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05 DB1504 赤峰市 地方标准 DB 1504/T 1015 2020 燕山丘陵区玉米降解膜覆盖保水抗旱栽培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retention and drought resistance cultivation of maize by degradation film mulching for drought resistance and efficiency in hilly area of Yanshan 2020 - 03 - 16发布 2020 - 05 - 01实施 赤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发布 DB1504/T 1015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赤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出。 本标准由赤峰市农牧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赤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喀喇 沁旗农牧局、林西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洪钟、李玉民、郇志荣、 聂 丽 娜 、胡树平、刘树清、王学梅、张静、冯彬。 DB1504/T 1015 2020 1 燕山丘陵区玉米降解膜覆 盖保水抗旱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 降解膜覆盖保水抗旱栽培 的基础条件、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 滴灌带回收、秸
3、秆还田等技术规范 。 本标准适用于赤峰市丘陵旱作区及生态条件相似区域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部分:禾谷 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 GB/T 35795 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 膜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 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 则 3 基础条件 3.1 气候
4、条件 无霜期 100 d以上, 大于等于 10 年有效积温 2100 以上,年降雨量在 350 mm以上。 3.2 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相对较好, pH值为 6 8.5,有机质含量 1 %以上的耕地,并符合 GB 15618 的要求 。 4 播前准备 4.1 精细整地 播前结合整地每 667 m2 撒施腐熟有机肥 1000 kg以上, 旋耕、灭茬、打碎坷垃 。 4.2 品种选择 选择抗逆、优质、耐密、丰产、宜机收且经过国家或自治区审定(引种备案)的杂交种 。 4.3 种子要求 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的要求。优先选择包衣种子;未包衣的种子精选后,选用符合 GB/T 8
5、321 DB1504/T 1015 2020 2 要求的种衣剂进行包 衣。 4.4 地膜选择 选用厚 度 小于等于 0.010mm全生 物降解地膜,半覆膜幅宽选择 70 cm 80 cm,半膜沟播幅宽选择 80 cm 90 cm地膜,全覆膜幅宽选择 130 cm地膜,地膜质量符合 GB/T 35795的 要求 。 5 播种 5.1 时间 5 cm 10 cm地温稳定通过 8 时即可播种。一般在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较当地露地种植提前 7 d 左右 。 5.2 带型 大小垄种植,大垄行距 80 cm、小垄行距 40 cm。 5.3 密度 单粒播种,播种子 4500粒 /667 m2 5500粒
6、 /667 m2。 5.4 深度 播种深度 3 cm 5 cm。 5.5 方法 用全膜覆盖或半膜覆盖穴播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起垄、施肥、施药、铺膜、播种、覆土、 镇压等多项作业 。 有水源条件的地块,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随播种铺设滴灌带 。 5.6 施肥 采用目标产量 750 kg/667 m2的测土配方推荐施肥量,见表 1。肥料使用符合 NY/T 496的要求 。 表 1 配方施肥施用 量 区域 种 肥 追 肥 肥料种类 用量 ( kg/667m2) 肥料种类 用量 ( kg/667m2) 旱田 缓控释肥( N: P2O5: K2O=13: 20: 12) 40 50 - - 硫酸锌
7、1.0 1.5 滴灌田 施肥方案 1: 配方肥( N: P2O5: K2O= 13: 20: 12) 硫酸锌 25 30 1.0 1.5 尿素 20 25 施肥方案 2: 磷酸二铵 氯化钾 硫酸锌 13 15 6 7 1.0 1.5 5.7 封闭除草 DB1504/T 1015 2020 3 随播种喷施土壤封闭除草剂,选用 42 %甲乙莠水悬浮剂或 40 %异丙草莠水悬浮剂 50 mL/667 m2 100 mL/667 m2,兑水 30 L/667 m2 45 L/667 m2,均匀喷洒 。 6 田间管理 6.1 苗前 播种后定期田间检查,防止大风揭膜;滴灌田播后及时滴灌出苗水 15 m3/
8、667 m2 20 m3/667 m2。 6.2 苗期 出苗时如遇土壤板结要及时破除,错位苗要及时放出 。 6.3 拔节后 6.3.1 灌溉 滴灌 田 ,视土壤墒情,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各滴水 20 m3/667 m2 35 m3/667 m2。 6.3.2 追肥 滴灌田, 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 、灌浆期按 3:6:1的比例共追施尿素 20 kg/667 m2 25 kg/667 m2。 6.4 防治玉米螟 6.4.1 生物防治 在一代螟开始见卵时释放赤眼蜂,人工投放或应用无人机智能化投放,分两次释放赤眼蜂 20000头 /667 m2,两次释放时间相差 5 d 7 d。 6.4.2 化学防治 大喇叭口期,玉米螟幼虫每百株 30头以上 时,选用 20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0 mL/667 m2或 2.15 % 甲维盐乳油 40 mL/667 m2兑水 30 L/667 m2 45 L/667 m2均匀喷雾。农药使用符合 NY/T 1276的要求。 7 适时收 获 当玉米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后,机械穗收;或立秆晾晒 15 d以上,待籽粒含水量 降低至 25 % 以下时粒收 。 8 滴灌带回收 滴灌田及时回收滴灌带 。 9 秸秆还田 收获后,用秸秆还田机二次粉碎秸秆、根茬,深翻 30 cm 35 cm还田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