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会计实务模拟37答案模拟 120单项选择题第1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出售商品的收入属于日常活动,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中,符合收入的定义;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和转让固定资产净收益不属于日常活动,计入营业外收入,不符合收入定义;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销税额,不属于企业的收入核算的内容。第2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第3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管理费用明细账要按多栏式设置。第4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企业存放在银行的信用卡存款,应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进行核算。第5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应提折旧额=(1850-50)5/1
2、56/12=300(万元)。第6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入账价值=200(4-0.5)=700(万元)。第7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应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第8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应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第9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材料成本差异=21000-99020=1200(元)。第10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从应付职工工资中代扣的职工房租时,视同发放工资,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其他应收款职工房租”。第11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建造办公大楼使用的生产用原材料的增值税是要计入所建资产的成本中,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第12题:参考答案:
3、B答案解析:该企业2002年度确认收入=206(6+4)=12(万元)。第13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计入资本公积的数额=1000001.2(1-3%)-100000=16400(元)。第14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工资费用没有超标,所得税费用=(1000-10)33%=326.7(万元);第15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营业外支出包括税款滞纳金等各项罚款支出。第16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增发新股使企业一方面增加资产,同时增加股本,即所有者权益增加。第17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乙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600(450+300)300=240(万元)。第18题: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投
4、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支付的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属于投资活动。第19题: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副产品的成本200300=60000(元)。第20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甲产品应分配的联合成本=600(600+400)600=360(万元)。多项选择题第21题: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记账凭证审核内容包括:内容是否真实、项目是否齐全、科目是否正确、金额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正确。第22题:参考答案:BC答案解析:备选答案A用划线更正,备选答案D用补充登记更正。第23题:参考答案:AB答案解析:付款凭证的货方科目用来记录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
5、金的减少。第24题:参考答案:CD答案解析:发料凭证汇总表和收料凭证汇总表属于汇总原始凭证,限额领料单属于累计凭证。第25题: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企业因销售商品发生的应收账款,其入账价值应当包括销售商品的价款、增值税以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费用。第26题:参考答案:ACD答案解析:企业(商品流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辅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2)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费用);(3)不能归属于使
6、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第27题: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职工薪酬包括:(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职工福利费;(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6)非货币性福利;(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第28题: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代收款项不能确认为收入。第29题:参考答案:AB答案解析:工业企业对外提供运输劳务应交纳的营业税,应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销售不动产应交纳的营业税,应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第30题:参考
7、答案:AC答案解析:选项B和D应通过“进项税额转出”核算。第31题:参考答案:AC答案解析:“企业用税后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一方面减少了税后利润,但同时也减少了企业的亏损金额,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盈余公积补亏,方面减少盈余公积,另一方面减少了企业的亏损,也不会影响所有者权益。第32题:参考答案:ABD答案解析:所得税费用影响净利润,不影响营业利润。第33题:参考答案:BCD答案解析:广告费应该计入销售费用核算,其他三项都应该计入管理费用中核算。第34题: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上地不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
8、资产,不计提折旧;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第35题:参考答案:AB答案解析:“选项C”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选项D”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判断题第36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企业在一定期间发生亏损,山此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由于所有者权益中有些项目与盈亏无关(如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因此不能说企业在一定期间发生亏损,则所有者权益一定减少。第37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第38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第39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应记入“应付账款
9、”科目的借方。第40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41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该批产品应交增值税=42400(1+6%)6%=2400(元)。第42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反映的是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第43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对于用于固定资产建造的专门借款,在符合资本化条件下是要计入“在建工程”中的。第44题: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45题: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应计入产品成本。计算分析题第46题:参考答案:(1) 2007年5月2日购入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00 应收股利 10 投资收益 5 贷:银行存款
10、 415 (2)2007年5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10 贷:应收股利 10 (3) 2007年6月30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1004.2-4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 (4)2007年12月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420-1003.8)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 (5) 2008年1月3日处置 借:银行存款 39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00 投资收益 10 借:投资收益 2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详细解答:第47题:参考答案:(1) 回购 借:库存股 2700 贷:银行存款 2700 注销 借:
11、股本 3000 贷:库存股 27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00 (2) 回购 借:库存股 5400 贷:银行存款 5400 注销 借:股本 3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400 贷:库存股 5400 (3) 回购 借:库存股 8400 贷:银行存款 8400 注销 借:股本 3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5000 盈余公积 400 贷:库存股 8400详细解答:第48题:参考答案:(1)2004年该项目的完成程度=90200=45% 2005年该项目的完成程度=180200=90% (2)2004年该项目的收入=30045%=135(万元) 2004年该项目的费用=20045%=90(万元) 2
12、005年该项目的收入=30090%-135=135(万元) 2005年该项目的费用=20090%-90=90(万元) (3) 借:劳务成本 90 贷:银行存款 50 应付职工薪酬 40 借:银行存款 140 贷:预收账款 140 借:预收账款 135 贷:主营业务收入 135 借:主营业务成本 90 贷:劳务成本 90详细解答:第49题:参考答案:(1) 借:委托加工物资 71400 贷:原材料 70000 材料成本差异 1400 (2)借:委托加工物资 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000 贷:银行存款 9850 (3) 借:委托加工物资 800 贷
13、:银行存款 800 (4)借:原材料 80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77200 材料成本差异 2800详细解答:综合题第50题:参考答案:(1) 借:生产成本 200 制造费用 30 管理费用 50 销售费用 40 在建工程 6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80 (2) 借:生产成本 6 制造费用 0.45 管理费用 0.6 销售费用 0.45 在建工程 1.8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9.3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9.3 贷:银行存款 9.3 (3) 借:生产成本 23.4(2000.11.17) 制造费用 1.755(150.11.17) 管理费用 2.34(200.11.17) 销售
14、费用 1.755(150.11.17) 在建工程 7.02(600.11.17)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6.27(3100.11.17)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6.27 贷:主营业务收入 3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27 借:主营业务成本 24.8 贷:库存商品 24.8 (4) 借:管理费用 4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4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5 贷:累计折旧 5 (5)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4 贷:银行存款 4 (6)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80 贷:银行存款 348 其他应收款 12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0 (7) 借:
15、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0 贷:银行存款 20 (8)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5.85 贷:原材料 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0.85 (9)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10 贷:银行存款 10详细解答:第51题:参考答案:(1) 2005年=27502700=101.85% 2006年=27602700=102.22% 2007年=29002700=107.41% (2) 2005年比2004年=27502700=101.85% 2006年比2005年=27602750=100.36% 2007年比2006年=29002760=105.07% (3) 材料消耗数量变动的影响=(21-20)100=100(元) 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21(98-100)=-42(元) 两因素影响程度合计=100-42=58(元)。 (4)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28-30)18=-36(元) 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28(20-18)=56(元) 两因素影响程度合计=-36+56=20(元)。 (5) 直接材料成本比率=20582900=70.97% 直接人工成本比率=5602900=19.31% 制造费用比率=2822900=9.72%。详细解答:更多试卷请见麦多课文库