要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健全生产记录档案,包括:地块档案、整地、播种、除草、施 肥情况、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记录等。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夏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治适期、防治指标及推荐使用药剂 DB4203/T 1802020 5 表 A.1 夏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治适期、防治指标及推荐使用药剂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防治指标 农药名称 推荐使用剂量 大小斑病 孕穗期 病株率 20% 百菌清 代森锰锌 75%
11、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800倍液喷雾 , 42%代森锰锌干悬浮剂 300倍 400倍液喷雾 茎腐病 灌浆中期 病株率 10% 百菌清 三唑酮 发病初期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800倍 液喷雾, 20%三唑酮乳油 3000倍液喷雾 纹枯病 喇叭口期 病株率 10% 百菌清 代森锰锌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800倍液喷雾, 42%代森锰锌干悬浮剂 300倍 400倍液喷雾 锈病 孕穗期 病株率 20% 代森锰锌 福美霜 50%代森锌铵水剂 800倍液喷雾, 40%福美霜 500倍 800倍液喷雾 穗粒腐病 抽穗期 雌穗抽出 多菌灵 甲基托布津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5
12、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喷雾 地老虎 5片叶前 死苗率 3% 氟氯氰菊酯 5%氟氯氰菊酯乳油 667m 2100ml兑水 30 kg 40 kg喷雾 草地贪夜 蛾 苗期小喇 叭口期; 大喇叭口期 被害株率 5%; 被害株率 10% 甲氨基阿维 菌素苯甲酸 盐、氟氯氰菊 酯、甲氰菊酯 等 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667m240ml兑水 30kg 40kg喷雾 玉米螟 喇叭口期 百株螟虫量 5头 1%辛硫磷 1%辛硫磷颗粒剂 667m 2 1kg 2kg,加 5倍细土 或细沙混匀丢芯 粘虫 拔节期 百株粘虫量 30头 5%顺式氰戊 菊酯 5%顺式氰戊菊酯乳油 667m 2 10ml 20ml兑水 30kg 40kg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