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 1504 T1013-2020 燕山丘陵区玉米与大豆间作栽培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76130       资源大小:484.0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 1504 T1013-2020 燕山丘陵区玉米与大豆间作栽培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20 B 05 DB1504 赤峰市 地方标准 DB 1504/ T 1013 2020 燕山丘陵区玉米与大豆间作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tandard for maize-soybean intercropping in the Yanshan area 2020 - 03 - 16发布 2020 - 05 - 01实施 赤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04/ T 1013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赤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出。 本标准由赤峰市农牧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赤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内

    2、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敖汉 旗农业技术推广站、巴林右旗农业技术推广站、巴林左旗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海东、李小平、王春民、聂丽娜、闫立伟、李懿璞、孙凯旭、张岚、李虎、 黄硕。 DB1504/ T 1013 2020 1 燕山丘陵区玉米与大豆间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燕山丘陵区玉米与大豆间作栽培的基础条件、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 滴灌带回收等技术规范 。 本标准适用于 赤峰市燕山丘陵区及生态条件相似区域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

    3、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部分:禾谷类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 2部分:豆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基础条件 3.1 气候条件 无霜期 110 d以上, 大于等于 10 年有效积温 2300 以上,年降雨量 350 mm以上。 3.2 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相对较好, pH 值为 6 8.5,有机质含量 1 %以

    4、上的耕地,并符合 GB 15618的要求。避免选择前茬为豆类作物的地块。 4 播前准备 4.1 整地 播前结合整地每 667 m2 撒施腐熟有机肥 1000 kg以上,旋耕、灭茬、打碎坷垃。 4.2 品种选择 4.2.1 玉米 选择抗逆、优质、耐密、丰产、宜机收且经过国家或自治区审定(引种备案)的杂交种。 4.2.2 大豆 DB1504/T 1013 2020 2 选择 经过 国家或自治区审定(引种备案)的 抗逆、优质、高产、高蛋白品种 。 4.3 种子要求 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 GB 4404.2的要求。优先选择包衣种子;未包衣的种子精选后,选用符 合 GB/T 8321要求的

    5、种衣剂进行包衣。 4.4 肥料 4.4.1 玉米 玉米采用目标 产量 750 kg/667 m2和 900 kg/667 m2的 测土配方推荐施肥量,见表 1。肥料使用符合 NY/T 496的要求。 表 1 配方施肥施用量 目标产量 种 肥 追 肥 肥料种类 用量 ( kg/667m2) 肥料种类 用量 ( kg/667m2) 750kg/667m2 施肥方案 1: 配方肥( N: P2O5: K2O= 13: 20: 12) 硫酸锌 30 35 1.0 1.5 尿素 24 26 施肥方案 2: 磷酸二铵 氯化钾 硫酸锌 13 15 6 7 1.0 1.5 900kg/667m2 施肥方案 1

    6、: 配方肥( N: P2O5: K2O= 13: 20: 12) 硫酸锌 38 44 1.0 1.5 尿素 28 30 施肥方案 2: 磷酸二铵 氯化钾 硫酸锌 17 19 8 9 1.0 1.5 4.4.2 大豆 按目标产量 150 kg/667 m2,每 667 m2施磷酸二铵 8 kg 9 kg、氯化钾 6 kg 8 kg、硫酸锌 0.5 kg 1.0 kg、硼砂 0.3 kg;追施尿素 10 kg 15 kg。 肥料使用符合 NY/T 496的要求。 5 播种 5.1 种植带型 应用 4: 12种植带型,即 4行玉米与 12行大豆交替种植,其中玉米带宽 2.4 m,大豆带宽 6.2 m

    7、,玉米 带与大豆带间距 80 cm 90 cm。大小垄滴灌种植,玉米大垄行距 80 cm、小垄行距 40 cm;大豆大垄行距 60 cm、小垄行距 40 cm,见图 1。 DB1504/ T 1013 2020 3 图 1 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图 5.2 播种时间 5.2.1 玉米 5 cm 10 cm地温稳定通过 8 时即可播种。 5.2.2 大豆 5 cm地温稳定通过 10 适期 播种 。 5.3 播种量 5.3.1 玉米 单粒播种, 播种子 5000粒 /667 m2 6500粒 /667 m2。 5.3.2 大豆 穴播每 667 m2点播 6000 7000穴,每穴下籽 2 3粒;条播每

    8、667 m2播 15000 20000粒。 5.4 播种深度 5.4.1 玉米 播深 4 cm 6 cm。 5.4.2 大豆 播深 3 cm 5 cm。 5.5 播种方法 使用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铺带、覆土、镇压、施药等作业。 5.6 封闭除草 选 用 72 %异丙甲草胺乳油 100 mL/667 m2 150 mL/667 m2,或 90 %乙草胺乳油 100 mL/667 m2 130 mL/667 m2兑水 60 L/667 m2 100 L/667 m2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除草剂使用 符合 NY/T 1276、 GB/T 8321 的要求 。 6 田间管理 DB150

    9、4/T 1013 2020 4 6.1 玉米水肥管理 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按期施肥,视土壤墒情按需滴水,水肥用量见表 2。 表 2 不同时期的用水量及氮肥追施比例 项 目 播种期 拔节期 大喇叭口期 吐丝期 灌浆期 用水量 ( m3/667m2) 15 20 20 25 20 30 25 35 25 30 追氮量占全部氮肥的 比例 ( %) - 30 60 - 10 6.2 大豆水肥管理 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按期施肥,视土壤墒情按需滴水,水肥用量见表 3。 表 3 不同时期的用水量及氮肥追施比例 项 目 播种期 开花结荚期 鼓粒期 用水量 ( m3/667 m2) 10 15 20 30 25 3

    10、5 追氮量占全部氮肥的比例 ( %) - 70 30 6.3 病虫害防治 6.3.1 玉米螟 6.3.1.1 生物防治 在一代螟开始见卵时释放赤眼蜂,人工投放或应用无人机智能化投放,分两次释放赤眼蜂 20000头 /667 m2,两次释放时间相差 5 d 7 d。 6.3.1.2 化学防治 大喇叭口期, 玉米螟幼虫每百株 30头以上时,选用 20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0 mL/667 m2或 2.15 % 甲维盐乳油 40 mL/667 m2兑水 30 L/667 m2 45 L/667 m2均匀喷雾。农药使用符合 NY/T 1276的要求 。 6.3.2 大豆叶斑病 发病初期, 选 用

    11、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1000倍液或 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000 1500 倍液叶面喷雾 ,药液量 30 L/667 m2 45 L/667 m2,间隔 7 d 10 d连续喷雾 2 3 次 。 农药使用符合 NY/T 1276的要求 。 6.3.3 蚜虫 选用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2500倍液或 5 %啶虫脒可湿性粉剂 2500 3000倍液茎叶喷雾, 药 液量 30 L/667 m2 45 L/667 m2。农药使用符合 NY/T 1276的要求 。 7 适时收获 DB1504/ T 1013 2020 5 7.1 玉米 当玉米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后,机械穗收;或立秆晾晒 15 d以上,待籽粒含水量降低至 25 % 以下时粒收 。 7.2 大豆 叶片变黄逐渐脱落、茎秆褐色,全田 2/3荚果变成黑褐色时收获 。 8 滴灌带回收 及时回收滴灌带 。 _


    注意事项

    本文(DB 1504 T1013-2020 燕山丘陵区玉米与大豆间作栽培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